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目 录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设计概况11.1编制依据11.2 编制范围12工程概况12.1主要技术标准12.2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12.3征地数量情况2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点23.1自然条件23.2交通运输情况33.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可利用情况43.4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43.5其他与施工有关的情况44施工组织安排44.1建设总体目标44.2架子队组织机构、职责及架子队任务44.3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目标74.4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75施工方案、工序、工艺75.1施工方案75.2施工方法、施工工艺106资源配置方案376.1进场机械376.2组织机构及劳动力安排376.3施工用水、电、路386.4混凝土拌合站387管理措施387.1安全保证措施387.2质量保证措施457.3工期保证措施537.4环保、水保措施577.5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等措施607.6 冬季、雨季和夜间施工安排658附件:试验段施工方案679附图:672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设计概况1.1编制依据1、赵家塔装车站站场路基横断面设计图DK20+900DK23+550.38,HDK0+475.73HDK2+2392、路基个别设计图DK18+877.5DK20+9003、路基通用设计图(府谷施-路通-0125)4、赵家塔装车站站场设计图DK20+900DK23+560, HDK0+000HDK2+5055、赵家塔装车站环线纵断面设计图HDK0+000HDK2+5056、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7、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8、工地调查资料。9、府谷煤业集团有限公司铁路建设指挥部下发的府谷煤炭铁路专用线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10、建设单位下发的相关文件。1.2 编制范围新建铁路府谷煤炭铁路专用线区间路基DK19+393.8DK19+430、DK19+606.55DK19+826.10、DK20+818.7DK20+900,赵家塔装车站站场路基DK20+900DK23+560、HDK0+000HDK2+505。2工程概况2.1主要技术标准2.1.1铁路等级: 工业企业级2.1.2正线数目:单线2.1.3限制坡度:上行6,下行142.1.4最小曲线半径:一般800m,困难600m。2.1.5牵引种类:电力2.1.6机车类型:HXD、SS4型2.1.7牵引质量:10000t2.1.8闭塞类型:64D半自动闭塞2.2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地基处理形式有:换填土、石灰桩、强夯、冲击碾压等。主要支挡和防护形式有:挡土墙、砌体及圬工、土工合成材料处理、栽植灌木等。路基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1。表2-1主要工程数量表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备注2路基工程区间土石方土方立方米119226石方立方米1685站场土石方土方立方米3416978石方立方米242585路基附属工程附属土石方及加固防护土石方土方立方米113899石方立方米37175砌体及圬工浆砌石圬工方70841混凝土圬工方13105钢筋混凝土圬工方577绿色防护栽植灌木株872858土工合成材料处理平方米1498600地基处理垫层立方米11981换填土立方米14858石灰桩米164800强夯平方米103173重型碾压平方米383890线路防护栅栏单侧公里9.33支挡结构挡土墙片石混凝土圬工方55092.3征地数量情况铁路永久用地约500亩,临时用地约30亩。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点3.1自然条件3.1.1地形地貌本线位于陕西省北部。线路所经地区属于黄土高原低山区,工点山坡区山体自然坡度较陡,植被覆盖率低,沟谷发育,地表水贫乏。沿线经过地区属黄土高原地貌,地势为西北高、东西低,由黄甫川、清水河、孤山川、石马川四条大川和相应的五道梁峁组成地貌骨架。3.1.2地层岩性大部分具有湿陷性,局部分布砂类土,碎石类土,下伏三叠系下统砂岩、砂岩夹泥岩,泥岩。砂质黄土(Q3dl):黄褐色,坚硬至硬塑,含少量姜石,具有大孔隙性,为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zs=0.0060.053,级普通土,基本承载力0=400kpa。