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中小学幼儿园家校协同育人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docx
-
资源ID:86346595
资源大小:13.8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平罗县中小学幼儿园家校协同育人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docx
平罗县中小学幼儿园家校协同育人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 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等系列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华 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 作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政策文件精神,提高教师家庭教育指导 水平,提升家长家庭教育能力,优化育人环境,形成家校协同 育人工作格局,营造良好家校共育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 面发展,助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深入实施家校共育提升行动。 结合平罗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 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全国、自治区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 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区域统筹、学校主导、家庭主体、社会 支持的基本原则,发挥优势,改革创新,推动家庭、学校、社 会密切配合,形成互信共生的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开创平罗 县家庭教育工作新局面。二、目标任务(一)构建规范的家校共育工作管理体系健全管理体系,联合市教体局师资培训中心,建立市、县、 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下同)三级家校共育工作机构,每级专 人负责,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系统推进家校共育工作。(二)打造家庭教育优质服务团队逐步建设专业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力量,引进知名专家 学者进行培训、以本县56名家庭教育讲师为主,选拔各校各 班主任和心理辅导老师,成立家庭教育师资库,不断提升全县 家校共育质量和水平。(三)实现家校共育服务阵地全覆盖进一步拓展家校共育指导服务阵地,通过三年努力使我县 落地式家长学校走深走实;拓展新媒体服务阵地,搭建基本覆 盖全县城乡家庭教育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家校共育指导服 务全覆盖;联合乡镇教育专干,推进家庭教育公共文化服务制 度化常态化,构建家校社共育“三位一体”服务格局。(四)培育具有平罗特色的家校共育品牌探索家校共育的多元路径,鼓励学校围绕家校共育实践问 题开展校本研究,深入挖掘自身资源和优势,丰富拓展特色活 动,形成平罗家校共育品牌。三、主要内容(一)大力提升家校共育实效和水平深入实施家校共育提升行动,以1所区级、2所市级和10 所县级家庭教育服务示学校为引领,发挥56名市县级家庭教 育指导讲师和学校家长委员会作用,通过家庭教育讲座、培训 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讲 活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推动家校协同育人 走深走实,营造全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二)建立三级家校共育工作指导中心成立以平罗县“家校共育”讲师团和各级学校家庭教育负 责人为家校共育工作指导服务中心,统筹设计、组织、实施、 指导全县家校共育工作。为家校共育开展提供各级组织保障。 指导各中小学成立学校、年级和班级三级家委会,探索建立家 长委员会参与学校重大事项决策、校内外教育管理的有效模式。(三)打造三支家校共育服务团队L聘请若干知名专家学者。选聘具备专业水准和丰富经验 的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学者或培训团队,指导服务全县家庭 教育工作,为学习借鉴先进理念、成功模式和创新经验搭建快 捷通道和交流平台,助推我县家长学校建设和家校共育水平整 体提升。2 .培养选拔讲师团。通过推荐、选拔、培训、考核等方式, 以全县现有56名家庭教育讲师为主,从学前教育至高中各学 段优秀班主任、心理、艺术、体育等学科人才、优秀家长代表、 热心“五老”队伍等选拔人才组成家庭教育师资库,逐步建立 校级、县级家庭教育百名讲师团。3 .招募组建百名志愿团队。从乡镇、学校和家庭中推荐产 生百名志愿者,争取全社会力量支持家庭教育工作。教体局和 学校要将班主任队伍建设成为家校共育活动的组织者、指导 者,使班主任队伍成为家庭教育志愿团队中的骨干力量。(四)搭建三个家校共育服务平台L完善落地式家长学校建设。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定期开 展培训及举办主题活动等方式,扎实做好落地式家长学校工 作,积极鼓励学校推进家庭教育示范校建设,对行动迅速、成 效明显的学校给予政策和一定资金支持。2 .加快“互联网+家校共育”平台建设。利用抖音、快手, 公众号等建立家校共育信息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家 长了解学校动态,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良性互动。3 .推进家庭教育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充分运用图书 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每年定期开展公益 性的家庭教育讲座或家庭教育亲子活动。联合乡镇、社区居委 会,利用街道社区及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开展大规模的公益性宣 讲,持续推进家庭教育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构建家 校社共育“三位一体”服务格局。(五)培育家校共育品牌特色1 .培育家校共育学校特色品牌。鼓励学校深入挖掘自身资 源和优势,探索和创新家校共育工作,在家校共育的制度、机 制、模式、资源平台、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特色,切实提高家 校协同育人实效。培育一批家校共育特色学校,总结提炼一批 可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的家校共育示范经验。2 .培育家校共育课程特色品牌。深化家校共育课题研究, 以课题研究推动课程建设。组建家庭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团队, 指导学校编写家庭教育校本教材,打造特色校本课程。利用三 年时间形成一批有数据、有分析、有对策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和 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系列校本课程和创新性家校共育活动。(六)常态化实施系列家校共育活动L开好“三会”。各中小学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定时召开家 长会、家委会、家教经验交流会。通过多种形式发布教育信息、 教学成果,解读学校章程、办学理念,听取家长意见建议,回 应家长关切,推广优秀的家庭教育经验等。3 .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各中小学要让家长进课堂、 进操场、进餐厅了解、体验、感悟孩子学校生活,并征求家长 意见建议,争取家长对教师、对班级、对学校、对整个教育事 业的关心、支持与理解。4 .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各中小学要以增进了解, 促进沟通为目的,持续组织好“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教师 家访做到态度诚恳,仪表端庄,语言文明,表达适度;以鼓励 学生为主,并诚恳的提出科学的家庭教育建议,与家长达成育 人共识,与家长共研教子良方。5 .开设校长信箱和校长接待日。各中小学在网上开设“校 长信箱”,向家长公布,及时收信与反馈;建立“校长接待日” 制度,对家长反映强烈的问题集中研究,及时解决,并反馈学 校的处理意见。6 .抓好家长读书指导和亲子共读活动。各中小学要以家长 读书指导和亲子共读为重点,依据“四步、一策”的工作思 路,即:做好宣传发动、过程引领、评价反馈和典型推广四步 骤,向每个家庭征集“家庭读书策略”,推动家庭读书活动, 引领书香平罗建设。四、保障措施(一)完善制度保障各校制订家校共育工作计划,完善家校共育管理制度,将 制度化家校共育工作纳入到学校日常工作体系,做到办公有地 点,资料有档案,保障有制度。(二)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家校共育经费保障机制。坚持公益性和购买服务相结 合的方式,发挥社会资源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积极作用。建立 项目资金,保证研究活动、教师培训和成果总结推广所需费用 的落实。(三)开展督导评估将家校共育工作纳入到对学校的考核评价和督导评估中, 积极运用督导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家校共育工作规范化、科 学化,提升家校共育工作品质。(四)加强宣传引导重视收集整理家校共育项目开展过程中的研究报告和个 案随笔、视频等材料,定期形成家校共育成果文集。对工作热 情高、推进力度大、成效显著的学校,组织宣传报道,及时推 广先进典型和成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