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优秀教案1.pdf
-
资源ID:86111012
资源大小:1.52M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4.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优秀教案1.pdf
教学课题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习作例文,进一步感受观察的乐趣,培养认真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2、学会并掌握从多方面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为自主习作提供写作指导。3、掌握正确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同时在观察的过程中体会事物的变化。4、能够用流畅、具体的语言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同时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能够有重点地对事物或场景进行观察。难点:能够用流畅、具体的语言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导入、引入学习 1、师:同学们,通过本单元两篇课文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呢?预设发言:生 1:我从搭船的鸟这一课认识了漂亮可爱、捕鱼本领高强的翠鸟。师:对,翠鸟不仅色彩鲜艳、样子美丽,而且还有高超的捕鱼本领,难怪你喜欢它。生 2:我从搭船的鸟及金色的草地这两课中感受到了作者对动物、植物及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师:是的,人只有与动植物、自然之间和谐共处,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2、复习“交流平台”,重温“观察”的重要性(1)师出示课件 师:在搭船的鸟中作者因为留心观察而认识了漂亮可爱、捕鱼本领高强的翠鸟。在金色的草地中,作者因为留心观察而发现草地的奇妙变化。那你们有什么发现呢?(留心周围的事物,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新的发现。)师:翠鸟的美在于它有着色彩艳丽的羽毛和敏捷的身手。草地的色彩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原来是因为蒲公英的花有时张开有时合拢。师:那你们又从中明白了什么呢?(只有深入细致地持续观察才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是啊,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即细致的观察。这个单元有一个很重要的学习任务课件出示教材 63 页单元“提示”中的话:“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二、探究交流,感知观察方法 (一)过渡引入:好的文章总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更来源于对生活中事物的认真观察和细心品悟。老师这里有两篇美文想分享给大家,一篇是写动物的有趣文章 我家的小狗,另一篇是经典美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这节课我们就来认真读一读我家的小狗这篇,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致观察写小狗的。(二)学习我家的小狗 1、自.由朗读我家的小狗,说说:你觉得“王子”是一只怎样的小狗?(板书:淘气、可爱、勇敢)2、围绕“王子”的淘气可爱,作者又是从哪几方面展开描写的?请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答案。生交流:文章主要写了“王子”的可爱样子,跟“我”学习的情形以及同火车赛跑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来表现小狗的淘气可爱。(板书:三个方面)3、细读例文,理解“王子”的“淘气、可爱”(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王子”的“淘气、可爱、勇敢”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出相关的句子,边读边作批注。(2)小组合作交流学生汇报,师生讨论交流。从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王子”的“可爱”呢?师根据回答,出示第一段并相机标红句子:是我们村里长得最花、毛色最漂亮的一只狗。它跑得特别快,我总也追不上它,不过”王子“很乖,它总是在前面等着我。这一自然段中,作者除了介绍了“王子”的外形,还有什么呢?生接答:性格。(板书:外形、性格)学生读句子,教师相机出示第二段和图片(狗学认字的样子)(适时标注重点词语:“连一个字母也没学会”“挺爱上课的”“教它念狗字的时候,它叫得最欢”)当学生讲到“我教它念狗字的时候,它叫得最欢,它准是在想,这是在说它自己呀!”时 师可适时引导:从这一句话,你还可以看出什么?(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小狗学其他字没有兴趣,只是学习“狗”字才最认真、最有兴致,而且,作者不仅观察得仔细,还认真揣摩“王子”的想法,使“王子”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谁能把“王子”的这种可爱的样子用朗读表达出来呢?