砂岩(T3):灰白色,紫红色,强风化,细粒结构,泥质胶结,中厚层构造。3.1.3不良地质本标段范围岩性为砂岩、泥岩和湿陷性黄土。3.1.4水文地质地表水贫乏,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中,裂隙水较贫乏,多发育于浅层风化裂隙中,主要接收地表水及土壤中水下渗补给。3.1.5气象特征本标段区域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温;冬夏长;春秋短;雨热同期;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年差与日差气温变化较大;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平均气温7.3;最冷月平均气温-12.6;历年极端高温气温38.3;历年极端最低气温-30.9 ;历年平均风速2.0m/s;年平均降雨量395.5mm;一日最大降水量181.8mm;历年年平均蒸发量2029.1mm;7-9月份为多雨季节,其他月份均属于少雨季节。沿线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5m。.3.1.6地震动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标段地震动参数如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0.45s。3.2交通运输情况3.2.1神朔铁路在神木与包神铁路接轨,呼准线、大准线铁路均至准格尔旗薛家湾车站,为本工程道碴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3.2.2本区公路交通相对落后。施工便道考虑充分利用既有道路,既有道路不能完全满足施工需要区段,对既有道路进行维修加固或新建汽车运输便道,本标段以魏哈公路和大庙公路作为施工运输的主干线,各工点修建临时便道引入工点,满足生产的需要。3.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可利用情况3.3.1施工用水:本地区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贫乏,临近河道地段与本标段桥梁、隧道共用水井,其余地段采用汽车运输用水。3.3.2施工用电:采用自发电的方式,施工现场配备1台75KW发电机。3.3.3油然料:施工所需油然料由地方石油公司供应。3.4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3.4.1石料:主要使用保德县尧圪台平顺石料厂石料,但运距较远。3.4.2河砂:主要使用府谷县园沟岔采砂场河砂。3.4.3红砖:红砖、粘土由沿线各乡镇就近供应。3.4.4白灰:白灰从府谷县运输。3.5其他与施工有关的情况 本地区无地方性疾病4施工组织安排4.1建设总体目标4.1.1质量:全部工程达到铁道部新建铁路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满足设计使用功能,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4.1.2安全:无人身因工死亡事故,无重大火灾、交通、爆炸事故,无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4.1.3路基主体工程工期:2012年4月1日2012年10月31日。路基附属工程工期:2013年7月1日2013年8月31日。4.1.4环保、水保文明施工: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落实各项环保、水保措施。施工过程管理好废水、废气、废渣,达到文明施工。力争少占耕地,节约用地。4.2架子队组织机构、职责及架子队任务4.2.1架子队组织机构图见下页“架子队组织机构图”路基架子队组织机构图架子队队长技术负责人 试 验 员 安 全 员 质 量 员 领 工 员 工 班 长 材 料 员 4.2.2架子队人员职责4.2.2.1队长职责宣传国家、铁道部和路局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并抓好贯彻落实。负责组织完成项目经理部下达的施工任务。负责所承担工程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文明施工。负责本队的思想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活管理。负责本队所有人员的工资、奖金核算和发放。4.2.2.2技术负责人职责协助队长抓好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等各项工作。向领工员、工班长进行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环保等书面技术交底,并将技术交底分类存档。检查、监督、纠正施工中存在的质量、安全、工序、工艺方面的问题。参加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4.2.2.3技术员职责协助技术负责人做好技术交底。