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试题.pdf
-
资源ID:86111551
资源大小:1.13M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4.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历史必修一《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试题.pdf
1 睢中高三历史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试图建立西方式的民主,捣毁一切具有社会主义和计划色彩的事物,并最终投人所谓新自由主义的怀抱。然而,这给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带来了严重后果,俄罗斯的人均收入、生活水平、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大不如苏联时期。以上材料说明了 A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瓦解的必然性 B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并不是一无是处 C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走上了世界文明的正道 D 苏联解体是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结果 2、如下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 A找到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果关系 B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的曲折性 C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D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 3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于 A法国大革命中 B联邦德国境内 C20 世纪中期 D欧盟东扩过程 41961年 8 月 13 日,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间修筑了一道“柏林墙”,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如果以柏林墙为题,写一篇有关二战后国际关系的论文,论文反映的主题肯定不能包括 A 欧洲政治地理格局的变迁 B国际局势的紧张与缓和 C 欧洲联盟又将增加新成员 D大国关系对时局的影响 52010 年 11 月 23 日,韩国西部延坪岛海域于 14 时 30 分左右遭受来自朝鲜方面的炮击,韩国军队进行了回击(右图)。朝鲜半岛局势的持续紧张,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二战后,朝鲜半岛的正式分裂主要是由于 A日内瓦会议协议的通过 B美苏两国的分区占领 C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 D美苏“冷战”的进行 6阅读右边漫画,(“二战”后初期,苏联“运动员”斯大林在标着“欧洲复苏”的球框下,积极拼抢着写有“马歇尔计划”的篮球。)下列对这幅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A 为了恢复苏联经济,斯大林积极争取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漫画准确全面地反映了历史事实 B 苏联在利用马歇尔计划恢复经济后,和东欧国家成立经互会,漫画部分反映了历史事实 C 苏联致力于控制东欧国家,恢复经济不是其工作重点,漫画完全没有反映历史事实 D 苏联积极恢复经济,但拒绝了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漫画歪曲了历史事实 7下表是 1944 年 10 月 9 日苏联统帅斯大林和英国首相邱吉尔对巴尔干半岛战后控制权的划分方案。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希腊 南斯拉夫 匈牙利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苏联 10%50%50%75%90%英国(美国参与)90%50%50%25%10%A苏联拥有对巴尔干半岛的绝对控制权 B大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C巴尔干半岛成为“冷战”的桥头堡 D两极格局下双方势均力敌 8关于下面三幅漫域的寓义,不正确的说法是 2 A图 3:德国被分区占领,雅尔塔体制形成 B图 4:柏林墙加大了隔膜,美苏对峙加剧 C图 5:民间暗中交往,德国统一,冷战结束 D 三幅漫画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演变 9一位年轻旅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还不太适应。”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位年轻旅行者最可能来自 A.东德 B.英国 C.俄罗斯 D.朝鲜 10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也提出“和平演变”战略,表明 A 美苏准备再次合作 B 双方用冷战方式争夺世界霸权 C 世界出现了和平的契机 D 接受中国“求同存异”主张 111946年 2月 11 日,苏、美、英同时正式披露了三国于一年前秘密签订的雅尔塔协定,由此在中国引发了一场以维护国家主权为主题的声势浩大的反苏护权运动。运动中有人将雅尔塔协定与凡尔赛和约相提并论,这是因为 A都引发了中国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B都严重践踏了中国的主权与尊严 C都形成了战后远东地区的新的国际秩序 D都体现了美苏的利己主义和强权 12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外交政策随着形势变化而呈现出的趋势是 A控制竞争扶植 B控制扶植一竞争 C竞争控制扶植 D扶植竞争控制 13历史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与方位词相关的概念,如“南北对话”、“东方”、“西方”等等,这些概念看似方位概念,其实包含了政治、经济内涵。二战后“西方”的本质内涵是 A西欧资本主义国家 B大西洋两岸欧美发达国家 C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D以美国为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14图 4 为美国与四国(英国、法国、日本、联邦德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示意图。它表明 A美、欧、日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B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C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衰退 D“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形成 15下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16从图 13 到图 14 所反映出的社会背景变化是 A.日本由二战后的依附美国到称霸世界 B.美、日、西欧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C.美国经济衰退,无力与日本抗衡 D.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对美国态度逐渐强硬 3 17 2010 年 1 月第 40 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三个“重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 A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 D动荡局势的加剧 18 下表是 1944 年 10 月 9 日苏联统帅斯大林和英国首相邱吉尔对巴尔干半岛战后控制权的划分方案。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希腊 南斯拉夫 匈牙利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苏联 10%50%50%75%90%英国(美国参与)90%50%50%25%10%A苏联拥有对巴尔干半岛的绝对控制权 B大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C巴尔干半岛成为“冷战”的桥头堡 D两极格局下双方势均力敌 19美国大学教授罗伯特佩普说:“在 21 世纪头十年,美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实力却一直增强。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美国正在失去大部分的战略自由。”