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试卷(附答案).docx
-
资源ID:86381758
资源大小:21.2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试卷(附答案).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试卷(附答案)一、古诗文(26分)(一)默写。(6分)。(竹里馆)O (逢入京使)。(竹里馆)O (逢入京使)1 .独坐幽篁里,.马上相逢无纸笔,2 .,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4杨花榆荚无才思,。(晚春)5 .木兰诗中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营生活的句子 是,。(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8题(10分)【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 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以为大有所益。”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 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6 .【甲】文的作者是宋代的 (人名),【乙】文作者曾经自号“(2 分).翻译文中画线句。(4分)(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7 .【甲】文中吕蒙与孙权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吕蒙的真实想法是;【乙】文卖油翁从钱孔倒油的行为,主要意图是 o (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10分)齐桓公见小臣稷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 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瞥回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瞥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瞥禄爵,吾庸敢瞥霸王乎? ”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 而况国君乎? ”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注释】瞥:同“傲”。8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一日三至弗得见()(2)亦可以止矣()9 .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纵然稷的夫人和孩子看不起爵位俸禄,又怎敢看不起我这样的中原霸主呢?B.纵然稷的夫人和孩子看不起爵位俸禄,我又怎敢看不起中原霸主的大业呢?C.就算稷先生看不起爵位俸禄,又怎么敢看不起我这样的中原霸主呢?D.就算稷先生看不起爵位俸禄,我又怎敢看不起我中原霸主的大业呢?11 .齐桓公之所以赢得了许多国君相率而朝,是因为他能够""(2分).故事写齐桓公“一日三至弗得见” “五往而后得见”,并不是要突出他的坚毅性格,而是要强调生活中的一个道理:(3分)二、现代文(2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6题。(11分)老山界节选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人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 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 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 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 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 吃。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 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 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 90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 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 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 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 道还差得远,还有20多里很陡的山。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 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 躺一会儿。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牌,写上某年某月, 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休息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 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 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 伍战胜了。13 .选文第段从触觉角度突出;从视觉角度突出;从听觉角度反衬。(3分)14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答:15 .“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这句话所写的情况似乎不像纪 律严明的红军战士之所为。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2分)答:16 .选文中说“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的心中”,这个“坚强的意志”指的是什么? “我们”是如何把它“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的心中”的? (4分)答:(二)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6分)与父亲抬担子王清铭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难,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经常被当作“全劳力”使用。印象 最深的是我与父亲抬担子。我个儿矮,走在前,父亲个儿高,在后。担子的绳子离父亲的肩 膀很近。我从小就肯吃苦耐劳,担子可能不很重,但因为我太小,几次下来,嫩小的肩被粗 糙的扁担压出一块血红,血珠子快要淤出来。