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_产业结构优化.ppt
第八章第八章 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 第一节第一节产业结构优化概述产业结构优化概述产业结构优化概述产业结构优化概述第二节第二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第三节第三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第四节第四节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第一节第一节 产业结构优化概述产业结构优化概述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与主要内容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与主要内容二、产业结构效应二、产业结构效应三、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三、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 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与主要内容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与主要内容v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v包含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两方面。合理化,根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高度化: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v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配置,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v产业结构优化决定产业经济效益高低的两大主要因素,合理化决定了资源在各个产业之间的配置不造成积压和浪费,高度化决定配置到各个产业部门的资源能否有效利用,带来更多的产出。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二二)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包括: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或手段、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等等。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从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角度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二二)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包括: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或手段、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等等。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从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角度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1.1.供给结构的优化。供给结构的优化。v供给结构是指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可以供应的比例,以及以这种供给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v供给结构包括资本(资金)结构、作为供应因素的投资结构、劳动力供给结构、技术供给结构,以及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资源供应结构等。v产业结构优化就是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性调整。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2.2.需求结构的优化。需求结构的优化。v需求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收入水平条件下政府、企业、家庭或个人所能承担的对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比例,以及以这种需求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v需求结构包括政府(公共)需求结构、企业需求结构、家庭需求结构或个人需求结构,以及以上各种需求的比例;它也包括中间(产品)需求结构、最终产品需求结构,以及中间产品需求与最终产品需求的比例;还包括作为需求因素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以及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等。v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性调整。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3.3.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v国际贸易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进出口比例,以及以这种进出口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v国际贸易结构包括不同产业间的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也包括同一产业间的进出口结构(即进口和出口的比例)。v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国际贸易结构进行优化。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4.4.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v国际投资包括本国资本的流出,即本国企业在外国的投资(对外投资),以及外国资本的流入,即外国企业在本国的投资(外国投资或外来投资)。v国际投资结构就是指对外投资与外国投资的比例结构,以及对外投资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和外国投资在本国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及其各种派生的结构指标。v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国际投资结构进行优化。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二、产业结构效应二、产业结构效应产业结构效应产业结构效应,是指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的方式和效果。简新华:结构关联效应、结构弹性效应、结构成长效应、结构开放效应、结构供应效应、结构需求效应。苏东水:包含产业关联效应、产业的扩散效应和产业结构产业关联效应、产业的扩散效应和产业结构的其他效应。的其他效应。(一一)产业的关联效应产业的关联效应v产业的关联效应就是指一个产业的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它的前向关联关系和后向关联关系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v前向关联效应,就是指一个产业在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引起它需求部门(下游产业)在这些方面的变化,或导致新技术的出现、新产业部门的创建等。v后后向向关关联联效效应应,就是指一个产业在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引起它后向关联部门在这些方面的变化。vA产业供应投入品B产业,A和B之间是前向联系。B和A之间是后向联系。A产业是B产业的后向联系产业,B产业是A产业的前向联系产业。v如由于该产业自身对投入品的需求增加或要求提高而引起提供这些投入品的供应部门扩大投资、提高产品质量、完善管理、加快技术进步等变化。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二二)产业的扩散效应产业的扩散效应 罗斯托提出的产业的扩散效应,产业的扩散效应,是指某些产业部门(主导产业)在各个历史间歇的增长中,“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对其他关联产业产生的影响。罗斯托认为,扩散效应扩散效应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回顾效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前向效应。