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长征精神,砥砺奋进时代征程——参观郓城县红军阁纪念馆有感.docx
-
资源ID:86123767
资源大小:17.0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传承弘扬长征精神,砥砺奋进时代征程——参观郓城县红军阁纪念馆有感.docx
传承弘扬长征精神,砥砺奋进时代征程参观红军阁纪念馆有感巩建新为纪念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庆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向深入,9月25日,我们郓城县支行组织党员干部参观了郓城县红军阁纪念馆。参观过程中,我随支行干部职工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带领下,瞻仰观看了纪念馆内老一辈革命家的主要事迹、史料和遗物。一幅幅反映历史的珍贵照片、一件件历经风雨的珍贵史物、一段段震撼人心的英雄事迹无不深深地感染着我的心灵,通过实物、图片、立体雕塑等展示,似乎把我的思绪带到了那个艰苦卓绝的革命创业年代,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们以优良的作风和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铸就了他们永不退色的精神,给祖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1934年至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经历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长征精神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回首来时路,中国共产党在风雨中诞生,斗争中成长,一路无所畏惧,一路披荆斩棘、勇往无前,带领中国人民从贫穷走向富强,从衰败走向复兴。回想起在红军长征纪念馆内的经历,我依然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长征永远在路上”,伟大“长征精神”正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牢记初心与使命,重温历史征程,莫忘来时路,展望未来途,奋进新征程。发扬信念坚定、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陈树湘一句“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道出红军战士的坚定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为了鲜红的革命宗旨、革命信念,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在长征途中,红军跨越了湍流金沙江、天险大渡河等二十四条汹涌江河,征服了峰峦重叠的岷山、寒风刺骨的雅克夏雪山等十八座险峻高山,穿过了有“死亡陷阱”之称的茫茫草地,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撑起了红军的意志,筑起了信仰的“万里长城”,激励着红军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匮乏的物资条件、难忍的疾病痛苦,一路向前、所向披靡。坚定的理想信念,正是长征的精神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多次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精神之“钙”。新时期的党员领导干部更要铭记革命理想,牢记党的宗旨,时刻以历史先模、革命先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挺起精神脊梁。在参观过程中,正如支行行长陈桂莲所说,我们这次集体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要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坚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为新时代央行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诠释初心和使命。弘扬英勇顽强,无坚不摧的革命气概。长征途中,红军敢斗天、斗地、干革命,不服输、不怕难、敢斗争,始终保持着无坚不摧的战斗意志、一往无前的钢铁毅力。走雪山、过草地,啃树皮、战饥寒,藐视困难,始终保持乐观态度,战胜了严酷的生死考验。在经历了湘江战役的惨烈,红军队伍从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万余人,仍能保持人心不涣、队伍不散;面对横铁索寒,面对渡河艰险,心中只有信仰,心里只有革命,为世人展现出了无产阶级战士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敢于斗争、迎难而上的革命精神和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忘我精神,形成了红军拖不垮、打不散的强大凝聚力。“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正是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和革命气概,才带领人民驱逐侵略者、推翻“三座大山”,取得革命胜利。参观中,党小组长刘洪俊同志发出了感慨:“我们要大力学习革命先辈的顽强精神和英雄气概,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磨砺意志、锤炼党性,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荣耀属于过去,革命仍需攻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共产党人仍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传承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革命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共产党人是这么说,始终也是这么做的。在长征时期,一句“我们是穷人的队伍”得到了百姓支持,1935年春,红军长征来到了富源县的大树脚村,百姓因误信国民党谣言,纷纷躲到山上,然而,红军喝水付钱的举动,严明的纪律、自身的行动赢得了百姓信任,百姓纷纷回到村中,主动帮助红军喂马洗衣、劈柴做饭。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发生的“半条被子”故事广为流传,当时,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第二道封锁线后,卫生部、后勤部驻扎在此,百姓不了解红军,纷纷关门闭户,又累又饿的红军为了不打扰乡亲,严守纪律,不乱拿群众物品,在大街上休息、在空地上做饭,主动帮老百姓打扫卫生、劈柴、挑水,用真行动获得真信任,用真感情赢得热民心,红军的举动让老乡徐解秀对这支“穷人的部队”有了新的认识,主动帮助煮饭、洗衣,红军临走时,看到徐解秀家连一条像样的被子都没有,就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给了徐解秀。这种鱼与水、血与肉的党群干群关系从建党之初就已深深扎根,为民服务的红色基因在长征路上更加深入骨髓,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利,不仅是老一辈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更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传承好“长征精神”,时刻维护党在群众中的光辉的形象,用自身实际行动赢得民心民意,得到群众永久支持。在新的时代,我们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守好初心、担好使命,矢志不渝地为了人民幸福、为了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