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林业工作2023年度林长制工作要点.docx
某镇林业工作2023年度林长制工作要点为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进一步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 根据省、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要求,结合全镇林业工作实 际,制定2023年XX镇林长制工作要点如下: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落实党的XX大会议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夯实生态基础,筑牢生态 屏障,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XX林业 新实践。1 .工作思路。坚持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全面推进林长制工 作做深做细做实,巩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 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的重要作用。2 .主要目标。全镇成片造林200亩,其中新增成片造林40亩、 更新造林160亩;新建绿美村庄4个,其中省级绿美村庄工 个;完成庄河绿化70公里、通村路道绿化15.97公里;森林 抚育2000亩;四旁植树65000株;新建完善农田林网7000 亩;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低于12%。;全镇不发生森林火灾和 美国白蛾疫情扩散。二、重点工作.完善林长制体系。严格落实林长制会议、林长巡林、督查 考核、信息报告和公开制度等制度,签订林长制工作责任状, 分解年度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职责,规范林长履职,形成党 政领导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镇村林长、管林员、护林员按 照“镇村林长每月巡林1次,管林员、护林员每月巡林2次” 的要求,积极开展巡林工作;强化林长办与林长制工作领导 小组成员单位沟通联络,完善工作协商机制,发挥好参谋、 助手及桥梁作用;用好“总林长令、工作提示单、任务督办 单”,推动林长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1 .推进林业生态修复。按照“塑亮点、构建网、栽乔木、用 壮苗、慎截干”工作要求,坚持一手抓生态保护修复,一手 抓绿美景观塑造。重点抓好庄河、道路、绿美村庄和农田林 网绿化。庄河每侧交错状栽植米径4厘米以上的乔木2行(因 地制宜),株行距不超过3米X4米,以水杉、栾树、朴树、 樟树、桂花、高杆樱花等乔木树种为主,其中家前屋后的庄 河建议栽植桂花、樱花、核桃、枇杷等花果树。结合通村道 路拓宽改造,实施道路两侧绿化配套建设,路肩备土 2米, 每侧交错栽植米径5厘米以上的乔木2行(因地制宜),每 行株距8米,以“三化”树种为主,力求达到简洁大方的效 果,禁止使用灌木,高压线下严禁栽树。坚持就近用苗,抓 好新栽苗木的养护管理,提高造林绿化成活率。加强绿色通 道、骨干河道等中幼龄林抚育、低效林改造和更新造林力度, 全面提高林分蓄积量、碳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2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加 强人工驯养繁殖野生动物场所安全检查;加强湿地保护修复, 开展乡村微型湿地公园建设,提高自然湿地保护率。加强古 树保护管理,开展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整治行动, 提高广大干群保护古树意识。3 .提升森林经营水平。坚持国土绿化与“三化”(珍贵化、彩 色化、效益化)有机结合,加强珍贵用材树种和优良乡土树 种培育,对低效苗圃进行改造升级,实施种苗产业提升工程, 积极打造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引进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模式、 新技术,培育一批高效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典型,提高综合效 益;利用生态人文优势,引导和推动森林康养、森林体验等产业发展,提高森林旅游在乡村振兴中贡献率。5,科学防控林业灾害。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深化森林防火专 项整治行动,严格执行森林火灾信息报送制度,落实行业监 管责任和森林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监 测预警、检疫御灾和防治减灾体系,抓好以美国白蛾为重点 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健全镇、村二级病虫监测网络, 扩大监测覆盖面,提高监测准确率。6,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拓宽义务植树尽责渠道,继续创新线 上植树活动形式,进一步提高“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 建设质量,推动全民参与国土绿化。探索建设劳模林、巾帼 林、碳汇林等义务植树基地,加快林长制主题公园建设,有 序引导面上加强林长制主题公园建设,推动林长制工作向纵 深发展。三、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镇、村二级林长要带头履职,认真抓好各 自职责范围内的“增绿”“护绿” “用绿”“爱绿”工作。镇 林长制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切实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巡林护 林工作,强化问题交办和督查整改,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2广泛宣传发动。做好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的宣传教育和舆 论引导,结合“世界湿地日”“植树节”“爱鸟周”“野生动 物保护宣传月”“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重要节日,利用多 种媒体平台,扎实推进林业宣传,讲好林业故事,营造浓厚 氛围。3.强化督查考核。围绕年度工作任务,加强工作督查,及时 下发督查通报,曝光存在的问题。制定全面推进林长制考核 激励办法,实行年度考核与日常工作相结合,聚焦重点任务 落实,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切实发挥好 考核的导向作用。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完善“简报+ 通报+考评”机制,推动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