“挺爱上课”本来是用来形容小孩子的词,这里却用在了狗的身上,从中你看出了什么?这句话我们该怎么读呢?试一试,读出你的喜爱来。.从哪又能看出狗很“淘气、勇敢”呢?学生读句子,教师放课件(狗和火车赛跑的图片)(学生交流:预设:“每次都是它输,可它从不在乎”“冲着远去的火车汪汪叫上几声”,感觉这样的“王子”像个小朋友一样不服输,输了比赛还会沮丧发脾气,很有意思。师:小狗并不是静止不动的,所以作者抓住它叫声、动作、神态的变化,来表现出它的淘气可爱。(板书:行为的变化)师:如果只客观地描写“王子”的动作、叫声等,去掉作者对小狗想法的揣摩,你们觉得读起来怎么样呢?是的,可能会减少许多的趣味,也让“王子”的一举一动失去明确的用意。让我们读起来有点犯糊涂。当然,作者之所以能看懂“王子”的一举一动,还是源于他对“王子”的细致观察、耐心陪伴以及浓浓的喜爱。想一想,“王子”还有可能和什么赛跑呢?4、总结写法 教师引导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小狗写得这么可爱、有趣呢?师总结: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具体生动、亲切感人,是因为作者对小狗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作者不仅观察了小狗的外形,还观察了小狗行为的发展变化,不仅用眼看,还用心去揣摩。因此,同学们在今后一定要注意留心观察,学习作者这种观察动物的方法。5、课堂练笔 (1)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抓住特点去写,写出它的行为的变化,观察要仔细。(2)指名试说,师生共同评议。(3)教师再次明确要求:要抓住动物的特点来写,从而表达自己对这种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把事情的变化写清楚。(2)学生动笔写。(3)写后集体评议 请习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习作好 在哪里?这篇习作的写作技巧有何借鉴之处?你对习作有何建议?交流听后感,对习作进行评析。第二课时 一、猜谜引题,趣味导入 1、出示第一则谜语: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 相机出示谜底:草莓。(因为羊把草吃没了)接着出示第二则谜语:又来了一群狼,再打一水果。相机出示谜底:杨梅(羊被狼吃光了)老师话锋一转:“你们可真厉害呀,全都猜出来了!说到杨梅,是南方的一种水果,由于它色鲜、味美,很多人都喜欢吃杨梅。有一位名叫王鲁彦的作家,他的故乡盛产杨梅,他也特别喜爱杨梅,就特地写了一篇赞美杨梅的文章,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板书课题),要求学生书空。齐读课题。2、抓文眼 师:从题目看,你觉得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是什么?”学生很准确地找到了“爱”这个词。师: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杨梅的?又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呢?我们就到课文中去找一找。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朗读文章,思考问题:围绕着“爱”,作者描写了杨梅的哪些方面?预设交流结果:颜色、味道、形状,教师相机板书 2、师:这些都是写杨梅果的,课文还写了什么呢?(杨梅树)那文中是怎么描写杨梅树的(板书:杨梅树),谁给大家读一读?(相机出示第二段)指名读,师趁机总结:这一段写的是杨梅树。(出示杨梅树图片)三、品词析句、理解内容 1、默读第二段,思考: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作者对杨梅树的喜爱之情,并用笔把这些词语画出来。学生交流 预设:(1)根据回答“贪婪”“吮吸”“甘露”,相机标红“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老师相机正音,强调“吮”的字音,师在黑板的右侧板书音节“shn”教师和学生讨论:吮吸一词常用来形容小孩子喝奶的动作,在这里是指谁吮吸什么?(是杨梅树吮吸春天的甘露)教师启发学生:“作者为什么用吮吸来形容杨梅树呢?”(因为作者很喜爱杨梅树)关于“甘露”一词,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在这里指春天的雨水。教师适时告诉学生,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通过这种写法表达作者对杨梅树的喜爱。教师继续追问:“这一段还有运用拟人或者类似的修辞方法吗?”(2)根据回答再适时标示“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这也是拟人。(3)“细雨如丝”是比喻的修辞手法。(4)找准这些词句之后,教师让学生齐读这一自然段,提示要重读关键词和关键句子。师评:“大家读得很有感情,真是太棒了,如果声音再 放开一些,就更令人陶醉了!”(再次齐读,有所提升)(5)教师总结:“作者准确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板书)表达了对杨梅树的喜爱之情,那么,他又是如何描写杨梅果,表达对杨梅果的喜爱之情呢?我们继续往后学习。”2、体会对杨梅的喜爱 自主研读 4-6 自然段,并完成表格,体会作者是如何按照“形状、颜色、味道”的顺序来写杨梅的?(出示表格)学生自读,然后完成表格内容。可与同桌交流答案。交流填写内容、出示答案(1)外形: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教师适时强调:对,杨梅表皮长有小刺,这是它的外形特点,不管描写什么水果都要抓住特点来写。教师追问:如果现在描写的是香蕉的外形,还能写小刺吗?