跟班作业,纠正施工中安全、质量、环保、工序、工艺、文明施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重大安全、质量隐患立即停工并报告上级。做好施工日志等相关技术资料的填写和收集整理工作。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 对隐蔽工程、关键部位及重点工序的施工过程进行旁站。4.2.2.4质量员职责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并制订相应的预防保证措施。跟班作业,纠正施工工序、工艺方面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督促检查“三检制”的落实。负责隐蔽工程自检、报检。4.2.2.5安全员职责跟班作业进行施工安全巡视,发现不安全行为坚决制止,重大安全隐患要立即报告,并做好安全记录。协助队长进行安全教育,接受专职安质人员的业务检查与指导。负责本队安全器材、用具、设施的维修保养与标识。制止违章作业,参加相关事故的调查、分析,并保护好事发现场。4.2.2.6试验员职责参加开工前的地材调查与取样送检。收集原材料,半成品的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送试验室存档。负责原材料、半成品、检查试件抽取、制作、标识、防护和送样。负责管区内现场施工控制的检验与试验。4.2.2.7材料员职责点验进场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按规定入库保管。建立出入库台帐和逐日材料消耗台帐。负责原材料进场后填写通知单,通知试验室(员)取样送检。负责原材料、半成品状态标识。采购所需辅助材料,并做好台帐。4.2.2.8领工员职责组织工班完成架子队下达的施工任务。负责工班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环保和文明施工管理。协助队长进行劳务人员的日常管理。4.2.2.9工班长职责带领工班全体人员完成架子队下达的施工生产任务。纠正所属人员施工中影响安全、质量的施作行为。完成队、领工员交办的其它各项任务。4.2.3架子队任务负责本标段所有路基工程的施工。4.3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目标本标段路基工程竣工时间为2012年10月31日,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2012年2月18日2012年3月31日,任务是完成水、电、路等前期工作,保证路基工程准时开工;第二阶段施工阶段2012年4月1日2012年10月31,主任务完成本标段路基主体、部分附属工程的施工;第三阶段2012年11月1日2013年8月31日,主要任务是完成剩余附属工程。4.4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4.4.1征地拆迁推进计划和建设协调方案本工程永久征地约120亩,临时用地25亩。征地拆迁量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很强,难度大,相关部门和人员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紧紧依靠各级政府,认真细致的做好此项工作。4.4.1.1健全组织机构。在以煤业集团铁路建设指挥部安质部征迁小组的领导下,我项目设专人负责征迁工作。4.4.1.2做好调查摸底。开工前,征迁小组提前熟悉设计文件,摸清底数。临时占地做到一次解决。4.4.1.3以大局为重,维护稳定。征迁工作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做好说服工作,还要有适当的灵活性。避免发生群体性事件。4.4.2施工物资的 供应本项目物资和设备采取甲供、甲控、我项目自行采购相结合的供应方式.5施工方案、工序、工艺5.1施工方案5.1.1施工总体方案本线路路桥、路涵等过渡段多,为确保线路的平顺性、稳定性,不良地质段地基的处理与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是施工重点。施工准备完成后,优先安排特大桥桥台、隧道出口、涵洞基础、地基加固工程的路基施工,为路基本体填筑创造条件和争取时间。路基施工,分段分区作业,全面铺开。施工组织重点抓好地基处理施工进度和填料生产工作,并充分考虑雨季对路基工程填筑施工工期的影响。土石方施工与路基同步进行,施工前先对全线地质情况进行复勘,验证设计图中的地质资料,确保不因地质勘察原因造成路基沉降控制问题。为确保路基的压实与路基过渡段的沉降控制,土质路堑地段避开雨季施工,同时要抓紧桥台和涵洞工程的施工,路基、土石方填筑要与隧道开挖、涵洞施工统筹考虑,做好协调配合,为大面积路基施工创造条件。 地表处理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或推土机按不同的要求分段作业,处理后的基底密实、平整,无草皮、树根等杂物,且无积水,地面倾斜地段按设计要求挖出台阶。不良地质段地基的处理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固处理。 