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架高支模施工方案.docx
宿舍、厂房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广州市。总建筑占地面积约72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4071. 69平方米, 拟建一栋五层宿舍楼,两栋三层厂房,其中A1宿舍建筑面积为4615. 69平方米,首层层高为 4. 5米,标准层层高为3. 6米;B1厂房建筑面积为10123平方米,B2厂房建筑面积为9333平 方米,首层层高为6. 5米,二、三层层高为4. 5米。本工程支模高度超过4. 5m的按规定需要编制高大支模施工方案。属高支模高度为4. 5m和6. 5m采用门式架支撑,楼板厚120 mm、100 mm,梁截面为300X 800 mm、250X800 mm、300X700 mm> 250X700 mm> 250X650 mm> 250X600 mm等。现对支模高度为6. 5m的,最大梁截面为300X800 mm模板进行计算,其余各梁截面按 300X800mni梁进行施工。高支撑架的水平杆设置须认真按本方案进行设置。高支模施工,重 点考虑支架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二、编制依据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平安技术规范JGJ128-2000建筑施工模板平安技术规范JGJ162 2008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综合楼二期工程施工图省、市建委对高支模的有关规定。三、施工前准备(一)、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工程部选择高支模施工的使用材料如下1、楼面模板、梁侧模和底模模板采用18nlm厚松木夹板;2、梁底、板底、托梁、侧模板的竖直杨木采用80nlmX80mm松杨木;3、梁、板支顶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4、可调式U型上托盘和可调式或固定底座;5、剪刀撑、纵横水平拉杆采用3.0厚648钢管。钢材采用Q235。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或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 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尽快采取其它方法把电源切断。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 可进入断线落地点810米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 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 线后就地急救。B、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它绝缘性能差的 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拟平安。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 次伤害)。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2)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及事故应急救援组组长,由救援组长指挥对伤员立即组织抢救,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现场。(3)按照有关规定,立即报告企业平安管理部门和本企业平安生产负责人,及请求救援。(4)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应让触电者在比拟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 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5)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 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 治。假设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6)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当判定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就 地抢救。方法如下:通畅气道。第一,清除口中异物。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开其领扣、 围巾、紧身衣和裤带。如发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痰血块等异物,立即把病人的头侧向 -边,迅速用一只手指或两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从口中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 异物推到咽喉深入。第二,采用仰头抬颊法畅通气道。操作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 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须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 道即可畅通。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但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伤者口腔内痰液、呕吐 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尽量后仰,另一 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伤者口,同时松开 捏鼻孔的手。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钟1618次为宜。胸外心脏按压。将伤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伤者一侧,面对伤 者,将右手掌置于伤者胸骨下段,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 脊柱,以能使胸骨向下移动三四厘米即可,随后将手腕放松,每公钟挤压60-80次。在进行 胸外心脏按压时,宜将伤者头放低以利静脉血回流。假设伤者同时拌有呼吸停止,在进行胸外心 脏按压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脏按压,做一次人工呼吸。6、门架型号采用MF1219、MF1217等。(二)施工条件1、模板涂刷脱模剂,并分规格堆放,根据图纸要求,放好轴线和模板边线,测定水平控 制标高。2、支承的楼板混凝土板浇筑完成,该层混凝土柱也浇筑完成,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要求。3、根据模板方案、图纸要求和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平安、技术交底。4、混凝土底板场地清理干净,有可靠的排水措施。5、高支模施工部位必须设置专用施工楼梯上下,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爬上下。四、施工工艺(一)、构造做法1、300 X 800mm梁,梁侧模板竖杨间距400mm,梁底横防间距220mm,托梁采用杨 木, 托梁跨距900mll1,间距1200mm,门式架纵向间距为900mm,水平拉杆钢管须与门 式架连接牢固。