应、旁侧效应、前向效应。罗斯托认为,经验已经证实了经济增长中主导部门概念的合理性,即这三种来自迅速增长部门的扩散效应的组合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 扩散效应扩散效应的三个方面:1.1.回顾效应。回顾效应。是指主导部门的增长对那些向自己供应投入品的供应部门是指主导部门的增长对那些向自己供应投入品的供应部门产生的影响。产生的影响。如棉纺织主导部门处于成长期时,刺激了纺织机器和蒸汽动力动力机器的制造,并促进和改进了冶炼技术;同时也促进了新型的工厂工人、领班和经理层的形成。2.2.旁侧效应。旁侧效应。是指主导部门的成长还会引起它周围地区在经济和社会方是指主导部门的成长还会引起它周围地区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趋向于在广泛的方面推进工业化进程。面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趋向于在广泛的方面推进工业化进程。这种效应表现在围绕现代工业活动而发生的关于城市人口、服务和各种制度的产生和变化。如棉纺织业改变了曼彻斯特、波士顿;汽车工业改变了底特律,并引起了老城市的改造和新城市中心的产生。城市化率提高。3.3.前向效应。前向效应。是指主导部门的成长诱导了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是指主导部门的成长诱导了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改善了自己供应给其他产业产品的质量料、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改善了自己供应给其他产业产品的质量。棉纺织业发展,诱导了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降低运输成本的需求诱导了铁路的的建设;进一步诱导了钢铁、造船、机器和建筑的刺激。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三三)产业结构的其他效应产业结构的其他效应v结构关联效应结构关联效应:包含内部的产业关联、扩散、辐射效应,即一个产业发展可以带动前向、后向、旁恻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的总体水平,而且产业结构的变动引起资源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动,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v结构弹性效应结构弹性效应:产业结构作为供给结构、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和效果。v结构成长效应结构成长效应:产业结构的变动重新配置资源,使资源流向生产率更高的部门,引起有效产出的增长的作用。v结构开放效应结构开放效应:利用国际产业结构变动的机遇,调整本国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v结构供给效应结构供给效应:产业结构的改善能提高供给能力,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的作用。v结构需求效应结构需求效应:产业结构的改进能更好的满足需求,引导需求,创造新的需求的作用。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三、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三、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 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就是如何通过结构优化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通过四个步步骤:1.1.调整影响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调整影响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调整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就是要调整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也就是要调整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其中包括调整国际贸易结构和国际投资结构,从而改变产业结构。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 2.2.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既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一方面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3.3.产业结构效应发挥作用。产业结构效应发挥作用。产业结构效应是指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产业结构的优化必然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作用。4.4.国民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在产业结构效应的积极作用下取得比正常增长速度快得多的增长。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第二节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一、创新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一、创新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机制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机制三、主导产业的选择三、主导产业的选择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一、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一、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一一)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涵义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涵义 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优势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转变;二是劳动密集型向资本、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转变;三是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到制造中间产品产品、最终产品占优势产业演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实质,结构规模由小到大,结构水平由低到高,结构联系由松到紧。结构规模由小到大:部门之间中间产品觉得交易规模,也是中间产品的使用量的扩大。结构水平由低到高:技术密集型为主题的产业关联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关联,结构联系由松到紧,产业之间的聚合程度提高,关联耦合更加密集,产业的系统整体功能提高。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 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具有几个特征:1.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第一、二、三产业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高级化,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同时,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比例持续上升。2.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分别占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3.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产业方向演进。4.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方向演进。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二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动因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动因 创新对产业结构高度化起着主要的推定作用。创新对产业结构高度化起着主要的推定作用。1 1、所谓创新,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是指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以提高社会潜在的产出能力。