路堑开挖前,先完成截排水沟、挡护工程,然后分层开挖,及时进行边坡加固及防护,具体的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截排水沟和土方开挖石方分层爆破开挖基床以下处理基床表层A组土填筑路基防护工程。路堑开挖土方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路堑换填与堑堤过渡和相邻路基段填筑同步进行。 路堤填筑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清表和地基处理路堤挡土墙施工基床以下路堤和基床底层填筑基床表层填筑。路基相关工程按设计位置与相应路基同步协调施工。路基填筑时严格控制填筑工艺(碾压机具、分层厚度、碾压遍数、含水量等具体要求)、检测频数及数量。路堤各部分应分层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工艺流程组织施工,并碾压至规定的压实标准。四区段是“填土、平整、碾压、检测”。八流程是: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形,边坡整修。各区段流程单独作业,不许交叉作业。碾压的厚度及次数针对不同的压实机械、填土类别进行试验段,取得相关参数后再施工。填筑路堤时,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采取多种措施严格控制路基工后沉降与不均匀沉降,确保工后沉降达到设计要求。路基填筑基床表层及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路基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路基基床底层以下采用A、B组填料。填筑路堤时,设置沉降观测设施,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沉降观测;及时整理、分析观测资料,发现异常沉降及时反馈并采取措施,确保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A、B组填料生产采用集中拌和生产,路基基床表层采用推土机和平地机摊铺、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成型;过渡填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推土机分层摊铺,重型压路机配合小型冲击夯夯实。过渡段级配碎石:级配碎石采用厂拌法拌合,自卸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推土机分层摊铺,重型压路机配合小型冲击夯压实。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采用厂拌法拌合,自卸汽车运输,摊铺机分层摊铺,重型压路机碾压施工。 路基加固与防护工程在稳定的地基和坡体上施工,路堑防护工程紧跟开挖施工,开挖成型一段,防护一段。一般路堤防护随路堤填筑,成型一段,防护一段,松软土路堤的边坡防护待路基沉降稳定后进行。全线路基土石方调配充分利用挖方、隧道弃碴、移挖作填,在集中用土路基地段附近选取取土场,尽量采用运距较近的土源。合格的路堑石方或隧道弃碴在填料生产场经分解、破碎、筛分后生产成A、B组填料,不符合要求的填料与其他路基弃方均就近弃在隧道的弃碴场,取弃碴场坡脚设置浆砌片石挡墙,完工后平整并种植草皮。路基开挖前须提前探明地下各类管线的详细位置,并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后再施工。路基变形监测分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路基填筑期间的监测,主要监测路基填筑期间地基沉降及路堤坡脚边桩位移,控制填筑速率;第二阶段:路基填筑完成后,自然沉落期及堆载预压期的变形监测,直到工后沉降分析可满足轨道铺设要求为止。利用实测数据推算最终沉降量;第三阶段:铺设轨道施工期间的监测;第四阶段:铺设轨道后及试运营期的监测。第四阶段监测由其他单位负责。5.1.2施工进度安排路基工程在施工准备完成后开工,综合考虑满足路基沉降期和铺架工期要求,路基工程尽早开工,尽量避开雨季,合理组织施工。5.1.3施工组织安排根据施工总体安排及路基工程数量,全合同段配1个路基专业架子队,负责该区段地基处理工程、土石方开挖和路基填筑、路基附属工程等;配备1个路基填料集中拌合站负责该区段内路基填料的生产和运输。路基施工优先安排隧道进出口、特大桥两侧及先架梁通过区段路基施工,确保隧道和特大桥施工及运架梁通道畅通的施工工期需求。建立路基工程施工地质核查、试验检测、路基沉降监测、路堑高边坡变形监测的信息系统,实施“监测分析调整”的信息化和动态化管理。5.2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前,根据线路不同地质情况,选用N10轻型动力触探、N63.5重型动力触探、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四种原位测试方法结合室内土工试验进行地质核查。验证设计采用的地质资料,确保不因地质勘察原因造成路基沉降控制问题。在地基处理之前,均选择有代表性的一段路基作为试验段,进行重型碾压等工艺性试验,取得各项施工工艺参数。