部编六上语文《少年闰土》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pdf
-
资源ID:86102865
资源大小:549.1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六上语文《少年闰土》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pdf
少年闰土 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一)会写“郑”“拜”等 12 个生字,会写“一望无际”“家景”等 14 个词语。(二)能抓住关键词句,利用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朗读、讨论等多种方式立体感知闰土形象。(三)学习第一自然段中“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并尝试运用,背诵第一自然段。二、教学准备 课件。三、教学过程(一)揭题,借助资料了解作者 1.初识鲁迅。(1)学生说说对鲁迅先生的了解。(2)(出示单元篇章页上鲁迅先生的相关资料)学生读这段话,谈对鲁迅先生的新了解。2.揭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去认识一位海边少年闰土。(板书课题)(二)利用导图,理清文章脉络 1.初读全文,梳理事件。(1)快速朗读课文,借助课后习题,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闰土写了哪几件事?在旁边写写批注。(2)交流反馈并相机板书。(预设:相识、相处、离别)(3)这几件事中,给文中的“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件事?(预设:相处)(4)引导交流。为什么“相处”让我“印象”最深?预设:篇幅长(第六至第十八自然段);因为闰土给“我”讲了很多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新鲜事。2.思维导图助力内容概括。(1)按要求阅读。(出示学习任务一)快速浏览课文第六至第十八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中闰土告诉了“我”哪几件新鲜事?并完成思维导图。(2)学生思考后与同桌交流分享。(3)交流反馈。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瓜地刺猹、看跳鱼儿。(相机板贴)(4)小结。刚才我们借助思维导图,知道闰土告诉了我“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瓜地刺猹”和“看跳鱼儿”这四件新鲜事。3.聚焦“瓜地刺猹”。对于文中的“我”而言,这四件新鲜事,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件?说说你的理由。(1)指名交流。预设:“瓜地刺猹”。因为课文第十至第十五自然段都在介绍瓜地刺猹,课文的开头也描写了这件事。(2)过渡。是呀,课文第一自然段就描写了这件事,可见作者对这件事印象至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三)品读“瓜地刺猹”,感受闰土形象 1.初步感知人物形象。(1)按要求阅读。(出示学习任务二)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在“瓜地刺猹”中,你读到了一位怎样的少年闰土?(2)交流反馈。预设:勇敢、果断、机智、机敏、细心、大胆、厉害、能干(相机板书)(3)指生朗读,教师评价。预设:通过你的朗读,闰土的形象越来越鲜明了还有谁也想来试试?2.再悟形象,体会写法。(1)(出示课文插图)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并思考:眼前的这幅画面发生了什么细微的变化?预设:画面中的闰土似乎动起来了,不是一个定格的画面了.(2)学生自由读读这一段,想一想:鲁迅又是怎么把这段文字写活的?预设:有环境描写,还有动作、外貌描写。3.动静结合,感悟形象。(1)体会静态描写。(出示句子)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圈出句子中描写的事物。(天空、圆月、沙地、西瓜)这是一个怎样的夏夜?是一片怎样的天地?(宁静、辽远)(板书:环境)指名朗读。过渡。在这样宁静的夏夜里,正在发生一件什么事?(2)体会动态描写。(出示句子)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圈出动词,说说通过这些动词读出了什么。(板书:动作)学生读句子。(3)说说这一段文字描写的秘密。(板书:一静一动)(4)小结。第一自然段中作者采用环境烘托、动作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塑造了一个勇敢、果断的少年闰土形象。4.朗读成诵,感知层次。(1)男女生合作读,齐读。(2)借助插图,尝试背诵。5.小结过渡。在一动一静之间,一个矫健、勇敢、果敢的少年闰土形象在我们心中定格。(四)兴趣指引,写法迁移 1.说说这四件事中,最感兴趣的一件事。2.找到相关文字读一读。3.仿照第一自然段环境与动作相结合的写法,发挥想象,写一写你最感兴趣的场景。4.交流分享。5.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走进课文,通过圈画关键词的方式,梳理了“我”与闰土由相识、相处到离别的过程,重点概括了闰土给“我”介绍的四件新鲜事,并学习了“瓜地刺猹”动静结合的写法,认识了一位勇敢、果断、富有活力的少年。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我”的内心世界,进一步感受少年闰土的形象。附板书:少年闰土 少年闰土 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一)借助批注、想象说话等方式,感受少年闰土的形象,体会“我”的向往,了解“我们”之间短暂而真挚的友谊。