创新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创新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即创造出新的商品和服务;第二,创新导致了技术进步。在既定的劳动力和资金的情况下,提高原有商品和服务的产出数量;第三,具有一种扩散效应的功能,这种扩散效应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1.1.创新对产业结构的直接影响。创新对产业结构的直接影响。不论哪一种方式,创新都将引起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之间的转移,导致不同部门的扩张或收缩,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有序发展。如创新带来新产品开发或原产品改善,需求弹性大,会吸引生产要素流入,该产业处于扩张状态。如20世纪汽车工业。创新改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且需求弹性小,该部门生产要素将流出,该产业收缩,如50年代农业的创新。2.2.创新对产业结构的间接影响。创新对产业结构的间接影响。创新对产业结构变化的间接影响也有两种方式:一是创新通过对生产要素相对收益的影响而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二是创新通过对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的改变而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希克斯认为,创新回改变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从而改变他们的收益率。既可能相同比例的改变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更多的对二要素的非平衡的影响,那么,这就会引起二要素之间的相互替代,出现劳动节约型的创新和资本节约型创新,这中替代改变产业结构。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 可以说,创新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动力。一个国家的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是其产业结构有序发展的核心动因。惟有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推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机制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机制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通过产业间优势地位的更迭来实现的。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各个产业变动的综合结果。它是以单个产业部门的变动为基础的,因为只有单个产业部门的变动才会引起并导致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化。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通过单个产业部门的扩张与收缩变动,考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机制。单个产业部门的变动,一般会经历一个 兴起-扩张-减速-收缩的运动过程。产业的兴起,与新产品的开发有关。产业部门增长速度终究要减缓,并在长期有规律性。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 产产出出部部门门增增长长之之所所以以会会发发生生减减速速趋趋势势,一一般般是是由由于于以以下下原原因因引引起起的:的:1.技术进步速度缓慢。2.增长较慢的产业对其增长的阻尼效应和增长较快的产业对其竞争的压制。阻尼效应:对某一过程中进行变化的物理量加以抑制的程度。3.随着产业增长,可利用的产业扩张资金的相对规模下降。4.受到新兴国家相同产业的竞争性影响。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既然任何一个产业部门的发展都与创新相联系,表现出扩张与收缩的规律性,那么一个国家的各个产业部门就可以依据其距离创新起源的远近来确定各自不同的相对地位。库茨涅茨,长时间看,产业增长速度随着产业成长、成熟到衰落而处于高增长、匀速增长和低增长的变化。从时点看,看到多种处于不同增长速度的产业同时存在。一般高增长的部门由于距离创新起源更近而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产值份额大,支撑整个经济增长。随着创新扩散,原有的高增长的产业增长缓慢,最终被新的高增长产业取代。产业结构的变动呈现为高增长优势产业的更迭。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产业结构的变动是通过产业间优势地位的更迭实现的。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衡量产业优势地位主要有三种标准:衡量产业优势地位主要有三种标准:一是附加价值高低附加价值高低,附加价值高的产业就是占有优势地位的产业;衡量的是利润率的高低二是产业产值产业产值,产值比重大的产业就是优势产业;衡量的是产业规模。三是产业关联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受原材料供应影响较大的产业,如果后向关联效应大,就说明它是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受最终需求影响较大的产业,如果前向关联效应大就说明它是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衡量的是产业的影响力。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三、主导产业的选择三、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一)主导产业的作用主导产业的作用 产业结构高度化与主导产业的转换有着特殊的关系。罗斯托把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高度化与主导产业的转换有着特殊的关系。罗斯托把主导产业的作用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作用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1.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2.形成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3.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三个方面是主导产业的必备条件,缺一不能成为主导产业。三个方面是主导产业的必备条件,缺一不能成为主导产业。随着科技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化,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已经不是单个主导产业了,而是几个产业共同作用,即主导部门综合体。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二二)主导产业形成的条件主导产业形成的条件 主导产业及其综合体的形成是与一国经济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在发达国家工业化各个阶段上明显地表现出主导产业及其综合体的有序转换。从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无论哪个国家及其在何种经济发展阶段上,主导产业及其综合体的形成、发展和转换,都是推动其整体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和原动力。同时,主导产业的形成是有一定条件的。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罗斯托认为,主导产业的形成必须具备如下条件:罗斯托认为,主导产业的形成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足够的资本积累和投资。一国对主导产业的净投资率(投资额占GDP的比重)从5%提高到10%,同时要和鼓励储蓄、限制消费和引进外资结合起来。2.充足的市场需求,产业才有可能扩张。3.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使本产业和其他产业节约成本,提高生产率,提高产出。制度创新使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工程师涌现出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制度管理的保证。此外,罗斯托还提出了主导增长部门、辅助增长部门和派生增长部门三个概念。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三三)主导产业的实现形式主导产业的实现形式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主导产业的实现形式两种:1.1.市场自发调节。