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义务植树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ocx
李世华在全县2023年义务植树发动大会上的发言县委副x李世华 (2023年2月3日)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县2023年义务植树发动大会,这是连续四年在 春节前组织召开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会议,充分说明了县委、县ZF对生 态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县委、县ZF建设绿水青山的信心和决 心,这标志着全县国土绿化行动正式拉开帷幕。刚刚,通报2023年度 新一轮退耕还林和2023年全民义务植树目标责任考核情况,表彰了 2023年度新一轮退耕还林和2023年全民义务植树先进集体,与乡镇 和部门签订了 2023年全民义务植树目标治理责任书,明确了目标任务, 靠实了工作责任,期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既要肯定成绩坚决信心,更要找准问题弥补差距,增强林业生 态建设的责任感2023年,全县上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严守生态三大红线,举全县之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新增造林绿化面 积3.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2.74%,完成了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连 续双增长,为全县经济社会可延续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一是森林总 量和质量双提升。高质量完成2023年度新一轮退耕还林2.45万亩,自 筹资金575.7万元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补植补栽3.66万亩,合格率到 达99%。完成工程区封山育林1500亩、中幼林抚育6000亩、森林抚 育6000亩。实施了 S313线立节镇杰迪村南北两山造林绿化上水喷灌 工程、博峪乡阿路沟口至第二坎道路绿化工程和槐大公路绿化工程。 二是植树护绿成为行动自觉。发动广阔干部群众、青年志愿者和境内 水电企业职工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年均义务植树到达50万株以上, 党委领导、ZF主导、社会参与的植树护绿格局逐渐形成。三是林业经 济稳步开展。新增经济林果面积1.82万亩,全县经济林果总面积到达 24.9万亩,其中核桃16.73万亩、花椒3万亩,建设核桃高接换优示范 点800亩,大樱桃种植示范园141亩、秋猴桃30亩。林权抵押贷款 350万元,新增林业专业合作社9个。四是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深刻开 展“花开舟曲花卉种植行动,在乡镇、公路沿线、新老城区、景区周 边种植欣赏花卉1600余亩,在峰迭新区居民小区打造主题花园13个。 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在乡村房前屋后 实施绿化9.73万余平方米。五是资源管护卓有成效。140.2万亩天然林 和29.1万亩公益林得到全面有效爱护,全年未发生森林草原火灾事故, 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逐渐禁决,土山羊反弹问题和开荒种 植药材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六是生态红利逐渐释放。全年兑现各类造 林补助7124.5万元,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聘生态护林员370名,按 照每人每年8000元的标准落实酬劳。县林业局被评为2023年“全国 绿化先进集体、2023年“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抓绿化就是抓开 展。只有加大绿化步伐,爱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开展生产 力,才能完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完成开展与爱护的双赢。抓绿化就 是抓生态。只有扩大绿色植被,才能增加绿色资源,增强生态功能,提 高生态承载力,让生态环境更美好。抓绿化就是抓民生。只有充分利用 丰富的绿色资源,大力开展绿色富民产业,才能累积更多绿色财富,让 各族群众充分享受生态实惠。抓绿化就是抓形象。只有把绿化工作做 好了,绿色底蕴才会更加深厚,美誉度才能不断提升,吸引力将会不断 增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森林资源总量缺 乏,整体绿化水平和质量不高,生态脆弱问题依旧突出;苗木成活率不 高,成林效果不佳;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不深刻,林下经济开展缓 慢,林业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林果经济产业化程度不高,核桃品种老 化,大樱桃、桑蚕等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精深加工企业不多,规模不 大、规格不高,产业链条不长,产品出口不畅,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没有到达最大化;科技效劳推广应用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林业有害生物跨地域传播的风险越来越高,防控形势愈来愈严峻;爱 护森林资源任务仍旧艰巨,私占林地、乱砍滥伐问题时有发生。