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docx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教学目标】1、认识实用类文本阅读理解考查题型。2、学会实用类文本阅读理解的答题方法。【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时数】8课时(14课时答题指导,2课时练习、2课时 讲评)【教学过程】一、认识题型4-6题,单项选择+主观,以非连续性文本为主,兼顾新闻类如访谈、 专访、新闻调查,人物传记等。(12分钟内,阅读5分钟,做题7分钟,单项选择5分钟,主观题7 分钟)二、实用类文本各种文体的特点及答题技巧(一)新闻类文本阅读1、新闻调查题型一一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又称“间断性文本”,它区别于由逻辑或语感 严密的字词句段落结构层次构成的连续性文本,是以间断性的内容信 息符号组成的一种综合性阅读文本。根据呈现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两大 类,一类以图(图表)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如图形、数字、图画、列表 等,由汉字、字母、数字以及各种线段、线条和框架模型组成的具有分析细节描写作用。 分析新闻数据运用。9)新闻材料的详略性思考材料角度是否不同。思考材料联系是否层进。思考能否开阔读者视野。10)新闻结构的合理性思考能否深化主题。思考结构是否完整。11)表达技巧的巧妙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篇章结构)对表现新闻对象特点的作用。对新闻文体特征的效果:生动形象,增强现场感、可读性。对受众体会作者态度的作用。对突现新闻的社会效应的作用。对表现新闻主题的作用。12)访谈的提问方式趣问一一消除陌生感,拉近距离。直问一一直切主题,不转 弯抹角。推问一一用推测的方法,引导采访对象说出真相。旁问一一不问原问题而有意问另一个问题,调节气氛、情绪(二)科普类文类阅读步骤1、整体把握,微观勾勒阅读原文后,可提出以下设问: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有什 么最新成果?今后的开展前景如何?作者对此新成果的态度和看法 如何?理清全文的脉络,把握主要内容,迅速提取每一节的主要信息。微观勾勒是指随时勾勒一些关键词语。一般勾画圈点以下词语:关联词:常见的关联词有表递进、并列、假设、条件、因果、转折关系等 几大类,阅读时,看到“首先”,要想到“其次”;看到“多项条件”, 要找到“唯一条件”;看到“所以”,要寻找原因高考命题者常常 在关联词语的运用方面设置障碍,如把原文的充分条件说成必要条件、 把因果关系表述成条件关系等。副词:此类文章在表述科技成果时经常用“已经” “将来”“或许”“可 能”“设想”等词语,要分清已成事实或未成事实,弄清词语的内涵 和外延。否认词:此类文章常用来表否认意义的词有“不” “非” “没有” “否决” “推翻” “拒绝”“无条件” “严禁”“取消”等。其中要注 意双重否 定表肯定的意思,如果一句话中否认超过三个,先取出两个否认变为 肯定,再理解全句的意思。还要弄清一些表否认词语确实切含义,如 “绝对”是“无任何条件的、不受限制的",“无条件”是“无要求限 制”。表示相反的词语:注意此类文章一句话中,表达内容上的相反。常用词语如“降低” “缩小洲成反比”“截然相反”“不同于”等。首先要具体理解表示相 反的词语的意义,具体到一句话要仔细分辨词语的细微差异,如果两 句话表达的内容不同,要把原句仿写下来,对照主谓宾的区别,如“满 月的时候,地球两极的气温有所升高,但中纬度地区情况截然相反”, 理解“截然相反”可仿写“满月的时候中纬度地区气温有所降低”。比喻词:由于此类文章表达意思比拟抽象,为了说得具体,常常用比喻修 辞手法或词语的比喻义,理解时要找出“本体”,如信息高速公路' 就是借用了美国50年代在全国修建的高速互联公路” 一句话中:”信 息高速公路”的意思不是“互联的公路”而是“互联的信息网络”。 要确切理解含有修辞的句子,要注意前后对照,特点对应。2、紧扣语境,把握内涵要准确理解判断词、句在文中的意思,那就要紧密联系语境,注 意上下文的修饰、指代等暗示条件,从而把握其内些词语要么是关键 信息点(如指代性词语、概念性词语),要么就是省略(或承前或启 后)了相关阐释内容。这些词语往往已突破了其原来的意义限制,与 具体语境结合而有了新的内涵。如何准确理解文中这些词语的含义呢? 在熟知词语本身固有意义的基础上,一般有以下三种技巧:瞻前顾 后法,即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比照辨析法,即仔细比拟辨 析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参 考语境法,即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科普文阅读考查的词 语往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 含的内容。