报经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再推广应用。路堤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路基各部位(包括基床底层以下、基床底层、基床表层)填筑前,均选择有代表性的一段路基做为试验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用以确定各项工艺参数。工艺试验成果经现场监理确认后再推广应用。若改变路基填料或压实设备,重新进行工艺试验。5.2.1地表清理组织人力,配合推土机、装载机及自卸汽车分区分块逐步清理地表,将表层杂草、腐植土、淤泥、垃圾、积水、树根等清理弃除。处理后的基底要求平整,无草皮、树根等杂物,且无积水。清表完成后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原则上按照填筑计划顺序作业,根据含水量分段、分块合理组织施工,局部含水量偏高,则进行翻晒或改良。并随时检测压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施工。5.2.2地基处理施工前,应核查地质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必要时调整和优化设计,确保工程处理措施合理有效。进行工艺试验,满足设计及工艺要求方可施工,并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测。5.2.2.1一般基底处理对路基施工范围内的,已确定改移和拆迁的沟渠及其它构造物,按照设计比对现场情况进行改移和拆迁;对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进行砍伐,并清除树根,清除树根后的坑穴用路基填料夯填密实。需要用于复耕的耕植表土则运至待复耕地点,弃方则运至指定弃土场;清表后对暴露地表进行碾压夯实,并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坑穴填平夯实,清表后原地面压实度按设计文件标准执行,设计无规定时则按相应的路基或路床同等压实度标准执行。地面纵坡或横坡陡于1:5时,将地面做成向内4%坡度的台阶,开挖台阶在地面碾压工序结束后进行,纵坡方向台阶与路基轴线垂直或结构物台背面保持平行,横坡方向台阶面与路基轴线平行,台阶高度等于填方压实层厚度,宽度不小于2.0m。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除积水,切断或降低地下水;护坡道外侧的排水沟,在沟的外侧填筑截水土埂,防止水流向路基;路基范围内开挖的横向排水沟,当为切断或降低地下水位作用时,应回填渗水性良好的砂砾料;路基施工临时排水应与永久性排水系统相结合,避免积水及冲刷边坡。5.2.2.2特殊基底处理本标段地基处理采用换填土、石灰桩、强夯、重型碾压等。(1)换填土A.根据设计和试验选择符合要求的换填材料。B.将软土挖除干净,并将底部整平。如软土底部起伏较大,报监理工程师现场查看制定方案后处理,视情况可设置台阶或缓坡。C.换填前,根据设计和技术规范对基底进行验收,并通过监理工程师签认。D.使用推土机初平,再用平地机精平。摊铺整平过程中配合人工消除粗、细集料窝,使每一摊铺层填料中的粗细料摊铺均匀、层面平整。E.压实时,注意不破坏基坑底面和侧面土的强度。(2)灰土挤密桩灰土挤密桩加固软土地基主要是利用机械打桩成孔时和石灰吸水膨胀、放热作用对周围的挤压力,将桩周土体挤密以及土体与石灰的化学反应、凝结作用改善桩周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使桩与桩周土脱水固结,共同承受荷载,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基础的沉降量,形成一种性能良好的复合地基。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1(见下页)。 施工要点A.平整场地,松软地段,可用钢板或垫木作为垫板。并清除地下障碍物,查明地下管线等原有设施。B.试桩,确定施工参数。试桩时下管深度比设计加固深度深2030cm。一次成桩的长度和振动锤功率、设计压实系数有关,在满足设计压实系数的情况下,振动的功率大,一次成桩的长度可以长些。一般情况下,一次成桩的长度为0.5m1.0m。重复平 整 场 地定桩位、放线振动套管至设计标高提升套管、露出桩孔投 料每0.5-1.0m振动器压实拌合料达到设计长度、素土压顶进行其它桩的施工桩 机 就 位机械设备进场材料进场石灰按比例拌制图6-1 灰土挤密桩施工工艺流程图C.技术交底:施工人员要熟悉施工图纸、施工程序及标准。D.根据施工图纸做好现场定位、放样工作。E.桩机就位。在地面上确定好桩孔位置,垫好垫块,支好起吊架,使起吊架平稳坚固。F.启动振动锤。将套管一并打入土中至桩底标高。G.拔出套管,露出桩孔。H.将配制好的石灰料投入桩孔(每次投料深度在0.51.0m)。I.开动振动锤,将刚下的石灰料压实,完成一次投料。J.按上述步骤进行以下各次投料,直至达到设计桩顶标高。K.用素土压实封顶,一根桩即告完 质量保证措施A.原材料:生石灰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其粒径为57cm,含粉量不大于10%,CaO含量不低于80%。