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危险、有害特性表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docx
-
资源ID:86177881
资源大小:42.2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液化石油气危险、有害特性表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docx
液化石油气危急、有害特性表中文名:液化石油气;压凝英 文 名 : liquefied petroleum ges; compresed标 汽油petroleum gas识危急性类别:易燃气体危急化学品名目序号: 2548CAS 号:68476-85-7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别臭味。理 熔点:-160-107溶解性:化 沸点:-124性 饱和蒸气压kPa: 质 临界温度:96.8临界压力Hpa:4.25燃烧性: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闪点:-74燃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1.59.5相对密度(水=1):0.5-0.6相对密度(空气=1):1.56 燃烧热(kJ·mol):2217.8 最小引燃能量mJ:无资料燃烧分解产物:无资料聚合危害:不聚合稳定性:稳定烧 引燃温度:426-537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爆 危急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燃烧爆炸的危急。炸危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响。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集中到相当远险 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性·灭火方法:切断气源。假设不能马上切断 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毒 LD :LD :1890 mg/kg(大鼠经口)LC:无资料性505050侵入途径 吸入。安康危害 本品有麻醉作用。健 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康危 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顿。可致皮肤冻伤。害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消灭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乏、心情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皮肤接触:假设有冻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急 吸 入:快速脱离现场至空气颖处。保持呼吸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送。如呼吸停救止,马上进展人工呼吸。就医。食 入:车间卫生标准中 国MAC(mg/m³)1000 防 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护 工程掌握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供给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 高浓度环境中,建设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开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 须有人监护。快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展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泄漏处理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式呼吸器,穿防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履盖层或吸附/吸取剂盖住泄漏点四周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集中。喷雾状水稀释。漏气容器要妥当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储存储运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承受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制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计和工具。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行超压超量运输。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液化石油气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特别极易燃气体。警示由石油加工过程中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主要组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并含有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硫化氢等杂质。不溶于水。熔点 -160-107,理沸点-124,闪点-80-60,相对密度水=10.50.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化特=11.52.0,爆炸极限 5%33%体积比,自燃温度 426537。性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民用燃料、发动机燃料、制氢原料、加热炉燃料以及打火机的气体燃料等,也可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燃烧和爆炸危急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或明火有燃烧爆炸危急。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集中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点火源会着火回燃。【活性反响】危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响。害信【安康危害】息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液化气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浅变慢。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1000PC -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1500。【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需经过特地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娴熟把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学问。密闭操作,避开泄漏,工作场所供给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生产、储存、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车间及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场所浓度超标时,建议操作人员应当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可能接触液体时,应防止冻伤。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压力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取装置的联锁装置。储罐等设置紧急迫断装置。避开与氧化剂、卤素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需接地和跨接, 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制止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 链绳捆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安【特别要求】全措【操作安全】施1充装液化石油气钢瓶,必需在充装站内按工艺流程进展。制止槽车、贮灌、或大瓶向小瓶直接充装液化气。制止漏气、超重等不合格的钢瓶运出充装站。(2) 用户使用装有液化石油气钢瓶时:不准擅自更改钢瓶的颜色和标记;不准把 钢瓶放在曝日下、卧房和办公室内及靠近热源的地方;不准用明火、蒸气、热水等热源对钢瓶加热或用明火检漏;不准倒卧或横卧使用钢瓶;不准摔碰、滚动液化气钢瓶;不准钢瓶之间互充液化气;不准自行处理液化气残液。(3) 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在首次投入使用前,要求罐内含氧量小于3%。首次灌装液化石油气时,应先开启气相阀门待两罐压力平衡后,进展缓慢灌装。(4) 液化石油气槽车装卸作业时,凡有以下状况之一时,槽车应马上停顿装卸作业,并妥当处理:四周发生火灾;检测出液化气体泄漏;液压特别;其他担忧全因素。(5) 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储存安全】(1)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 30。(2) 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照明线路、开关及灯具应符合防爆 标准,地面应承受不产生火花的材料或防静电胶垫,管道法兰之间应用导电跨接。压力表必需有技术监视部门有效的检定合格证。储罐站必需加强安全治理。站内严禁烟火。进站人员不得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和穿带钉鞋。入站机动车辆排气管出口应有消火装置,车速不得超过 5km/h。液化石油气供给单位和供气站点应设有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专用钢瓶库;建立液化石油气实瓶入库验收制度,不合格的钢瓶不得入库;空瓶和实瓶应分开放置,并应设置明显标志。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3) 液化石油气储罐、槽车和钢瓶应定期检验。(4) 留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标准GB 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运输安全】(1) 运输车辆应有危急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急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2) 槽车运输时要用专用槽车。槽车安装的阻火器火星熄灭器必需完好。槽 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 2 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3) 车辆运输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运输途中远离火种,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发生泄漏或火灾要开到安全地方进展灭火或堵漏。(4) 输送液化石油气的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管道承受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 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实行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液化石油气管道架空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在已敷设的液化石油气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液化石油气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 液化石油气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工业管道的根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 7231的规定。【急救措施】应急吸入:快速脱离现场至空气颖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马上输氧。如处呼吸停顿,马上进展人工呼吸并就医。置原皮肤接触:假设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 3842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则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枯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适感,就医。【灭火方法】切断气源。假设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雾状水。【泄漏应急处置】消退全部点火源。依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戒备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静风泄漏时,液化石油气沉在底部并向低洼处流淌,无关人员应向高处撤离。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防寒服。作业时使用的全部设备应接地。制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假设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转变蒸气云流向,避开水流接触泄漏物。制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集中。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 100m。假设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 8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