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计量基本概念及法规体系介绍优秀PPT.ppt

    • 资源ID:86192156       资源大小:163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计量基本概念及法规体系介绍优秀PPT.ppt

    计量法律法规计量的一些基本概念计量的一些基本概念一、计量的基本概念一、计量的基本概念二、计量管理的概念二、计量管理的概念三、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三、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四、计量标准四、计量标准五、计量检定五、计量检定六、计量校准六、计量校准我国现行计量法规体系我国现行计量法规体系一、计量行政法规体系组成一、计量行政法规体系组成二、计量技术法规体系组成二、计量技术法规体系组成1 1计量的一些基本概念计量的一些基本概念2 2一、计量的基本概念1、计量的定义:实现单位统一,量值精确牢靠的活动。所指的活动包括:科学技术上的、法律法规上的和行政管理上的活动。计量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度量衡,古代把砝码称为“权”,至今仍用天平代表法治和法律的公允,表明计量是象征着权力和公允的活动。3 322、特点、特点:精确性、一样性、溯源性、法制性精确性、一样性、溯源性、法制性;a)a)精确性: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样程度。由于精确性: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样程度。由于事实上不存在完全精确无误的测量,因此在给出量值的同事实上不存在完全精确无误的测量,因此在给出量值的同时,必需给出适应于应用目的或实际须要的不确定度或误时,必需给出适应于应用目的或实际须要的不确定度或误差范围。所谓量值的精确,即是在确定的不确定度、误差差范围。所谓量值的精确,即是在确定的不确定度、误差极限或允许误差范围内的精确。极限或允许误差范围内的精确。b)b)一样性:在统一计量单位的基础上,无论在何时、一样性:在统一计量单位的基础上,无论在何时、何地,接受何种方法,运用何种计量器具,以及由何人测何地,接受何种方法,运用何种计量器具,以及由何人测量,只要符合有关的要求,其测量结果就应在给定的区间量,只要符合有关的要求,其测量结果就应在给定的区间内一样。即测量结果应是可重复、可再现(复现)、可比内一样。即测量结果应是可重复、可再现(复现)、可比较的。较的。c)c)溯源性: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值,都能溯源性: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与计量基准联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与计量基准联系起来。此特性使全部的同种量值都可以按这条比较链,系起来。此特性使全部的同种量值都可以按这条比较链,通过校准向测量的源头追溯,即溯源到同一个计量基准,通过校准向测量的源头追溯,即溯源到同一个计量基准,从而使精确性和一样性得到技术保证。从而使精确性和一样性得到技术保证。4 4d)d)法制性:来自于计量的社会性,量值的精确牢靠不法制性:来自于计量的社会性,量值的精确牢靠不仅依靠于科学技术手段,还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政仅依靠于科学技术手段,还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特殊是对国计民生有明显影响、涉及公众利益和可管理,特殊是对国计民生有明显影响、涉及公众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或须要特殊信任的领域,必需由政府主导建立起持续发展或须要特殊信任的领域,必需由政府主导建立起法制保障。否则,量值的精确性、一样性及溯源性就不行法制保障。否则,量值的精确性、一样性及溯源性就不行能实现,计量的作用也难以发挥。能实现,计量的作用也难以发挥。所以,计量不同于一般的测量。计量属于测量而又所以,计量不同于一般的测量。计量属于测量而又严于一般的测量,可狭义认为,计量是与测量结果置信度严于一般的测量,可狭义认为,计量是与测量结果置信度有关的、与不确定度联系在一起的规范化的测量。科技、有关的、与不确定度联系在一起的规范化的测量。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单位统一、量值精确牢靠的要求越高,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单位统一、量值精确牢靠的要求越高,计量的作用也就越显重要。计量的作用也就越显重要。33、对象、对象:目前主要是物理量目前主要是物理量,当前普遍开展和比较成当前普遍开展和比较成熟的熟的“十大计量十大计量”,包括几何量、温度、力学、电磁、无,包括几何量、温度、力学、电磁、无线电、时间频率、光学、电离辐射、声学和化学。线电、时间频率、光学、电离辐射、声学和化学。5 5二、计量管理的概念1、概念:协调计量技术、计量经济、计量行政和计量法制间关系的总称,计量活动中以规范和限制计量行为为目的的活动。2、内容:1)计量保证:用于保证计量牢靠和适当的测量精确度的全部法规、技术手段及必要的各种运作。2)计量监督:为核查计量器具是否依照法律、法规正确运用和诚恳运用,而对计量器具制造、安装、修理或运用进行限制的程序。这种监督也可以扩展到对预包装品上指示量正确性的限制。6 63、特征:1)统一性:计量最本质特征,现在已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单位量值的统一,而且要实现全世界的单位量值的统一;2)精确性:“准”是计量工作的核心,必需达到所预期的某种精确度;3)法制性:国家对统一运用的计量单位,复现单位量值的国家计量基准,以及进行量值传递的方法、手段等用法律作出规定,对涉及贸易结算、平安防护、环境监测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计量器具、计量方法、计量手段等进行法律规定,以作为社会各界各行业普遍遵循的准则;4)社会性:计量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亲密的联系,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7 7三、量值传递1、量值传递的概念:就是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准(标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计量标准逐级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的过程。