(不能,应该写香蕉像弯弯的小船,它的外皮很光滑)老师:如果来描写西瓜的外形呢?(应该写西瓜很大很圆)西瓜像什么?(皮球、橄榄球等)老师:那葡萄呢?(像水晶球,像宝石等)教师总结:同学们很聪明,你们在刚才的描述中不仅抓住了水果外形的特点,还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让你们的表达更准确,这就是抓住特点的写作方法。说着教师板书:抓特点 比喻(2)颜色:淡红、深红、黑色、新鲜红嫩、鲜红 理清层次:师:哪是表皮的颜色?(生答:淡红、深红、黑色)哪些是果肉的颜色?(新鲜红嫩)汁水的颜色?(鲜红)梳理顺序:教师再采取引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作者如何按顺序描写颜色的变化的,如下:师:杨梅先是()生:淡红的,师:随后变成()生:深红 师:最后几乎变成()生:黑的了。师:它不是真的 生:变黑,师:因为 生:太红了,师:所以 生:像黑的。师: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 生:新鲜红嫩的果肉,师:嘴唇(chn)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 生:鲜红的汁(zh)水。师总结:第五自然段从杨梅果的外表写起,先用上“先是-随后-最后”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语描写表皮颜色的变化,然后从外到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果肉及汁水的颜色,这就是写作顺序。(板书:按顺序 由外到内)学生根据自己事先对喜爱的水果的观察,用上“先-随后-最后”说一句话。(3)味道: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师:为了具体说明自己爱吃杨梅,作者写了一个具体的事例,请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 2-4 句话。教师:我们去掉事例,再读一下第一句话吧(全班读)有什么感觉?(这样写感觉不到作者很喜爱吃杨梅,减少了说服力。)师:那加上事例再齐读。感受有变化吗?(这回就具体地体会到作者真的很爱吃杨梅。)师:你们也举一个例子说说自己爱吃的某样水果。预设 生 1:很小的时候因为吃香蕉吃多了拉肚子。生 2:自己很爱吃草莓,妈妈买了两兜都被自己吃光了。教师小结:作者在这一自然段中为把杨梅味道的特点写具体,用自 己小时候贪吃杨梅,牙齿被酸倒的事例加以证明。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注意运用事例来表达情感。(板书:先总说,再举例)三、回顾全文 从课文内容、情感升华、写作方法进行总结:围绕“爱杨梅”,课文的主要写了杨梅树和杨梅,而写杨梅的时候依次写了它的形、色、味。(根据板书回顾)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但题目为什么要加上“故乡”呢?(杨梅树长在故乡,作者爱杨梅就是爱故乡,从而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作者在表达方法上抓住杨梅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描写,生动、准确、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对杨梅的深深的喜爱之情。(根据板书回顾)四、读写结合、仿写练习 1、过渡:如果把课文题目改成我爱吃杨梅,那么,课文中哪些材料可以不要?”(可以删掉写杨梅树的第二段,只需要写杨梅果的那三个自然段。)2、(教师又擦掉“杨梅”二字,课题就变成了“我爱吃-”)师:就以“我爱吃-”为题,写一种自己爱吃的水果吧。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水果的外形、颜色、味道说清楚,让大家一看就明白为什么这样水果能深深地吸引你,好吗?3、学生动笔写。4、写后集体评议。(1)请小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习作好在哪里?这篇习作的写作技巧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你对小作者有什么建议?(2)交流听后感,对习作进行评析。五、课后作业 1、找到习作中写得好的地方与同学分享 2、删除与习作无关的内容,补上需要增加的内容。第三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主题。谈话导入:前两次课我们阅读了我家的小狗与我爱故乡的杨梅两篇文章,大家对文中的”王子”和杨梅一定记忆犹新吧?其实,能够让文中所描写的事物如此生动形象,少不了文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描写,世界永远是五彩缤纷的,需要我们用心观察和品悟。同学们,你觉得你生活的世界美丽吗?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美丽的事物,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身边的不少事物,相信你一定有了更多有趣的发现,对吗?这一次习作,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出示课题: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二、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1.师:当然,我们不可能写下整个世界的模样,出示题目,请自.由朗读文题,看看今天我们要写什么呢?2.这次习作写什么?(相机板书副标题:一种事物、一处场景)写作范围是怎样的?(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写几个印象深刻的?