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3篇】.docx
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3篇】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篇1】2021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席令第九十八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 日起施行。通过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作为家长,我感触颇深。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 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每位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但 之前大多数家长都以教育为主,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学习了家庭教育促进法 之后,我有一些新的想法。一、让家庭成为孩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起点。好的家风离不开好的家庭教育,好的家庭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对人的一生发挥 着独特的作用,奠定了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雏形,“幸运的人一生 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 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节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一名一年 级学生家长,我更应该努力树立良好的家风家教,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做好孩子 的表率和引路人,以身作那么,做好典范,言传身教,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 子。一是培养孩子爱家爱国的家国情怀。作为父母,不仅要自觉践行家庭美德, 做到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为孩子树立典范,更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让孩子深刻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 培养他养成努力进取拼搏的好习惯,做对社会有贡献的新一代接班人。二是在孩子面前树立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形象。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可以让孩 子变得乐观、自信、积极进取,能找到生活的动力和激情,并勇敢面对挫折与困 难,孩子的人生会变得幸福许多。三是注重孩子的心灵教育与品德教育。让孩子能分辨“善与恶” “美与丑”, 学会感恩,学会付出,团结同学,助人为乐,给孩子树立一个美好的心灵世界。二、帮助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孩子快速静下来,思想集中,快速融入学习,提高学习 效率。所以孩子学习时一方面我们父母要尽量保持安静,说话不应大声,尤其 不要吵架;另一方面,在孩子学习时,我们要努力克制不玩手机,不玩游戏,和 孩子设置共同学习的时间,我想这样的家庭气氛应该能促进孩子专心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受益终身,目前我的孩子正处于一年级,所以好的学习习惯 的养成尤为重要,接下来我打算通过以下几个方法促进孩子好习惯的养成:一是给孩子制订学习规范。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让他完成作业、阅读和预习 等,要求不完成学习任务就先不做其他事情,使孩子在家的学习活动有计划、有 规律,潜移默化的培养他每天都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学习。二是让其学会独立完成作业。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 问题,就会引起积极的思考,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而且得到了 “思维 的锻炼”,提高他独立思考的能力。三是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让孩子养成独立领会 知识,分析知识前后联系,深化知识理解的能力,还能让孩子说话清晰有力、言 语流畅、交流顺利、写作流畅、词汇量大以及博学多才等,所以在接下来的小学 生活中,我们家长一定要和孩子每天设置好阅读时间,共同养成阅读习惯。三、做有爱心、有耐心,科学养育孩子的合格家长。在认真学习了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的9种家庭教育方法后,我深感在教育 方式方法上还很欠缺,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接下来我还应在以下的问题上特别注 意方法:学会正确的表扬和批评。有时候我太过于严厉,批评过多,可能会打击孩子 的自信心,在后期,我要学会经常表扬赞美孩子,树立其自信心。把爱训斥孩子 的坏习惯改掉,讲究方式方法,多把训斥变为提醒。多些爱心,多些耐心。快节奏的成年生活,会造成负面情绪,偶尔会有控制 不住自己情绪,把工作生活中的烦恼转到孩子身上的情况,以后的教育中,我一 定要稳定自己的情绪,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孩子多沟通,学会用正确的方式 爱孩子。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篇2】教育促进法的公布,把家庭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把爸爸妈妈推到了前 台。作为家长都有这种误区,早上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自己就可以上班挣 钱或买菜做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如网上流传的段子,放寒暑假家长愁眉苦 脸,一到开学就欢呼“神兽回笼”,这是我们家长忽视家庭教育的表达,想当然 的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自己当“甩手掌柜”,试想一个班几十个 学生,老师毕竟精力有限,能兼顾每个孩子的学习成长吗?答案是否认的,那么 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就表达出来,促进法中第五条,明确规定家庭责任,父母或 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当对 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好 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通过对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学习,了解到这是我国首次针对家庭教育进行 的专门立法,也是首次将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这部法律明确了 “家长”承当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到达培 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阐述了 “六大内容” 和“七大方法”。