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docx
文字局部1概述11.1 概况11.2 岩土工程勘察目的与任务12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案、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12.1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案12.2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法22.3 完成的勘察工作量22.4 勘察工作质量评述33区域地质构造及气象概况33.1 区域地质构造33.2 地震33.3 气象概况44场地工程地质条件44拟建场地地理位置44.2 场地地形、地貌概况44.3 场地地层构成及特征44.4 场地地表水和地下水45岩土的测试成果55.1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指标评价55.2 场地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腐蚀性分析55.3 N.20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指标统计65.4 标准贯入试验65.5 波速测试66地震效应分析与评价66.1 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66.2 抗震参数66.3 土层的液化判别66.4 场地抗震地段和设防类别划分67岩土工程评价77.1 建筑场地的稳定性评价77.2 不良地质作用及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77.3 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77.4 地基土的适宜性评价77.5 地基基础分析评价77.6 地下室抗浮评价108其他岩土工程问题108.1 特殊性土108.2 边坡问题108.3 基坑支护108.4 场平及回填108.5 基坑降排水108.6 基础施工119岩土工程监测119.1 基坑边坡和相邻建筑物的变形观测II9.2 建筑物沉降观测II10工程建设中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风险及岩土工程问题分析预测与应对措施IIH结论和建议1111.1 结论1111.2 建议12附件局部1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I张2 .工程地质剖面图82张3 .单孔地质柱状图3张4 .勘探点性质一览表1份5 .土工检测报告1份6 .波速测试报告I份九江新城中小学工程石层作为桩基础桩端持力层。桩基成桩可能性、施工条件及桩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根据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拟建建筑物工程特征,结合地区建筑工程经验,可采用桩基础类型 有冲(钻)孔灌注桩和预应力管桩。1)钻(旋挖)孔灌注桩的优点可不考虑桩基础施工降水问题,施工速度快,施工桩长不受地层、 施工平安等因素的限制,成桩质量能满足设计要求。本场地的揭露地层情况行,桩身范围地层主要为 卵石,适宜采用钻(旋挖)孔灌注桩桩基础方案。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赋存于中砂、卵石层中 的孔隙型潜水。将桩基础放置于厚层卵石层中,基础的稳定性能够得到保证,所以桩基础方案可行, 但层间分布的卵石层可能会对成桩造成一定困难,加之地下水较丰富,成孔过程中易塌孔,需采取适 当的措施控制地下水,防止涌砂或涌水现象。此外,地基持力层上覆土层由杂填土、粘土等组成,稳 定性较差,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孔壁缩径或孔壁垮塌的质量问题,可采用泥浆护壁、钢护筒护 壁等措施处理。桩基施J2时需选择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及适宜的施工设备,保证桩身的成桩质量 及满足设计所需的桩长。采用钻(旋挖)孔滩注桩基础,施工机械振动及噪音较小,对周边环境影响 较小。本工程建议采用钻(旋挖)孔灌注桩基础。2)预应力管桩该桩的优点是:桩身强度高,同样的桩径条件下,单桩承载力约高于其他桩30%以上,施工质量 容易控制,成桩质量较好。其缺点是成孔施工中如遇粒径较大卵石时,不易穿过,对机械设备的影响 较大,成桩过程中还易造成接桩部位断裂,影响成桩质量,施工中应采取相应措施:因属于挤土桩, 桩的密度较大时,会产生挤浮桩,后打桩成桩困难,桩端无统一标高,桩长差大等现象,施工中注意 沉桩顺序,请在设计、施工中予以考虑,谨慎采用,在施工前应进行试桩。桩基持力层选择根据现场钻探情况与物理力学性质特点,以及拟建物荷载要求,桩基础以中密卵石层作为桩基础 持力层。桩基参数建议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和地区工程经验,建议采用冲(钻)孔灌注桩,冲(钻)孔灌注桩可采用旋挖 成孔的方式。单桩承我力以现场检测试验为准。正式施工前宜进行试桩,以便确定准确的桩长和单桩 承载力。设计时可按表7. 5-4进行估算。