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2023年两会心得体会合集资料2.docx
此次全国两会,是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对事关党 和人民事业各项工作的总部署、总动员,对于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 下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国两会审议的政 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和五年的工作,建议了今年的政府工作, 传递出经济社会破冰破局的"春"的气息。广大党员干部要从经风雪走 来、从春天出发、向复兴进军中,感悟”两会的融融"春意,在涵 养政治定力、抢抓时代机遇、实干奋斗笃行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 大精神,启程驶往春天的"复兴号”。经风雪走来,涵养“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过去的一年和五年,风高浪急,极不平凡。面对两个大局"风云激荡,处在"两个 前沿风口浪尖,我们承压前行、迎难而上,稳住了经济大盘,基本完 成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交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的合格答 卷”。实践充分说明,风险挑战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总 基调,而是越发证实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活力。有风有雨是常态, 风雨兼程是状态。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政治定力,既对中国发展充满信 心,又要深刻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机遇挑战,实现伟大梦想,没有平 坦的大道可走,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还有许多“雪 山""草地"需要跨越,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要发扬斗争持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常修常炼共产党 人的心学,自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 民、根植人民,为实现人民幸福而奋斗。品悟服务人民的"廉洁之力",答好公道正派的“判断题”。廉者,政之本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高度警省,永远保持赶考的清 醒和谨慎,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百年大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 焕发蓬勃生机,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廉洁从政、 秉公用权,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只有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 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党员干部要答好公道正派的"判断题, 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严守纪法规矩,始终保持健康生活情 趣和高尚道德情操。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始终 站稳人民立场,面对各种不良风气的滋扰时,稳得住心神、守得住操守, 勤弹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实际行动赢得 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品悟造福人民的“担当之力",答好罅厉奋发的“填空题”。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 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变为现实。国家的复兴、民族的强盛,都离不开为人民服务的奋 斗担当。党员干部要答好阵厉奋发的"填空题,深刻认识人民幸福安 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 把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确保取得扎扎实 实的成效。同时,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在处理"问题中惠民生、解决"困难"中纾民困、化解"矛盾"中暖 民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扎实推进中国 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全国两会是凝聚共识、激发力量的“民主殿堂”。代表委员肩负亿 万人民的殷切期待,从四面八方奔赴“春天的盛会”,齐聚“民主殿堂” 共商国是、共谋发展,唱响党心民心同频共振的新乐章,为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绘就崭新蓝图。奋斗铸就辉煌,实干赢得未来。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两会时间” 当做答卷的新节点,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 围,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讲话,化理解为接续奋斗、 砥砺前行的实践行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 路逐梦、勇毅前行,书写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答 卷。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洞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做坚定建设 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 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 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全国两会,以民主聚共识,以共识凝力量, 吹响了团结奋斗的号角。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心往一处想,秉持“不 畏浮云遮望眼”的洞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始终坚持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既看到成绩,又看到短板和不足, 既看到机遇,又看到困难和挑战,更要看清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 风险,才能经受住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要做到劲往一处 使,要把“全国两会精神”转化为履职尽责、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 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最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才 能保持清醒头脑,发现问题苗头,预见形势发展走向,下好先手棋、打 好主动仗,以一致步调、顽强意志、坚决行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开好 局起好步。凭“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做坚定实干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 踏实地,埋头苦干,积度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 现实。党员干部,是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的主体力量。要牢牢把握全 国两会“施工图”的中心任务,在推进“施工图”过程中,始终保持干 事创业的激情,做“只争朝夕、真抓实干” “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 实干者,推动全国两会“施工图”落地。要求真务实以实干开路、用实 绩说话,下真功夫、苦功夫深入调查研究,坚持人民至上,用老百姓能 听懂的话开展沟通交流,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及时准确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不负人民重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干实干好群众关心的事, 蹄疾步稳跑出为民办事“加速度”。要攻坚克难靠实干破解难题、把握 机遇,勇于开拓创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拓新路、开新 局,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以 创造性工作把“施工图”落到实处。执“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自信,一路逐梦、勇毅前行,做坚定奋进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征途上,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要心怀梦想、奋勇拼搏,一 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点点 星火,汇聚成炬,每一份为实现个人梦进行的努力,都是实现中国梦的 力量。党员干部,既是追梦者,又是圆梦人,只有当个人人生理想同党 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个体的能量才能从充分迸发。追梦的过程固然 辛苦,但圆梦时刻注定美好。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长风破浪会有时” 的信念,将小我融入大我,在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在热火朝天的项目 工地,在机器轰鸣的企业车间争做敢于筑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的坚定奋进者,用个人梦想托举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就一定能在实 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添砖 加瓦。精神,敢于涉险滩、破坚冰、啃"硬骨头",面对难题时"没有条件创 造条件也要上",面对新题时"杀出一条血路来”,在战风斗雨中迎接 中国式现代化的春天。从春天出发,抢抓“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时代机遇。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吹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进军号令。