(一种或一处)三、选择交流,了解要求。1.学生认真回顾自己这段时间的观察情况,从中聚焦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想一想自己都是如何观察的,又观察了事物(或场景)的哪些方面?课件适时出示教材中的三幅插图(大树、上学路上的情景、课堂上的场景),引导学生有所启发,准确进行回顾整理。2.将整理好的观察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师深入到小组间了解他们的交流情况,适时予以点拨指导,引导他们注意将自己对事物特点的了解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清楚。其他同学认真听讲,然后针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再予以询问、质疑。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生:我认真观察了我家小区里的一棵桂花树,一开始我只是闻到了香味,不知道是从哪儿来的,后来我认真寻找观察,才发现香味原来是桂花树散发出来的。师:老师不是很明白,这段时间已经过了桂花开放的时间了,这又是为什么呢?生:刚开始我也不明白,后来问妈妈,她告诉我这是“月桂”,一年会开很多次花,只是香味淡一些罢了。师:你通过认真观察、询问等方式有了新的发现,增长了知识,不错!4、教师针对学生的交流,再次提醒他们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既要认真观察,又要运用到多种方式(看、听、摸、闻),同时,还要注意事物在不同时段发生的变化(课件出示要求:(1)观察时要细致一些。(2)观察时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3)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引导学生再次根据本单元学到的几篇文章简单理解要求的意思:预设:我爱故乡的杨梅描写杨梅时,作者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用眼睛去观察它的大小、颜色、外表的刺;用舌尖去碰触,感觉到细腻而柔软;味道 是那鲜嫩多汁、酸甜可口。我家的小狗作者捕捉到了小狗的淘气可爱,为表现出这样的特点,选取的两件事,也是主要描写它行为的变化,而非静态地描摩“王子”,“王子”的一举一动让人忍俊不禁。搭船的鸟一文中,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最后是从翠鸟的外形、捕鱼时的动作两个方面来展开描写,突出了它颜色鲜艳、动作敏捷的特点。金色的草地本文写的是生活在乡下的两个小朋友在窗前草地上玩耍时,无意间发现草地在不同时间里会变色,并通过进一步观察和思考,了解变色原因的故事。师:要写好任何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细致认真的观察 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观察并不意味着只用眼睛看,你们可以用鼻子闻、用手去触摸、用舌头品尝、甚至充分调动你们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去不断完善你的观察结果,如果事物本身在变化,你的观察也应该是个动态的过程,你随物动,因为很多事物并非是墙上的一张画,静立在那不动的。四、补充一些写作要求:(一)要写好一种事物:1.语言简洁、准确、通俗(板书:语言简洁、准确、通俗)(课件出示片段)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草地的特点。2.抓住最突出的特征(板书:抓住特征)(课件出示)我家的小狗:淘气可爱 搭船的鸟:颜色鲜艳、捕鱼本领高强。3.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板书:理清顺序)(课件出示片断)(1)空间顺序:走进校门,迎面吹来一阵阵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风,旁边是一个花红柳绿的喷水池,柳树的枝干正在随风飘跳动。向里走就有三百棵大树巍然屹立在大路两旁为我们遮挡炎炎烈日。再往里走就是我们的操场了,操场里设备齐全。最后就是我们教学楼了,那洁白的教学楼在阳光下特别显眼。(2)时间顺序: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二)要写好一处场景。1.场景哪里找?(出示课件)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学校里,在上学的路上,在市场、商店或公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有意义或有意思的场景。只要我们认真回想这些场景的全过程,如场面的环境、气氛,参加的人有什么表现,神态怎样。然后在其中选择一个印象最深的场面,作为习作材料。写作时,首先应确定这个场面是围绕一个什么意思来写,也就是要表现一个什么中心,围绕中心写出的场面才会生动具体,让人看后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2、阅读例文(课件出示例文)随着欢快的下课铃声,两栋教学楼的楼梯顿时涌出了数不清的学生,如爆发的火山。操场上,人声鼎沸,到处都是欢快的声音,到处都是人影。打球的,踢球的,追赶的都玩得不亦乐乎。只见操场中央围了一大群人,走过去一瞧,原来是在看高一的几个女生比赛跳绳,其中一个小个子跳得脸上红扑扑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她的手不停地摇动跳绳,脚尖在碰地的一瞬间又离开了地面,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蝴蝶。最终她以一分钟 150 个的成绩取得了胜利,围观的人都不由自主的鼓起掌来.