科普文的重要句子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结构比拟复杂的句子, 可以用“抽取主干法”,抓住句子主干,理清那些修饰、限制等附加 成分,进而理解其含义。二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应该依照“句不 离段”的原那么,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领会,整体解析。三是与文章 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如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等)。要理 解这些句子的含意,既要注意它在段中篇中的位置,还要看清来龙去 脉。3、找准信息,识别混淆科普文章的阅读主要考查的是信息的筛选和分析比拟的能力。说 得通俗一些,就是“找”和“比”两种做法。一般说来分两步走:第一步,阅读题干和选项:要一字一句地读,找出考查的信息和 设置题目的角度。然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全文,画 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第二步,比拟选项和与选项有关的文中信息。必须掌握设置干扰 项的方式,找准原文的关键词句,细心与题干对照。一般从以下几个 方面认真比对:是否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混淆;是否偶然、必然 混淆;是否指代混淆,是否主客颠倒,是否偷换概念;是否现实 和设想混淆;是否肯定和否认、主要和次要关系混淆,是否无中生 有;是否条件和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颠倒。4、解题意识(1)文本意识:题目都源于原文,而答案与原文的关系那么是镜 中花,水中月的关系,看得见,却又看不清。命题者依据选文,考生 答题也要依据原文,因此,文本意识,考生必须注意意义点与意义块。(2)问题意识:阅读主观题就是要求考生就提出的问题作答, 考生一定要围绕“问题”对应回答,要问什么答什么,有几问作几答, 怎样问就怎样答。(3)得分点意识:阅读简答题的一个答案有多个得分点,而得 分点是同赋分紧密联系的。如果一道题2分,要求考生概括回答,一 般概括一个要点即可;要求用原文词句回答,那么一般要在原文中找出 两个恰当的词语。如果是4分或6分题,答案要点就两到三个(一般 一点2分).题目的分值,是答题得分点数的重要提示,考生要有得分 点意识,按赋分解答。(4)关键词意识:答案在原文中也是阅读题命题的原那么之一, 考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捕捉文中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语, 提取答案要点。文中的关键词句实际上就是答案要点,考生要学会从 文中寻找,并利用其提示作用提炼出答案。(5)术语意识:要识记和积累一些作答实用类文本阅读考题的 常用术语,这样才能做到更接近参考答案,才能得高分。(三)科普类文类阅读步骤传记有述传和评传两种:述传主要陈述人物事迹,结尾简要评价; 评传叙议结合、夹叙夹议。1、传记的文体特点: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 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 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 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 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 加以表现,以到达传神的目的。2、传记的阅读要求: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领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领实之 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领实之 间的关系;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 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 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因此,学生在阅读传记时,除了完成一般文章阅读的把握文章结 构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要求之外,还要注意以上五点。(2)具体题型试卷一般为3道题,第1题、第2题为单项选择(3分,共6分), 第3题为主观题(6分)。单项选择题,一般集中某一话题(或角度)设问,比拟集中和单纯。 需要细心。主观题。注意重视语段。答题模式同小说的思路题。