桩基设计参数建议值表7.5.4-J指标岩蔡京J-钻(冲)孔桩极限恻阻力标准值卬.(kRi)杂填土15岩上工程详细勘察报告粉质砧土40中砂50松散卵石90稍密卵石110中密卵石130密实卵石150注:杂填土负摩阻力系数按0.25考虑。单桩竖向承载力确实定单桩承载力应通过现场桩静载试验确定。对大直径端承桩,也可采取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桩端土层的极限端阻力。地下水时桩基的设计及施工的影响评价1.1 桩基设计的影响本工程地下水的腐蚀性为微腐蚀性,设计时应对所采用的混凝土提出防腐抗渗要求。地下水对于土体参数存在一定影响,主要表达在地基土与桩周的侧摩阻力上,进而影响桩体承载 力。建议桩基设计施工时,应考虑先进行试桩试验,用以校验桩基设计参数,在选择桩基类型时,宜 选取地下水对桩基影响相对较小的桩型,并应考虑桩体抗浮影响。1.2 灌注桩施工的影响在灌注桩施工和成桩质量方面,地下水可能导致施工环境恶劣、钻孔坍塌、桩身混凝土质量缺陷、 桩身承载力下降等诸多危害。施工、管理方应充分了解其中原理及防治措施以减少工作事故的发生和 经济损失,地下水对灌注桩的主要影响内容及对应的防治建议如下:由于地下水的存在,需要调配高比重的泥浆形成护壁,空孔段长度过短,导致混凝土灌注压力 缺乏,从而使混凝土密实程度较差,桩顶尤为突出。地下水渗流对未完全凝固混凝土桩身具有一定的侵蚀作用,导致混凝土离析、蜂窝、露筋等缺 陷。地下水位对泥浆护壁工艺的影响巨大,其中较高的地下水位可能导致泥浆静水压力缺乏,泥皮 生成质量较差,从而可能发生漏浆、坍孔等事故。较高的地下水水位,会使桩周土主动土压降低、桩-土摩擦系数减小、结构强度下降。另外,泥 浆护壁工艺中,泥皮过厚等因素均会致使摩擦桩承载力下降。主要防治措施:保证混凝土质量,防离析。提高混凝土初灌量、保持灌注连续性、保证导管埋入深度、拔管反 复捣实,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加强勘探工作,防止穿透承压水区、采用后注浆技术、埋永久护筒。九江新城中小学工程采取适当的降水措施,提升泥浆液面高度、加长护筒施工长度、增加泥浆比重及粘稠度以提高 泥浆静水压力;实时监测泥浆成分和液面高度及时补浆。采用端承桩桩基础类型或后注浆技术。1.3 预制桩施工的影响预应力管桩不需要考虑降水问题就可施工。但对于挤土桩,在施工期间,易引起临近场地地下水 水位上升,出现超静水压力,但孔隙水压力会随时间逐渐消退,最终会稳定到施工前的地下水状态, 有短期效应。整体而言,地下水时预应力管桩施工影响较小。采取桩基础作为基础持力层必要时需作施工勘察。7.6 地下室抗浮评价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总平面图,本工程正负零为502. 6m,设局部地下室为T层,最大开挖深 度约为-6. Onio根据成建委(2018) 573号文,抗浮水位建议按室外地坪标高下2.0m考虑。根据设计提供的室外 地坪标高为502.3m,抗浮水位值建议取500.3m,假设室外地坪标高进行了调整应对抗浮水位做出相应调 整。设计应根据抗浮水位及具体建筑荷载进行抗浮验算,假设抗浮验算不通过,建议采用抗浮锚杆、抗 浮桩等措施进行处理,抗浮锚杆设计参数可按表7.6采用。抗浮设计应进行专项的岩上工程设计。根 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的规定,本工程拟建地下室应进行防水设计,防水设 防高度应高出室外地坪高程500mm以上。土体与锚固体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表7.68其他岩土工程问题土层名称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3k (kPa)杂填土粉质黏土30中砂35松散卵石80稍密卵石120中密卵石160密实卵石1808.1 特殊性土本场地内的特殊性土为杂填十杂填土结构松散,欠固结,场地内仅局局部布,层厚较薄,层厚0.42.3m,该层土后期施工时全部挖除,可不考虑对拟建建筑物影响。8.2 边坡问题拟建场地暂不存在边坡问题。岩上工程详细勘察报告8.3 基坑支护场地正负零标高为502.6m,局部设层地下室,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6.0m。拟建场地基坑北侧为拟建小学综合楼,距离地下室边界线约10.6m,开挖后形成约为6.0米的基坑, 开挖后土层为杂填土、粉质黏土、松散卵石,可采用放坡或土钉墙支护:基坑南侧为拟建初中体育馆 与初中教学楼,距离地下室边界线约7.0m,开挖后形成约为5.6米的基坑,开挖后土层为杂填土、粉 质黏土、松散卵石,建议采用土钉墙支护:基坑西侧为已建道路距离红线超过12.0m,距离地下室边 界线超过32.0m,对基坑影响较小,开挖后土层为杂填土、粉质黏土、松散卵石,可采用放坡或土钉 墙支护;基坑东侧为空地,开挖后土层为朵填土、粉质黏土、中砂及松散卵石,可采用放坡或土钉墙 支护:基坑支护平安等级为二级。基坑支护设计应进行专项岩土工程设计。允许放坡坡率建议值参考 表8. 3. 1。土体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参考表7. 6o场地局部拟设1层地下室,开挖深度约6. 0m。基坑开挖期间涉及场内土方转运、场地土方堆载、 建筑构件配件对方等,基坑周边一定范围禁止大面积堆载、设置马道等应远离基坑边缘,防止应基坑 边缘荷载过高,从而引起基坑垮塌造成平安事故。