施工中应经常检查生石灰的含粉量,做好防潮防雨工作。B.灰料必须拌均匀,随拌随用。C.每次投料量必须保证相应的成桩长度,达到成桩长度后,停止锤击,各次成桩长度之和与设计桩长相吻合。D.套管(钻管)拔起前,应左右前后击套管,以防套管与土层粘连,难以拔出或造成塌孔等。E.桩位允许的水平偏差为半个桩位,允许的垂直度偏差为1.5%,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强夯施工前按设计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试夯工艺性试验,确定适合的工艺参数后,进行大面积施工。强夯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2。平 整 场 地设备就位对准夯点起吊夯锤到预定位置夯锤自由下落完成第一次夯击重复完成第二次夯击夯点测量放样设备移位完成该段第一遍夯击按规定间歇时间后完成第二、三遍夯击图6-2强夯施工工艺流程图 工艺要点与技术措施A.在施工前先做好临时排水沟,将地表水引出地基加固处理范围。B.准确定出夯点位置、夯击范围,清理并平整场地。C.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点高程。将夯锤起吊至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夯坑内及周围地面高程,计算夯沉量。D.当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及时整平坑底。E.每点夯击两次,夯击点中心距按设计要求布置。F.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第一遍夯点的夯击。G.按规定的间歇时间,进行第二遍夯击,第二遍夯击点在第一遍夯击点中心,夯击点中心距按设计要求布置、最后一遍锤印彼此搭接,表面平整。H.施工时详细记录每一夯点的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和每次夯沉量。 质量控制与要求A.开夯前检查夯锤重量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满足设计要求。B.夯锤上必须设直径2035cm的排气孔,避免产生“气垫效应”和“真空效应”。C.在每遍夯击前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及时整平坑底并补夯。D.低能量满夯的搭接面积按不小于四分之一夯锤面积控制。夯完最后一遍后,用推土机将场地整平。E.第一遍夯击完成后,根据测量的数据和结果,结合工程地质进行综合分析,对工艺参数进行必要的调整,更好的指导下一遍夯击。F.严格控制夯锤落点、夯锤落距、夯击击数、夯击遍数及间歇时间等。G.强夯夯坑中心偏移的允许偏差按不大于0.1D(D为夯锤直径)控制,每次夯击后按总夯击点的10%检验并记录。I.强夯后,在设计规定的检验时间检验加固地基的承载力和有效加固深度,按每一工点每3000m2抽样检验12点,其中:标准贯入试验6点,静力触探试验3点,载荷试验3点。冲击碾压利用YCT25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6-3。冲击碾压路段表面整平洒水及碾压检测压实度及平整度不合要求符合要求冲击碾压40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碾压遍数)检测碾压后沉降量及表层压实度不合要求补充冲击碾压510遍振动压路机、光轮压路机碾压13遍路基验收不合格合格验收符合要求清除多余土方、整理路基检测路基标高合格不合格图6-3冲击碾压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A画出区段检测点的平面布置图,图中标出试验范围、测量检测的断面桩号、观测控制点的布设位置。B测点位置断面图,应标出压实度等参数在各个观测断面中的平面与垂直检测位置。提出各种指标的检测时间、标准要求、施工配合要求及注意事项,试验前应根据试验内容编制原始记录表格。C测试仪器、设备等应经过检验,性能可靠,精度满足试验要求。观测用的所有仪器应于试验工程开始前准备完毕。 D对各类施工机械人员进行培训,熟悉操作规程、技术要求、施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对参加试验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分工,使各类施工员各司其责。E施工前应熟悉相关的设计文件,收集现场资料,合适工作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气候条件等,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合理安排冲击压路机的数量、型号与操作机手。F落实油料供应,准备维修场地、维修工具,易损件及相应的维修人员。G落实监测仪器设备,对各种仪器设备事先进行调试校核,确保其可靠性与准确性。 施工方法冲击碾压采用扩散分布的形状进行,行驶速度在1015Km/h之间,行驶两次为一遍,每遍第二次的单轮由第一次两轮内边距中央通过 ,间隙双边各0.13m,当第二遍的第一次向内移动0.2m冲碾后,即将第一遍的间隙全部碾压。