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docx
餐饮质量平安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餐饮质量平安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强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 全工作,提升餐饮业质量平安水平,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 方案。一、工作目标到2022年,食品平安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 要求相适应,将建设成为全省食品最平安地区之一,全面提 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一)人民群众食品平安满意度力争到达80%以上;食 品抽检合格率到达96%以上;食品相关产品抽检合格率到达 95%以上。(二)农药经营许可、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农药经 营店标准化经营基本到达100%。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 到85%以上。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到达85%。(三)规模以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全部建立食品平安追 溯体系。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全部建立快速检验室,入场销 售者建档率和食品平安自查落实率均到达100虹大中型商超 重点食用农产品基地直采率到达70%以上。农村地区基本消 除“三无”食品。(四)学校食堂量化分级B级(良好)以上到达100%, 季度检查覆盖率到达100%。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明 厨亮灶”率到达100%。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清洁厨房”率 到达100%o(五)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点(以下简称“三 小”)登记备案率和监管覆盖率均到达95%以上。食品餐饮 店在显著位置展示行业规范;设置“文明餐桌”、“光盘行 动”等标识;有明显禁烟标志和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 标志;广泛设置核心价值观和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六)“三品一标”产地认定面积占同类农产品产地面 积的比例到达60%以上,认证数量到达10个。创立1处省级 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2处市级果品标准园、1个食品生产 示范基地、5家食品生产示范企业、50家流通示范单位、50 家餐饮服务示范单位、5条“三小”示范街(区)。(七)创立成为省级食品平安先进区和农产品质量安。二、主要任务及措施(一)加强源头治理,提升食用农产品质量平安水平。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生物农药和绿色控害植保技术以及 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产地环境监 测,建立健全监测结果通报制度和质量诚信体系。大力推进 畜禽养殖企业标准化改变。探索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制 度,打造追溯监管平台,提升源头追溯能力。全面加强原粮 质量监管和预测预报。加快开展高端高质农业、高效特色农 业,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绿色 化生产。推行农业良好生产规范,推广生产记录台账制度, 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使用规定。深入开展化肥农药 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行农资连锁经营,开展放心农资 下乡进村。积极探索推行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统防统治专 业化服务。开展农兽药残留超标治理、畜禽水产品专项整治, 严厉打击违禁超限量使用农兽药、非法添加、滥用抗生素等 违法违规行为。(责任单位: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林业 局、区环保分局、区粮食局、区畜牧兽医局)(二)加强过程监管,提升食品质量平安水平。强化风 险管理,执行“一企一清单”制度,加大高风险食品生产加 工企业监管力度。持续开展食品添加剂使用“对标规范”行 动,降低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发生率。加强 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实施“四个一”建设,即完善一 套食品平安管理制度、设立一个快检室、配备一块信息公示 屏、建立一本经营业户动态档案。深入开展农贸市场食用农 产品质量平安管理规范化建设行动。加强食用农产品入市监 管,严格准入标准,以高风险品种为切入点,探索建立食用 农产品合格证和市场销售凭证“双证”制度,推动产地准出 与市场准入相衔接。开展大中型商超放心肉菜质量平安公开 评价,推动“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立。推行农超对接、厂 超挂钩、“基地+加工企业+超市”等采购模式,推进品牌食 用农产品进超市。推行放心肉菜、品牌食品信息公示制度。 全面推动大中型商超食品现场制售场所硬件改变,规范制售 行为。实行线上线下联动监管,规范网络食品交易行为。监 督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建立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审 查登记、违法行为制止及报告等制度。主动收集网上负面评 论,提高监管靶向性。健全食品平安追溯体系,引导企业建 立食品平安可追溯制度,着力实现上下游食品平安可查询、 可控制、可追究。加强对食品包装材料、容器、食品生产经 营工具等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的监管,严格实施生产许可, 依法加大监督检查和抽查力度。强化“食品级”标识管理, 规范产品标识及使用说明。强化餐厨废弃物利用和无害化处 理,实行闭环式管理,严防“地沟油”流向餐桌。完善配套 政策措施,健全病死畜禽、肉类加工废弃物和检验检疫不合 格畜禽产品处理机制,推广无害化处理技术。(责任单位: 区委宣传部、区食药监局、区卫计局、区商务局、区农业局、 区水务局、区林业局、区畜牧兽医局、区公安分局、区质监 局、区环卫处)(三)实施“四大”工程,提升餐饮业质量平安水平。1 .实施餐饮服务量化分级提档升级工程。以餐饮服 务食品平安操作规范为标准,大力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平安 量化分级提档升级工程。