2、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量值不统一影响到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到国计民生;3、与实现量值统一的关系:是实现量值统一的主要途径和手段;4、与计量执法的关系:为计量行政执法供应了计量技术保证;5、量值传递实现的方式:a)检定;b)校准。8 86 6、量值传递的意义、量值传递的意义11)、保障单位制的统一的重要手段:没有量值传递,量)、保障单位制的统一的重要手段:没有量值传递,量值也就无源可溯,更谈不上统一的量值了值也就无源可溯,更谈不上统一的量值了;22)、保证量值结果精确牢靠的基础:量值传递是为了达)、保证量值结果精确牢靠的基础:量值传递是为了达到保证全国量值精确牢靠这一目的而实行的具体措施和到保证全国量值精确牢靠这一目的而实行的具体措施和技术保证。技术保证。例如:计量器具都具有确定程度的误差。新制造的计量例如:计量器具都具有确定程度的误差。新制造的计量器具必需用适当等级的计量标准来检定,经检定合格运器具必需用适当等级的计量标准来检定,经检定合格运用;在运用过程中,由于条件的变更,须要定期用规定用;在运用过程中,由于条件的变更,须要定期用规定等级的计量标准对其进行检定,依据检定结果进行修理等级的计量标准对其进行检定,依据检定结果进行修理或接着运用。或接着运用。9 97、量值传递系统1)、系统构成a)机构(依法设置、依法授权、自主设立);b)检定系统表;c)基准、标准装置;d)合格评定标准;e)误差理论应用;中国计量科学探讨院 县级计量技术机构 市(地区)级计量技术机构国家专业计量站部门省级计量技术机构企业集团10108、系统链(器具链)国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国家计量基准 工作基准 公用计量标准副基准 工作计量器具 企业参考标准 公用计量标准公用计量标准 国家计量标准 11119、量值传递的方式a)实物标准逐级传递:把被检的计量器具送到具有高一等级计量标准的计量技术机构进行检定;对于不便送检的计量器具,则由上级计量检定机构派人携带计量标准到现场进行检定。是传统的量值传递方式,也是我国目前在长度、温度、力学、电学等领域常用的一种传递方式。1212b)b)有证标准物质(有证标准物质(CRMCRM)传递:标准物质是一种或多种足够匀整和很好地确立了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传递:标准物质是一种或多种足够匀整和很好地确立了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物质或材料;必需由国家计量部门的考核或由它授权的单位进行制造并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物质或材料;必需由国家计量部门的考核或由它授权的单位进行制造并附有合格证书才有效附有合格证书才有效,称为,称为“有证标准物质有证标准物质”。优点为传递环节少,免于送检仪器,在现场运用,携带便利、。优点为传递环节少,免于送检仪器,在现场运用,携带便利、快速评定,主要用于物理、化学计量领域。快速评定,主要用于物理、化学计量领域。c)c)发播标准信号传递:通过无线电台用发播标准信号进行量值传递,用户可干脆接收标准信号,并现场发播标准信号传递:通过无线电台用发播标准信号进行量值传递,用户可干脆接收标准信号,并现场校正时间频率计量标准。目前主要用于时间频率的计量。校正时间频率计量标准。目前主要用于时间频率的计量。d)d)用传递标准(用传递标准(MAPMAP法)传递:高一级计量技术机构将经过长期稳定性考核合格的可携式计量标准传递法)传递:高一级计量技术机构将经过长期稳定性考核合格的可携式计量标准传递给下一级计量技术机构,由被检机构依据规定的计量条件和方法,在其试验室内,利用其计量标准和计量检定给下一级计量技术机构,由被检机构依据规定的计量条件和方法,在其试验室内,利用其计量标准和计量检定人员完成对传递标准的校验。不仅能考核计量标准的性能,而且还能对检定方法和检定人员的技术水平及环境人员完成对传递标准的校验。不仅能考核计量标准的性能,而且还能对检定方法和检定人员的技术水平及环境条件等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考核。条件等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考核。目前,仅在量块、砝码等计量器具的量值传递中运用。目前,仅在量块、砝码等计量器具的量值传递中运用。1313 三、量值溯源三、量值溯源11、概念、概念:溯源性是指通过一条具有规定的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溯源性是指通过一条具有规定的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国家基准)或国标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与国家测量标准(国家基准)或国标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量值溯源即为实施溯源性的一种途径或程序,相当于量值传递的量值溯源即为实施溯源性的一种途径或程序,相当于量值传递的逆过程。逆过程。22、溯源性的提出:最早由美国提出。、溯源性的提出:最早由美国提出。a)a)量值有效性:曾有效助推了美欧、日本的宇航和国防等领域量值有效性:曾有效助推了美欧、日本的宇航和国防等领域发展,大大提高了计量工作的地位发展,大大提高了计量工作的地位;b)b)量值精确性:强调自下而上找寻更高精确度的实力量值精确性:强调自下而上找寻更高精确度的实力;c)c)量值经济性:企事业单位在建立计量标准时,对其计量标准量值经济性:企事业单位在建立计量标准时,对其计量标准器所应有的精确度应从科研、生产的实际须要动身,而不是自上器所应有的精确度应从科研、生产的实际须要动身,而不是自上而下按规定的要求动身。