(见计算书附图)2、120 mm厚楼板模板底横榜间距450nlm,托梁采用杨木,跨距900mll1,间距1200mm。 门式架跨距900mm,门式之间架横向间距600mm。3、门式架底部须设置可调式底座或固定底座,支顶上部用U型可调节螺杆调节支顶, 螺杆伸出长度不超过200mm。4、纵横水平拉杆设置在门式架支顶底部上0.20m处纵、横向设置48钢管水平拉杆,并与门式架立杆有 效连接,以后每一个门式架顶纵向设一道水平拉杆,横向水平拉杆小于5排门式架设一 道,水平杆端头伸出扣件边缘长度不应少于100mm,水平杆端头有混凝土墙、柱的应与 混凝土墙、柱顶紧,或抱(箍)柱拉结。(另详大样图)6、支承高支模的支承层楼面模板支撑保存不撤除,必须待上层梁、板混凝土浇筑 完毕且到达拆模要求才可撤除。7、由于本工程混凝土构件为水平构件,水平推力只是混凝土泵产生的水平推力, 水平推力较小,门架支顶设置水平拉杆相连形成整体,且端头顶紧结构的混凝土柱可将 水平推力传递到结构柱和地面,确保支架的整体稳定,所以不进行抗倾覆的验算。(二)、施工工艺1、模板安装(1)先在楼面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按施工方案标出门式架安装位置,然后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装柱头模板。(2)根据模板的施工图架设支撑和木楞。支架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3)底层地面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门式架应设置底座。门式架安装应垂直,水平拉杆和 剪刀撑要与门式架有效连接。(4)通线调节门式架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后再架设小龙骨。(5)铺楼面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6)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粱、板 跨度大于及等于4nl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7)梁侧模板:根据墨线拉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杨)、斜撑等及加对拉螺栓加固。(8)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撑是否牢固,模板面应清扫干净。(9)安装门架时,先在根部上200 mm设置两个方向的水平扫地杆,以防止立杆根部移动。可调底座的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200 mm。当安装完第一层门架后应要校正可调底座使门 架顶水平,然后逐层向上安装,当安装高度缺乏一根门架高度时,可采用中架或上架和可调托 座进行调节。(10)在安装门式架支撑时,支撑两侧要安装交叉撑,并用连接销锁紧立杆接头。每排每幅 门架的门架横梁上设648X3通长水平加固杆,在门架支撑的周边、中间每5列设置,并 用扣件与门架杆件扣牢。水平加固杆应与门式架同步搭设。(三)、电梯机房楼板结构板厚120mm,采用648X3钢管搭设,搭设高度为17.63米。具 体做法:1、钢管立杆纵向间距为600 mm,横向间距为600 mm,立杆须与纵横水平杆用钢箱连接。2、楼板模板底横柄间距450 mm,支顶上部用U型可调节螺杆调节支顶上高度。螺杆伸 出长度不超过200mmo3、在钢管支顶底部上200 mm处纵横设置水平拉杆,以后每1.5 m设置一道纵横水平拉杆, 用小48钢管有效连接。水平杆端部必须顶紧电梯壁。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中规定一般工程预埋件、预留 孔偏差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mm)3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最(mm)3插筋中心线位置(mm)5外露长度(mm)+ 10, 0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mm)2外露长度(mm)+ 10, 0预留洞中心线位置(mm)10尺寸(mm)+ 10, 0模板安装允 许偏差轴线位置(mm)5底模上外表标高(mm)±5截面内部尺(mm)基础±10柱、墙、粱+ 4, 5层高垂直度 (mm)不大于5m6大于5m8相邻两板外表高低差(mm)2外表干平整度(mm)52、模板撤除(1)撤除前,宜在距门式架顶下一人高处设工作平台。(2)撤除时,先松可调托座,拆去方木、托座和模板后,逐层向下拆门式架。撤除过程不 得提前撤除水平拉杆及剪刀撑。(3)模板拆装楼层临边,应设置平安围栏、平安网,模板拆装区域周围应挂明显的警示标 志牌,禁止非作业人员入内。撤除模板时严禁在同一垂直面上操作。(4)撤除模板、配件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抛,上下应有人接应,配件 应随装拆随运送,严禁从高处掷下,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用绳子和红 白旗加以围栏,暂停人员过往,模板上有预留洞时,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混凝土板上的预 留洞,应在模板撤除后即将洞口盖好。(5)模板撤除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底模及其支撑撤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符合下表规定。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到达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250>2, W8N75>82100梁、拱,壳<8275>8>100悬臂构件2100(三)、高支模验收高支模验收须提供以下文件:1、高支模支架体系的验收申请报告;2、构配件的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3、专项技术交底文件;高支模验收现场检验应重点检查以下工程:1、构配件和加固件是否齐全,连接是否紧固可靠;2、门式架纵距、横距、水平拉杆及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3、支架系统整体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4、门式架与水平拉杆的对接与搭接是否符合规范要求;5、按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平安技术规范有关验收检查的各项要求进行检 查验收。五、计算书(本计算书中,梁采用一洲信息技术模板计算软件进行计算)详附页六、高支模安装示意图(详附图)七、混凝土浇筑方法和有关考前须知1、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将碎泵上楼面,混凝土泵设在浇筑楼面 附近的地面,混凝土浇筑原那么:以后浇带分段浇筑,先梁后板,从一侧向另一侧浇筑。2、混凝土浇筑过程应严格按方案程序进行,在门式架支顶下面要安装照明灯,在 质安员的监督下,派木工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加固。如果支架沉降、位移到达 报警值时,质安员应即报告现场施工负责人,现场施工负责人查明情况,采取必要的安 全措施和加固措施。发现险情,质安员、现场施工负责人要及时通知现场作业人员撤出 危险范围。八、支模监测工程部准备在现场进行施工过程自我监测。1、监测工程:支架沉降和位移,以及地基稳定性沉降观测。2、测点布设:在梁截面为300X800 mm端部设一个监测剖面,每个监测剖面布设一 个支架水平位移监测点、两个支架沉降观测点及两个地基稳定性沉降观测点。3、监测频率: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实施监测,监测频率不超过30分钟一次。4、变形监测预警值:梁垂直位移为10mm,门式架整体水平位移为8mm。