允许放坡坡率建议值参考表表& 3.18.4场平及回填土层名称杂填土粉质黏土中砂松散卵石允许坡率m(h/b)1:1.751:1.01:1.01:1.0待基础和地下室施工完毕后,土方回填至场平标高,建议采取分层碾压措施,回填土质量及回填 要求应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平安。开挖时严禁超挖。8.5 基坑降排水1 .场地地下水属第四系孔隙潜水类型,砂、卵石层为主要含水层,场地地下水对基础施工有定 影响,地下室开挖施工前应进行降水,建议采取管井降水措施,结合集水坑、排水沟等措施,以确保 基础施工。2 .场地及其周边应做好地表水的疏排工作,以免影响地基土性状。施工降水应由有资质的专业单 位进行专门设计与施工。在基坑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应进行水位的动态观测,以掌握基坑开挖及基础 施工过程中的水位动态变化情况。假设出现异常,影响施工,应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3 .近年汛期集中强降雨极端气候现象较普遍,施工期间水位可能与勘察期间相差较大,影响基坑 边坡渗流稳定性。4 .基坑降水对临近道路及建构筑物的影响。场地局部拟建1层地下室,开挖深度约6. 0m,该局部基坑降水可能造成场地周边上体有效应力增 加,引起不均匀沉降,从而对周边道路、已建建构筑物造成一定影响。九江新城中小学工程5 .6基础施工基础施工应注意不同土层特性差异对基础的影响。并注意做好地表水封闭措施,对基坑开挖深度 范围内土体做好支护。基础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基础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基础开挖至设计深度 后,应经设计、监理、地勘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共同验收签字后方可安砌、浇筑。基础在开挖过程中 要留足基坑开挖的平安距离,不得影响和破坏相邻建筑的基础持力层,防止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基开 挖过程中,假设发现本报告未述及的不良地质作用,施工单位应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并汇同勘察、设计 及监理部门共同研究,施工队伍不得自行处埋。基础开挖时,严禁在坡顶堆载。基础施工时应防止基 底土长时间暴露及受水浸泡,降低持力层强度。基底粉质粘土、砂土极易受扰动,导致承载力下降,严禁超挖和扰动基底持力层。采用机械开挖 时,应预留30cm保存层用人工清理,如遇降雨,基底泥泞,应使用垫板清基,以免破坏持力层的原 状结构。9岩土工程监测9.1 基坑边坡和相邻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假设基坑大开挖,有可能使周边边坡线、建筑物和临近道路管线产生一定的变形,在采取平安可靠 的基坑支护措施的同时,应在周边边坡线、建筑物、临近道路管线的地坪上布置变形观测点,定时观 测,以便出现异常情况时采取措施。9.2 建筑物沉降观测按现行相关规范、规程规定,应对拟建物基坑开挖场地附近的相邻建筑进行工程监测。监测的内 容包括基坑工程变形监测和相邻建筑的变形监测。基础施工前,应在四周地面、相邻建筑物上设置一 定数量的马门观测点,以便在施工期间随时对基坑四周地而沉降和相邻建筑物变形及拟建建筑的位移 进行严密监测,出现异常时立即采取平安补救措施。在基础施匚时,应设置多个观测点,对工程进行沉降观测,取得沉降数据,计算倾斜并预测其发 展趋势。沉降观测应进行专门设计。10工程建设中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风险及岩土工程问题分析预测与应对措施根据建筑场地工程实际、工程周边环境及工程地质条件等,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 工程风险和岩土工程问题,工程建设相关各方需对相关工程风险和岩土工程问题及时发现处理,以确 保工程施工平安及工程质量。同时,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工程进度预判可能存在的隐藏风险, 及时发现处理,以确保施工平安及工程质量。(1)市政管网基坑设il和基坑施工前应详细调查并收集周边管网资料,查明有无埋藏的管线、管沟、电缆等不岩上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利埋藏物,并合理的安排施工组织设计,防止对地下管网的影响,必要时采取一定措施时管线、管沟、 电缆等做保护。(2)基础施工基坑支护型式应结合基础结构施工图进行设计,对主体基础施工时可能对基坑坑壁产生的影响充 分考虑,必要时应优化施工工序,调整基坑支护型式,保证主体建筑基础施工要求、平安。(3)地表水场地内地势较低处有积水,基坑开挖后,积水可流入基坑内部,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积水流入对 工程建设产生影响。(4)地下水基础施工前和过程中应进行水位的动态观测,以掌握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水位动态变化 情况。