市场自发调节。采取这种形式的国家认为,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足以促进具有竞争能力的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也可以通过市场供求和价格机制来实现,没有必要制定产业规划和为对某些主导产业进行扶持而制定产业政策。同时认为,政府对选择主导产业的认识不如市场力量更有权威性。2.2.政府积极干预。政府积极干预。采取这种方式的国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选择主导产业和确定产业发展序列,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日本比较早采用第二种方式国家,超常的发展道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第二种形式。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积极干预的形式促进主导产业如信息产业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对主导产业采取倾斜政策。目的使主导产业获得较快发展,并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阶段阶段主导产业部门主导产业部门主导产业群体或综合体主导产业群体或综合体第一阶段第一阶段棉纺工业棉纺工业纺纺织织工工业业、冶冶炼炼工工业业、采采煤煤工工业业、早早期期制制造造业业和和交交通通运运输业输业第二阶段第二阶段钢铁工业、铁钢铁工业、铁路修建业路修建业钢钢铁铁工工业业、采采煤煤工工业业、造造船船工工业业、纺纺织织工工业业、机机器器制制造造、铁路运输业、轮船运输业及其他工业铁路运输业、轮船运输业及其他工业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电力、汽车、电力、汽车、化工和钢铁工化工和钢铁工业业电电力力工工业业、电电器器工工业业、机机械械制制造造业业、化化学学工工业业、汽汽车车工工业,以及第二个主导产业群各产业业,以及第二个主导产业群各产业第四阶段第四阶段汽车、石油、汽车、石油、钢铁和耐用消钢铁和耐用消费品工业费品工业耐耐用用消消费费品品工工业业、宇宇航航工工业业、计计算算机机工工业业、原原子子能能工工业业、合成材料工业,以及第三个主导产业群各产业合成材料工业,以及第三个主导产业群各产业第五阶段第五阶段信息产业信息产业新新材材料料工工业业、新新能能源源工工业业、生生物物工工程程、宇宇航航工工业业等等新新兴兴产业,以及第四个主导产业群各产业产业,以及第四个主导产业群各产业(四四)主导产业的转换和发展历史阶段主导产业的转换和发展历史阶段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 上述主导产业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说明,在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主导产业及其群体不断更替、转换的一个历史演进过程,是一个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需要的满足和主体发展中不同阶段的不可逾越性,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技术的不同阶段之间的不可间断性,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在选择和确定主导产业及其群体进行主导产业及主导产业群的建设时,一方面必须循序渐进,另一方面也可以兼收并蓄,实现跳跃式发展。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第三节第三节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涵义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涵义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涵义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涵义(一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概念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概念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动态均衡和产业素质的提高。因此,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相互适应问题;三次产业以及各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发展的协调问题;产业结构效应如何充分发挥的问题。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 如果结构关系不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会降低,那么与之相应的产业结构就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协调,其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有两个:1.1.供供给给结结构构的的变变化化不不能能适适应应需需求求结结构构的的变变化化。其表现形式有三种:(1)需求结构变化,供给结构不变,造成供应不足。(2)需求结构变化,供给结构的变化滞后,造成供应滞后。(3)需求结构变化,供给结构的变化过度,造成供应过剩。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2.2.需求结构的变化不能适应供给结构的变化。需求结构的变化不能适应供给结构的变化。其表现形式有三种:(1)供给结构变化,需求结构不变,造成需求不足。(2)供给结构变化,需求结构的变化滞后,造成需求滞后。(3)供给结构变化,需求结构的变化过度,造成需求过度。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二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 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和数量比例趋向协调平衡的过程。如果结构关系不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会降低,那么与之相应的产业结构就不合理。产业结构协调,其主要主要有两个:1.1.供给结构的变化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供给结构的变化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其表现形式有三种:(1)需求结构变化,供给结构不变,造成供应不足。供给结构刚性对市场灵敏度不高,供给结构在需求结构变化后仍保持不变。(2)需求结构变化,供给结构的变化滞后,造成供应滞后。这主要是时滞造成的。时滞过长造成产业结构的不协调。(3)需求结构变化,供给结构的变化过度,造成供应过剩。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2.2.需求结构的变化不能适应供给结构的变化。需求结构的变化不能适应供给结构的变化。其表现形式有三种:(1)供给结构变化,需求结构不变,造成需求不足。如低收入层对高档商品无需求。萧条时期,利率降低,资金供应量多,但无法刺激投资的增长。(2)供给结构变化,需求结构的变化滞后,造成需求滞后。这主要是时滞造成的,时滞过长造成产业结构的不协调。(3)供给结构变化,需求结构的变化过度,造成需求过度。新产品的出现,生产能力不足,生产规模小,或其他原因,短期内满足不了需求,抢购出现。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 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的标志: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的标志:1、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国际分工的好处:2、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社会的生产、交换和分配顺畅进行,社会扩大再生产顺利发展;3、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社会需求得以实现;4、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二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内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内容 产业结构的协调不是指产业间的绝对均衡,而是指各产业之间有较强的互补和谐关系和相互转换能力。产业之间是否处于协调状态,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1.1.产产业业之之间间素素质质是是否否协协调调。相关产业之间是否存在技术水平的断层和劳动生产率的强烈反差。如果是,则有产业之间的巨大的摩擦,表现为不协调。可比较劳动生产率,即产业部门的国民收入份额与该部门劳动力份额的比例衡量产业的协调程度。该数值分布集中有序则 各产业素质比较协调。2.2.产产业业之之间间的的联联系系方方式式是是否否协协调调。产业间的联系:一是相互服务,二是相互促进,则产业之间是协调的。3.3.