对于这 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四个坚持,提出“坚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漂亮中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 “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甘肃省(构建 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开展崛起的意见)马上出台,州十六届人民代 表大会二次会议明确要“聚焦绿色开展,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 些都充分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到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使命更加 荣耀,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必须精确推断和把握新形势、新任务,进一 步提高思想认识,正视问题,查找缺乏,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力推动全 县林业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二、既要抓住重点强力突破,更要统筹全局综合推动,完成林业生 态效益的最大化生态是全县各族群众赖以生存和开展的根本,是我们完成绿色崛 起、决胜未来的最大法宝,也是我们永续开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 设是一项荣耀而伟大的事业,也是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更是我 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一)以“塞罕坝”精神抓好林业生态建设。2023年8月对河北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 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 上艰难奋斗、甘于奉献,制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 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难创业、绿色 开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 个生动范例。要求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开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 持之以恒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我县山高沟深,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 失严峻,荒山荒坡蒸发量大,植树造林困难。要完成山更绿、水更清的 目标,全县上下必需要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爱护与修复牢牢抓在手上,以“前人栽 树后人乘凉的奉献精神,留下一片青山翠绿;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 勇气,脚踏实地、知难而进,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始终保持坚韧不拔 的毅力,一代接着一代干,“立下造林愚公志,定叫荒山换新颜。同 时,要结合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深挖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寻觅 我们自己“塞罕坝,树立起全县生态建设的精神旗帜,进一步增强全 县恢复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的信心和决心。(二)以更高的标准抓实植树造林工程。坚持高标准建设、养护, 做好义务植树、荒山造林等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将山水林田湖作为生 命共同体进行综合治理修复和绿化美化,完成远郊青山绿水、近郊绿 色环抱,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要全力抓好义务植 树工作。各乡镇、各单位要严格按照今天会议安排,对比(舟曲县2023 年义务植树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好本地域、本单位的义务植树工 作,切实担负起新造林地树木的管护责任,浇水、培土、修剪等后续管 护措施要及时到位。县林业局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及早做好 勘察设计、苗木调运、技术力量调配等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植树任 务。二要大力实施造林工程。县林业局要积极争取工程资金,大力实施 荒山造林、封山育林、道路绿化、河道绿化等造林工程,增加全县绿化 总量,拓展绿色空间。探究推广企业投资、冠名开发、认管认养、共建 捐建等运作模式,撬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林业生态建设。各乡 镇要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积极引导广阔群 众做好田间地头、庭院内外、巷道两侧的造林绿化,切实做到见缝插 绿。三是稳固退耕还林成果。经省州检查发觉,我县局部退耕地块苗木 成活率不达标,对此县上自筹资金对2023以来的全部不合格退耕地块 进行补栽,稳固退耕还林成果。各乡镇和林业局要高度重视退耕还林 的管护工作,要教育引导群众按照“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 原则,全面落实包栽植、包成活措施。同时,要创新管护方法,因地制 宜推行集体统管、联户共管、托付代管等形式,加强退耕还林地管护。(三)以创新的举措抓活生态经济建设。把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 开展结合起来,延伸拓展群众稳步增收和脱贫致富渠道,在林业生态 建设中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一是高品位打造“白龙江畔柿子红 秋冬旅游特色品牌白龙江畔柿子红秋冬旅游特色品牌是深刻推动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等深度融合的创新举措,既能绿化环境、开展 经济林果产业,又能提升全县旅游形象。县林业局要高站位、高起点编 制好工程规划,催促施工单位落实包栽植、包成活措施,真正完成一次 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景。二是培养提升经济林果产业。各乡镇、县 林业局要按照富民产业培养提升年工作要求,抓好林果品种改进提升 工程、田间治理技术培训提升工程、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工程。标准化 建设核桃高接换优示范点,改进提升核桃老品种,引进油橄榄、大果樱 桃、称猴桃等新品种,优化林果种植结构。加强管护、抚育、病虫害防 治、高接嫁优等方面技术培训,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到核桃、桑树、花椒 等培植技术先进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提升经济林果精细化、科学 化治理水平。