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教育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docx
“破冰”教育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教育扶贫是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局部,是我国 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强调治 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我们常说:学习改变命运,知识改 变未来。教育好一个孩子,可以彻底挖掉一个家庭的穷根。 因此,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作用是根本性的、 可持续的。2019年6月,我被派遣到峪恫区香莲乡宋嫄村开 展驻村帮扶工作。作为老师,站在学校教育教学开展的端口, 对教育精准扶贫谈几点建议。一、精准理解教育精神,切实践行扶贫政策1 .宣传政策,领会精神。学校要将义务教育阶段“两免 一补”政策和贫困生资助政策宣传到每一户家庭,让家长们 知晓教育精准扶贫资助工程和标准。建立贫困生扶贫档案 袋,做到“一生一袋”,精准识别,确保每个学生的个人资 料详实准确,并制定合理帮扶方案和措施,实施动态管理。2 .传递爱心,营造气氛。学校要关爱贫困生,实施精准 帮扶,精准资助,尽可能每周辅导一次作业、进行一次励志 教育,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学期进行一次生活资助。做好 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家长履行父母的义务和职责,要为 孩子的健康成长着想,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气氛。二、扎实推进扶贫攻坚,着力阻断代际传递1 .教育扶贫,治愚扶智。学校不仅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 教育扶贫的政策,还要帮助贫困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强化 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我们在劝学返校中,发现一些父母长 期外出打工,孩子几乎常年由爷爷、奶奶或托亲属代为照管, 家长对孩子起不到监护职责,对孩子学习关心不够,致使孩 子缺少父母关爱,学习习惯较差,产生厌学情绪。有一局部 家长偏激的认为物质生活比精神生活更重要,加之受就业的 影响,不支持孩子上学,导致孩子产生辍学念头。还有个别 家长文化水平低,重男轻女观念严重。“穷不读书,穷根难 除,富不读书,富不长久。”老师要跟家长多沟通,讲清楚 政策和道理,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 思想教育,要进行精神“补钙”扶志,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 引导他们向正能量的方向开展,静下心来学习。2 .激发兴趣,增强动力。一是学校要持续加强艺体特色 建设,为贫困生搭建个性开展的平台。通过制定艺体生培养 计划和目标任务,将艺体生的培养落实到班级和课任教师, 加强对艺体生的专项辅导、针对训练,并将艺体生成绩纳入 教师年终考核和评优选先。二是学校要持续推进社团常态开 展,组织教师开展好各类社团,定期进行督查、考核评定, 使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三是学校要 定期邀请职业中学教师进校园做职业技能讲座,组织贫困生 及家长赴周边职业中学或工厂、企业实地参观学习,以增强 贫困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动力。3 .有的放矢,精准落实。大多数贫困生都是学习边缘生。 因此,学校要把“补差”的思路放在提高成绩的首位,将“弱 科跟踪”工作作为长期、细致的工作抓稳抓好。开启教师的 帮扶识别“扫脸”活动,各学科将“单影”学生包干到科任 教师,专任教师加强与“单影”贫困生的谈心交流,进行心 理辅导,引起贫困生从行为到思想上的积极转变。在学习上, 帮扶教师以人为本,通过赏识与激励,对症下药,精准辅导, 再次精准测评,跟踪辅导。用教师的辛苦换取学生的进步, 以防止贫困生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逃学、辍学。4 .强生强师,共同提高。学校要把抓党建与促进教育教 学质量提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晒、比、评,把党员、骨干 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先进性表达在教案上、在讲台上、在作 业批改辅导上、在教育教学质量和成绩的提升上,最后落实 在学生的关爱、培养和促进学校的开展上。各学校一定要在 弱势学科和学科末尾教师上挖潜,注重弱势学科教师的专业 素养提升。可以开展城区以重点初中学校为示范点、农村以 优质小规模学校为示范点,通过跨学科“教学比武”、“课 例评析”、“问题会诊”、“课题攻关”等,以对话、协作 和帮助为基本形式的“同课异构”活动,增进教师间的交流 与合作,到达互学互助、互学互鉴、互学互促、互学共进, 相互成就、相互“照亮”,以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个体与 团队的共同提高,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开展。5 .扶贫扶校,合作共赢。农村由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流 动、教师学科结构的不合理性,城区由于区域人口文化素质 不均衡性,致使局部学校生源复杂,教学质量偏低。因此, 要深化中小学教学联盟建设,实现区域整体提升。各县(市、 区)要结合各学段学校的校情、学情,进行合理分类、分组, 制定科学的结对精准帮扶方案,成立由成绩优异学校牵头, 帮扶三到四所弱势学校帮扶队,开展联谊帮扶活动。同时, 加大帮扶联盟学校的捆绑考核力度,将帮扶活动、帮扶业绩 纳入学校的年终综合考核。通过精准管理,进一步落实资源 共享、交流合作,以到达互利互赢,共同提高。6 .科技助力,互联互通。学校可以凭借互联网“社交、 主动、精准”的特点,开展线上线下联动的“互联网+教育 精准扶贫”模式。激活各方力量,积极、主动寻找有能力信 得过的爱心机构或个人以及公益助学平台。同时,鼓励教师 和在校学生积极参与网络公益教育扶贫活动,直连贫困生和 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实现受助学生与爱心人士良性互动,让 爱心从指尖传到心尖,让寒门学子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另外, 学校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创新加强学生绿色上网意 识。通过实施网络文明进校园和网络平安宣传周活动,引导 学生绿色上网、平安上网、提高学生网络平安意识。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命运。阻断教育贫困 代际传递是党和国家给予每一位教育人的使命。作为教育 者,就是要精准理解国家扶贫政策,结合本职工作,立德树 人,充分利用教育扶贫资源,做到“扶真贫”和“真扶贫”。 改善教育生态,提高教育扶贫质量,实现教育“脱真贫”和 “真脱贫”,真正阻断教育贫困代际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