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语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差异.docx
试论英语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差异论文导读:男女性别差异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差异,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研究课题,许多研究领域都对它给予了重视。自20世纪60年代始,随着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发展,许多语言学家研究的焦点开始转向性别差异和语言使用的相互关系问题上来,并对性别语言差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性别差异不仅造成社会分工与地位不同,而且直接导致了男女双方在使用语言和会话模式上的差异。本文旨在提出在研究语言和性别时,不仅要关心男性和女性在语言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而且应该把性别这个变量放置到更大的语境中去全面客观地发掘性别与语言的关系。关键词:性别差异,语言使用,社会地位性别差异的研究是诸多领域的研究重心,比如:心理学、社会学、交际研究、女性研究和语言学等等。上述这些研究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男性和女性在许多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有如此多的学科关心性别差异问题,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明了性别差异研究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同时也说明了该研究应该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项目,任何学科都应该结合和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来加深本学科对性别差异研究的认识,从而不断发展和完善本学科的研究。引言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男性和女性讲不同语言的观点就开始获得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交际研究者的重视(MaryCrawford,1995:22),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女性语言(womenlanguage,Lakoff,1973)、女性语域(thefemaleregiter,CrobyNyquit,1977)、性别语言(genderlect,Kramer,1974)和与性别相关的语言(gender-relatedlanguage,Mulacetal.1986)等专门指称这种语言现象的术语。但是不管学者们用什么样的术语来定义自己的研究对象,也不管他们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进行各自的研究,总的说来他们推动了语言和性别研究的发展。论文参考网。语言学界对于语言与性别研究的重视始于RobinLakoff,她在1973年提出的女性语言以及在1975年出版的语言与女性的位置一书激发了语言学家们对这个研究课题的兴趣。应该说Lakoff的研究奠定了在她之后的所有研究的基调,即探求和证实男性和女性在语言方面的差异。性别与语言差异从17世纪开始,人类学就注意到了男性和女性在语言方面的区别。这个学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性语言在音系、形态、句法和词汇方面的差异。比如,Flannery(1946)发现Montana地区GroVentre部落的男性和女性在发音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凡是女性使用/k/的时候男性都使用/d/。在这个言语社区中,发音被看作是性别的标志,所以如果男性使用了女性的发音方式或者女性使用了男性的发音方式,他/她就会被部落的其他成员看作是双性者(bie某ual)。EdwardSapir(1929)描述了California地区的Yana部落所使用的语言,例如在男-男会话中,人们遵循这样的一条形态规则:当大众语言的某个词汇以长元音、双元音或辅音结尾时,或者如果这个词是单音节的时候,男性语言就要添加一个后缀/-na/(JenniferCoat,1993:39)。男性和女性的语言在词汇方面的差异也同样得到了人类学家的重视,比如,Ide(1991:73)就总结了日语中男性和女性在词汇使用方面的差异。论文参考网。这里仅举一例:在一般情况下,说话人在指称自己的时候,男性往往使用buku,而女性则使用watai或atai。论文参考网。实际上,从人类学角度进行男/女性别语言差异的研究还有很多,我们在这里只是举了几个简单的例子。语言学家们凭借对母语中两性语言差异的兴趣,通过问卷调查和田野工作等方式,或者选用男性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或者选用女性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考察该语言社团内男性和女性在语言上的不同。语言学家们的研究通常都局限在经济不发达、与外界接触较少的地区,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充分地揭示两性在语言方面的真相。但是其研究发现的实用性和普遍性就值得怀疑了或者说就要打折扣了,因为语言学家们并没有关注那些与外界有广泛接触的经济发达地区。语言与性别也一直是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在社会语言学的框架内,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性别与语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比如性别与礼貌、性别与言语风格、性别与交际失误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中都体现了对女性的语言及其交际风格的偏见,比如Lakoff(1975)认为由于女性太过礼貌、犹豫和顺从,以至于她们的言语风格并不有效,而且往往缺乏交际技巧。总结近20年来西方关于语言与性别研究的理论学说很多,其中有的相互对立,相互批评;但也有的交叉重合,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还有的独辟蹊径,所得结论与传统的研究大相径庭。但总体来讲,语言与性别的研究还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正呈多元化、动态化、微观化和本土化的发展趋势。现在许多研究者开始注重实地语料的搜集,关注本土文化和人的社会心理因素以及社团规约惯例对不同男女群体使用语言的影响。还有的研究者已把目光从语言与性别的纯理论性研究转向应用,帮助和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认识和消除由于语言习惯不同而造成的误解或交际不畅。但我们认为,研究中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间距:(1)我们不能把人的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混为一谈。英语中表示性别的有两个词e某和gender。生理范畴,就像年龄一样,在所有社会里它是区分角色、规约、期望的基础。正是这些角色、规约、期望构成了gender这一社会概念,它是生理性别的社会构成物。(2)西方学者关于语言与性别的研究是在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的,反映的只是一些西方国家的语言现象,有些研究未必具有普遍性,也未必符合中国的国情。其实,有的研究选择的对象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提供的证据也不是很充分。还有的研究只是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的,因而得出的结论未必适合其它的情景。(3)我们应当避免两种倾向,即:既不能不承认语言与性别差异的存在,又不能夸大这种差异;既不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又不能把个别现象扩大化、普遍化。因此,在研究中我们不能过分强调一个方面的因素,而忽略其它方面因素的影响。(4)语言与性别的问题极其复杂,涉及社会、文化、民族、地域、人的心理和生理等许多方面,因此,我们不能轻信某一时期的某一项研究结果。研究者应在严密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尽可能把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采取多层面、多视角的综合分析方法,依据真实可信的语料,结合实际的语境,对语言与性别的差异做出科学、准确、客观的解释。参考书目:Coate,J.1993.Women,MenandLanguage:ASociolinguiticAccountofSe某Difference.London:Longman.Crawford,M.1995.TalkingDifference:OnGenderandLanguage.London:SAGEPublication.Croby,M.Nyquit,L.1977.Thefemaleregiter:anempiricaltudyofLakoffhypothei.LanguageinSociety,6:313-322.Gray,J.1992.MenarefromMar,womenarefromVenu.NewYork:HarperCollin.Kramer,C.1974.Womenpeech:eparatebutequalQuarterlyJournalofSpeech,60:14-24.Lakoff,R.1973.Languageandwomenplace.LanguageinSociety,2:45-79.Lakoff,R.1975.Languageandwomenplace.NewYork:HarperandRow.马秋武、柴学茹:个人差异与外语学习,山东外语学习,1996年第2期孙妆建:性别与语言,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孙汝建、王德春、姚远:社会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