扶持、引进林果产业加工销售龙头企业,提高林果精深加 工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探究“三变+经济林果模式,深刻推动林 权制度改革,激活林地资源资产,引导群众以经济林果等林地折价入 股或经营权承包入股,由经营主体统一治理,群众按入股比例获得收 益,促进经济林果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开展。三是大力推动生态扶 贫。县林业局、农牧局要积极协调争取“生态护林员、“草管员名 额,适当调高酬劳,让更多群众端上“生态碗、吃上“生态饭。按 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协 议式和龙头企业“订单式等多种方法带动贫困户开展经济林果产 业,促进贫困群众延续增收、稳定脱贫。四是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经济 功能。县林业局、旅发委等部门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全县森林 旅游资源,探究开展林业生态观光、休闲探险、森林体验等旅游创意工 程,尤其是要重点抓好沙滩森林公园、大峡沟森林公园等景区景点的 建设、筹划、包装和宣传推介工作,让富集的森林资源为群众带来生态 红利。(四)以更硬的措施抓严森林资源管护工作。毫不动摇地坚持环境爱护根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 环境爱护制度,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全力构建生态安全屏 障。一是稳固提升整改成果。县环保局、林业局、国土局等部门要以钉 钉子的精神,持之以恒地推动中央环保督查反应问题整改工作,尤其 要抓好自然爱护区环境爱护问题的整改,为迎接中央环境爱护督察“回 头看和省级环保督察打好根底。二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各乡镇和 相关单位要加大森林爱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生 态环境爱护意识。县森林公安局和林政部门要严厉打击乱砍滥伐、非 法盗运、毁林开荒、侵占林地、破坏野生植物资源等违法犯zui行为, 对违法案件发觉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三是加强森林草原防 火。入冬以来,天气延续干旱,森林草原防火形势不容乐观。各乡镇要 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坚决把防火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人 员、每个环节、每个地域,加强火源管控,最大限度减少森林资源损 失。四是加强森林抚育。县林业局要稳步推动国有林场改革,围绕“增 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双增目标,全力实施好天保二期、重点 公益林建设等工程,加强工程区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等措施,全面爱 护好天然林资源。五要严防土山羊问题反弹。局部乡镇和部门对土山 羊淘汰工作存在麻痹思想,工作劲头有所减弱,出现了淘汰不彻底和 局部反弹等问题。各乡镇要进一步加强土山羊淘汰工作力度,县森林 公安局、农牧局等部门要履职尽责、严格执法。三、既要加强督查追责问效,更要注重宣传形成共识,凝聚生态文 明建设的向心力林业生态建设事关重大,事关长远。各乡镇、各单位必须从加快林 业开展、爱护生态环境、增加群众收入的角度出发,切实加强组织领 导、紧密协同配合、加强政策宣传、严格催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一项根底工程、 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真正摆上重要位置,提上议事日程。各乡镇 ZF主要负责人是林业生态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直接责任 人,要在组织领导、政策制定、工作部署等方面上心上手,层层靠实责 任,确保领导力量到位、工作部署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监管措施到 位。要与各村签订义务植树目标责任书,将具体建设任务落实到山头 地块,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要紧密协同配合。林业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 部门的积极参与、通力协作。各乡镇、各部门要各司其职、主动沟通、 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切实把各方工作力量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 往一处使,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县委、县ZF督查室和县林业局要对义 务植树苗木的保存成活情况跟进催促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改正,催促 整改落实,对敷衍了事,无故推托,拒不参加义务植树的单位,要在全 县通报批判,对后期管护措施不到位,造成苗木大量死亡的,要严肃追 究责任。三要营造浓厚气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深刻宣传林业生态建 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全社会关注生态的忧患意识、改善 生态的责任意识、爱护生态的法律意识,提高全民爱绿、护绿、植绿的 行动自觉。深刻宣传近年来全县生态治理、造林绿化的庞大成绩、典型 人物和先进事迹,及时报道造林绿化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 大力宣传县上出台的加强生态建设、开展生态经济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和奖补方法,让基层干部和广阔群众熟悉政策,了解政策,切实发挥好 政策的导向作用,激发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为加快林业生态 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气氛。同志们,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坚决不移地推 动生态文明建设,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开展新 格局,把舟曲建设得更加漂亮,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 清的优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