而下按规定的要求动身。33、溯源目的:形成量值保证体系,达到全国范围内量值统一、精、溯源目的:形成量值保证体系,达到全国范围内量值统一、精确牢靠。确牢靠。44、量值溯源实现方式:检定、校准、比对等。、量值溯源实现方式:检定、校准、比对等。1414量值溯源与量值传递的比较1、量值传递含是自上而下的,内含有强制性的成分,量值溯源自下而上的,自发性的、自主自求的;2、量值传递含检定和校准两种方式,量值溯源未作设定;3、量值传递按等级传递,量值溯源可以越级上溯;4、量值传递体现器具管理,量值溯源体现数据管理。1515 四、计量标准四、计量标准11、概念、概念:是将计量基准是将计量基准(标准标准)的量值传递给工作计量器的量值传递给工作计量器具的一类计量器具。具的一类计量器具。22、必备条件、必备条件a)a)较高稳定性较高稳定性;b);b)具有传递功能具有传递功能;c);c)经批准经批准33、分类、分类a)a)按法律地位分按法律地位分:社会公用、非社会公用社会公用、非社会公用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指经过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指经过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批准,作为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在社会上实施核、批准,作为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在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和具有公证作用的计量标准。当因量值不一样计量监督和具有公证作用的计量标准。当因量值不一样而发生纠纷时,可以由它进行仲裁,其数据具有权威性而发生纠纷时,可以由它进行仲裁,其数据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和法律效力。1616五、计量检定1、计量检定在计量工作中地位:计量检定是进行量值传递(或量值溯源)保证量值统一和精确牢靠的重要措施,是国家对计量器具进行依法管理的技术手段。2、概念: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3、计量检定执行依据:检定系统表、检定规程4、实施:a)送检;b)现场检定;1717计量检定的分类1、按法制管理要求分a)强制检定;b)非强制检定;2、按检定特性分a)首次检定:对未曾检定过的新计量器具的检定,其实施可在出厂、销售和运用前;b)后续检定:计量器具首次检定以后的任何一次检定。它包括周检、修理后的检定、有效期内的检定(如仲裁检定);c)仲裁检定:以裁决为目的,解决因计量准确度而引起的纠纷,用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进行的检定。1818六、校准1、概念: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标准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2、目的:a)确定示值误差;b)给相关物质赋值;c)实现溯源;3、校准的依据a)校准规范;b)约定接受的合格评定标准;1919校准和检定主要区分a)校准无法制性,检定有法制性;b)校准主要用以确定计量器具示值误差,检定是对计量器具全面评定;c)校准主要依据校准规范和约定接受的合格评定标准,检定必需依据检定规程;d)校准不推断计量器具合格与否,检定结论必需明确合格与否;e)校准出具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检定出具检定证书、合格证、合格印或检定结果通知书;2020我国现行计量法规体系2121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计量法为基本法,若干计量行政法规、部门规章配套,地方性计量法规、规章作为补充的计量法规体系。一、计量行政法规体系组成1、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a)1985年9月6日颁布,1986年7月1日起施行,分为6章共35条;b)计量法是国家管理计量工作的根本法,是实施计量法制监督的最高准则;一、计量行政法规体系组成2222c)基本内容包括:(1)计量立法宗旨,(2)调整范围,(3)计量单位制,(4)计量器具管理,(5)计量监督,(6)计量授权,(7)计量认证,(8)计量纠纷的处理,(9)计量法律责任等;d)立法宗旨: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精确牢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须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2323e)调整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之间,在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运用计量器具,以及运用计量单位,实施计量监督等方面所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2424f)f)我国计量监督管理体系我国计量监督管理体系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对全国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对全国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计量工作实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计量法第四条)施监督管理。