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治理中运用大数据面临的问题与对策.docx
在基层治理中运用大数据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实施,各地在运用大 数据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优化政务服务、强化基层治理等方 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大数据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 产生了诸多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解决好大数据管理 和应用问题,都迫在眉睫。本文以湖北省荆门市为例,系统 梳理了该市发展大数据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深入查找 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现实挑战,并从加强教育引导、优化治 理结构、促进资源融合、激活神经末梢、确保常态长效等方 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单位和个人提供 参考借鉴。关键词:大数据;社会管理;政府治理;政策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 迅猛发展,我国网民规模已超过10亿,形成全球最庞大、覆 盖最广泛的数字社会。不可否认我们已经迈入数据化、智能 化时代,即当下常说的“大数据时代:从网络购物、外卖点 餐,到扫码支付、手机导航,再到移动办公、远程视频等, 可以说大数据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给我们的日常生活、 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2020年以来,突如其来安全隐患。要发展培育一批大数据龙头企业,坚持引进和培 育并举,通过政策支持、税费补贴等方式支持现有大数据企 业做大做强,为相关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大力培养大 数据专业人才,加强统计分析和计算机领域人才的交流互动, 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招博引硕”、专项人 才计划等方式,大力引进大数据相关人才投身基层实践,为 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结语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数据产业发展是大势 所趋,也必将大有可为。但大数据应用是一把“双刃剑”,笔 者并非否认大数据技术的宝贵价值和重要意义,只是呼吁在 数据技术方兴未艾的重要时刻,通过对其深入分析、理性思 考,找准其存在的突出问题,靶向施策、对症下药,这样才 能趋利避害,促进大数据产业有序健康发展。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这一进程,疫情造成了社交阻隔,带来了数据信息量的暴增,来了数据信息量的暴增,线上下单、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成为高频热词。不少权威机构和专家预计,“后疫情时代”将 是数据时代,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将进一步融合,大数据将 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党 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标志着 大数据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启了大数据建设的新篇 章。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提出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中央、各省区市也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智慧城市、电子政务及大数据产业发 展的政策措施,推动相关工作落地落实。2017年12月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实 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 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 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这为我们发展大数 据产业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22年,笔者在湖 北省荆门市进行深入调查,了解了荆门市运用大数据提升城 市管理水平、优化政务服务、强化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情 况。2019年,荆门大数据中心成立,作为市行政审批局的二 级单位,负责全市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工作。成立了由市 长担任组长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全市电子政 务、大数据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就重难点工作及时研 究调度,确保相关工作顺利推进。制定并发布了荆门城市 大数据术语荆门城市大数据清洗规范荆门城市大数据 采集规范等5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地方标准,经国家质 检总局备案,纳入国家标准数据库,填补了该市大数据技术 应用领域的空白,也是湖北省大数据领域第一个地方性标准, 在湖北乃至国内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市大数 据中心搭建统一认证、数据采集、数据整合、数据共享、大 数据可视化和互联网数据接入平台,建成人口、法人、宏观 经济、地理信息和建筑物数据库,对中心数据管理平台、统 一认证平台、信息资源门户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进行改造和 重新部署,完成3.0改造升级,提升了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 换和数据服务支撑能力。2017年,荆门市在湖北省率先建成政务服务“全市一网” 系统,目前已建成上联国家、湖北省,下接县、乡、村的六 级电子政务外网专线网络,并与全省“一张网”系统实现数 据对接。此外,还修订完善了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及服务指南, 实现了与省政务服务事项名称、类型、编码、办事指南“四 统一二2018年初,荆门市启动“全市一网”系统向乡、村 两级延伸工作,在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编制录入了机构、人员、 事项等各项基础数据;集中统一采购了 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村(居)民办理相关便民服务事项,在村和乡镇便民服 务大厅即可通过网上办理,在湖北省率先实现市、县、乡、 村四级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二2015年,建成基于云计算的市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完成 市电子政务外网协同办公平台、医疗卫生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政务服务支撑平台、政务中心外网监控机房等项目建设和部 署。对平台进行扩建升级,建成面向公众服务业务应用的“荆 门云”平台,计算和运维能力处于国内地级城市领先水平, 达到公安部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标准。目前,已完成电子证照、 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社会救助、税收共治等49个业务 系统迁移上云,承担了协同办公、大数据、政务信息共享交 换、税收共治、“两法”衔接、“信用荆门”等跨部门综合应 用,率先与湖北“楚天云”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 在此基础上,荆门市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网格化管理、 数字化城管、智慧警务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1。比如 在“雪亮工程”建设方面,全市现已建成图像监控点近6万 个,中心城区所有单位、场所、住宅小区内部视频监控全部 接入公安视频专网,村村有监控、道路有卡口,重点部位视 频监控率100%,真正做到“监控进村,探头站岗”。在网格 化管理方面,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网格化管理平台,将中心城 区划分为620个网格,为社区网格员配备专用手机,开发利 用“荆门智信” APP向指挥中心报送巡查信息,充分发挥网格员城市“管家”的作用。