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施工总体部署.docx
道路工程施工总体部署第一节.工程部署原那么、方针一、部署原那么“针对性、可行性、先进性、可靠性”针对性充分考虑本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及各种不可预见因素,制定与 之相应的各种行之有效措施,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可行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必要处准备多项措施,在情况发 生变化时,可采取不同施工方法,防止被动。先进性充分利用工业化、机械化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 充分利用科学化、信息化的现代工程管理手段,加强施工计划的准确 性、及时性。可靠性运用的技术措施必须是经过理论论证、经过实践验证的可靠技术, 对施工过程全要素控制及调整,使信息及资源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确 保计划的实施。二、工期目标确实定为确保工程尽早完成,组织优势资源,根据上述原那么,考虑各方 面不利因素及有利因素的影响。1、最不利因素为无法控制的气象条件,比照过去十年内同期的 气象参数,利用概率学原理,分析本工程最可能出现的结果。先利用 权威的工程管理软件PR0JECT2000及“斯维尔”网络计划软件进行 模拟计划,用关键路线法进行计划优化,确定正常情况下的最乐观工 期。2、次不利因素为工地出现停水、停电等意外情况,分析工地各 个阶段出现意外情况时影响工程进度的天数,与最乐观工期累加得最 可能工期。3、最悲观因素为气象条件出现超常现象,工地停水停电达数天, 导致工期延误。因此增加工期与最可能工期累加得最悲观工期。4、因不可抗力导致工期延误不在计算范围内。5、用计划评审技术(PGRT)及概率理论对竣工日期保证概率进 行分析。三、压缩工期方法1、对关键线路进行重点分析,改进操作工艺方法,提高工效,压缩关键任务的时间;2、优化工作的组织方式,分解关键任务,改变关键线路的形式, 将原来串联进行的工作,改为平行工作和搭接工作;3、利用非关键工作的机动时间,把非关键工作的时间安排紧凑, 从中调出局部资源来支援关键线路的工作;4、利用工作顺序的可变特性进行调整,对不同施工段的施工顺序作出选择多方案,从中得出最优施工顺序的方案。5、合理配置资源数量及时间,防止瓶颈效应;6、替换不达标资源,确保优势资源的合理利用。第二节.工程目标“以工期为核心,以质量为生命线”,以集约化、专业化的现代 工程施工总承包管理方法,以科学化、信息化的现代工程管理手段, 在优质、快速的前提下,确保既定目标实现。1、工期目标:工程总工期270日历天。2、质量目标以“合格工程”为目标,力争“优良工程二3、技术应用目标以应用集约化、专业化的现代工程施工方法,应用科学化、信息 化的现代工程管理手段以保证工期目标、质量目标的实现。4、平安施工目标杜绝重大平安事故,将轻伤频率控制在0. 1%以下文明施工目标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进行文明施工管理,争创 达标要求的文明施工工地。施工档案资料管理目标严格按照琼质监2005W19号公布的施工技术资料编制规定的相 关规定对施工档案资料进行管理,并在工程竣工时,按要求及时提供 工程技术档案资料和竣工图。创优质服务目标从工程前期到工程保修期结束,全面了解和分析业主的需求,掌 握为业主服务的原那么和质量标准,提高为业主服务的效率,到达为业 主服务的效果和目的,最终全面实现工程工程管理的综合目标,为业 主及企业双方赢得社会效益和本钱效益目标的最优化。第三节.施工部署本工程是道路工程、配套建设给排水、交通、照明、绿化、道路 工程。因此,要在工期短的情况下完成全部工程任务,必须根据本工 程的特点进行细致周密的施工部署。根据我司多年的施工经验和以往 类似工程及现有资源的情况,经过方案优化,确保工期270日历天, 对施工技术难点制定对策及措施,并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好对周 围环境、管线的防护措施。根据本工程的工期要求和工程特点,结合现场具体条件,作出如 下施工部署:1、在道路红线范围内进行地上建筑物的撤除及三通一平工作, 撤除建筑物的垃圾用5t自卸汽车外运至业主指定的弃土场堆放(弃 土场由业指定并确定运距),拆迁及三通一平的工程量需业主、监理 及施工单位三方现场代表进行确认并进行工程造价的计算,双方确认 后签订本工程三通一平的补充协议,作为工程合同的补充。2、由于工期非常紧,任务重,本工程分为道路工程、排水工程、 交通工程、路灯及绿化工程五个施工段。总体施工是先排水、后道路。 排水施工原那么是“先低后高,先主线后支线”,道路施工原那么是“先 路基后路面,优先填挖方量大的施工”。3、道路清基完成后,先对左幅填方量较大的路段进行排水管道、 污水管道及涵洞的施工,利用原路面作为暂时临时交通便道,待左幅 排水管道、污水管道及涵洞、土方填筑及道路级配碎石层(15cm厚) 的施工完成后,利用左幅作为临时交通便道,右幅用隔离栏板进行封 闭施工。第四节.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工程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 决方案一、工程施工排水工程量大要确保按工期完成施工任务,必须保证投入充足的施工机械。主要对策:1、进场后马上进行临时施工便道的修筑,以便进行土方、材料 的运输;2、根据现场情况,采用三班制24小时不间断施工;3、采用各种先进设备和施工机械,配备足够数量,能满足各施 工区段施工需要的机械及人力。二、努力控制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努力控制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对策:1、明确并制定各类环境(管线和运营道路等)的平安控制标准。2、对难点技术制定完善的施工对策及技术措施,严格各项工艺 标准,必须做到万无一失。3、进行针对性强的、严密的监控量测,把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层、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的动态变化始终置于可控状态。4、建立以“防塌、防沉”为核心的技术指导原那么。“防塌” 一方面是指杜绝塌方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是指施工过 程中务必把可能存在的塌方隐患降至最低。“防沉” 一方面是指控制地面沉降,把工程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 控制在规定的30mm之内;另一方面的是指沉降的控制,除上述30nlm 的地表下沉标准外,还应针对不同的环境特征建立不同的沉降控制标 准,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5、针对不同的环境特征分别制定针对性较强的、相对完善的防 护措施。三、施工工期紧。本标段实际施工工期为270日历天,且存在着因排水管道埋深不 同且上下管道有局部重合需按先进行较深管道施工,然后才进行埋深 较浅的管道的施工,并且排水管道数量多,原地面填量大。主要对策:1、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采用多段同时施工的方法,解决施工过 程中影响工期的主要矛盾;2、适当加大人员、材料和设备的投入,提高施工进度指标;做好网络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充分开展平行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