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暂行规定(2023年).docx
-
资源ID:86182554
资源大小:16.3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深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暂行规定(2023年).docx
深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暂行规定(2023年)_物业经理人 深圳市住房公积金治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治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广东省深圳市住房公积金治理委员会 深公积金委20232号 各有关单位: 深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治理暂行规定已经市住房公积金治理委员会其次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住房公积金治理委员会 2023年九月十日 深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治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住房公积金贷款治理,标准住房公积金贷款行为,提高职工住房消费支付力量,支持职工解决自住住房问题,依据国务院住房公积金治理条例、中华人民银行贷款通则和深圳市住房公积金治理暂行方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其次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住房公积金购房贷款(以下简称公积金贷款)治理。 第三条 公积金贷款应当坚持循序渐进、可持续的方针,遵循资金安全、公正、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 深圳市住房公积金治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公积金管委会)负责本市公积金贷款政策及相关重大事项的决策。 公积金管委会办公室负责审核提请公积金管委会决策的本市公积金贷款政策及相关重大事项。 深圳市住房公积金治理中心(以下简称公积金中心)负责本市公积金贷款业务的组织实施和日常治理。 第五条 在本市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户籍和非户籍职工均可以根据本规定申请公积金贷款。 第六条 公积金贷款发放应当符合国家、省和本市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和住房保障政策要求;公积金贷款应当重点支持职工购置保障性住房和首套一般商品住房,兼顾职工其他购房需求。 第七条 公积金贷款手续由公积金中心托付商业银行(以下称受托银行)办理。受托银行实行招标等方式确定。公积金中心应当和受托银行签订公积金贷款金融业务托付合同(以下简称托付合同)。 受托银行应当依据托付合同和公积金中心制定的工作标准为职工办理公积金贷款金融业务,并承受公积金中心的考核和监视。 第八条 公积金中心应当强化公积金贷款风险治理,保障资金安全,并应当推动公积金贷款业务办理效劳质量的提升,创新效劳模式,建立标准化效劳机制。 其次章 公积金贷款申请 第九条 职工本人为公积金贷款申请人,配偶应当为共同申请人;父母在本市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可以为共同申请人。 除配偶、父母、子女外,职工购置的住房有其他权利人的,职工不能以该住房申请公积金贷款。 第十条 职工购置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住宅类)申请公积金贷款的,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和参加计算公积金贷款可贷额度的共同申请人在申请当月之前在本市连续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满6个月,且申请时属于正常缴存状态; (二)申请人、共同申请人在本市未发生公积金贷款或者已经还清公积金贷款;申请人的父母作为共同申请人的,其父母双方均应当在本市未发生公积金贷款或者已经还清公积金贷款; (三)申请人和参加计算公积金贷款可贷额度的共同申请人有归还贷款本息的力量,信用状况良好; (四)申请人已按规定支付购房首付款; (五)申请人同意供应符合本规定要求的担保; (六)贷款申请符合国家、省和本市房地产市场治理政策要求; (七)符合公积金管委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职工申请公积金贷款时,房产套数按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各自所在家庭名下房产套数计算;家庭的成员包括夫妻双方和未成年子女。 本条第一款规定中的信用状况标准由公积金中心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 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可以通过公积金中心网上效劳平台申报公积金贷款申请,并在公积金中心指定的业务网点(治理部)供应以下根本材料: (一)住房公积金联名卡; (二)有效身份证件; (三)婚姻状况证明; (四)购房合同、首付款凭证; (五)公积金贷款申请表。 申请人和父母一并申请公积金贷款的,另需供应户口簿或公安部门、公证机构出具的直系亲属关系证明。 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公积金贷款申请表等材料,由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在公积金中心指定的业务网点当面核对并签署确认,不能托付他人办理。 第十二条 公积金中心应当在受理职工公积金贷款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赐予贷款或不予贷款的打算。赐予贷款的,由职工与受托银行办理住房公积金借款合同签订、担保等贷款手续;不予贷款的,应当告知职工不予贷款的缘由。 