3、传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认真审题,领会命题意图。题干的设置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 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后者那么是隐 性的,但却又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与命题意图 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2)整体阅读,寻找阅读区间。开掘题干中所隐含的信息,以题干 的“此信息”去求答案区间的“彼信息”。(3)筛选整合信息,组织答题语言。主要途径是提炼概括、转换 说法、语言重组等。4、重点题型及答题方法:例1.文章第四段写到了梁漱溟父亲自杀身亡这段文字在文中有 何作用?(4分)【答题技巧】这是一篇关于梁漱溟的评价,从写作学上讲,写梁 父之死为了更好地表现梁漱溟,所以,我们的答案大致应为“更好地 表现了梁漱溟【试题解析】结合本段内容看,主要是谈传主在文化方面的“本 事”,因此答案中要有“文化” 一词。【参考答案】说明梁漱溟关心国事是有家庭传统的;是梁漱 溟格外关注文化问题的原因;使读者对人物了解更全面。例2.作者在评述中国文化要义等著作特点的同时一,也指出了 梁漱溟的缺乏。他的缺乏之处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答题技巧】回答这类题,一是要注意分析好文章层次,看看文 章哪里是说缺乏,分几个小层次说的;还要注意抓住中心句和关键句, 特别是别人的观点。例3.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 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答题技巧】要想做好这类题可以从如下两点考虑:(1)文章在细节、材料的选用上的特点;(2)文章材料的使用与传主身份特点的关系。同时题目问的是“对 写文章的启示”,这就启发我们还应考虑文体特点,本文是一篇评传, 所以还要想到与一般传记的不同。【试题解析】本文思路比拟清晰,第一段最后一句“对梁先生的 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可视为总起句,后面几段均以此为中心展 开评述。因此,第一问要点为“学问和人格”。【参考答案】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溟的。启 示有四点。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3)中心内容要表达人物的身份特征。通过细节表现人物。寻求答案的蛛丝马迹之表现人物的方法。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细 节描写,性格、品质、思想、成就,时间、空间、逻辑,假设干事例等 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方式,抓住这些蛛丝马迹就能够找到思考的角度, 从而寻求到题目的答案。有寻求答案的蛛丝马迹二重视文章结构层次(意义段落)和段落层次。如以下几种:几个段落呈并列式排列,每段开头的句子整合到一起,就是答 案。一个段落中,各层的层意就是答案。一个段落中,相同结构的句子就是答案。一个段落中,重复出现的词语所统领的句子就是答案。一个段落中,多个分号隔开的句子就是答案。为什么以上所列会成为答案呢?因为这些段落或句子从形式上 看恰好与并列的“哪些”吻合。(1)传主的形象(基本同小说中人物形象题。)注意人物传记总的传主形象大多侧重于人物的某一方面(传记文 本主要呈现的)。(2)人物成功(更多先限定了某一领域)的原因内在:A、目标、志向;B、兴趣、爱好与才华C、计划与方法D、决心与毅力;E、勤奋与刻苦;外在:F、社会大环境,如切合社会(或者国家需要);G、小 环境,相应的行业研究与开展的气氛;H、家人与朋友(师长)的支 持,如家学传承;I、团队协作;J、传主人生遭遇与社会阅历。上述10条原因,并非需要全部答到,而是答案能出现的点。(3)全文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1)材料处理上的详略,与主题关系密切的就浓墨重彩,详写。2)人物描写的方法(参考第5类题型一一传主形象的塑造)3)引用资料、人物原话或者诗词。1引用资料,更好突出人物特点,揭示人物精神面貌;更具 有真实性,评价客观公正。2引诗词,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形象;使传记作品古朴文 雅,增强文学性。13引故事,增强文章的活泼性,作品更生动可读;映衬或者 烘托人物形象。14引传主原话(书信、日记等中的文字),应证作者观点;增 强传记真实感人的力量。4)点面结合。面(传主经历、主要事迹)的真实与点(细节等) 的艺术化处理。点(细节)是文学性的表达,面(基本领实)是真实 性表达。三、当堂训练限时完成教辅资料四、讲评练习学生交流,教师指导,强调易错点。【布置作业】熟悉答题方法。