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语文复习必备知识点归纳(5).docx
-
资源ID:8639624
资源大小:33.6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小学语文复习必备知识点归纳(5).docx
2022小学语文复习必备知识点归纳(5) 小学语文学问点总结修辞 相识并驾驭常用的修辞手法能让我们把话说得更好,说得更精确、生动、显明,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比方。比方就是打比方,是用详细的、浅显的、熟识的、形象显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邃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详细。 2、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给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排比是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像,意思亲密相关,语气一样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概,表达剧烈的感情,增加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夸张是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的留意或思索,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6、反问。反问是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小学语文学问点总结阅读 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育学生看书报的实力和仔细阅读的习惯”。 看书报实力是指能够驾驭学过的常用词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娴熟地默读课文,能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能够给课文分段和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中心;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实力。 仔细阅读的习惯主要是指边读边想的习惯。查字典和运用其它工具书的习惯以及质疑问难的习惯等。 一、划分段落层次 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须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 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育概括实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依次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 1、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依次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忽然,一条长龙在倒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爽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呼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层意思,把四层意思归纳起来概括段意: 当九江赛城湖大堤塌陷时,官兵们闻讯赶到,扛沙包,筑人墙,最终保住了大堤。 2、并列式 在一段话中,分别写几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 例如精读与泛读第五自然段:假如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书目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这一段前后两部分分别介绍了面对很多读物和一本读物时不同的读书方法。前后明显是并列并系的。 3、总分式 先总述后分述或先概括叙述后详细叙述,也包括先总述再分述最终总结以及先分述再总结。 如爷爷的芦笛第1自然段。在强强的相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白天,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中,如千万点萤火闪闪耀烁。更好玩的是,海水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一张普一般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宛转悠扬,还带着一股浓浓的海水味。这一段先总述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再详细描绘四周景色之美、芦笛曲调好听。 再如夹竹桃第三个自然段。先总述我们家常见的花无奇不有,再分述春、夏、秋三季花儿依次开放的景象,最终总结园子里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盛景。 4、转折式 全段分两部分,前后两部分意思转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转折词分开。 例如灰椋鸟第一自然段。“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确定亲自去看一看。” 这一段可概括为:原以为灰椋鸟没什么好看的,可是自从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我确定去看看。有时,前后两部分内容间没有转折词,但其中的转折关系仍自不待言。 如烟台的海第一个自然段: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这一段前后两句问虽无转折词,然转折关系一读便知。 转折式自然段,一般抓转折后的内容概括段意。上面这段可概括为由于烟台是我国少数北面临海的城市之一,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5、因果式 根据事物的缘由、结果的关系表达意思的自然段,叫因果式小段。包括先因后果和先果后因两种状况。 例如莫泊桑拜师第一个自然段: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闻名作家。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很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平平经常,没有什么特色。/莫泊桑着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 这一段段意可概括为莫泊桑早年写作平平,所以他拜福楼拜为师。 以上是先因后果,再举一例先果后因。 真情的回报最终一个自然段“骑上这辆崭新的自行车送报快多了。当然,我从没想学会在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照旧下车把报纸送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照旧把报纸送进门里。因为我恒久记住了:诚恳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和爱意。” 这一段前面是结果后面说明缘由,从而突出了缘由,点明白课题的含义。 二、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 划分文章段落,可以参考上述分层的几种方法外,段落大意的概括,还可以实行以下方法:找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总起句;有的在段尾,即总结句;也有的在中间争论部分或人物语言中)。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概括。 分别举列如下: 1、夹竹桃一文中第3、4自然段合并成的段意就是在段尾:“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特别珍贵吗?”又如秦兵马俑一文中其次段的段首就有中心句:“兵马俑规模宏大”,就是这一段的段意。 2、碧螺春各段则可以小标题形式概括各段内容。a、久负盛名;b、名称来历;c、采焙情形;d、品茶之趣;e、茶漾春光。 三、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洁,也不要太详细,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主要事务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 抓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1、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 2、按所叙述的问题来抓文章的主要内容; 3、依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按事情发展依次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写了五壮士接受任务;其次段写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段写了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段写顶峰歼敌;第五段写英勇跳崖。把这五段段意连起来,稍加整理,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写了五位壮士接受了上级交给的掩护群众的任务,有安排地诱敌上山,痛击敌人,最终把敌人引上绝路,歼敌于顶峰,最终英勇跳崖的经过。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