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川教八年级下册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docx
-
资源ID:86333570
资源大小:13.8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信息技术川教八年级下册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docx
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计算机的工作 原理。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 能力;培养学生自助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各大部件的功能。2、难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已经对计算机的整体结构有了大致的了解。向学生提出问题: 计算机是由哪些设备组成的?通过提问,大多学生回答:显示器、主机、键盘、鼠 标、耳机等组成。接着让学生观察图片证实回答是否正确。引入“裸机”概念。裸 机是指只有硬件而没有任何软件支持的计算机。让学生讨论“如果给你这样一台计 算机,老师帮你把电源线、连接线、网线都连接好,它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根据 学生回答情况,进一步说明计算机除了这些硬件设备,还需要安装软件。提问:“为 什么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来解决这 个问题。2、讲授新课(1)、什么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硬件: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物理设备的总称,是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是看得 见、摸的着的一些实实在在的有形实体。软件:是使计算机运行需要的程序、数据和有关的技术、文档、资料。它是计算机 的灵魂,是发挥计算机功能的关键。(2)、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冯.诺依曼设计思想”,回答计算机是由哪五大部件 构成?学生回答:“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这五大部 件共同组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3)、硬件系统各个部件的功能A、控制器相当于人的大脑,控制整个计算机的运行,是计算机中管理和控制的主要部件。B、运算器运算器是计算机中处理数据的核心部件,主要执行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C、存储器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的部件。分为主存储器(内存)和辅助存储器(外存)。常见的内存有:内存条常见的外存有:硬盘、光盘、U盘等。补充知识点:B (字节)、TB (太字节)、GB (吉字节)、MB (兆字节)、 KB (千字节)字节(Byte):简写为B,是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1TB=1O24GB1GB= 1024MB1MB= 1024KB1KB=1O24BlB=8bD、输入设备将计算机的程序、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各种数据转换为计算机能处理的 数据形式并传送到计算机内存中。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鼠标、键盘、扫描仪、摄像头等。E、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结果和信息从内存中输出。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音箱、耳机等。(4)、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构成。系统软件:用来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的程序。通常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 据库管理程序等。应用软件:为完成特定任务而设定的计算机程序。如办公软件(word、excel. PPT)、 QQ等。(5)、区分软件系统和系统软件从定义角度看软件系统:是运行、维护、管理、应用计算机所编制的所有程序和数据的组合。系统软件:用来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的程序。通常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 数据库管理程序等。从范围角度看计算机中所有软件均属于软件系统,而系统软件只包含软件中的一部分。六、总结有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点,教师补充说明。七、作业查阅资料,查找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有哪些?八、板书设计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控制器】I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一内存厂硬件系统 乂方廿理J、 存储拈I外存输入设备计算机系统yI输出设备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等) 匚软件系统I应用软件(办公软件、QQ等)总结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课程,其实践性比较强,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 个领域更新换代速度快。本学期我担任三至九年级的信息技术课教学,面对现有教 学条件,只能通过理论课的形式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进行学习,学生缺少实践操作 经验,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通过不断的琢磨、反复的修改,对本节 课的认识越来越深,教学设计思路越来越清晰,对本课教学进行如下总结。一、关于导入的设计本节课的导入分四个层次进行,首先通过询问学生自己见过的计算机由哪些部 分组成?然后让学生观察PPT课件上的图片,证实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第三步: 让学生思考“如果老师给你这样的一台计算机,老师把相应的电源线、连接线、网 线等连接好,它能否正常运行? ”引入“裸机”概念。第四步:教师介绍不能正常 运行的原因,提出问题“为什么不能正常运行? ”通过学习新课解决这个问题的形 式导入新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二、关于新课教学的设计1、复习上节课补充的内容“冯.诺依曼的设计思想”,引入组成计算机的五大部件, 对各个部件的功能进行介绍。2、对计算机软件的作用及功能进行介绍3、补充知识点:计算机的存储单位4、分析软件系统和系统软件的区别5、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进行图解分析三、课堂小结先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教师补充评价。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 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教师加以引导,弥补自己的不足。四、板书设计在设计板书是,我以总分的形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概括,让学生对本节课的 内容能够一目了然。五、作业由于八年级学生在校期间,不得使用手机且不能上网查阅资料,在设置作业时, 考虑学生可以利用周末进行访问或咨询,设置了 “查阅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的作业。教学反思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要求信息技术课程在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同时,更需 要重视技能的训练。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从生活走向信息技术,从信息 技术走向生活的认知过程。但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只能进行理论教 学,学生不能亲自动手操作实践,很难让学生准确掌握知识点。因此,我作了以下 反思:1、教学经验不足,不能准确抓住学生特点,导致学生听课迷茫。2、备课不充分,没有引入新鲜的东西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例不合理引发学生迷茫3、课堂时间把握不好,课堂教学知识容量掌握不恰当,出现时间剩 余或拖堂现 象。4、知识点连接不融洽,没有形成较好的过渡。5、探究活动设置较少,整堂课基本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学的现象,没有充分 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6、普通话不标准,由于跨省原因,两声地方语言差异,出现部分语言听不懂现 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