她喘着粗气,脸上却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各小组交流总结写作方法,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提示:(课件出示)第一:交代场景发生的时间、地点。第二:描述场景要抓住场景氛围和特点。第三:对场景描述要抓住场景中代表性人物的神态、言行。第四:在描述中还可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触。(板书:场景发生的时间 地点 氛围 特点 人物神态、言行)六、自主练写,交流评价 1.学生将自己对事物或场景的观察写下来,提醒他们用上课件和黑板上出示的方法,从不同方面写清楚自己的观察与发现。(课件出示要求:(1)观察时要细致一些。(2)观察时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3)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2.学生独.立撰写习作初稿,教师巡视了解习作练写情况,及时予以个别学生点拨指导。3、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自主评价。(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习作初稿,边读边发现自己习作中的错别字,并能够针对不通顺的语句进行修改。(2)小组同学互相读自己的习作,相互交流,提出修改意见。(3)小组评选出优秀习作,小作者读文章,老师、学生评议。(这篇习作哪里最吸引你?为什么?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重点抓住写作者对事物(或场景)的特点有没有进行具体描写来评议。另外,还要对语句及内容的条理性进行评价。七、课堂小结 苏联一位著名的生理学家有一句经典的名言(出示:观察、观察、再观察),说出了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不仅能让我们发现更多的自然奥妙,同时,也能提升我们的习作能力呢!孩子们,让我们继续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这样世界才会呈现给我们五彩缤纷的样子。板书设计 习作指导 第一课时我家的小狗 淘气、可爱、勇敢 第二课时我爱故乡的杨梅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一种事物 一处场景 描写事物:语言简洁、准确、通俗 抓住特征 厘清顺序 描写场景:场景发生的时间 地点 氛围 特点 人物神态、言行 杨梅果 形状 抓特点 比喻 颜色 按顺序 由外到内 杨梅树 比喻 拟人 可爱的样子 和我“学习”的情形 同火车赛跑 行为的变化 外形、性格 课后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人教部编版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把自己观察的一种事物、一个人或一处场景的特点写出来,语言流畅,内容具体。2.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3.能够主动地关注生活,乐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并虚心接受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教学重点: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按一定顺序写具体,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教学难点:观察时注意事物的变化。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主题 谈话导入: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身边的不少事物,你一定有了新的发现。这一次习作,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一个人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二、仔细审题,明习作要求 1.出示题目,审题:默读文题,你知道了什么要求?2.这次习作写什么?(一种事物、一个人物或一处场景)写作范围是怎样的?(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写几个印象深刻的?(一种、一个或一处)三、选择交流,了解要求 1.小组同学选择组内同学普遍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探究交流。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按照学生发言的顺序就某一方面进行小结。四、怎样写好一个人 1.“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你想写谁,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边说,老师边写词,比如:活泼、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2.如何将人物写具体、鲜明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别人眼中的人:(出示片段描写)(1)她,身穿一件朱红色的春秋衫。身材苗条,扎着两条羊角小辫。长圆形的脸蛋儿,两道细长的柳眉,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她爱笑,一笑起来,腮边就露出一对甜甜的酒窝,那清脆、婉转的笑声,就像是美妙的歌声。