(计量法第四条)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职责:(计量法实施细则其次十六条)职责:(计量法实施细则其次十六条)(1 1)贯彻执行国家计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推)贯彻执行国家计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2 2)制定和协调计量事业的法制规划,建立计量基准和社)制定和协调计量事业的法制规划,建立计量基准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组织量值传递;会公用计量标准,组织量值传递;(3 3)对制造、修理、销售、运用计量器具实施监督;)对制造、修理、销售、运用计量器具实施监督;(4 4)进行计量认证,组织仲裁检定,调解计量纠纷;)进行计量认证,组织仲裁检定,调解计量纠纷;(5 5)监督检查计量法律、法规的实施状况,对违反计量法)监督检查计量法律、法规的实施状况,对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行政,依据本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律、法规的行政,依据本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2525 g)计量监督管理的体制 计量监督管理实行按行政区划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体制。计量行政部门所进行的计量监督,是纵向和横向的行政执法性监督;部门计量行政机关对所属单位的监督和企事业单位的计量机构对本单位的监督,则属于行政管理性监督,一般只对纵向发生效力。对计量违法行为的处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只能赐予行政处分,而县级以上地方计量行政部门可依法赐予行政惩罚。2626我国计量技术机构体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以依据须要设置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计量法其次十条)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依法设置、依法授权2727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级计量技术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省级政府机构)省级计量技术机构市、地、州、盟质量技术监督局地、市级计量技术机构县、区、旗质量技术监督局县级计量技术机构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关系2828其次十一条处理因计量器具精确度所引起的纠纷,以国家计量基准器具或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检定的数据为准。其次十二条为社会供应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需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实力和牢靠性考核合格。2929试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方法试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方法(第(第86号令、总局)号令、总局)试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试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30302、法规:国务院依据计量法制定或批准的计量行政法规,目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吩咐、,全面推行法定计量单位的看法、关于改革全国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通知、中国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方法、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市人大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计量法规。31313 3、规章:、规章:部门规章,目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条文说明、计部门规章,目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条文说明、计量基准管理方法、计量标准考核方法、标准物质管理方法量基准管理方法、计量标准考核方法、标准物质管理方法、计量监督员管理方法、计量检定人员管理方法、计、计量监督员管理方法、计量检定人员管理方法、计量检定印、证管理方法、计量授权管理方法、中华人民共量检定印、证管理方法、计量授权管理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书目、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书目、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书目、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方法、产品质管理的计量器具书目、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方法、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管理方法、专业计量站管理方法、社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管理方法、专业计量站管理方法、社会公正计量行(站)监督管理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会公正计量行(站)监督管理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