【典例分析】2019年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完整意义的文本整体;另一类是指选自不同材料的纯文字文本的信息 组合体,这些不同来源的文字文本彼此关联又相互独立,或甚至相互 矛盾对立,但它们之间有凝聚的主题或关键词。例如目录、索引、串 联词、辩论词、网络跟帖等,公务员招录考试中的申论材料题也是这 种类型的非连续性文本。再如网络文本中的超文本链接等。(1)依据表达方式,非连续性文本可以作如下分类:表达类非连续性文本这类文本主要是以事情的开展变化为线索,表达一件事情的开展 过程。解读这类文本,读者要能对事情的经过叙说明白,也可以对事 件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看法。最为常见的是连环画、漫画故事以及小 学课本里的看图说话等。如图2“人与机器人”。图片说明类非连续性文本文本解读要求对内容信息作解释说明,可从主观角度解释,便于 理解,也可客观用专业术语直接说明。最常见的是模型图、趋势图、 记忆模型图解、统计数据表等。好处是把抽象、复杂内容信息直观、 简明传达出来。如统计柱形图、统计表。指示类非连续性文本也可看作说明类非连续性文本,只是从功能上更倾向指示或提醒, 要告诉人们要做什么或怎么做,提供完成某项任务所需必要提示说明。 常见有路线示意图、程序图解说明书、使用图解说明、操作指南等。 如某车辆管理所验车流程图(见图3)。下面小题。9月19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国家大剧院举行。茅盾 文学奖是中国最高文学笑项之一,代表着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最 高荣誉。2011年,共有五位作家获得了这一殊荣,他们分别是张炜、刘 现龙、莫言、毕飞字和刘震云。记者:在你最初得到这样一个消息,得到茅盾文学奖的时候,你当 时的反响是什么?刘震云:当时我在菜市场买菜,然后出版人就给我打了一个 , 说评出来了,有你,然后我就买西红柿、鸡蛋,回家中午吃的是鸡蛋西红 柿面,当时新浪的主持人还问我,是不是这面吃的跟别的不一样,我说 挺一样的,鸡蛋就是鸡蛋,西红柿就是西红柿。记者:但心情不一样。刘震云:没有大喜。如果是惊喜的话,那就证明一句顶一万句 写得不够好。记者:你很自信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吗?刘震云:那倒没有,那也很可能它评不上,我只是觉得它评不上的 话,并不阻碍我对它的看法,我跟它相处那么长时间,我肯定知道它是 好的。你比方讲一句顶一万句,没评上茅盾文学奖,它会减色很多 吗?一句顶一万句这部长篇小说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出延津记” 讲的是杨百顺从故乡“出走”的过程,下部“回延津记”讲的是牛爱 国从异地“还乡”的过程。通过“出走”与“还乡”,一句顶一万 句展现了杨百顺和牛爱国的人生历程与命运逻辑,但这部作品的名 字却引发了人们的好奇。记者:为什么叫一句顶一万句呢?刘震云:一句有见识的话,胜过一万句废话。“一句顶一万句”这个 说法不是从我开始的,2000多年前有人说过,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就是早晨我得到一句有见识的话,我晚上死都可以。孔子这个话是很 讲究的,他不说朝闻道朝死可矣。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明明白白活一 天,这就是“一句顶一万句",一天顶一万天。其实一句顶一万句 还可以起另外一个名字。记者:会是什么?刘震云:一天顶一万天。记者:我不知道对您而言现在是否是你文学作品上的一个巅峰?刘震云:不是吧,我觉得我的写作刚刚开始。为什么说刚刚开始呢? 是由写作者变成倾听者的刚刚的开始。从写作者到倾听者,是刘震云在创作一句顶一万句时的最大 感悟。作为一个倾听者,刘震云在这部作品中将每一个人物的话都原 汁原味地记录下来。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他的另一部与说话有关的作品 手机,手机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严守一, 因为职业的关系,严守一每天都要说很多的话,但在这部书的封底,却 写着这样一行字:“世上有用的话,一天不超过十句”。记者:似乎说话的这个关键词还是在您的作品中延续?刘震云:当然,我觉得,说话是重要,说什么样的话,谁在说话,是作者 在说话,还是书里的人物突然自己想说话,而这个话别人没说过。我觉 得这个是靠作家的想象力抵达不了的,而是人物自己。我觉得,他突然 觉得我应该有一个情绪和心灵的出口,所以当严守一的奶奶去世之后, 他突然觉得他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说话了,没有任何人可以说话, 他应该怎么表述呢?严守一像他6、7岁时一样,拿着一个手电,一个人 又到村口的同样的土岗上往天上写字,奶,想你。我突然觉着的话,往天 上写字的这种状态,我特别地想跟严守坐在一起聊天。可能他在说,我 在倾听,够了。当你由一个写作者变成一个倾听者的时候,你的写作也 变得无比的自由,接着就有了一句顶一万句。记者:但很多人也会说,这些书中的人物也是你作家创造出来的。