她高兴时,两条羊角小辫也似乎在欢笑。她感到羞愧时,那两条羊角小辫就耷拉下来了。学生自.由默读这段话。请班上朗读最优秀的女生读给大家听。交流探究,了解写法:一看就是一个漂亮、乐观、活泼、开朗的人,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写。)(板书:外貌描写)(2)他双手捧着球,深吸一口气,然后踮起脚尖,原地弹动了三四下,接着,他突然如离弦的箭一般朝着篮下奔去。离篮架足有四五米远,他把球交到右手中向篮板抛去,球“砰”的一声反弹下来。说时迟,那时快,他三步就跨到篮下,“蹭”地跳起来,双手抓住飞来的球,举到头顶,腰一挺,然后“嘿”地叫了一声,把球灌进了篮筐 请班上朗读最优秀的男生读给大家听。交流探究,了解写法:多么娴熟的篮球动作,多么高超的扣篮技巧,栩栩如生。片段中抓住什么来表现的呢?(准确的用词,抓住人物的动作进行细致的描写,写得活灵活现。)(板书:动作描写)学生一起朗读下,再次感受作文细腻的文笔带给我们生动的人物形象。(3)我小时候在家里听得最多的一句话,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上小学时,爸爸对我说:“好好学习,家里什么活也不用你干!”到了初中,爸爸还是对我说:“好好学习,家里什么活也不用你干!”上了中师,每次回家,爸爸依然对我说;“好好学习,家里什么活也不用你干!”上班以后,爸爸仍然对我说:“好好工作,家里什么活也不用你干!”一起读读,这是作者在回忆父亲对我说的话,这一段突出人物形象采用了什么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来品味父亲的爱)(板书:语言描写)自.由朗读,读出父爱。(4)我站在舞台上,听着台下响亮的掌声、欢快的笑声,心里美滋滋的,别提有多快慰了。我演的是“小丑”,可我的心灵是美的。我给了大家欢乐,大家给了我幸福。我想:我是幸运的。内心的喜悦一下子涌遍了全身,真的心花怒放了。教师范读这段话。请班上朗读最优秀的女生读给大家听。交流探究,了解写法:“我”的快慰、自豪、幸福、喜悦连读者都被感染了。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抓住人物的心理描写。)(板书:心理描写)五、怎样写好一种事物 1.语言简洁、准确、通俗(板书:语言简洁、准确、通俗)。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草地的特点。)2.抓住特征(板书:抓住特征)。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抓住草原辽阔、美丽、碧绿的特点。)3.理清顺序(板书:理清顺序)。(1)空间顺序:走进校门,迎面吹来一阵阵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风,旁边是一个花红柳绿的喷水池,柳树的枝干正在随风飘动。向里走就有三百棵大树巍然屹立在大路两旁为我们遮挡炎炎烈日。再往里走就是我们的操场了,操场里设备齐全。最后就是我们教学楼了,那洁白的教学楼在阳光下特别显眼。(2)时间顺序: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六、怎样写好一处场景 1.阅读例文。新年快到了,大家都开始准备年货。今天我们一家闲来无事也一块去逛集市。一走进集市,我便眼花缭乱。到处张灯结彩,一种节日的气氛很快涌到我这里。商场的天花板上挂着一排排祝福语,许多商品也开始打折了。商场一楼商品很多:有各种各样的鞋子,有时髦的衣服,有潮流的裤子,还有色彩鲜艳的小饰品和包包。商场里人来人往,人群川流不息,人们正忙着选购自己满意的商品。2.各小组交流总结写作方法,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提示:第一:交代场景发生的时间、地点。第二:描述场景要抓住场景氛围和特点。第三:对场景描述要抓住场景中代表性人物的神态、言行。第四:描述场景要注意点面结合、详略得当。第五:在描述中要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触。(板书:场景发生的时间、地点、氛围、特点、人物神态、言行)七、学生动笔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自.由写作。2.教师巡视指导。八、展示习作 1.小组同学互相读听自己的习作,相互交流,提出修改意见。2.小组评选出优秀习作,小作者读写作,老师、学生评议(这一段话哪里最吸引你?为什么?)。板书设计: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描写人:外貌、动作、语言、心理 描写事:语言简洁、准确、通俗、抓住特征、理清顺序 描写场景:场景发生的时间、地点、氛围、特点、人物神态、言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能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重点)2.能继续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重点)3.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重点)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身边的不少事物,你一定有了新的发现。这一次习作,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课件出示: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板书: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二、习作例文(一)我家的小狗 1.自.由读例文。2.文中哪些地方写了“王子”的淘气可爱?把你觉得它可爱的地方找出来交流。3.小组交流。“王子”学“狗”的时候叫得最欢。(二)我爱故乡的杨梅 1.自.由朗读例文。