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合金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T-CSTM 00759—2021).pdf
-
资源ID:86117582
资源大小:692.24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稀土合金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T-CSTM 00759—2021).pdf
ICS 77.120.99 CCS H 14 团 体 标 准 T/CSTM 00759-2021 稀土合金 锰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Rare earth alloysDetermination of manganese content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2021-08-04 发布 2021-11-04 实施 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 发布 T/CSTM 007592021 I 前 言 本文件参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综合标准领域委员会(CSTM/FC99)提出。本文件由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综合标准领域委员会(CSTM/FC99)归口。T/CSTM 007592021 1 稀土合金 锰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警示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稀土合金中锰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稀土合金中质量分数为 0.2%4.0%的锰含量的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2805 实验室玻璃仪器 滴定管 GB/T 12806 实验室玻璃仪器 单标线容量瓶 GB/T 12808 实验室玻璃仪器 单标线吸量管 GB/T 4010 铁合金化学分析用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原理 试料用硝酸、氢氟酸分解,冒高氯酸烟赶氟,制成盐酸试液。将试液喷雾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空气-乙炔火焰中,用锰空心阴极灯做光源,于波长 279.5 nm 处测量锰的吸光度,通过校准曲线计算锰的含量。5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相当纯度的水。5.1 硝酸,约 1.42g/mL。5.2 硝酸,约 1.42g/mL,稀释为 1+1。5.3 盐酸,约 1.19g/mL。5.4 盐酸,约 1.19g/mL,稀释为 1+1。5.5 氢氟酸,约 1.15g/mL 5.6 高氯酸,约 1.67g/mL 5.7 氯化锶溶液,100 g/L 称取 10 g 氯化锶,置于 100 mL 烧杯中,加入 20 mL 水溶解,移入 100mL 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T/CSTM 007592021 2 5.8 氯化钾抗坏血酸溶液,10 g/L 称取 1.0 g 氯化钾和 1.0 g 抗坏血酸,置于 100 mL 烧杯中,加入 20 mL 水溶解,移入 100 mL 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用时现配。5.9 锰标准溶液 5.9.1 锰储备溶液,500g/mL 称取 0.5000g 经预先处理过的高纯电解锰(质量分数不小于 99.9%),置于 250mL 烧杯中,加 10mL硝酸(见 5.2),溶解完毕后加热驱赶氮氧化物,冷却后移入 1000mL 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 1mL 含 500 g 锰。5.9.2 锰标准溶液,50.0g/mL 移取 25.0 mL 锰储备溶液(见 5.9.1)于 25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 1mL 含 50 g 锰。6 仪器 所有玻璃量器皿应符合 GB/T 12805、GB/T 12806 或 GB/T 12808 规定的 A 级。6.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 6.1.1 基本要求 配备锰空心阴极灯,备有空气-乙炔燃烧器,附带数据读取系统和背景校正装置。空气-乙炔气体应纯净,能提供清澈稳定的贫燃火焰。所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经优化后,应满足6.1.26.1.4中的指标。6.1.2 特征浓度 在与最终测试溶液的基体相一致的溶液中,锰的特征浓度应不大于 0.1 g/mL。6.1.3 精密度最低要求 用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 10 次吸光度,计算其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该标准偏差不超过该吸光度平均值的 1.0%;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不是浓度为零的标准溶液),测量 10 次吸光度,计算标准偏差。该标准偏差不超过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平均值的 0.5%。6.1.4 校准曲线的线性 将校准曲线按浓度等分成五段,最高段吸光度的差值与最低段吸光度的差值之比不小于0.7。6.2 聚四氟乙烯烧杯,容量200 mL。7 取制样 按按 GB/T 4010-2015 或适当的国家标准取制样。8 分析步骤 8.1 试料 称取约 0.20 g 粒度小于 0.125 mm 的试样,精确至 0.1 mg。8.2 空白试验 T/CSTM 007592021 3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8.3 测定 8.3.1 试液制备 将试料置于 200 mL 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 10 mL 硝酸(见 5.2),缓慢滴加 2 mL 氢氟酸(见 5.5),待剧烈作用停止后,加热溶解。加 5 mL 高氯酸(见 5.6),加热至冒高氯酸烟,取下稍冷。用少量水冲洗杯壁,继续蒸发冒高氯酸烟至近干。取下稍冷,加 6 mL 盐酸(见 5.4),加热溶解盐类,冷却至室温。移入 1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8.3.2 试液稀释 a)锰含量在 0.2%1.0%范围内 移取 20.0 mL 试液(见 8.3.1)于 100 mL 容量瓶中,加 5 mL 氯化锶溶液(见 5.7)、5 mL 氯化钾-抗坏血酸溶液(见 5.8),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b)锰含量在1.0%4.0%范围内 移取 5.0 mL 试液(见 8.3.1)于 100 mL 容量瓶中,加 5 mL 氯化锶溶液(见 5.7)、5 mL 氯化钾-抗坏血酸溶液(见 5.8),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8.3.3 测量 将试液喷入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空气-乙炔火焰中,于 279.5 nm 波长处,以水调零,测量空白试液和试液中锰的吸光度。8.4 校准曲线 8.4.1 校准溶液制备 分取 0、1.0 mL、2.0 mL、4.0 mL、6.0 mL、8.0 mL 锰标准溶液(见 5.9.2),分别置于 6 个 100mL容量瓶中,加 5 mL 氯化锶溶液(见 5.7)、5 mL 氯化钾-抗坏血酸溶液(见 5.8),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8.4.2 校准曲线绘制 将校准溶液喷入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空气-乙炔火焰中,于 279.5 nm 波长处,以水调零,测量锰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溶液的吸光度后,以锰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9 结果计算 根据校准曲线(见8.4.2),将空白试液和试液中锰的吸光度转化为锰的浓度。锰含量以质量分数wMn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1)式中:由校准曲线计算得到的试液中锰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毫升(g/mL);0由校准曲线计算得到的空白试液中锰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毫升(g/mL);V测量试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f稀释倍数;m试料质量,单位为克(g)。10 允许差 T/CSTM 007592021 4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 1 所列的允许差。表 1 允许差 锰的质量分数锰的质量分数%允许差允许差%0.200.50 0.03 0.501.00 0.05 1.002.00 0.09 2.003.00 0.12 3.004.00 0.15 11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a)试验对象;b)所使用的标准;c)结果;d)观察到的异常现象;e)试验日期。T/CSTM 007592021 5 附录 A(资料性)本文件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本文件起草单位: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有限公司、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北京钢研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符斌、罗倩华、郑国经、李美玲、王蓬、王洋、陈鸣、王矛、李梦琪、范小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