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名著导读《论语》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pdf
2020-2021 高中语文 名著导读论语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1 -1-名著导读 文学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很多人生感悟和哲理,在高考中对文学名著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故事情节等方面,为此我们特意开辟了“名著导读”这个栏目,从内容概要、典型人物方面宏观地来介绍文学名著,帮助同学们了解名著,走进名著,相信大家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视野会更开阔,对文学名著的理解将更深入!论语 内容概要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 20篇 492 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 中庸 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总称“四书五经”。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作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又如,孔子答子路:“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也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典型人物 孔 子 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粮仓)与“乘田”(管理牲畜)。虽然生活贫苦,但他好学上进,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由于他知识渊博,开始授徒讲学,是私人讲学之风2020-2021 高中语文 名著导读论语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1 -2-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孔子也曾参与政治活动.鲁昭公二十六年(前 516)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就是把每个人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身份、礼节、责任,看成是最重要的事。但当时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手中,景公虽然欣赏孔子的思想,却未能采用。不久,孔子回到鲁国,鲁定公时,曾担任司寇(主管司法),不过,为时不长,又被迫辞职。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就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弟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长达十四年之久.其间,孔子一直宣传自己的主张,终不见用,甚至被当时一些人视为迂腐而不切实际的理想家。直到近七十岁时,他才返回鲁国,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据说经他整理的典籍有诗 书等,他还将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他的弟子相传有 3 000 人,著名的有 70 余人。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春秋战国时代,学术繁荣,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以儒、道、墨、名、法五个学派最为著名。儒家虽为显学之首,但不立于一尊的地位。自汉代推行“独尊儒术”政策以后,历代都尊奉孔子为“圣人”,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