刘震云:你是创造出来了这么一个人物,但是这个创造是怎来的, 过去的话,可能是刘震云让谁来的,现在的话是你们两个在一个十字路 口相遇了。我曾经说过一个去我们河南汴梁的理论,我出发了,我出发 的同时,可能书里的人物也早就出发了,然后在一个黄河边上,大柳树 下,我们遇到了,我说你去哪,去汴梁,你呢也去汴梁,抽起烟来,特别对劲, 说咱俩一块走吧。记者:只是个同路者。刘震云:是个同路者,是你的朋友。这样的写作状态是不是更水乳 交融一些,情感上,当然比这个更重要的是解放。记者:哪方面的解放?刘震云:倾听本身就是一种解放。记者:我现在就很解放,很自由。刘震云:好的主持人一定是一个最好的倾听者,而不是最好的提问者。(摘编自面对面刘震云文学之路,有删改)1.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篇同刘震云面对面的新闻访谈,从他的获奖作品聊起,最后谈 到了他的创作理念。B. “一句有见识的话,胜过一万句废话”,刘震云在作品中表达了 这种“有用”的观点。C.刘震云尝试用在作品中来展现普通民众的生活,他的创作源于 生活,而又高于生活。D.访谈中刘震云的回答朴实而不失幽默,善用比喻,把复杂的问题 简单化,通俗易懂。2 .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新闻访谈是指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询问、倾听和 记录等活动。这篇访谈表达了主持人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采访技巧。B.作者借助一句顶一万句小说的创作,传达出他不说废话, 只传达人物原汁原味的对话意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已到达文学创作 中的巅峰。C.刘震云的创作理念是将文学创作回归朴实,尽可能还原生活, 由写作者变为倾听者,并最终成为和读者水乳交融的同路者。D.这次的访谈,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作家刘震云朴实接地气的创 作风格,通过了解作家,从而更好理解作家在文学作品中传达出的精神。3 .这次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哪几个方面的问题?请结合材料加以 概括。【答案】D1. C2. 获茅盾文学奖的心情获奖小说名字的含义和作者的创作 意图作家自己对作品的评价以及他的文学创作理念。【解析】1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 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观点等角度 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 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材料进行比拟,找到两者表 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 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区分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D项,“善用比喻” 一句理解有误。刘震云在回答记者问题时, 没有使用比喻句,不能因此推断他善用比喻。应选D。2 .此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 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 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C项,“并最终成为和读者水乳交融的同路者”分析错误,根据 文本分析可知,刘震云说的“同路人”指的是作者与小说中的人物成 了同路人。应选C。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 答此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 文中词语概括作答。这次访谈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结合文本概括如下:获茅盾文学奖的心情。“在你最初得到这样一个消息,得到茅 盾文学奖的时候,你当时的反响是什么”“没有大喜”“我只是觉得它 评不上的话,并不阻碍我对它的看法,我跟它相处那么长时间,我肯定 知道它是好的"。获奖小说名字的含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为什么 叫一句顶一万句呢”“一句有见识的话,胜过一万句废话” “孔子 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作家自己对作品的评价以及他的文学创作理 念。“似乎说话的这个关键词还是在您的作品中延续”,作者更愿意做 一个倾听者,倾听作品中人物说话,把自己和作品中的人物当做同路 人。作者认为这样的写作状态更水乳交融。