假设出现异常,影响施工,应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基础施工建议选取在枯水季节进行,并做好隔排水措施,在基坑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应进行水位 的动态观测,以掌握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水位动态变化情况。假设出现界常,影响施工,应有 针对性的采取措施。(5)场平现状场地范围内局部低洼地段因降雨淤积地表水,场平前需对场地范围内地表水进行疏排清淤, 防止后期可能对回填土质量以及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场地场平填土应分层碾压或改良处理,防止后期 差异沉降导致地表开裂。11结论和建议11.1 结论(1)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勘察说明,拟建的建筑场地在地貌属岷江水系II级阶地,场地内 整体地势较为平坦,地形起伏不大。地质构造较简单,区内无大的断层通过,区域地质资料说明,场 区不存在强震源,可不考虑断层活动的影响,为稳定场地。综合评价为适宜建筑。经本次勘察调查及勘察,拟建场地内无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 埋藏物,且无泥石流、滑坡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适宜建筑。(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附录A及第条的划分,成都市双流 县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II类场地特征周期值 为0.45s。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表C内容的划分,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双流 县九江街道,II类场地峰值加速度为0.10g,反响谱特征周期为0.45s。(3)场地地下水和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等级为微,根据PH值九江新城中小学工程评价,场地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等级为微。(4)本场地的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孔隙潜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上部七层中,其水量变化 受季节影响,丰水期水量增加,枯水期水量减少,水量一般较小,水位无规律,无统一的自由水面, 主要受地表水及大气降水补给,通过地表蒸发或地下径流等方式排泄。孔隙潜水具微承压性,地下水 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以地下径流方式通过含水层排泄,少部份以蒸发方式排泄。卵石层属强 透水层,水位随季节变化,地下水位年变幅12m。各地段富水性不一,无统一的自由水面,具非均 匀性。勘察时为平水期,测得孔隙潜水埋深为5.57.8m,对应标高为495.84498.98m。据该地区及临 近建筑场地已有的其它工程降水经验,建议场地卵石土含水层综合渗透系数k取20m/d。11.2 建议(I)地基基础建议可参照7.5节地基基础分析评价内容。(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总平面图,本工程正负零为502. 6m,设局部地下室为T层,最大 开挖深度约为-6. Onio根据成建委(2018) 573号文,抗浮水位建议按室外地坪标高下2.0m考虑。根据设计提供的室外 地坪标高为502.3m,抗浮水位值建议取500.3m,假设室外地坪标高进行了调整应对抗浮水位做出相应调 整。设计应根据抗浮水位及具体建筑荷载进行抗浮验算,假设抗浮验算不通过,建议采用抗浮锚杆、抗 浮桩等措施进行处理,抗浮锚杆设计参数可按表7.6采用。抗浮设计应进行S项的岩土工程设计。根 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I08-2008)的规定,本工程拟建地下室应进行防水设计,防水设 防高度应高出室外地坪高程500mm以上。(3)场地正负零标高为502.6m,局部设一层地下室,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6.0m。拟建场地基坑北侧为拟建小学综合楼,距离地下室边界线约10.6m,开挖后形成约为6.0米的基坑, 开挖后土层为杂填上、粉质黏上、松散卵石,可采用放坡或上钉墙支护:基坑南侧为拟建初中体育馆 与初中教学楼,距离地下室边界线约7.0m,开挖后形成约为5.6米的基坑,开挖后土层为杂填土、粉 质豺土、松散卵石,建议采用土钉墙支护:基坑西侧为已建道路距离红线超过12.0m,距离地下室边 界线超过32.0m,时基坑影响较小,开挖后土层为杂填土、粉质黏土、松散卵石,可采用放坡或土钉 墙支护:基坑东侧为空地,开挖后土层为朵填土、粉质黏土、中砂及松散卵石,可采用放坡或土钉墙 支护;基坑支护平安等级为二级。基坑支护设计应进行专项岩土工程设计。允许放坡坡率建议值参考 表8. 3. 1。土体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参考表7. 6。(4)场地整平、基础开挖,应加强对已建、在建建筑物及构造物的保护:基坑支护、挡土墙等应 进行专项岩土工程设计,并进行专项施工、管理。