2.说一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给你印象最深的片段是什么?3.小组交流。杨 梅 特 点 外 形 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身上有小刺。颜 色 淡红深红黑,果肉新鲜红嫩。味 道 没熟前又酸又甜,熟了后甜津津的,略带点酸味。总结细致的观察方法:1.善于抓住细节。2.观察要全面,从不同角度去观察。3.观察时要留意事物的变化。4.通过对比,得出结论。三、仔细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1.看课本第 72 页,审题。默读文题,你知道了什么要求?2.这次习作写什么?(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作范围是什么?(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写几个印象深刻的?(一种或一处)四、怎样写好一种事物 1.自.由观看课文上的图画,想一想,这些事物或者场景你都见过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2.同桌相互说一说。3.你们在学习或者生活中,有哪些观察中的新发现呢?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哪一次给你的印象最深刻?4.小组合作,说一说,写一写。(1)语言简洁、准确、通俗。(板书:语言简洁、准确、通俗)第一幅图画。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了几棵高大的树。最显眼的是那片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草地的特点。)(2)空间顺序。(板书:空间顺序)指名说一说自己的观察。走进校门,迎面吹来一阵阵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风,旁边是一个喷水池,池边花红柳绿,柳树的枝干正在随风飘动。向里走就有许多大树挺立在大路两旁,为我们遮挡炎炎烈日。再往里走就是我们的操场了,操场上设备齐全。最后就是我们的教学楼了,那洁白的教学楼在阳光下特别显眼。(3)抓住事物的特征。(板书:抓住事物的特征)颜色,现在是深绿,春天刚刚发的嫩芽是汁液饱满的黄绿色,现在天冷了,是深绿色;叶子的形状,是尖细且长的,有点像韭菜(色彩、形状,调动的是视觉);我们还可以凑上去闻一闻,不开花也是有味道的(嗅觉);还可以摸一摸,估计跟摸仙人掌的感觉不一样(触觉);至于味觉,这个可以不尝试,一是不能吃,二是就这么几根叶子;听觉,韭兰在这个方面特征不明显,现在草坪里干透的落叶,倒是需要我们张开耳朵去听一听。五、方法指引 1.抓住景物的外形和色彩特征,摹其形,绘其色,是很多名家写景的方法。2.其实,在上面的片段训练中,咱们也有同学抓住了形和色,写得很好。看下面这段文字:松树上的菌子,在下霜的季节肆无忌惮地伸长了芽孢,像贪吃的白猫的胡须边未来得及滴下的牛奶。菌子极细的茎,从松树嫩枝的缝中冒出根根银针,只有一小簇,却开出了蒲公英式的自.由。地上的草,一片一片,有绿有紫,在向阳的一侧结了霜,叶子细细地镶上了精致的银边,米粒式的冰晶,无序地洒在叶子上,晶莹剔透。铃铛花的果实,无声地慵懒躺在地上,黄.色的、绿色的,像节日里的灯笼。灯笼已足够精巧,却不知谁又在灯笼上画了些细密的浅褐的花纹,放大了看,定是一盏绝美的镂雕。肚子里的种子怕已是等不及,叫着嚷着把灯笼扯开小小的口,灯笼就分成五瓣,静静等待,下次重生,在明年。(1)齐读。勾画出好在哪里。(2)写得好不好?如果看过作者描写的东西,更会觉得作者写得好。结了霜的小草时间性太强,我没有拍到。但是我有松树上的菌子和铃铛花的图片,大家对比着看看。(出示图片和文字。描写有没有抓住外形和色彩的特征?哪句话写得特别好?)(3)那么,大家再次认真读这一段,说说怎样才能写出这样精彩的写景段落。六、习作方法 1.观察时要细致一些。2.观察时不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3.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七、佳作欣赏 1.教师提供不同的范文供学生鉴赏。相机点评:观察是否仔细,特点是否突出。过渡:你们说得这么好,写出来一定是一篇精彩的作文。2.教师引导:这就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大自然从来都是慷慨的,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它给予你的总是比你预想的要多得多!八、开心练笔 1.指导学生在写开头的时候要空两格。2.老师这里搜集了一些描写景物或事物的词语。课件出示描写景物或事物的词语或短语。希望对你们的习作有所帮助。开始写吧。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经过精心的设计,从观察、描写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学生们学到了一些写作知识,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不足之处:内容的讲解过多,对于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过于繁杂。最好选择其中的一类(如描写事物)来学习、分析、写作。教学建议:鼓励学生展示习作内容,分享观察心得。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人教(部编版)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教学目标:1.弄清习作要求,按要求作文。2.学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3.写作的时候,注意格式要规范。