职工对公积金中心作出的打算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打算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公积金中心申请复核,公积金中心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 第十三条 公积金贷款可贷资金额度缺乏时,公积金中心应当根据轮候规章受理职工的申请,并向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发放公积金贷款。轮候规章由公积金中心另行拟订,报公积金管委会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三章 公积金贷款额度、期限和利率 第十四条 公积金贷款可贷额度为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的12倍,并应当同时符合以下要求: (一)每月还贷额度(按等额本息还款法计算的本金和利息)不超过申请人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的50%。有共同申请人且共同申请人在本市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为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缴存基数之和。 (二)不高于购房总价款与首付款的差额。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首付款比例要求。所购住房为存量商品住房(二手房)的,应由申请人托付公积金中心认可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进展价值评估,取购房合同价与评估价的低值作为购房总价款。评估费用由申请人担当。 (三)不高于单套住房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职工个人申请的,单套住房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为50万元,申请人与共同申请人一并申请,且共同申请人在本市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单套住房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为90万元。 申请人在申请公积金贷款前连续三年以上未曾提取住房公积金的,根据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倍数计算的公积金贷款可贷额度可以提高10%,但应符合前款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十五条 公积金贷款可贷额度缺乏以支付购置住房所需时,职工可以向受托银行申请商业住房贷款,并由受托银行以公积金组合贷款(公积金贷款和商业住房贷款的组合)的形式向职工发放。 第十六条 公积金贷款期限以年为单位,最长贷款期限不超过30年,且贷款期限与职工(申请人)申请贷款时的年龄之和不超过70年。 第十七条 公积金贷款利率根据国家规定的公积金贷款利率执行。 公积金贷款发放后,遇国家贷款利率调整的,公积金中心应当按季度对贷款利率进展调整。 第四章 公积金贷款担保 第十八条 公积金贷款可以采纳抵押、质押担保方式。 第十九条 公积金贷款采纳抵押担保方式的,借款人(即申请公积金贷款的职工,下同)应以所购置住房作为抵押物。 借款人应当和受托银行签订抵押合同,并按本市房地产权登记规定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其次十条 公积金贷款采纳质押担保方式的,借款人或第三人应当供应公积金中心和受托银行认可的凭证式国债、受托银行本行本币定期存单以及其他依法可质押的权利凭证进展担保。 借款人应当和受托银行签订质押合同,并在合同商定的期限内办理权利凭证移交等手续。 其次十一条 抵押物局部毁损,缺乏以归还借款余额的,借款人应就缺乏归还借款余额局部补充新的担保。 第五章 公积金贷款归还 其次十二条 借款人应根据住房公积金借 款合同商定的还款时间、还款方式归还公积金贷款本息。公积金贷款利息的详细计算方法应当在住房公积金借款合同中予以明确。 借款人可以根据深圳市住房公积金提取治理暂行规定,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余额,用于归还公积金贷款或公积金组合贷款。 申请人的父母没有作为共同申请人但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可以申请为共同还款人,扣减其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的余额用于提前归还职工的公积金贷款或公积金组合贷款中的公积金贷款局部,每年扣减一次。 其次十三条 住房公积金借款合同商定的到期日前,借款人可以办理公积金贷款或公积金组合贷款中的公积金贷款局部的局部提前还款或提前结清贷款。 第六章 监视治理 其次十四条 职工在申请公积金贷款时,应当根据规定照实申报信息。 职工申请住房公积金提取或个人贷款,隐瞒或虚报婚姻状况、直系亲属关系、购房行为、住房数量等状况的,公积金中心可以自该违规行为认定之日起5年内不予受理其公积金贷款申请。 其次十五条 借款人未履行住房公积金借款合同商定的,受托银行应当依据借款合同准时催收公积金贷款或行使抵押权利、质押权利。 公积金贷款发放后,借款人有意停缴或少缴住房公积金的,公积金中心和受托银行可以依据借款合同提前收回公积金贷款,或自借款人有意停缴或少缴住房公积金认定之日起按同档次商业住房贷款利率计息。 受托银行未根据公积金中心制定的公积金贷款业务操作流程办理公积金贷款业务的,或者拖延发放公积金贷款的,以及未准时催收公积金贷款或行使抵押权利、质押权利的,公积金中心应当依据托付合同追究受托银行的责任。 受托银行违规挪用住房公积金的,公积金中心应当解除托付合同,并追究受托银行的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解除合同后,受托付银行应当在规定时限内移交住房公积金及相关资料。 其次十六条 经催收后仍逾期不还款,或者存在其次十四条规定中弄虚作假情形的职工,公积金中心应当将职工个人资料作为不良记录录入住房公积金监管档案(系统),并提交人民银行纳入个人信用征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