(5)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前,应加强地基验槽工作,必要时应进行施工勘察。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岩上工程详细勘察报告进行相应的工程监测工作。(6)本工程建筑应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沉降观测工作。(7)基坑设计和基坑施工前应详细调查并收集周边管网资料,查明有无埋藏的管线、管沟、电缆 等不利埋藏物,并合理的安排施工组织设计,防止对地下管网的影响,必要时采取一定措施对管线、 管沟、电缆等做保护。(8)基坑开挖和场地施工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做到平安施工、文明施工。(9)基础施工前应加强验槽,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我方,协助解决。九江新城中小学工程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1概述1.1 概况受成都空港兴城建设管理的委托,我公司对拟建的九江新城中小学工程进行岩土工程 详细勘察工作。拟建工程位于成都市双流区,建筑面积约70000平方米。拟建中小学教学楼、综合 楼、师生食堂、报告厅、风雨操场、地下停车场及配套总平绿化等,新增学位4000座,地理位置 优越,交通兴旺。设计单位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根据业主及设计单位要求,本次勘察 针对拟建的中小学教学楼、综合楼、师生食堂、报告厅、风雨操场、地下停车场及配套开展岩土工 程详细勘察工作。本工程位于成都市双流区龙渡路,场地内主要为待建空地,原居民棚户区大局部已拆迁。交通方 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位置见图1. lo图1.1交通位置图根据业主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场地总平而图,本场地拟建多层建筑,局部地卜.室层数1层。建筑物 概况见表1.1。预估拟建建筑物性质一览表表L1序 号建(构)筑物名 称设计地坪标 高(m)构型 结类层数及 最大高度 (m)地下室 情况构型 结类单位荷载(kN/nu kPa)或 总荷载(kN)基础埋置深 度及标高 (m)沉降敏 感性±0.00011#楼小学部 教学楼502.6框架5F/23.2m/独立基础5600kN/柱(地基反力 180KN")499.6<-3.0m)一般22#楼小学部 食堂及风雨 操场502.6框架3F/18m/独立基础5600kN/tt G也基 反力 ISOKN/m1)499.6 (-3.0m)一股33#楼小学部 门卫502.6框架1 F/6m/独立基础2000kN/柱(地基 反力 150KN/m*)499.6 (-3.0m)一般44#楼初中学 部教学楼502.6框架5F/23.2m/独立基础5600kN/柱(地基反力 180KN/m,)499.6<-3.0m)一般55#楼初中学 部食堂及风 雨操场502.6框架3F/18m/独立基础560()kN/柱(地基 反力 180KN/R1')499.6<-3.0m)一股66#楼初中学 部门卫502.6框架IF/6m/独立基础2000kN/U (地基 反力 ISOKN/m1)499.6<-3.0m)一般7地下室502.6框架/-1F独立基础35OOkN/柱 (l80KN/m!)496.6 (-6.0m )一般1.2 岩土工程勘察目的与任务勘察目的是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和测试工作,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提供拟建工程 所需的地质基础资料。根据建筑设计单位对本场地详细勘察提出的技术要求以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OO2I200I, 2009年版)的要求,本次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如下:(I)收集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等资料:(2)查明建筑场地各岩土层的成因、时代、地层结构和均匀性以及特殊性岩土的性质,尤其应查 明基础下软弱和坚硬地层分布,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3)划分对建筑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的地段,提供建筑的场地类别和岩土地震稳定性评价;(4)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及排泄条件,提供季节变化幅度和渗透系数;(5)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6)对地基岩土层的工程特性和地基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各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论证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形式的可行性,对持力层选择、基础埋深等提出建议:(7)提供变形计算所需的计算参数;(8)对天然地基的适宜性、持力层选择提出建议;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9)对基础施工、地基处理提出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的建议。