通过严格许可把关、加强日常监督 检查、行政处分等手段,结合“明厨亮灶”建设和餐饮服务 食品平安示范工程,大力提升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水 平。继续开展“寻找笑脸就餐”活动、“清洁厨房”行动。 推行色标管理,鼓励开展白手套、白毛巾、白口罩“三白” 行动,提升厨房卫生管理水平。强化学校食品平安主体责任, 落实学校月度自查和监管部门季度检查、飞行检查、督导检 查等学校食堂(含幼儿园)“四查”制度。加强校园食品安 全风险源头控制,推动大宗物品统一集中采购,鼓励专业公 司参与学校食堂管理。定期开展学校食堂开放日活动,组织 家长评议。实施学生小饭桌动态登记公示和星级管理,方便 学生家长选择和监督。(责任单位:区食药监局、区教体局、 区卫计局)2 .实施餐饮“明厨亮灶”建设工程。在大中型餐饮服 务单位大力推行“明厨亮灶”工程,将学校、养老机构、机 关等单位的食堂纳入实施范围,不断扩大覆盖面。在餐饮服 务单位稳步推进“明厨亮灶”建设工作,明确和细化建设标 准。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通过 现场展示屏幕、网站或手机APP等方式,向消费者展示证照 资质、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监督检查信息等,推进食品原辅 料及其来源公示,公开加工制作过程,提升环境卫生质量。(责任单位:区食药监局、区教体局、区民政局)3 .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平安示范工程。以主体责任落实、 管理方式创新、原料平安控制、操作过程规范和服务质量提 升为重要创立内容,深入推进餐饮质量平安示范街(区)和 餐饮质量平安示范单位创立活动。鼓励小餐饮集中规范经营, 实行大宗原料统一采购和餐具、饮具统一消毒的管理模式。 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餐饮质量平安示范街(区)、示范单位 创立工作标准和推进措施,积极推动示范工程建设,全面提 升餐饮服务质量平安水平。(责任单位:区食药监局)4 .实施网络订餐食品平安提升工程。加强对网络餐饮 服务的食品平安监管,实行线上线下联动监管。线上重点检 查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是否落实食品平安管理 责任,是否明示食品经营许可证等信息,公示信息与实际是 否一致。线下重点检查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是否具有实体店, 是否严格遵守餐饮服务食品平安操作规范,送餐人员是否保 持个人卫生并持有健康证明,送餐容器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是否存在无证经营、超许可范围经营及编造、伪造、借用、 冒用他人许可证经营等行为。大力开展网络订餐专项整治行 动,及时公布监督检查及违法行为查处信息,催促网络食品 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落实主体责 任,规范网络订餐经营行为。(责任单位:区食药监局)(四)以“双安双创”为契机,深入开展品牌创立行动。 以“平安、健康、口碑”为核心,推进“食安山东”品牌建 设。深入开展食品平安先进区和农产品质量安创立活动,坚 持问题导向,实施精准创立,通过创新监管模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全面提升食品平安治理能力。(责任 单位:区食安委各相关成员单位)(五)坚持严打重治,规范食品市场秩序。深入开展“守 护舌尖平安”整治行动,集中治理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 加、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制假售假和病死畜禽收购屠 宰、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开展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专项整 治,规范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为,定期公布集中消毒单位名称。 全面实施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点管理条例,加强 对“三小”登记、备案工作的监督检查,推进“三小”综合 治理。按照“亮证经营、平安承诺、单据留存、原料公示、 加工规范、场所清洁”六项标准要求,规范提升“三小”生 产经营水平。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平安提升行动。以农村群众 日常消费食品、儿童食品以及民俗食品、地方特色食品等为 重点,针对销售标签标识不规范、超保质期、商标侵权和仿 冒食品等违法行为,加大农村地区食品平安监管力度。将农 村集市、庙会等临时性集中消费场所及农村聚餐、农家乐等 纳入管理范围。加强对农村食品供货商的监管,严格食品经 营许可。严厉打击销售“三无”食品行为。健全完善食安、 农安、公安“三安”联动机制,强化行刑衔接,建立常态化 公开曝光机制,形成有效震慑。(责任单位:区食药监局、 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林业局、区畜牧兽医局、区卫计局、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工商局、区公安分局)三、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将餐饮质量平安提升工程作为改 善民生、促进开展的重大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党 政同责,实行食品平安工作政府负总责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负总责。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 明确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创新监管方式,确保各项任 务落到实处。区食安委、食安办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 定期召开调度会议,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形成齐抓共管、协 同推进的工作机制。(责任单位:区食安办、区食安委各相 关成员单位)(二)加强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统筹食品平安等 相关资金,保障餐饮质量平安提升工程顺利实施。加强食品 平安检验检测、智慧监管、应急处置和基层监管能力等建设。 财政部门要完善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对食品平安监管和 产业开展的扶持力度。(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食药监局)(三)加强社会共治。强化宣传引导,全面普及食品安 全知识和健康营养理性消费知识。加大监管信息公开和违法 行为曝光力度,加快食品生产经营者信用体系建设。引导媒 体客观、公正开展舆论监督,真实报道食品平安状况。畅通 食品平安投诉举报渠道,落实投诉举报奖励制度,提高公众 参与监督的积极性,营造餐饮业质量平安提升的良好消费环 境和社会共治气氛。(责任单位:各镇办、开发区,区食安委各相关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