让我进一步感受到家庭教育的神圣使命。首先,父母是家庭教育实施的主导,负有主体责任。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 活教育,是通过生活来渗透“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体还是在生活过程中展 开的。好的家风离不开好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是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 值观和世界观的起点。作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其德行也是孩子的榜 样,所以父母在生活中要重视言传身教,以身作那么。另外尽可能给孩子创造良好 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然后,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协同 育人。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开展的原动力和根源,学校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社 会教育是两者有利的补充,三者教育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它们之间互相影响着, 互相补充着,然而这些特点在共同作用和有机的结合下,可以更好地发挥整体教 育的作用,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的接班人。最后,以上是我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感想,这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表达,也是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的法 治保障。希望在不断地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篇3】近日,在学校的宣传下,我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这是我国首次对家庭教育进行的专门立法,于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部 法律就是教家长如何做好家长,它不仅明确了家庭教育的责任,即用正确思想、 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同时也通过6项内容和9 种方法,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具体要求。通过认真学习,作为家长感悟颇多,接下 来我谈谈一些学习后的体会与看法:一、以身作那么,发挥典范模范作用。孩子的行为习惯,语言、对人对事的态度都深受家长的影响。还记得诗词大 会中的才女武亦姝,之所以能够如此优秀,离不开父母每天坚持阅读的好习惯。 如果父母每天都有阅读的好习惯,孩子潜移默化的会喜欢阅读。如果父母是谦虚 有礼的人,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一定会是一个有爱心、懂礼貌的人。之前,在一次朋友聚会上,看到一个朋友的小孩一直抱着手机玩不停,观察 他的父母,都在随时低头玩手机。我从孩子小时候就注意在孩子面前尽量少玩手 机,所以现在我们的手机随便放在家里,孩子都不会主动去玩。我从小教育孩子 不能说脏话,在家里也有约定,父母从不说脏话,所以我们家小孩也不会说脏话。在家庭教育中“身教”与“言传”相结合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我们不能教 育孩子要到达某一要求,但是自己却不这样做,那基本是没有效果的。二、互相尊重,建立平等沟通桥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改掉居高临下的坏习惯。从心里把孩子当成自 己的朋友去沟通,不能以“家长”的口吻和做法命令,强迫孩子到达自己的要求 和目标。我们要引导孩子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要帮助孩子正视自己的优 缺点,在朋友式的交流中疏导孩子的情绪,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在与孩子沟通时,能用平等的对话,更多的倾听唤起孩子的自豪感、增强孩 子的自信心。三、张弛有度,形成健康奖惩机制。孩子做的好、做的对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可以是言语上的表扬,可以满 足孩子的一个心愿、可以带孩子看一场电影、可以买一个孩子心仪的玩具一定 要中表要和肯定的时效性,让孩子及时感受到成功的自豪感和喜悦感。孩子做的 不好、做错了要大胆予以惩罚,要给孩子讲道理,说清楚由于他哪里做的不好,所以为了让他记住,必须要取消原本可以做的某件事,比方原计划的看电视、 到游乐场玩等。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防止陷入溺爱或暴力的误区。我们很多家长要不然 什么都依从孩子,多孩子过分溺爱,要不然随时都在呵斥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四、共同参与,营造和谐有趣气氛。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共同参与才是健康的,正确的。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中的 很多决定,才能维持平等的和谐的亲子关系。良好的、有趣的家庭教育气氛,能 够让孩子性格更开朗,才能让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 高质量的陪伴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更强的存在感和获得感,孩子才能在学习、情 感、交友、社会认同、自我认同等方面健康成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及时发现 问题,共同解决问题,让孩子真正参与到自己的成长中来。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很多时候遇到问题, 我不会的我要查阅资料,上网搜寻之后告诉孩子正确的东西。慢慢的,任为之养 成了敢于质疑和敢于表达自己的习惯。很多时候,我们直接告诉他的结果,他可 以提出不同的观点,我们可以进一步进行讨论。家庭教育不能单纯的是家长看分数,和别的孩子进行攀比,要尊重差异化、 个性化。更重要的是家长不能把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强加于孩子,要尊重孩子自身 的兴趣爱好,多元的合理地培养孩子。让教育促进法真正走进每一个家庭, 走进每一个父母心中,让孩子们在合法、合理的家庭教育中健康成长。我们每一 个家长都应在教育促进法的指导下,转变观念,认真的、用心的培养德、智、 体、美、劳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