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 A中国的崛起构成了对美国的霸主地位的严峻挑战 B美国实力相对下降使世界格局多极化开始出现 C美国实力相对下降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 D美国已经放弃推行建立单极格局的政策 20某班同学在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 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 B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 C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 D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 21有美国学者认为,世界政治格局“现在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一个 1+X 的世界”。对“X”的分析理解错误的是)A是一个常数是一个动态的数值 B目前尚不能确定 X 的值 C是一个常数 D数值不会很大,有一个大致范围 22关于漫画小泉美梦,四位同学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甲:日本“入常”希望获得美国的经济支持 乙:小泉前首相认为日本“入常”无障碍 丙:日本“入常”的前提条件是经济的崛起与腾飞 丁:日本经济腾飞主要借助于二战后美国扶持 其中符合史实,观点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3“世界上有大大小小 200多个国家,可是如果没有人管它们,这个世界就是个无政府的世界,肯定会一团糟。所以要有个东西来管,这个东西就是最强大的国家。这个最强大的国家有霸权,但是这个霸权是符合世界稳定的要求的。”该言论属于 A 和平共处论 B独立自主论 C霸权稳定论 D联合国安理会表决论 24美国华盛顿邮报对右图的评论称,在对待世界时,美国应当学习“哥白尼精神”。这里的“哥白尼精神”反映出美国 A力图维护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 B与日本结盟,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C学习哥白尼,打破多极化格局 D遏制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25某历史兴趣小组利用图 7 进行研究性学习。据此,你认为其研究主题是 4 A.政治多极化迅速发展 B.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人类 C.大国强权政治下的世界 D.联合国的职能发生变化 二、非选择题 26(25 分)二战后,国际关系经历了由冷战对峙向多极化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北风与太阳 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用以掩盖它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1)材料中“北风的直接胁迫”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采取的“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4 分)(2)问题二 撼动与挑战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2)简述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5 分)问题三 联合与曲折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 年 11 月 19 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3)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 分)问题四:和平与发展 多极化 全球化 改革开放 机遇与挑战 (4)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关键词,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0 分)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 100字左右。27(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认为冷战是“现代历史上的荒谬插曲”,是“漫长的、代价高昂的、黑暗阴郁的、危险的事件,威胁到地球上所有人的生命”,是“人类最接近于集体自杀的一次经历”。冷战期间,美苏双方将争夺限制在除直接战争之外的领域,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局面鉴于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巨大灾难和沉痛教训,鉴于核武器的出现和迅速发展,美苏两国谁也不愿意再挑起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导致两国的同归于尽乃至人类的毁灭,竭力避免发生直接军事冲突已经成为双方领导人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这就维持了世界的相对和平的局面因此,美国著名冷战史专家约翰加迪斯把冷战称为“长和平”,也有人称之为“冷和平”,认为“尽管冷战是危险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冷战为这个世界提供了缓和”“冷战体系为世界提供了和平和安全,尽管存在核均势威摄。”白建才再论冷战的后果与影响 评述材料中关于冷战的观点。(13 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5 睢中高三历史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BACCD 6-10:DBCAB 11-15:BBDBB 16-20:DCBCC 21-25:CCDAC 二、非选择题 26(1)战争。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 分)(2)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实力的增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美苏自身实力的削弱等。(5 分)(3)观点一:同意。在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欧盟各国的分歧和矛盾仍然存在,“欧洲合众国”的形成仍然任重道远。(3 分)观点二:不同意。欧洲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虽然还不能起到支配整个欧盟的作用,但是他们的产生无疑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3 分)观点三:辩证看待。理由综合观点一、二。(6 分)(4)参考答案: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局势趋向缓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改革开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中国的和平发展。(10 分)27、【评分标准】一等(1310 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 5 分)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 0 分)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示例一:“冷战”威胁世界和平。(2 分)导致美苏两极对峙,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苏联则以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对抗,导致了柏林危机等对抗性事件。(4 分)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在人类心理、文化方面造成巨大阴影,并造成难以消除的“冷战思维”。双方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4 分)亚洲则出现了“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3 分)示例二:“冷战”保证了世界的相对和平与安全。(2 分)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 分)美苏之外的力量为了自身安全,努力寻求发展,欧洲共同体成立、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开始复兴,这些都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5 分)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相对安定的局势,大力调整发展经济,苏联则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2 分)“冷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2 分)示例三:示例一、二的综合。(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 2 分;史实清楚,逻辑严密,表述条理 1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