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植传》阅读练习.docx
卢植传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卢植字子干,逐郡涿人也。少与郑玄俱事马融,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守章句。融外 咸豪家,多列女倡歌舞于前。植侍讲积年,未尝转眄,融以是敬之。性刚毅有大节,常怀济 世志。州郡数命,植皆不就。建宁中,征为博士,乃始起焉。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蛮寇宾服。以疾去官。会南夷反叛, 以植尝在九江有恩信,拜为庐江太守,植深达政宜,务存清静,弘大体而已。岁余,复征拜议郎,与谏议大夫马日碑、议郎蔡邕、杨彪、韩说等并在东观,校中书五经 记传,补续汉记。中平元年,黄巾贼起,四府举植,拜北中郎将,持节,将北军五校土,发天下诸郡兵征之。 连战破贼帅张角,斩获万余人。角等走保广宗,植筑国凿堑,造作云梯,垂当拔之。帝遗小 黄门左丰诣军观贼形势,或劝植以赂送丰,植不肯。丰还言于帝日;“广宗贼易破耳。卢中 郎固垒息军,以待天诛。"帝怒,遂槛车征植,减死罪一等。及车骑将军皇甫嵩讨平黄巾, 盛称植行师方略,嵩皆资用规谋,济成其功。以其年复为尚书。帝崩,大将军何进谋诛中官,乃召并州牧董卓,以惧太后。植知卓凶悍难制,必生后患,圆 止之,进不从。及卓至,聚陵虐朝廷,乃大会百官于朝堂,议欲废立。群僚无敢言,植独抗 议不同。卓怒罢食,将诛植。植素善蔡邕,邕前徙朔方,植独上书请之。邕时见亲于卓,故 往请植事。又议郎彭伯谏卓日:“卢尚书海内大儒,人之望也。今先害之,天下震怖。”卓 乃止,但免植官而已。植以老病求归,惧不免祸,乃诡道辕出。卓果使人追之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初平三年卒 临因敕其子敛葬于土穴不用棺椁附体单帛而巳所著碑、诔、表、记凡六篇。(节选自后汉书卷六十四)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卓果使人追之/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初平三年卒/临困/敕其子敛葬于土穴/不用棺 椁/附体单帛而已B.卓果使人追之/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初平三年卒/临困/敕其子敛葬于土穴/不用棺 椁/附体单帛而已C.卓果使人追之/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初平三年/卒临困/敕其子敛葬于土穴/不用棺 椁/附体单帛而已D.卓果使人追之/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初平三年/卒/临困/敕其子敛葬/于土穴不用 棺椁附体/单帛而已11.以下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博士,古为官名。秦汉已有,为掌议论政事及礼仪的官员。后也指专精某种技艺的人B.云梯,在古代属于战争器械,用于攀越城墙攻城的用具;创造者一般认为是公输盘。C.五经,指诗经论语礼记周易春秋,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D.海内,是指国境之内,也就是指全国。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12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拜为庐江太守,植深达政宜,务存清静,弘大体而已。(2)丰还言于帝日:“广宗反戒易破耳。卢中郎固垒息军,以待天诛。”答案:10.A【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题结合上下文,通览全句,在整体理解句意的基 础上,结合人物、事件及关键词判断。句中“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分别是两个完整语 意,“于上谷”是“遂隐”的补语、交待隐居的地点,而不是“不交人事”的地点状语,所 以可以排除B项。“初平三年卒”“临困”分别是两个完整语意,“初平三年”是“卒”的 时间状语,“卒”和“临困”分别是两件事,中间应断开,所以排除C项。“敕其子敛葬于 土穴”“不用棺椁”“附体单帛而已”分别是三个完整语意,“于土穴”做“敛葬”的补语, “不用棺椁”是动宾结构,所以可以排除D项。IL C【解析】此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项,五经中没有论语, 应为尚书。12.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B项,“左丰向卢植索贿 不成”错,应是“有人劝卢植给左丰送钱物,卢植不肯”。13. (1)任命他为庐江太守,卢植深明为政所应该做的事,(不扰民,)以清静为本,弘扬 政治纲要罢了。(2)左丰回到朝廷里对皇上说:“广宗的叛军容易被击败。而卢中郎却坚固营垒,停止进攻, 来等待上天诛杀。”【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第一句关键词:“拜”,任命、授予官职;“深达”, 深深明白;“政宜”,为政所应该做的事;“弘”,弘扬;“大体”,政治纲要。第二句关 键词:“贼”,叛军;“破”,被击败;“固”,坚固、加固;“息”,停止;“以"连 词表目的,来。【参考译文】卢植字子干,涿郡涿县人。年轻时与郑玄同学于马融,精通古今之学,喜欢钻 研精义,不爱雕章琢句。马融是外戚豪门,平日多排列女伎歌舞于前。卢植侍讲多年,也没 有转过眼珠子去瞧女人,马融因此敬重他。性格刚毅有大节,经常怀抱立功立业之志。州郡 屡次召命,卢植都不就职。建宁中,征召为博士,才开始出来做官。熹平四年(175年),九江蛮族反叛,四府因卢植才兼文武而选举他,任命他为九江太守。 蛮寇老老实实归服。后卢植因病辞官。碰上南蛮反叛,因卢植曾经在九江对老百姓有恩情, 任命他为庐江太守,卢植深明为政所应该做的事,不扰民,以清静为本,弘扬政治纲要罢了。 一年多,朝廷再征召任议郎,与谏议大夫马日碑、议郎蔡邕、杨彪、韩说等在东观,校正其 中的五经记传,补续汉记。中平元年(184),黄巾叛贼起事,四府推举卢植任为北中郎将持朝廷节,率领北军五校 土,调天下诸郡兵征讨黄巾。连续几个战役,把贼帅张角打败,斩获万余人。张角等逃到广 宗,卢植筑城墙凿壕沟,造作云梯,广宗城快攻破了。皇帝派小黄门左丰到军队里观看叛贼 情况,有人劝卢植给左丰送钱物,卢植不肯。左丰回到朝廷里对皇上说:“广宗叛军容易被 击败。卢中郎却坚固营垒停止进攻,来等待上天诛杀。”皇帝听说,大怒,派囚车把卢植召 回,减死罪一等。车骑将军皇甫嵩讨平黄巾贼之后,盛赞卢植指挥军队的谋略,皇甫嵩完全 依靠卢植的规划计谋,因而获得成功。这年,卢植又被任为尚书。皇帝逝世,大将军何进谋划诛杀宦官,于是召并州牧董卓,来吓唬太后。卢植知道董卓凶恶 不易控制,一定会发生后患,坚决反对,何进不听他的。董卓到达京师,果然践蹋朝廷,(不 把朝廷放在眼里。)董卓大会百官于朝堂,想废帝另立。百官没有人出来吭一声,只有卢植 抗议不赞同。董卓发怒,解散了大会,准备诛杀卢植。卢植素来与蔡邕交好,蔡邕以前被流 放北方,只有卢植上书为他请命。蔡邕这时为董卓亲近,因此去为卢植说情。此外还有议郎 彭伯劝谏董卓说:.卢尚书是海内的一位大儒,众望所归,现在先把他杀了,天下都会为之 震惊恐惧。”董卓才没有杀害他,只把卢植的官撤了而已。卢植因年老多病请求回家,怕不免遭到董卓的暗害,于是诈称从辕关口出。董卓果然派人追 他,没有追上。卢植就隐居上谷,不与世人来往。初平三年(192)逝世。临死,命令他儿 子把他殓葬于土穴中,不用棺椁,仅用单帛裹身就算了。所著碑、诔、表、记共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