【方法小结】【答题思路】备考4大策略客观题居多的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时,要注意以下4点:(1)采用正确的阅读顺序,即“主观题题干一原文一客观题”,这 种顺序既能防止客观题错误选项“先入为主”,又能第一时间发现主 观题的答案要点。加强客观题的训练,把握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客观题题文的“比对点”,提高比对效率。提升读图能力,掌握解答图表题的技巧。这一点对准确理解文 意和精准做题均至关重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重视对图表信息获 取能力的专项训练。掌握根据原文内容,摘取、整合、提炼答案的能力。“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包括:该文本与同类其他文本的不同之处,或者文本本身存在的疏漏 之处,往往成为阅读理解中需要探究的问题;首先要结合同类文本的一般表现,提出探究的问题,并说明自 己的观点;结合文本的内容和形式,对自己的观点作出分析论证。也可以 与同类文本进行比拟,分析优劣;对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的探究,不能仅止于对文本的认同,要 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无论是探讨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还是探讨文本反映的时代 精神,都必须从文本的材料出发。能从选择材料、提炼意旨、构思谋 篇、遣词造句等角度加以分析,对不同作品的优劣高下作出评价。具体答题技巧为:(1)选定目标,确定特色,在通览文本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思 考、评价的对象,被选定对象包括材料选择、主题提炼、谋篇布局、 遣词造句等。(2)分析提炼。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捕捉主要材料,要善于对 占有的材料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对其中蕴涵着的人生价值和表达出 来的时代精神进行开掘整理;一是指要善于对“时代精神”进行分析 提炼,对文本反映出来的人生态度与时代精神要进行思考,要有自己 的看法。(3)提出自己的看法,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看法,表达出自己 独到的见解。【对点综合提升练】一、【2019年黑龙江鹤岗一中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后面题目。在中国民歌界,龚琳娜无疑是个“另类”。几年前,她以一曲忐 忑名噪南北,绵延其间的喧嚣与不安,几乎成为这个时代的寓言, 也让她走进公众的视野。然而,2013年她和老锣创作的法海你不 懂爱、金箍棒却让他们背负争议。春寒料峭的3月,我走入龚琳娜和老锣在北京举办的“古诗词音 乐沙龙”。静夜思、登鹳雀楼老锣将典雅的中国诗词嵌入音 符与律动,再加上龚琳娜或柔美或刚烈、或深沉或彷徨的歌声,温柔 地唤醒那些沉睡的文化记忆,让人感叹听觉与心灵的共振竟如此美妙。 演出后,龚琳娜向我讲述了她眼中的自己及民族声乐。此生不做“套中人”记者:5岁登台独唱,20岁保送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加入中央民 族乐团,1999年获全国青年歌手大赛银奖和“观众最喜爱的歌手 奖”华服、盛典、鲜花、掌声似乎都已顺理成章。你那时为何要 出走民歌界,为何回归?龚琳娜:大学毕业后,我发现民族音乐的环境太单一了,几乎是 千人一声。我不想做一个“套中人”,必须打破自己。这时遇到了老 锣,是他让我“翻开” 了自己。旅居德国,让我看到世界民族音乐的 风貌,捕捉到中国音乐的“根”一一中国民歌和戏剧的唱法,就像登 上了鹳雀楼,有一个更开阔的视角回望自己的文化。老锣告诉我,要 让西方人听到汉语的美丽。静夜思、忐忑等老锣的音乐中既有 中国音乐的“根”,也有与众不同的尝试,是21世纪中国的新声音。 我们云游世界,在大自然里返璞归真,不断找寻自己。当这些积累几 乎要在我的身体里“爆炸”时,我告诉自己必须回来。记者:今天你演唱静夜思、登高,每一曲唱毕,都忍不住 拭去眼泪,很少有歌者被音乐感染到如此境地。龚琳娜:唱歌是生命魂魄的反射,要离自己的心很近。作品和作 曲家要很纯洁,歌者也必须干净,因为歌唱是回归自己内心的过程, 而不是向观众炫耀什么。因此感人的不是华丽的声音,是真实的力量。 假唱假意,再大的名声,再高的技巧,都是故弄玄虚。记者:如何让歌唱回归自己的内心,保持“纯洁”?龚琳娜:在德国,我们住在山里面,我每天找一片干净的林地, 脱去鞋子,光脚踩在地上,感觉自己的身体是一棵树、一朵花,从那 一分钟起开始忘掉自己。从大自然里找到了这个东西,再唱歌的时候, 状态就不一样了。既然上天让我拥有了这个舞台,就要努力把这个舞台变成桃源, 把我们的音乐变成桃源的音乐。首要的是永远尊敬音乐,音乐就是我 的信仰。我不可以跨越它,利用音乐来炫耀自己。在北京,我们租住 的房子有个小花园。