(二)初步体会鲁迅作品中“对话”的精彩,感受鲁迅的语言风格和精神境界,产生进一步了解鲁迅的兴趣。二、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课件。(二)学生准备:完成读书笔记一。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回顾文章的写作思路。以“回忆”的方式展开,介绍了“我”与闰土相识、相处、分别的过程。2.反馈读书笔记一,回顾“相见”部分。人物 生活地点 年纪 身份 外貌 关系 闰土 农村 十多岁 小忙月 他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 好朋友 “我”城里 十多岁 小少爷 无 3.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先学习“我”和闰土相处的经过。(二)聚焦“对话”,深悟“相处”1.整体感知“相处”。(1)快速浏览,思考:“我”和闰土相处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2)汇报交流。主要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捡贝”“瓜地刺猹”“沙地抓鱼”这四件稀奇事。(相机板书:雪地捕鸟、海边捡贝、瓜地刺猹、沙地抓鱼)2.体会闰土的美好形象。(1)默读文段,圈画批注。(出示学习任务)默读你觉得最稀奇的一件事,哪些词句给了你稀奇的感受?圈一圈,并批注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2)汇报交流,相机板书。预设一:雪地捕鸟。抓“下雪天”“秕谷”等词语,感受闰土的聪明能干、见多识广;抓“只一拉”,感受闰土捕鸟时的动作轻巧;抓“什么都有”,体会闰土的满足。预设二:瓜地刺猹。抓“啦啦地响”“捏”“轻轻”“刺”等词语感受闰土的经验丰富。抓闰土“刺”,抓猹的“奔”“窜”,感受刺猹的惊心动魄,体会闰土的机智勇敢、身手敏捷。预设三:海边捡贝和沙地抓鱼。抓“都有”“也有”“青蛙似的两个脚”,感受闰土的见多识广。预设四:从一件又一件的稀奇事中,感受闰土的健谈。3.感受短暂而真挚的友情。(1)创设情境。当当小闰土,讲讲稀奇事。(2)合作表演。与好朋友合作,一人当“我”,一人当闰土,表演对话的过程。观察插图,模仿“我”和闰土的动作、神态、语气。(3)汇报展示,体会友情的真挚与美好。(4)教师小结。多么精彩的对话!它真实地再现了“我”与闰土相处的过程,让我们认识了见多识广、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而且十分健谈的少年闰土,让我们体会到两个小伙伴之间真挚而美好的友情。(5)链接资料。描写人物对话,应该做到即使不描写人物的模样,也应该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鲁迅 4.感受“我”的内心世界。(1)引发思考。在这精彩的对话中,“我”说了什么?自主探究。“我”说的话有什么特点?预设一:只有两句。因为“我”想听闰土多说些。预设二:都是问句。说明我很好奇。预设三:都是短句。说明我很好奇,迫切想知道答案。预设四:没有提示语,与上文联系紧密,“我”是有感而发。朗读指导。读出“想知道”,读出好奇。想象说话。听着这些稀奇事,“我”可能还想问什么,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我”?(预设:好奇、向往)(2)再次浏览。画出其他暗含“我”的好奇、“我”的向往的句子。交流汇报。句子 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 句子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样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句子 3: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引导探究。根据这些重点句,聚焦关键词“并不知道”“素不知道”“单知道”“不知道”,这些词句的背后隐藏着强烈的“想知道”。鲁迅先生借助对话,运用独特的方式,把“我”的好奇和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其实,这又何止是“我”的向往呢?这里分明也流露出鲁迅先生对美好与自由的向往。(三)对比阅读,仿写片段 1.引读。多少年过去了,“我”始终无法忘记闰土。以至于母亲一提到他,我就想起了那件事。(配乐,学生读第一自然段)2.对比阅读。同样是写“瓜地刺猹”,较之“闰土”的描述,有什么不同?预设一:有了环境描写。“金黄”“深蓝”“碧绿”色彩更加明丽静谧,“天空”“沙地”“瓜地”背景更加广阔无垠。如果说,闰土的讲述是黑白版的瓜地刺猹,那“我”的回忆就是彩色版的。预设二:对闰土的描写采用“外貌+动作”的描写方式,刻画闰土的形象。3.仿写片段。除了瓜地刺猹,还有哪件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仿照第一自然段,用“环境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的方式写一写,刻画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四)走近鲁迅,拓展阅读 1.引读。相处虽短暂,但闰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可惜正月过去了(齐读第十九自然段)2.设置悬念。猜想:这样的好朋友,三十年后重逢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3.链接资料。阅读作业本语文园地八故乡(节选),完成读书笔记二,比对读书笔记一,和同学交流发现。人物 生活地点 年纪 身份 外貌 关系 闰土 “我”附板书:少年闰土“我”对话 闰土 向往农村 雪地捕鸟 机智勇敢 向往自由 海边拾贝 聪明能干 向往伙伴 看瓜刺猹 见多识广 沙地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