在数字化城管方面,荆门市在原 有数字城管基础上,大力创新方式,拓展功能,逐步补充完 善了工地监测、环卫与渣土车辆监管考评、重要消防场所监 控、中心城区无人机巡查等功能。在智慧警务方面,2018年 11月,全省首位机器人接警员“小白”在东宝公安分局龙泉 派出所上岗,借助移动警务终端,通过系统定位和视频通话, 实现了远程跟踪和在线管理,节省了报案人和民警80%的精 力。在大数据、智能设备广泛应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 来了一些新问题、新挑战。比如,木马病毒、钓鱼网站、黑 客攻击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受商业利益驱使,一些数据平 台运用大数据对用户精准“画像”,导致大数据“杀熟”现 象时有发生;网络平台过度收集、存储甚至售卖用户信息, 轻则带来不胜其烦的骚扰电话、短信,重则诱发电信诈骗等 网络犯罪等。笔者深入街道社区一线作了调查研究,深刻认 识到广大群众、基层政府在推广应用大数据方面还存在一些 困难和问题。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大数据之中,出行要查验健康码、 行程码,购物要用到微信、支付宝,离开了大数据我们可能 寸步难行,但是对大数据究竟是什么、如何搜集各类信息、 具体有什么功能和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大数据要注意什 么等等,很多人却不甚了解。运用大数据不够积极主动。对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我 们更多是被动接受,很少积极主动去关注和运用。常态化疫 情防控下,如果不是进出公共场所要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 很少有人主动去了解自己的出行记录。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 推广的线上营业厅和智能APP,不是迫不得已,我们也不会 主动运用。能力素质存在短板弱项2。受生活习惯和思维定式的影 响,我们倾向于运用自己固有的经验、熟悉的事物,对于大 数据时代涌现的一些智能设备和手段,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存 在排斥心理,存在不想用、不会用现象,这种情况在边远农 村地区、在中老年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从政府层面来看,顶层设计不够合理。党政机关机构改 革后,各地成立了大数据管理机构,但职能职责和管理体制 却不尽相同,不能形成上下对口、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以 荆门市为例,荆门市大数据中心是市行政审批局的二级单位, 而其上级机关湖北省大数据中心是省政务办的二级单位,下 级机关东宝区大数据中心是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安排部署 工作时,由于行政审批、网格化管理、政府信息公开、涉及 单位众多、协调难度大,工作运行不够高效顺畅。以荆门市为例,荆门大数据中心的运行平台(荆门云), 已经市直单位很多系统“迁徙上云”工作。但一些部门数据 信息仅限于某一领域,且数据标准不统一,系统间无法兼容,一定程度上造成“条块分割”和“信息孤岛”现象。比如对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统计和管理,公安部门使用的是警务综 合平台,卫健部门使用的是国网系统,荆门本地政法机关推 广使用的是网格化系统,三个系统数据难以统一和协调。对于新兴产业和新生事物,相关的管理制度比较滞后, 职能部门的管理理念、手段方式还跟不上,特别是事前预防 和技术保护还不到位,这是安全隐患和隐私泄露易发频发的 重要原因之一。专业人才较为欠缺,大数据作为新兴产业需 要专业的人才支撑,包括数据分析人员、数据理解人员和技 术使用人员等,尤其在基层这些人才严重缺乏。同时,部分 管理人员如基层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不能紧跟“互联网+” 时代潮流,无法准确理解、掌握智能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更 谈不上有效指导群众。对此,我们要认真分析、对症下药, 将大数据打造成社会管理的“强力推手”,政府治理的“幕后 高参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 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相关部门要系统梳理 大数据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形成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普 及教材。大力开展“谱数”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 进校园、进家庭等活动,将数字素养和技能纳入教育体系, 提高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要创新宣教方式,采用“线上 推介+线下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隐私保护、反诈等常识,切实提升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安全保护意识。 要针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重点群体,以及民族地区和广大农 村地区人群,加速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和APP适老化、无障碍 化改造,全力补齐宣传教育短板。借鉴杭州、贵阳等地经验做法,坚持从战略高度抓好统 筹谋划,形成大数据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相关职能 部门分工落实的工作机制,编制推进大数据行动方案,确保 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要大力推进集约高效的大数据平台 建设,大力实施城市大脑项目,着力构建“1+1+N” 一体化发 展格局(1个大数据中心、1个支撑平台、N个行业和部门应 用系统),实现“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码通服”,确保 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民生服务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充分 发挥大数据平台在疫情精准防控、城市应急处置、智慧城管 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构建全市统一指挥、反应灵敏、上下联 动、平战结合的综合应急指挥体系,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应 急保障能力。以市域为单位,按照统一运行网络、统一基础设施、统 一标准规范的原则,整合各部门人、车、路、环境、城建、 视频监控、公共事业等数据信息,将数据信息系统直接接入 平台中枢,为政务管理、城市治理和群众生活提供服务。尤 其是要制定并严格执行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确保数 据在源头采集时准确规范、真实可靠,为数据交流和共享把好“第一道关口”。积极探索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机制和 模式,对于特定领域数据信息,如标准难以统一或存在保密 需要,可以通过数据“搭桥”、技术“加密”等手段,实现数 据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针对大数据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隐私泄露和信息安全问 题,政府部门要深入开展专项治理,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利用 大数据资源信息的行为。市场主体和行业协会要加强自律, 注重对从业人员的道德准备和职业操守的教育管理,规范大 数据技术应用的标准、流程和方法。广大群众转变观念、主 动参与,充分利用大数据来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比如在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中,就可以通过微信小程 序充分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把社区与居民的互动尽可能地 移到网上、连到掌心,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 用“小程序” “小服务”解决“大事情”,切实把治理触角延 伸到联系服务群众最前沿。逐步完善数据信息分类保护的法律制度,明确数据挖掘、 存储、传输、发布以及二次利用等环节的权责关系,切实做 到谁收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出现问题必追责。解决数 据安全隐患,最有效的解决办法还是要推动技术进步,通过 技术手段上好“安全锁”,筑牢“防火墙”,从源头上堵住安 全漏洞。例如,将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纳入技术开发程序, 对个人身份信息、敏感数据等采取加密处理,最大限度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