天气暖和了,我就光脚踩在土地上,那种踏实感, 让我感到不是悬在半空中。每年7月,我们都要去森林,去呼吸,放 松自己。这样的方式,让我不会丢掉干净的心灵。可惜“山珍”无人知记者:你在微博里写:“我们的歌里有忐忑、金箍棒等麻 辣火锅味的,也有走西口、好花红等小吃类的,功夫最深的要 数登高、桃源行等自然山珍”。为什么通过媒体传播的是“麻 辣火锅”,而不是功夫最深的“自然山珍”?龚琳娜:在春晚你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没有人会静下来听登高, 要呈现的音乐必须有光彩,而非内敛的。其实,你要唱得深刻,而非 浅表的热闹,更难。我对于金箍棒、大笨蛋的喜欢并不弱于古 诗词音乐。古诗词音乐是一种精神营养,提醒我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 但在日常生活里,快乐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金箍棒”就是你的武 器,帮你打败内心不好的欲望,生活中特别需要金箍棒一类的作 品。记者:同为“麻辣火锅”,为什么忐忑的认可度较高,法海 你不懂爱、金箍棒却招来争议?龚琳娜:一个作品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能否得到别人的认可,更 重要的是让人获得。法海你不懂爱的任务就是把这句咒语植入你 的大脑,告诉你但凡真爱遇到阻碍,就要唱这首歌。我想很多人不是 不喜欢金箍棒,而是不喜欢我“齐天大圣”的扮相。这毕竟是这描述类非连续性文本这类文本用来呈现比拟复杂内容信息,又可分为主观性描述和客 观性描述,前者主要凭借主观印象描述事物特点、方位及和其他事物 间空间关系,常常是简图,后者那么从客观角度观察空间信息,通过图 表描述,比前者更具权威性。描述类非连续性文本多是各种各样图纸, 如地图、水文剖面图、操作程序图、军事上战争态势图等。论述类非连续性文本这类文本多是指选自不同材料的以文字为主的信息组合体,或者 说是多重链接文本,这些不同来源的文本可以彼此关联或者独立,也 可以相互对立,但是它的主题或关键词是凝聚的,是收敛的。它们一般 涉及概念和命题的关系,读者必须对这些不同的材料进行分析、整合 和凝炼,才能全面把握文本主题。例如辩论词、网络跟帖、公务员考 试中的申论材料题,又如浏览的网页、菜单列表等。教材中的“综合 性学习”也属于这类文本。(2)答题指导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都对某一新闻事件或问题作 了报道,概括说明两者各自传递的信息有哪些异同。(了解新闻要素,寻找有效信息区间;抓住关键词句,把握 新闻要点;筛选整合,分条作答。)2)比拟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两家媒体记者报道的侧重点 有哪些不同。(事件消息、原因评论)3)根据材料三,谈谈作者认为某领域有哪些表现与问题(危害)。种扮相的第一次亮相,我也在探索。大家在讨论和碰撞中,才能激发新事物的出现。记者:所以,能否带来新感受,是评价作品的重要标准?龚琳娜:不,不是外在的刺激,而是内心的感动。自然而然流露 出来的、经得起观众咀嚼和时间检验的作品,才是好作品。我看重音 乐给观众带来的力量,希望我的音乐传递生活的希望。记者:那些“自然山珍”有面向公众的传播渠道吗?龚琳娜:没有。要么是拼盘晚会,要么是死板的音乐会,古诗词 音乐的生存空间几乎没有。我希望大家能关注这局部。通过音乐激活 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是我们的愿望。4 .以下对这篇访谈录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这篇访谈开头的导语既点出了龚琳娜的独特个性,以激起读 者的阅读兴趣;又突出了古诗词音乐的美妙感人,与结尾暗暗呼应。B、本文中的记者认为,龚琳娜是被音乐感染的拭去眼泪的极少 读者,说明歌唱者必须以“纯洁”的心态演绎纯洁的歌曲才能感人。C、龚琳娜认为,她演唱的金箍棒没有得到很多人的喜欢, 只是因为这些人不喜欢她的扮相,但对这支歌曲还是很喜欢的。D、龚琳娜认为,音乐作品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是能否让人获得 内心的感动,好的音乐作品应当让人获得,应当经得起时间的考验。5 .龚琳娜宣称自己不愿做一个“套中人”,这里的“套中人”是 什么意思?她为何不愿做这样的套中人?请结合原文进行简要分析。6 .访谈录中“可惜山珍无人知”,这个小标题中的“山珍”指的 是龚琳娜吗?如果是,请谈谈理由;如不是,请说说指的是什么,并 说说理由。【答案】. A4 . (1)套中人指局限在民族音乐中,只做民歌手的人;(2)龚 琳娜认为中国民族音乐的环境太单一;(3)必须“翻开”自己,了解 世界民族音乐的风貌;4.必须拓展领域,捕捉民族音乐的“根”,即 中国民歌和戏剧的唱法;5.龚琳娜此时心中的各种积累都已经从量 变到质变,即将在身体中爆炸的时候。(答出四点,大意对即可)5 .【观点一】山珍指的是龚琳娜。因为龚琳娜功夫最深的要数登 高桃源行等自然山珍。她在和老罗创造的金箍棒等让他背 负争议,众人不解。龚琳娜在德国时住在山里,从自然中找到了信仰, 这些“自然山珍”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她本人【观点二】山珍不是龚琳娜。