看看各各产产业业之之间间的的相相对对地地位位是是否否协协调调。各产业之间是主次与发展的轻重缓急关系明确和适宜,则产业之间是协调。4.4.可可以以从从供供给给是是否否与与需需求求相相适适应应来来判判断断产产业业之之间间是是否否处处于于协协调调状状态态。产业结构的协调是供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通过自身结构的调整适应需求变动,弱化供需矛盾。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三三)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v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经济协调增长的客观要求。所谓经济的协调增长,就是要使经济在不平衡增长的过程中达到平衡增长的目的,最终使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得到全面的发展。在经济从不平衡增长向平衡增长转变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不断合理化是至关重要的。v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一般而言,经济的持续增长取决于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的不断投入及其有效配置,而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效果。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一一)关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基准的评说关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基准的评说 目前我国理论界在论证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判断标准:1.1.国国际际基基准准。即以钱纳里等人倡导的标准产业结构为依据,来判断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上的产业结构是否达到了合理化。2.2.需需求求结结构构基基准准。即以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程度作为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3.3.产产业业间间比比例例平平衡衡基基准准。即以产业间的比例是否平衡作为判断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二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比较与测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比较与测定 目前在识别和论证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方向时,通常采用以下分析方法:1.1.国际比较法。国际比较法。即以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为基础,将某一国家的产业结构与相同国民生产总值下的标准产业结构加以比较,偏差较大时即认为此时的产业结构是不合理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国际上划分工业化阶段最基本的指标。一般而言,人均GDP水平与工业化程度成正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互关系的统计分析,提出了“标准工业化结构转换模式”,依据人均GDP收入水平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工业经济的整个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变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6个时期(见表1)。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 有人根据 19712007年汇率的平均值(1美元=5.84元人民币)折算 广东省当年价格人均GDP,得出广东广东2007年人均年人均GDP为为5601.54美美 元元,初步迈入工业化的第四阶段初步迈入工业化的第四阶段,即工业化成熟期即工业化成熟期,这一结论较为符合广东的现实情况。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2.2.影子价格分析法。影子价格分析法。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当各种产品的边际产出相等时,就表明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各种产品供需平衡,产业部门达到最佳组合。影子价格是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的重要参数,它是指社会处于某种最优状态下,能够反映社会劳动消耗、资源稀缺程度和最终产品需求状况的价格。影子价格(Shadow Price)通常是指一种资源的影子价格,因此影子价格可以定义为:某种资源处于最佳分配状态时,其边际产出价值就是这种资源的影子价格。影子价格是社会对货物真实价值的度量,只有在完善的市场条件下才会出现。然而这种完善的市场条件是不存在的,因此现成的影子价格也是不存在的,只有通过对现行价格的调整,才能求得它的近似值。可用各产业影子价格和整体影子价格平均制的偏离程度衡量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偏离越小,产业结构就越合理。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3.3.需求判断法。需求判断法。即判断各产业的实际生产能力与相应的对该产业产品的需求是否相符,若两者接近或大体接近,则目前的产业结构是较为合理的。4.4.需求适应性判断法。需求适应性判断法。即判断产业结构能否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而自我调节,使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实现社会生产的目的。5.5.结构效果法。结构效果法。即以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国民经济总产出的变化来衡量产业结构是否在向合理的方向变动,若结构变化使国民经济总产出获得相对增长,则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是正确的。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一一)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过程及其收益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过程及其收益 v从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的调整过程来看,主要有如下两个过程:一是在部门、行业之间不断进行调整、协调,使之趋于均衡的过程;另一过程则是这种均衡被打破的过程。v在短期内技术水平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转变的过程中,其边际收益是递减。v将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放在较长时间段内考察,可以看出,由于技术进步而一次次进行的结构调整,其边际收益并不表现出递减的规律。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二二)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机制和动力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机制和动力 产业结构之所以从不合理向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其动力是结构调整过程中收益的存在。根据输入信号的性质和调整方式的类型,理论上可以把产业结构的调整机制分为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1.1.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机制。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机制。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济系统的自我调整过程,即经济主体在市场信号的引导下,通过生产资源的重组和在产业部门间的流动,使产业结构尽可能适应需求结构变动的过程。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2.产业结构调整的计划机制。产业结构调整的计划机制。产业结构的计划调整机制是一种对经济系统的调控过程,即政府向经济系统输入某种信号,直接进行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使产业结构得以变动的过程。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 产业结构的市场调节机制和计划调节机制各有其优点及局限性:市场调节机制比较准确、稳妥,又比较灵敏,但却是事后调节,成本较大,时滞较长;计划调节机制具有事前主动性,调整成本较小,却有欠准确,市场摩擦较大。