扁担好像钢板一样珞得辣疼,我只好佝偻着, 用上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重的重量。父亲看到了,伸手将担子的绳索又往他那边一捋, 我的脚步轻而快,而劳累一天的父亲却蹒跚起来。我对父亲说,我能行。父亲说:“小孩子 的肩嫩,压得太重,长大骨头会变弯的。”我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父亲在我眼中变矮了,读书放假时给家里帮忙,我个儿高,走在 后,父亲个儿矮,在前。十多年过去了,生活的重担早压得父亲有些佝偻,父亲像我小时候 一样用上背部来支撑担子的重量,看着父亲吃力的样子,我的心有点酸,但强忍着不让眼泪 盈出眼眼。父亲一生最见不得眼泪。阳光下父亲的背影不再是挺直着的,而是“缩”成一团。 上坡时我装成漫不经心地用手往我这边捋担绳,将担子的重量尽量往自己的肩上压。这回父 亲没有发觉,脚步迈得更稳健了。我对父亲说,你太累了,歇会儿。这回轮到父亲用手背揩 拭额头沁出的汗说:“我能行。”说着他脸上的皱纹拉直了,露出一个表情平板的笑容。到达目的地后,父亲才发现担子后移了许多。他上下打量我一会儿,只轻轻地说一句,阿 铭懂事了。那一天夜里,我的肩膀肿得老高,血淤成青色,疼得睡不着觉,但我不叫痛,因 为我真的懂事了。工作以来回家的次数少了,父子相对,没有什么话可讲,我极少谈自己的境况,怕给他再 增加心头的负担,父亲除了劳动还是劳动,也没有太多的闲话。好几年过去了,父亲的背越 发佝偻。上星期回家帮父亲打煤饼,天不热,但他很快就大汗淋漓,脱掉外衣,父亲的背再 一次呈现于我的跟前。这是怎样的一个背影啊,肩上的骨骼垂成两个弧形,背部佝偻成一个 前倾后拱的弧形,而腰部又有些前拱后倾。背部肌肉有点松弛,原来我以为皱纹只长在人的 脸上,现在才明白,老了的人,背部甚至躯体各部都会长起褶皱。我们两人一起将袋装的煤 抬到埋场,父亲在前,我在后,父子体高相差10多公分,担子的重量倾向父亲那边。这一 次我不再掩饰,用手直接将担绳捋到我这边。父亲看在眼里,还是那句话,我能行。但他不 再推让了,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父亲稳健地走着,我心头忽然涌起许多回忆,但很快就收住思想野马的缰绳,现实的生活 是实在的,就如这脚下的路,根本就无须抒情。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第段中划线句,说“扁担好像钢板”的表达效果是(3 分).文中第段有三处加点的“我能行”,请你默读体会,写出这三处分别表现了说话人 物怎样的情感。(6分)第段:第段:第段:17 .细读第段中的划线句,这段对于父亲背影的细致描写,其作用是 (4 分)20似下对于上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主要记叙“我”三次与父亲一起抬担子的情境,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B.文章按照“我”的成长历程来安排三个场景,主要表现“我”有吃苦耐劳的好品质。C.文章多次写“我”抬担子的疼痛,从侧面反映父亲承担家庭重担的艰难和不容易。D.文章结尾“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既写父亲带着“我”抬担子,也写父亲教会“我”做人。三、综合运用(7分)21、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甲)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 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 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额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一一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乙)“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 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儿:“你喝! 要不我揪耳朵灌你!”(1)甲段中的“他”指的是(1分),这段文字出自老舍的长篇小说(1 分)。(2)乙段中的“她”是(人名)(1分),小说刻画了她、的性格特点(至少答出两点)(2分);(3)下列关于这篇名著说法有误的一项()(2分)文章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现状的关注和同情。A. 文中主人公原是一个年轻健壮的农民,忠厚善良,勤劳朴实,坚韧要强的人。B. 主人公第三次买车用的是虎妞的私房钱,买的是刘四的二手车。C. 这部小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触目惊心、具有浓郁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和事态图。四、写作(40分)22.请以我很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3)不得透 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参考答案古诗文(26分)L弹琴复长啸2.凭君传语报平安3.此夜曲中闻折柳4 惟解漫天作雪飞寒光照铁衣5 .朔气传金析醉翁或六一居士每空1分)6 .司马光.(1)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卖油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只是微微点头。(注意关键词准确翻译、句子通顺才能得满分;每题2分)8不想读书。告诉陈康肃,他的箭术并不值得骄傲,只是孰能生巧罢了/只是勒加练习就可 以了。(第一空1分,第二空2分)9 .(2分)能够(2)停止.(2 分)D10 .(2分)下布衣之士.(2分)只有真诚才能打动别人(为人要心胸宽广)二、现代文(27分)(-).山之寒山之高 山之静11 .描述了红军战士露宿山谷和从雷公岩艰难地登上老山界山顶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抢”在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用在这里,形象地表 现了红军战士为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3分。意思对即可)。12 .指红军指战员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而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2 分。意对即可)。“我们”通过贴标语、喊口号、演说等方式进行宣传鼓动,激发红军指战 员的斗志。(2分。意对即可)。(二).强调了扁担的坚硬(1分),表现了由扁担传递来的压力所带来的疼痛之强烈。(2分)13 .第段我理解父亲的辛劳,想尽力为父亲分担重负的心理。(2分)第段父亲很辛苦,但不希望儿子担心自己,以这句话来宽慰儿子。(2分)第父亲虽然老了,但多年来承担重担已经成为习惯,同时为儿子的长大懂事而感到欣慰。 (2分).这一段写了父亲被上骨骼的形状和背部肌肉的松弛,表现出父亲的年老,也反映了他一生劳动的辛勤和艰苦(2分)。这段描写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心疼(2分)。14 . B (3 分)三、综合运用(7分)15 . (1)祥子 骆驼祥子(2)虎妞好逸恶劳、粗俗刁泼(3) C四、写作(40分)16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