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整理8.发热.docx
发热第一节概述体温的中枢调节以调定点学说来解释。发热的概念:指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 5)o 过热的概念:调定点未发生移动,而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及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等 导致的被动性体温升高。第二节病因和发病机制一、发热激活物概念:能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的物质。种类:.(一)外致热原1,细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分枝杆菌2 .病毒.真菌3 .螺旋体.疟原虫(二)体内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1 .类固醇.体内组织的大量破坏二、内生致热原概念: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一)内生致热原的种类.白细胞介素-11 .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2 .白细胞介素-6.巨噬细胞炎症蛋白7(二)内生致热原EP的产生和释放EP产生的过程:产EP细胞的激活、EP的产生和释放产EP细胞种类:单核细胞、叵噬细胞、肿瘤细胞等产内生致热原的活化方式:I.Tol I样受体(TLR)介导的细胞活化LPS和LPS结合蛋白结合-LBP转移LPS给sCD14形成复合物-复合物与单核巨噬细胞的 外表受体CD14结合-作用于TLR-TLR激活NF- k B-启动细胞因子表达产生致热原。2. T细胞受体介导的T淋巴细胞活化途径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体温调节中枢分为正调节中枢和负调节中枢。正调节中枢包括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内含有温度敏感神经元。通过正调节介质使体 温升高。负调节中枢包括中杏仁核(MAN)和腹中隔(VSA)o通过负体温调节介质使体温下降。(二)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EP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1 . EP通过终版血管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三)发热中枢调节介质1 .正调节介质(1)前列腺素E(2)环磷酸腺昔cAMP(3)中枢Na7Ca?+比值(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5) 一氧化氮2.负调节介质(1)精氮酸加压素(2)黑素细胞刺激素(3)膜联蛋白A1(4)白细胞介素TO(四)发热时体温调节的方式及发热的时相发热机制:发热激活物作用于产EP细胞-引起EP的产生和释放-EP经血液循环到POAH 或OVLT附近-引起中枢介质的释放-中枢介质作用于神经元使调定点上移-体温升高 -负调节介质产生-抑制调定点和体温的上升发热的三个时相:1 .体温上升期特点:正调节占优势,调定点上移,减少散热,增加产热,导致体温升高。临床表现:感到发冷和恶寒,出现鸡皮疙瘩。2 .高温持续期特点:产热和散热在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临床表现:酷热感、皮肤和口唇干燥.体温下降期特点:调定点下移,散热增强,产热减少,体温下降临床表现:大量出汗,严重可导致脱水。第三节代谢与功能的改变一、物质代谢的改变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基础代谢率升高13%。1 .糖代谢:由于产热需要,能量消耗大大增加。糖的分解代谢加强,糖原贮备减少,乳酸分 泌增加。2 .脂肪代谢:脂肪分解明显增强.蛋白质代谢:蛋白质分解加强,尿氮含量增加,产生负氮平衡。3 .水、盐及维生素代谢:体温上升期肾血流量减少,钠、氯排泄减少。退热期尿量恢复和大 量出汗,钠、氯和水排出增加。二、生理功能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发热使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小儿高热易导致抽搐。1 .循环系统功能改变:热血刺激窦房结或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体温每上升1, 心率约增加18次/分),心输出量增加。2 .呼吸功能改变:呼吸加快加强,热量从呼吸道散发。3 .消化功能改变:交感兴奋、副交感抑制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减退。三、防御功能改变.抗感染能力的改变:抗感染能力增强、吞噬细胞功能增强、NK活性降低。1 .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某些EP有抗肿瘤作用。肿瘤细胞对热的耐受性差,生长受到抑制, 是肿瘤热疗的机制之一。2 .急性期反响:是机体在细菌感染和组织损伤时出现的一系列急性时相的反响,EP在诱导 发热时也引起急性期反响。第四节防止的病理生理基础一、治疗原发病二、一般性发热的处理对一般性发热不要急于解热,主要补充营养、水、维生素等,以免延误诊断与治疗。三、必须及时解热的病例.体温40以上,病症明显,特别是对小儿应注意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1 .心肌梗塞或心肌劳损发热;发热T心率加快T心肌耗氧量增多T增加心肌负荷;.妊娠妇女,因有致畸胎危险或加重心脏负荷。四、解热措施.针对发热病因解热1 .针对发热发病学环节治疗:根据发热机制及现有解热药的药理作用,可针对以下三个环节 来采取措施解热。(1)干扰或阻止EP合成和释放;(2)阻碍或对抗EP对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3)阻断中枢发热介质的合成。3、物理降温高热危急时,可采用冰块、醇浴等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