第三遍再回复到第一遍的位置冲碾,冲击压路机向前行驶在纵向冲碾地面所形成的峰谷状态,应以单双两遍为一冲击单元,当双数遍冲击时,调整转弯半径与波谷进行交替冲碾,使地面峰谷减小,表面接近平整。按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每五遍进行交换业。5.2.3路基填料生产本标段路基基床底层A、B组填料;基床以下路堤填料选用利用土填料和三七灰土、砾石类填料,其粒径级配应符合压实性能要求;当选用C组细粒土填料时,应根据填料性能改良。路堤浸水部分应采用渗水土填筑。利用路堑弃土或隧道弃碴时,首先利用弃碴,即使弃土(碴)时,先弃碴,后弃土,以土覆盖碎石,以利于造田或植被的生长。(1)级配碎石本标段基床表层及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填筑。级配碎石利用采购的2545mm、1625mm、7.116mm、小于7.1mm四种规格的粗细集料,分别按基床表层的粒径级配范围要求,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填筑工艺试验验证取得的配合比,进行配料,经具有自动计量装置的拌和机拌和,生产出级配稳定、质量合格的级配碎石混合料。为保证填筑压实质量,填料随拌随用。级配碎石厂拌法生产工艺流程见图6-5。合格不合格调整配料2545mm碎石1625mm碎石716mm碎石<7.1mm石屑粉计 量 配 料拌 合加水出 料室内配合比试验现场填筑工艺试验检 验图6-5级配碎石生产工艺流程图水泥(按设计要求) 工艺要点A.外购2545mm、1625mm、7.116mm、小于7.1mm四种规格的碎石和石屑粉集料。B.贮存集料时用装载机及时转运,分层堆放,防止形成自然坡角的堆,避免颗粒发生离析,各种集料隔离堆放。C.根据各集料用级配碎石方孔筛的筛分结果,按规定的粒径级配范围要求,分别设计出三种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配合比。D.按设计的配合比进行室内击实试验和现场填筑工艺试验,从中分别优选出施工配合比并求得混合料颗粒密度和最优含水率。E.采用具有自动计量配料系统的拌和设备,按试验确定的施工配合比(加水量根据气候及运距在最优含水率基础上增加12%)进行配料和拌和,以获得颗粒级配稳定和含水率合适的级配碎石混合料。F.经检测混合料级配、含水率符合工艺试验确定的允许范围方可出厂。 质量控制与要求A.各种集料进场后,每2000m3检验一次黏土团和其他杂质含量,并进行试配混合料的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重型击实的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试验。B.级配碎石中掺入的水泥,以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每200t为一检验批(当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其品种、规格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C.每工班生产混合料前测定粗细集料的含水率,换算施工配合比。级配碎石混合料拌和生产过程中,随时观察目测混合料级配和含水率变化情况,正常情况下,每一工作班抽检三次(每次不大于2000m3),第一次必须在拌和开始时检验,如发现生产过程有异常,增加抽查试验次数,根据颗粒级配、含水量检测信息及时调整配料比例,使混合料符合要求。5.2.4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基填筑在进行大面积填筑前,根据选用的填料和摊铺压实机械,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和部位,对不同性质填料分别进行填筑工艺试验,确定填料级配、含水量、摊铺厚度、压路机行走速率和碾压(夯实)遍数等关键的施工工艺参数。针对本线路过渡段多、部分路基工点长度较短的特点,以两个结构物或每200m路基为一个施工区段进行路基填筑,填筑按路基横断面全宽一次分层填筑,纵向分层压实,不同性质填料分别在不同段落或层次填筑。填料填筑压实施工工艺如下:填料填筑压实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6。不合格合格,填筑下一层填料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路基整修碾 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平整区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摊铺平整洒水或晾检 验图6-6 基床底层及以下填筑压实施工工艺流程图 工艺要点 测出基底处理后的原地面标高,依照设计资料精确测放路基边线及线路中心线,打桩标示;直线地段每20m一个桩,曲线地段每10m一个桩,并在桩上作出虚铺厚度的标记。 路基填筑采用横断面全宽一次分层填筑、纵向水平分层压实方法。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先从低处分层填筑,并由两边向中心填筑。 