九、质量保证措施1、施工前由施工员对工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对门式架搭设、模板、支顶的加 固等按规范要求安装。2、地面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工并做好排水措施。3、门式架组合安装前应检查是否有破损、立杆是否变形、焊口是否有裂缝,门式 架交叉撑连接牢固有效,确保门式架的质量。4、模板安装中,严禁使用有裂缝的松杂杨木,对梁底所使用支模松杂杨木,应事前检查, 挑选完好的杨木。梁、板底模板按规范起拱确保模板和支顶系统不变形。5、模板安装中或完成后,由质安员、施工员在现场指导监督并办理好验收手续, 确保模板支顶方案得到落实和按规范施工。6、浇筑过程中,派专人监察支架支承情况,发现较大下沉(接近预警值)、松动和 变形情况及时解决,并向有关部门汇报。7、施工过程中必须符合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平安技术规范JGJ128-2000 的要求。8、水平加固杆、交叉撑必须与门式架同步搭设。9、扣件螺栓拧紧力矩为4060 kN m010、用于施工的钢管、扣件要按规定进行质量检测,禁止使用不合格的钢管、扣件、门式架。十、平安技术措施1、加强对现场工人的平安教育,工人进场施工前,质安员必须进行有针对性、有 重点的生产平安交底。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平安帽,工地现场任何人不能穿拖鞋或高跟鞋。3、使用电动机械必须接零接地,并实行一箱一机一闸一防漏电开关。4、工地现场严禁吸烟,严禁酒后上班。5、门式架水平杆、交叉斜撑、剪刀撑与门式架确保有足够的连接刚度。6、门式架各立柱点应在同一直线上,上下门架接驳须采用连接棒连接,立柱安装 应垂直。7、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位置中设置,水平杆端头有混凝土墙、柱的应 与混凝土墙、柱顶紧,以传递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力。8、柱边门式架与柱距离不大于200mm,施工过程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 工序施工,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爬上下,必须设置专用施工楼梯上下。9、撤除模板、脚手架,周围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管,禁止非作业人员入内。 撤除应按顺序由上而下,不准上下同时作业,按搭设的反程序进行撤除。10、水平杆、交叉斜撑、剪刀撑,应与门式架同步撤除,不得提前撤除。11、拆下的门式架、模板、防木、钢管、扣件、等材料,应向下传递或用绳吊下, 禁止往下投抛。12、撤除工作当日完工后,应仔细检查岗位周围情况,如发现留有隐患的部位,应及时 进行修复或继续完成至一个程序,一个部位的结束,方可撤离岗位。13、输送至地面的所有模板、杨木、脚手架、钢管等物体,应按类堆放整理。14、高空临边有足够的平安防护栏。十一、平安应急救援预案1、平安事故应急救援架构组 长:副组长:小组成员:应急救援联络 :现场办公室:公司应急办公室:急救中心:120火警中心:119 报警中心:1102、当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及事故应急救援组组长,由应急 救援组长指挥对伤员立即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现场。按照有关规定, 及时报告企业平安管理部门和本企业平安生产负责人,及请求救援。3、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 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 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 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 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 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病症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 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3)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 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4)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 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剌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那么,可就地 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5)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 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 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 到止血。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 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 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 51分钟。(6)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 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4、发生支模坍塌应急救援(1)施工工程在班组作业前必须要结合工作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平安技术交底。并保持出 入口畅通。(2)在施工危险区域悬挂对口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按规定设防护措施。保持出入口畅 通,有计划清理撤除下来的材料,严禁阻塞通道。(3)当支模在撤除过程中发生大面积倒塌、坍塌,不要慌张,保持镇静,注意事态的开展 情况、方向及受影响的位置,有序指挥员工疏散。(4)在坍塌过程中不要盲目抢险,有危及用电平安的,应立刻切断电源,确认未有继续坍 塌危险的情况下,组织抢救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工作,首先抢救受伤人员,再抢救集 体财产。(5)现场急救处理: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挤压综合症的发生。伤肢制动,可用夹板等简单托持伤肢。伤肢降温(防止冻伤),尽量防止局部热缺血。伤肢不应抬高、按摩或热敷。如果挤压部位有开放创伤及活动出血者,应止血,但防止加压,除有大血管断裂外不 用止血带。迅速转往医院。(6)立刻设危险区域,并设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保护事故现场。5、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当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A、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 源。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 之脱离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