因为她在微博中已经指出山珍是登 高桃源行等歌曲。登高桃源行属于诗词音乐,而诗词音 乐的生存空间在她看来几乎没有。所以小标题“可惜山珍无人知”的 “山珍”指的是古诗词音乐。【解析】6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B项第二句内容不是记者的看 法,而是龚琳娜的看法。C项文中虽然有'很多人不喜欢金箍棒' 一语,但不应仅仅指此歌,还应该指她的演唱。D,龚琳娜并没有说 唯一。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 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7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解答时 抓住龚琳娜回答的“大学毕业后,我发现民族音乐的环境太单一了, 几乎是千人一声” “旅居德国,让我看到世界民族音乐的风貌,捕捉 到中国音乐的“根”一一中国民歌和戏剧的唱法,就像登上了鹳雀楼, 有一个更开阔的视角回望自己的文化” “当这些积累几乎要在我的身 体里“爆炸”时,我告诉自己必须回来”这些关键性的句子就可体会 出。8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解答类似题目,无 论如何评价,首先应明确态度,不可模棱两可。认为“山珍”指的是 龚琳娜可以,认为是她的音乐作品也可以。阐述理由时要充分,理由 不能太简单,要紧扣文本。语言表达要规范,不能有错字,病句,错 字病句都会成为减分的因素。二、【2019年湖北孝感高三八校联盟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以下小题。叶嘉莹,点燃现代人的诗词情环球人物:叶先生,您说没有诗词,您难以在人生的逆境中 坚持下来。困顿时,哪些诗词给您以慰藉和勇气?叶嘉莹:晏殊写过一句词:“满目河山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满目河山都是引起你怀远的,可你怀念远人,远 人就来到你面前了吗?你就飞到远人身边了吗?所以他说“空念远”, 念远是白白的,没有用处的,伤春也是空伤春,他写的是两重的悲哀, 也是两重的反省。晏殊解决的方法就是不如怜取眼前人。我大学毕业, 曾经到私立的并不著名的学校去教书,但我讲课一样认真去讲。眼前 要做的,我把它做好。我不能对不起陶渊明、杜工部、李太白。他们 有这么好的东西,我一定要把他们好的东西讲出来。所以,一个人不 要梦想,不要空想,不要空空地怀念过去,不要白白地梦想将来,要 珍重你的现在。环球人物:这有些像现在年轻人爱说的,“不恋过去,不惧将 来”,然而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在逆境中的悲伤自怜,古人如何克 服?叶嘉莹:假设以欧阳修为例,欧阳修历经宦海沉浮,晚年到颍州西 湖定居,写了十首采桑子,每首的第一句结尾都是“西湖好”,而 他所写的西湖景物,无论任何季节,任何天气,没有一时一处不美好。 读一遍就能体会到他遣玩的意兴。他不是浅薄的欢乐的追逐,他是透 过悲慨写欢乐。我的老师顾随先生说:“我们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 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有的人悲哀,对世界都痛恨,都悲观, 也有人盲目享乐。可有修养,有情操的人,虽认识人生可悲慨的一面, 仍能够看到世间可欢喜可赏爱的一面。环球人物:顾先生说得真好,“有生之事业,乐观之生活”。然而人们往往是在追逐事业和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体会了顺逆无常, 生出许多人生际遇的感怀,甚至是伤怀。叶嘉莹:那么,你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写大江, 李后主写什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 生长恨水长东”。他写的只是悲哀的一面,没有反省和超脱的一面。 苏东坡那么不然,“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悲哀感慨之中 有一种超脱,一种通古今而观之的气度。通古今而观之,这是做人要 培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环球人物:对现在很多年轻人来说,在一地成长,在一地读 书,又在一地工作,回忆过往,每个地点都能让人产生乡情。而思乡, 恰好是古诗词另一个恒久的主题,对吗?叶嘉莹:韦庄有菩萨蛮五首。第二首,他在江南,人家劝他 “未老莫还乡”,他坚持一定要回到故乡。可是到第三首,他说“如 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我现在不得不离开江南了,回想 才觉得当年在江南的那一段日子,还是好的,还是快乐的。我当时是 年轻的,春天时穿上美丽的春装。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