教学重难点:培养自己观察生活的能力,并乐于把自己在观察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下来。教学准备:观察表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入)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孩子们只要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发现事物的奥秘,享受到观察的乐趣。2.通过第五单元的学习和平时的积累,你知道哪些观察事物的方法呢?生: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师:看什么呢?生:看形状、颜色、大小 3.(小结)其实,孩子们,我们观察一种事物,要发现它的特点,不光要看、摸、闻、尝,还要充分的发挥想象,谁最会观察,最会想象,谁就会有了不起的发现。二、写法指导 1.生自.由观看课本上的图画,想一想,这些事物或场景你都见过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2.同桌互相说一说。3.你们在学习或生活中,有哪些观察中的新发现呢?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哪一次印象最深?4.小组合作,说一说,并填写观察表。(1)小组内交流观察表,看看谁的发现最多?谁的发现最新奇?谁最有思想?(2)同学的发现给了你哪些启发?你有类似的发现吗?继续补充填表。5.捕捉素材。(1)在这么多的发现中,你最想告诉别人的是哪一个发现?或者是观察过程中哪一件事最有趣?选中三个材料打上。(2)再斟酌,在三个材料中,你最最想表达的是哪个材料?选中一个注上 (3)同桌交流:说出观察中最吸引你的地方,请同学评价帮助。6.全班练说,师生指导。(1)选派同学说话:观察中最吸引你的地方?(2)师生倾听,及时指导:说得好的地方;一点建议;教师及时给予语言材料、表达技巧的指导、引领。三、自.由习作 1.学生自.由习作。2.写完以后小声读一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第二课时 一、小组交流 1.在小组内交流,把你认为写得好的部分读给小组同学听,展示你的观察所得。2.成员进行点评,看看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观察得是否细致,有没有更好的写法,哪些地方可以修改、补充。3.自己修改习作。二、全班交流评改 1.请小组派代表读给大家听,看看谁能猜出来。小组代表朗读片段,其他人边听边想:仔细听,看看是否观察细致了。2.选择 12 篇例文,实物投影呈现片段,边读边改:认真想,你能提些建议,帮助他描写得更准确吗?3.集体修改。4.交流习作之后,试着用一句话说说最近的观察感受,和同学分享心得。三、再次修改 1.看自己的习作,根据所学经验,再次进行修改。2.誊写作文。习作例文:天空的表情 你们观察过天空的表情吗?如果有,你一定知道天空的表情是多么丰富多彩、瞬息万变吧!阳光明媚的日子,那就是天空灿烂的笑脸。天空碧蓝碧蓝的脸庞,好似一块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那是天空在向你微笑,让人看了心情感到特别愉快。天空也有好朋友的,白云是天空的妹妹,每天与天空玩耍,累了就躺在天空那庞大的胸怀。小鸟也是天空的好友,每天清晨,唱着欢乐的歌曲,为天空演奏美妙的歌曲。太阳更是天空的老朋友,每天从东方升起,和天空谈心,再从西方回家。因为友谊像糖果般甜蜜,所以阳光明媚的日子,就是天空灿烂的笑脸。阴雨绵绵的时候,那是天空苦闷的表情。也许是工厂排放的黑烟,呛到了天空那湛蓝的脸庞;也许是伐木工将森林砍光,让那些小鸟、兔子、熊动物失去了自己美好的家园;也许是人们乱扔垃圾,制造了一座座垃圾山,让自己的邻居大地苦恼这些都会让天空苦闷。当暴风骤雨时,那是天空愤怒的表情。看,电闪雷鸣、乌云密布、滂沱大雨,那是天空代替大自然惩罚人类。天空的表情真是瞬息万变。当然我们也要保护大自然,比如植树造林,保护动物,不随地乱扔垃圾让我们一起与天空共同快乐。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能继续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教学重难点 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大自然是人类最无私的母亲,它不仅孕育着我们,还为我们提供了精神上的庇护。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你一定有了新发现。那么,今天我们就走进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看看怎样能够真切地写出我们眼中的事物或场景。二、交流发现。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三幅图。1.师:同学们在这三幅图中发现了什么呢?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学生说,教师及时指导)2.师: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你一定有了新发现。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发现。有一个要求,别人说的时候,要专心听。(学生小组交流)3.抓住事物特征,是指抓住事物的与众不同之处。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世界从来都是缤纷多彩的。(板书课题)三、方法指引。1.写景物,要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观察景物,写出景物的特点。2.写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