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docx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 任务。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1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 立和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 顺应广大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以农村垃圾、污水治 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为主攻方向,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 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城乡整体谋划,聚集政策资源,持续 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高水 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八桥提供重要支 撑。2 .基本原则坚持系统思维、精准发力。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 要求,统筹规划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考虑人文地理、 历史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等,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 和环境整治,综合提升乡村形象,保护乡风乡情。聚焦农村 存在的垃圾、污水、厕所粪污、村容村貌等最突出问题,确 定重点任务、整治目标、建设时序,用2年时间集中攻坚, 切实增强广大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规划引领、逐步推进。实施新一轮村庄布局规 划,注重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强化村庄规划设计,开展人 居环境整治试点示范,分类推进,探索整治路径,形成可复 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由点及面、点面结合,不断提升村庄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吸引农民自愿适度集中居住。坚持村民主体、合力共建。建立政府、村集体、村 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提升村民参 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发挥村民 主体作用,共同建设和维护美好家园。坚持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建立政府主导、分级负 担、集体补充、群众参与、社会支持、多元筹集的长效建管 机制。探索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确保各类设 施建设质量和长期稳定运行。3 .行动目标到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村庄环境整洁有 序,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显著增强。农村人居品质全面提升。全面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 作,按照试点巩固、普及推广、全域覆盖的步骤,逐步健全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形成农村 生活垃圾分类有效模式,垃圾分类减量取得显著成效,“八 位一体”管护考核机制健全有效,居民不良生活习惯明显改 变。实现垃圾分类处理体系、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和厕所粪 污治理、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三个全覆盖。依据镇村布局规划,拓展人居环境改善的内涵,建设“美 丽宜居村庄”,其中有条件的“特色村”和“重点村”建成 “水美乡村”“特色田园乡村”。到2023年,全镇建成5 个“美丽宜居村庄”、5个“水美乡村”、1个“特色田园 乡村”。二、重点任务1 .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按照“组保洁、村收集、镇转 运、市处理”的原则,健全镇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扎实推 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2年,在集镇范围内全面推行 垃圾分类收运,镇有机垃圾处理中心投入运行,在各村(社 区)2个以上自然域或居民点推行垃圾分类试点;2023年, 全面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现村(社区)自然域和居民 点全覆盖,鼓励有条件的村自建有机垃圾处理站,可“一村 一建”,或“多村合建”,因地制宜选择堆肥式生化分解等 资源化处理方式,基本做到可烂垃圾、餐余垃圾不出村。2 .治理厕所粪污。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加快农村 户用厕所无害化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粪污治理。结合农村 污水管网建设,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和无害化卫生户厕一体化 整治,2023年基本完成农村户厕无害化建设改造,厕所粪污 得到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推动行政村综合服务中心、规 模较大规划发展村庄、有乡村旅游发展等实际需求的区域配 建公共厕所。鼓励中小学校、党政机关、卫生院、集贸市场 等公共场所的无害化公共厕所向社会开放。3,治理农村生活污水。落实上级要求,以农村生活污 水治理试点建设为引领,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模化建设、 专业化管护、一体化推进。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继 续推动集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优先整治重要饮 用水水源地周边和水质需改善控制单元内的村庄生活污水。 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网入户率,强化生活污水源头减量 和尾水回收利用。到2023年,全镇规划发展村庄实现生活 污水治理全覆盖。开展村庄水体治理,加快农村河道清淤疏 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水体污染。将 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管理,全面遏制人为侵害河 道行为,促进河道供水、排水、蓄水生态功能明显提升。4 .治理农业废弃物。深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提升机 械化还田质量,加强秸秆综合利用能力建设,巩固秸秆禁烧 成果。执行地膜生产新标准,加快可降解农膜推广应用,探 索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模式,到2023年,农膜回收率达80%。 加强农药生产经营管理,推动落实农药生产者、经营者的农 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主体责任。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治理改造 和小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加快畜禽粪污社会化处理体系建 设,到2023年,畜禽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100%以上。加大 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坚持宜气则气、宜电则电,提高农 村清洁用能比重。5 .提升村容村貌。因地制宜提升农村路网,合理选择 路面材料,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系统推进村庄内路网、 村组道路及入户道路建设,着力解决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 引导群众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土地种植乡土植物和果蔬作物, 开展庭院美化和绿化行动。开展植树绿化富民活动,优选生 态环境基础良好、积极性较高、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然村庄建 设“绿美乡村”。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推进卫生创 建和健康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活 动,依据镇村布局规划,引导规划发展村庄建设“美丽宜居 村庄”。6 .提升村庄规划设计水平。全面实施镇村布局规划及 村庄建设规划,与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 村土地利用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等充分衔接,鼓励推行多规合一。推行政 府组织领导、村委会发挥主体作用、技术单位指导的村庄规 划设计编制机制。依托规划发展村庄强化公共资源配置和建 设,吸引农村居民自愿适度集中居住。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 设计,做到农房建设有依据、行政村有村庄整治安排、村庄 功能布局逐步优化,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基本覆盖。村庄新建 内容应与老村庄相应融合,尺度、材料、风格要有乡土特征。引导优秀设计单位和设计师下乡,编制农房设计方案图集, 引导建设地域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具有时代特征的当 代宜居农房。村庄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应纳入村规民约。7 .提升传统村落保护水平。认真落实传统村落保护 办法,按照“保护优先、兼顾发展、合理利用、活态传承” 的原则,组织开展省级传统村落的调查和申报工作,推荐具 有一定历史沿革、保持传统空间格局、留存公共空间记忆的 村落和传统民居纳入省级传统村落名录。优先将省级传统村 落纳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范围,注重将保护和发展有机 结合,鼓励联动推进传统村落与特色农业、手工业、乡村旅 游业等适宜产业发展。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传播 的力度,推进传统技艺与现实生活的整体融合,实现乡村优 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8 .提升建设和管护水平。各村(社区)作为农村人居 环境整治的实施主体,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城乡环境卫 生整洁行动、美丽乡村建设、“水美乡村”、“特色田园乡 村”、“四好农村路”等创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上下协 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健全“八位一体”管护考核体 系,完善部门联动、督查反馈、整改落实等高效监管机制, 合理选择简便易行、长期管用的整治和维护管理模式,探索 多元化管护机制,着力提高农村“八位一体”运行维护水平 和层次。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管养资金保障 机制,推行环境治理依效付费制度,健全服务绩效评价考核 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完善财政 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支持村级组织和本村有资质 的专业公司或个人承接村内环境整治、村内道路、植树造林 等小型涉农工程项目。组织开展专业化培训,把当地村民培 养成为村内公益性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重要力量。简化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审批和招投标程序,降低建设成本, 确保工程质量。三、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统筹组织推进全镇农 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行层级管理,健全推进机制,各相 关部门抓协调、抓督导、抓配套,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合力。 各村要切实担负主体责任,制定相关计划,确保工作落到实 处、资金使用合理规范,形成上下联动、分级负责、部门协 作、百姓参与的高效工作推进机制。2 .营造良好氛围。要及时报道工作动态,总结活动经 验,宣传先进典型,加强对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的推介, 以点带面,营造共同学习、共创业绩的浓厚氛围。鼓励和引 导群众积极参与,增强农民保护人居环境的自觉性、自豪感, 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3 .严格考核督导。相关部门要加快建立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考核评价体系,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各村年底考核 的重要依据。严格督查考核,每月组织相关部门暗访,每季 度组织“回头看”,定期形成督查简报,确保整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