因此,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调节方式,难于达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目的。只有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产业结构向合理化的方向调整。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第四节第四节 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一、地区的界定一、地区的界定二、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二、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三、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三、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四、地区产业结构分析的经济指标四、地区产业结构分析的经济指标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一、地区的界定一、地区的界定v产业结构具有层次性。地区产业结构就是指地区层次的产业结构。v界定地区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均质区域法、极化区域法和行政区域法。v按照以上三种经济区域的划分方法,可把一国经济划分为如下三大类不同的经济区域体系: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1.1.按均质区域法划分的经济地带。按均质区域法划分的经济地带。这是一种较粗略的划分方法,它使位于同一经济带之内的不同地区具有相近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和发展水平,其主要目的在于处理不同发展水平上的地区之间的关系。2.2.按极化区域法划分的大经济区。按极化区域法划分的大经济区。这是指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划分的、具有全国意义的专门化经济区域。3.3.行政区域法划分的行政区划经济区行政区域法划分的行政区划经济区。行政区划经济区是按行政权力的覆盖面来划分的。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二、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二、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 (一一)地区产业结构的涵义地区产业结构的涵义v地区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按照一定划分标准划分的经济区域内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v地区产业结构按照不同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农轻重结构、原材料与加工工业结构、要素密集型产业结构等。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二二)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 地区产业结构也可以说是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结构与空间结构的结合。地区产业结构往往各具特色,不能自成体系。一般来说,地区产业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地区产业结构中往往并不具备一国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2.地区产业结构中一般都具有若干个在全国具有专业化分工优势的产业部门。3.各地区比较优势不同,专业化部门各异,产业结构往往存在明显差异。4.地区产业结构之间互补性、依存性较强。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三三)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 v合理与协调的地区产业结构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将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从而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v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地区经济增长都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和演变决定着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三、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三、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地区性的特殊条件,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地区要素禀赋。地区要素禀赋。地区生产要素的特殊性决定了地区产业结构与其他地区产业结构的不同。2.2.需求结构导向。需求结构导向。需求结构是产业结构演进的推动力。3.3.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越紧密,产业的结构效应就越能 发挥作用。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4.生产的地区集中度。生产的地区集中度。生产的地区集中度是指一个国家某产业产品在某地区的生产规模在全国中的比重。除以上因素外,地区的政治法律环境、经济政策环除以上因素外,地区的政治法律环境、经济政策环境、交通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境、交通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地区产业结构。这些因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地区产业结构。这些因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决定了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同时也构成决定了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同时也构成了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和途径。了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和途径。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四、地区产业结构分析的经济指标四、地区产业结构分析的经济指标 一些常用的有关地区产业结构分析的经济指标主要有:(一一)反映地区产业结构专业化的经济指标反映地区产业结构专业化的经济指标 地区产业结构的专业化是指某地区某一个或几个产业的生产相对于全国水平的集中程度。反映地区产业结构专业化的指标主要有:1.1.区位商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Location Quotient,简称简称LQ)LQ),也称也称生产的地区集中度指标。生产的地区集中度指标。区位商通过各产业部门在各地区的相对专业化程度间接地反映了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结构和方向。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常用的测定指标可以是产值、产量、就业人数、固定资产等。其计算公式如下:以上公式中的就业人数可以用产值、产量和固定资产额分别代替来计算各自的区位商。用就业人数、产值、产量和固定资产额分别计算出的区位商,分别称为地区劳动力集中度、产值集中度、产量集中度和固定资产集中度。某地区某地区A A部门就业人数部门就业人数/某地区全部就业人数某地区全部就业人数 区位商区位商=全国全国A A部门就业人数部门就业人数/全国总就业人数全国总就业人数=某地区某地区A A部门就业人数部门就业人数/全国全国A A部门就业人数部门就业人数 某地区全部就业人数某地区全部就业人数/全国总就业人数全国总就业人数第八章第八章 优优 化化2.2.人均产量系数和人均产值系数。人均产量系数和人均产值系数。其计算公式为:人人均均产产量量系系数数某某地地区区A A产产业业产产品品的的人人均均产产量量全全国国A A产产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人人均均产产值值系系数数某某地地区区A A产产业业产产品品的的人人均均产产值值全全国国A A产产业产品的人均产值业产品的人均产值这两个系数反映了该地区某产业与全国同类产业相比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系数、人均产值系数大于1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