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漫步太空, 到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从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到首架C919 大飞机一飞冲天,"创新中国""绿色中国""活力中国"成色更足, 共同描绘出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春日盛景。东方风来满眼春,山河万 里起宏图。广大党员干部生逢伟大时代,要坚决扛起责任使命,观大势、 定大局、谋大事,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十四五”规划要求,抢 抓机遇、奋勇前进,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天地。要下功夫研究党的 二十大精神中的重大政策利好、开放利好、发展利好、民生利好,主动 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出更多务实举措,不断充实”政策库 项 目库,充分释放利好叠加带来的“化学反应"乘数效应",持续推 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向复兴进军,砥砺“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奋斗意志。当前,我国正迈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 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 艰苦的努力。从春天出发,一刻都不能耽误;向复兴进军,必定是天道 酬勤。广大党员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积极投身到进行伟大斗争、 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波澜壮阔实践当中,让 民族复兴的曙光照亮中国人民的美好未来。要发出春天里的总动员,深 入到改革发展稳定一线,以敢担当的精神、会担当的素质、善担当的能 力,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在务实"干"中守正创新、在向前"走"中固本开新、在敢于"立"中变革迎新,再接再厉,善作善成, 努力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生动的现实图景。惠风和畅,千帆竞发。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 年,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期待的年度政治盛会于3月4日拉开帷幕。正处 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国两会为 我们阔步向前提振信心、鼓舞士气。"结得千层茧,练就冲天翅。"发展之路没有坦途,向上攀登尤为艰辛。惟实干者天不负,惟有志者事竟成。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需要我们再接再厉、顽强拼搏。要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忠诚,解民难、分民忧。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档加速的关键时期,代表委员们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根本宗旨,带着心系群众、为民造福的初心和使命,豪情满怀奔赴京 都“众智谋事、众力举事,汇聚起14亿人民迎难而上、同心合力的磅 礴伟力,凝聚起我们无所畏惧、阔步向前的强大信心。人民立场是中国 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共产党就是为老百姓谋幸福的,百姓身边的"大 事小事"操心事""烦心事"都是重要事,工作成绩怎么样,百姓最 有发言权。我们要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忠诚,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当 好人民群众贴心人,及时解决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以饱满的精神状 态整装出发、逐梦前行。要以“路虽远行则将至”的毅力,抓落实、促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发展还面临了诸多困难挑战,国内经济增长企稳向上基础尚需巩 固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没有不经风雨的前行, 没有不劳而获的发展,没有坐享其成的进步。蓝图一旦绘就,抓好落实 是关键。不论是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一揽子的决策部署,终究需 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来推动、来实现。只要我们直面问题挑战,在一个个脚印中,感知人民的所求所需,拿出“马上就办”的劲头, 始终保持改革勇气,增强创新锐气,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够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要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正风纪、转作Jlo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一 些领域、行业、地方腐败现象时有发生。"暴露出我们党员干部在作风 建设上还任重道远。只有作风硬,才能干成事。我们要持之以恒加强作 风建设,时刻想一想是不是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时刻想一想群众有 没有真切的获得感,时刻想一想是不是做到为民担当负责,以居安思危 的政治清醒、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勇于斗争的奋进姿态,拿出"咬定 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闯关夺隘、开创新 局。星光不问赶路人,时间不负奋斗者。全国两会是信心加油站,更是 逐梦新起点。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两会 必将进一步强信心、聚人心、筑同心,必会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近日,2023两会首到江苏团。在江苏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将民生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确保取得 扎扎实实的成效"。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为民,要把人民群众的所盼 所愿放在心上,以全情投入、全力奉献奋斗在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新 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持为民初心,从"一”开始,由心" 而发,于干”着力,踏稳"最美"足迹,擦亮"初心"底色,实现人 民群众"向往的生活,托举他们"稳稳的幸福”。从“一”开始,追寻民心”所向,留下“蹿厉奋发”的足迹。为民服务从"一"开始,从小事开始做起。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党员干部要从"足下"开始,走遍基层的山山水水,了解人民群众生产 生活实际情况,在一声声关怀里透出暖意,在一份份祝福里融入愿望, 在一句句叮嘱中见证情怀,在一次次实践中彰显初心,把对人民群众的 关切融入到一点一滴之中。党员干部要从"手头开始,结合岗位工作 实际,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到具体实践中,发扬”立马就 做”做就做好的钉钉子精神,在为民奋斗中有一股“韧劲", 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解决好,追寻"民心”所向,沿着民意所指, 以务实的“足迹"走好"为民之路,阵厉奋发、笃行不怠投身到人民 事业之中。由“心”而发,汲取民智”干事,留下“行之不倦”的足迹。党员干部在为民服务中要饱含深情、多干实事,要紧紧依靠人民、多多问 计于民,多听群众对于发展的思考和建议,多听群众对于某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具体方法,群众的点子是"接地气""冒热气的,党员干 部要善于向群众学习,学习群众的智慧,打开解决问题的"大门",汲 取人民群众的智慧一起"攻坚克难,为推动事业的建设、发展的成效 注入强劲动能。心之所系,行之不倦。党员干部要根植"和人民群众在 一起”的情怀,把为民造福作为使命,扛起自身的职责,以强烈的责任 感为民纾难解困,用真心实意的拼搏、真刀真枪的苦干凝聚力量,将为 民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于“干”着力,锚定民愿“拼搏,留下"全力以赴”的足迹。党员干部要把基层的实际情况、人民的关心关切收集起来,梳理为"问题 清单和当前的“工作重点",做事情瞄得准靶心",干工作"沉得 下心气,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切实为民分忧解 难。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和诉求要有“马上就办的紧迫感,要有全力 以赴解决的自觉性,既有"干”的笃定,也有"干”的豪情,以"搀起 袖子加油干的拼搏造福人民、书写答卷。在为民奋斗中,党员干部要 主动沉下去、干实事,从人民群众的需求着眼,干好每一件小事;要主 动"亮承诺"、主动"亮身份,在急难险重的一线为民遮风挡雨,在 赶考之路上留下全力拼搏的足迹”。两会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 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风 雨同舟、心心相印,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了人民生活从 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不断把人民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总书记两会背后的人民情 怀,不断根植人民的"信仰之力、服务人民的“廉洁之力、造福 人民的“担当之力",将人民至上"贯穿本职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品悟根植人民的“信仰之力",答好党性淬炼的“选择题”。心有 所信,方能行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 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中国共产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没 有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前行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攻坚克难,更不会创造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图景。党员干部要答好党性 淬炼的“选择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全面学习、全面 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