2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案、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2.1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案2.1.1 勘察工作技术依据本次岩上工程勘察工作,依据有关的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主要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如下:(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2001)(2009年版);(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U-2010)(20设版):(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19);(4)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I3);(5)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6)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0年版):(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I2);九江新城中小学工程(9)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0)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JGJ467-2019/J2745-20I9);(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J220-2012);(1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13)处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OOO7-2OI1);(14)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O112-2013);(15)岩土工程勘察平安标准(GB50585-20I9);(16)危险性较大的分局部项工程平安管理规定(住建部第37号)(2018年);(17)成都地区基坑工程平安技术规范(DB51/T5072-201I);(18)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19)关于印发四川省危险性较大的分局部项工程平安管理规定实施细那么的通知(川建行规 (2018) 3 号)等。2.1.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确实定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确定:该工程的建筑规模、重要 性、破坏后果,确定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根据拟建场地的复杂程度,确定场地等级为二级: 根据场地地基的复杂程度,确定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据此暂定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 级。2.1.3 勘探点的平面布设本工程勘探点根据现行国家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布设,根据业主提供的现有总平面图,勘察点主 要按方格网,沿建筑物、地下空角点、拐点布置,勘探点的间距7.29m24.79m。共布设勘探点274 个,钻孔编号I#274#。因受场地地形,住户房屋拆迁等影响,个别钻孔位置稍有偏移,但满足规范 要求。其中控制性钻孔134个,设计深度20、28m; 一般性钻孔140个,设计深度12、18m。134个 钻孔均选取作为全断面植物胶回旋取芯钻孔,全部钻孔作为超重型动力触探孔。布置取土试样孔96个、标准贯入试验孔42个、取水试样孔2个、波速测试孔5个。详见勘探 点平面布置图。2.1.4 勘探孔深度确实定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的技术要求,结合拟建物规模、拟采用 的基础形式、场地目前地坪面标高以及该场地内各地层的空间分布,本次勘探点的实际钻孔深度为 11.028.9m。控制性钻孔深度制.528.9m, 一般性钻孔深度11.019.5m。岩上工程详细勘察报告2.2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法(1)资料及工程地质调查和研究场地区域地质、地震资料及场地附近已有的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技术资料和经验, 进行现场踏勘及工程地质调查。(2)钻孔测量本次勘察钻孔测放采用成都市坐标系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物总平面图 及控制点坐标,按照勘探点与建筑物的平面几何关系,利用GPS仪进行测放,并引测钻孔标高,测量 精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3)现场钻探对134个钻孔采用XY-100型回转钻机进行全断而回旋取芯钻探,钻探的目的是查明场地上结构、 性质、鉴别土质类别及特性,并采取岩土试样。对所有钻孔采用SI1-30型钻机对上部土层进行取土, 对卵石层采用N超重型动力触探进行连续系统的测试,以评价其工程力学性质。(4)标准贯入试验针对场地分布的粉质黏十.、中砂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并记录标准贯入锤击数,分析整理,查明 场地上覆地层的力学性质及均匀性,为初步设计提供上部土层的力学参数。(5)室内试验对建筑场地内分布的粉质黏土进行室内物理.、力学指标测试(包括:常规物理性质试验、剪切试 验、压缩试验),以获得拟建建筑场地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为该工程地基基础设计和基坑支护设计 提供设计参数。时场地内的中砂利卵石土进行颗粒分析试验。土的腐蚀性试验工程内容包括:SO4, Mg2 NHJ、0H C的含量、pH值等;水质简分析试验工程内容包括SO4%、Mg2 NHJ、0H CL、侵蚀性CO?、HCCh的含量、总矿化度及pH值等。(6)波速测试采用RSM-SW工程动测仪及相关配套设备对场地1、73、100、145、197号钻孔进行单孔法波速测 试。波速测试的目的是测试场地各土层的纵横波速,计算场地岩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卓越周期及动力 参数等。2.3 完成的勘察工作量本工程野外作业时间为2021年6月20日至2021年7月20日,本次勘察现场钻探完成钻孔作业 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见表2.3。实际完成的勘察工作量统计表表2.3九江新城中小学工程工作钻孔测量回旋进尺/动探取岩土样及试验取水样标准贯入试验波速试验水位观测内容(个)进尺(m土样(件)(件)(次)(孔)(孔)工作量2743504.2/4087.79624252742.4勘察工作质量评述本次勘察采用了工程测量、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上工试验等综合勘察方法,并充分收集利用了 拟建场地已有的地质资料。为保证勘察工作到达优良级目标,组建了以工程负责人为主要质量责任人 的全面质量管理小组,实行工程负责制,开展了勘察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对原始资料进行了 100% 的自检和互检。野外工作中,公司派人到现场进行抽检验收活动,确保了野外原始资料的准确性。工程测量采用GPS进行,实测标注,其精度满足规范要求。钻探采用5台XY-100型钻机、4台SH-30型钻机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回次进尺。钻孔合格率100%, 优良率80$以上。所有岩土试样均现场及时密封保存,并及时送样,确保了室内试验工作的及时进行。土试样运送 过程中,包装箱采用了海绵垫底的方法,尽量减小对样品的振动。所有现场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操作认真,记录完整,原始数据计算正确,指标关系吻合,成果报 告符合要求。综上所述,各工序各专业严格执行了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总体工程质量良好,到达了规 定要求。3区域地质构造及气象概况3.1区域地质构造拟建场区所处的地壳为一稳定的核块,根据成都市市区抗震设防区划图(1996年12月版),成 都地区大地构造体系的西部为华夏系龙门山构造带;其东部是新华夏系龙泉山构造带;处于两构造单 元间的成都平原北起安县、南至名山、西抵龙门山脉、东达龙泉山,惯称成都坳陷。龙门山滑脱逆冲推复构造带:经青川、都江堰至二郎山,绵亘达500余公里,宽2540公里。这 是一个经历了屡次强烈变动的、规模巨大的、结构异常复杂的北东向构造带。龙泉山褶断带:展布于 中江、龙泉驿、仁寿一带,长约200公里,宽15公里左右。为一系列压扭性的逆(掩)断层组成,呈 北东走向,构造形态狭而长,现今时期断裂活动标志少。成都坳陷与成都平原分布的范围基本一致。呈北东35°方向展布,是一西陡东缓受"喜山期''两 侧断裂对冲形成的构造盆地。“喜山运动”以来一直处于相对沉降,堆积了厚度不等的第四系(Q)松 散地层,不整合于下覆白垩系(K)地层之上。基岩内发育有蒲江新津、磨盘山等断裂,构造线均沿 北东方向延展。蒲江新津断裂南起蒲江,北过新津厚隐伏于第四系地层之下,深约5. 5公里,以北趋 于消失,最后一次大规模活动时间距今约8. 8万年:沿此断裂带的蒲江曾于1734年发生过5级地震。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磨盘山断裂位于成都市区以北,自新都经磨盘山进入成都市区一环路北三段附近。从区域构造背景和 地震活动性分析,磨盘山断层通过地区属不稳定的微活动区:