方法实施细则、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器具监督管理方法实施细则、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方法、管理方法、计量科学技术进步嘉奖方法、仲裁检定和计量计量科学技术进步嘉奖方法、仲裁检定和计量调解方法、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定量包装商品计调解方法、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商品量计量违法行为惩罚规定、计量违法行量监督规定、商品量计量违法行为惩罚规定、计量违法行为惩罚细则、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方法、集贸市场为惩罚细则、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方法、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方法、加油站计量监督管理方法、眼镜制配计量监督管理方法、加油站计量监督管理方法、眼镜制配计量监督管理方法等。计量监督管理方法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市政府制定的地方性计量规章。如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市政府制定的地方性计量规章。如浙江省人民政府第浙江省人民政府第8484号令浙江省贸易结算计量监督管理方法。号令浙江省贸易结算计量监督管理方法。3232二计量技术法规体系组成一、概述一、概述11、计量技术法规的地位:计量技术法规和计量管理法、计量技术法规的地位:计量技术法规和计量管理法规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量法规体系。计量技术法规规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量法规体系。计量技术法规具有特别重要的法律地位,计量法第具有特别重要的法律地位,计量法第1010条规定条规定“计计量检定必需依据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量检定必需依据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计量检计量检定必需执行计量检定规程定必需执行计量检定规程”。22、计量技术法规的作用:计量技术法规是实现计量技、计量技术法规的作用:计量技术法规是实现计量技术法制管理的行为准则,是进行量值传递、开展计量检术法制管理的行为准则,是进行量值传递、开展计量检定和实施计量管理行为的法律依据。加强计量技术法规定和实施计量管理行为的法律依据。加强计量技术法规的制定、修订和贯彻施行是计量工作进行法制管理的重的制定、修订和贯彻施行是计量工作进行法制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保证计量法实施的必要条件。要环节,是保证计量法实施的必要条件。33、分类:、分类:a)a)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b)b)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检定规程;c);c)计量技术规范。计量技术规范。3333二、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1、概念:从国家计量基准到各级计量标准直到工作计量器具的检定主从关系所作的技术规定,称为国家计量检定系表。2、作用a)规范量值传递和溯源的行为;b)建立量传体系的依据(建标、制定计量技术法规、进行检定校准的重要依据)。3、制定: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组织制定。4、国家计量检定系统现状(共93个),示例:3434三、计量检定规程1、概念:是用于评定一种或一类计量器具合格与否所作的技术规定;2、作用:a)规范检定程序和方法;b)保证计量器具量值精确牢靠;3、分类:a)国家:JJG-;b)部门、地方:JJG()-;4、制定权限及适用范围: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由国家质监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在全国范围施行;部门、地方检定规程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质监部门制定,在本部门、本行政区施行,经国家审批也可全国举荐运用。3535 四、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四、国家计量技术规范11、内容:国家计量检定系统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所不、内容:国家计量检定系统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所不能包含的其它具有综合性、基础性的计量技术要求和技能包含的其它具有综合性、基础性的计量技术要求和技术管理方面的规定。术管理方面的规定。22、分类:、分类:a)a)通用计量技术规范通用计量技术规范;b);b)专用计量技术规范专用计量技术规范;C);C)某些某些物理量的计量保证方案技术规范;物理量的计量保证方案技术规范;d)d)计量器具的校准技计量器具的校准技术规范;术规范;e)e)国家计量基准、副基准操作技术规范等。国家计量基准、副基准操作技术规范等。33、作用:、作用:a)a)规范方法和程序规范方法和程序;b)b)保证全部相关工作的一样性。保证全部相关工作的一样性。比如:比如:JJF1070-2005JJF1070-2005、JJF1033JJF1033、JJF1069JJF1069、JJF1246JJF1246等等3636感谢大家!3737

    注意事项

    本文(计量基本概念及法规体系介绍优秀PPT.ppt)为本站会员(hg158****2095)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