按工艺试验确定的所处部位(基床底层以下路堤或基床底层)的合理摊铺层厚,进行分层上土,虚铺厚度控制采用“方格网法”和“挂线法”,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以保证边坡压实质量。 使用推土机初平,再用平地机精平。摊铺整平过程中配合人工消除粗、细集料窝,使每一摊铺层填料中的粗细料摊铺均匀、层面平整。 洒水或晾晒填料的含水率应控制在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允许含水率范围内。填料运至现场含水率较低时,及时采取洒水措施;含水率过大时,采取摊铺晾晒措施降低填料含水量。 按工艺试验确定的碾压速率、碾压方式组合及遍数,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按先两边后中间(曲线地段先曲线内侧后曲线外侧),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碾压。各区段交接处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m。如发现有凹凸不平现象,采用人工配合及时补平,使碾压好的路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采用振动压路机按上述规定碾压,经检测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 压路机不能直接碾压到的地方,采用冲击夯进行夯实。 填至基床底层底面、基床表层底面标高后,及时恢复中线,进行水平标高测量,检查路基宽度。按照设计结构尺寸进行表面整修后,达到表面平整,横向排水坡符合设计要求。 松软土路基填筑时,连续监测填筑期间地表水平位移和沉降速率,其控制数值为: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速率小于10mm/d,坡脚水平位移速率小于5mm/d,如果在填筑过程中超过变形速率控制值,停止填筑,停止填筑期间发生连续等速位移,及时采取卸载措施。在填筑高度接近填高时,加密沉降观测频次。 质量控制与要求 填料质量控制:对生产的填料除在填料生产过程中按规定进行取样检验外,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再按每生产10000m3抽检一次的频次检验颗粒级配。当发现运至路基填筑现场的填料级配有明显变化时,及时抽样复查,并将检测信息反馈给填料生产厂。 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确认填料颗粒级配的含水量、松铺厚度、工艺试验参数符合后,再按工艺试验确定的碾压速率和碾压方式组合及遍数进行碾压。 路堤填筑按标准规定的检测频次和压实标准对压实质量进行检测和控制。5.2.5路堑开挖路堑开挖前,应先做好堑顶截、排水,堑顶为土质或有软弱夹层的岩石时,天沟应及时铺砌或采取其它防渗措施。开挖区应保持排水系统通畅,临时排水设施宜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并与原有排水系统相适应。排出的水不得损害路基及附近建筑物地基、道路和农田,并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影响边坡稳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应及时引排,在路堑的表面设排水坡,以利排水。路堑开挖应根据地形情况、岩层产状、断面形状、路堑长度、施工季节和环境保护要求,并结合土石方调配等因素选择开挖方式,平缓地面上短而浅的路堑采用全断面开挖;平缓横坡上的一般路堑采用横向台阶法开挖;土质路堑采用逐层顺坡开挖法;纵向台阶开挖适用于傍山路堑,边坡较高时宜分级开挖;路堑较长时,可适当开设马口,对边坡较高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用分级开挖、分级支挡、分级防护的坡脚预加固措施。边坡防护、边坡平台及其上截水沟的施工与开挖紧密衔接,开挖一段,防护一段。路堑开挖至换填标高后,及时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按规定进行检测和验收,检测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土质及软质岩路堑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7。 工艺要点与技术措施 路堑开挖前,首先进行排水设施施工。作好截水沟,并做好防渗工作,保证边坡稳定。 开挖过程中经常检查边坡位置,防止边坡部位超挖和欠挖;边坡部位预留不小于30cm土层,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边坡修整,并紧跟开挖进行;施工中及时测量,开挖至边坡平台时,预留不小于30cm保护土层,待人工施做平台及其上截水沟时开挖,表面做成向外侧4%的排水坡。 防护紧跟开挖,随挖随护。刷坡修整随时检查堑坡坡度,避免二次刷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坡面坑穴、凹槽中的杂物清理后,嵌补平整。否是测量放样山体稳定检查堑顶水沟施作预加固低于设计采用的地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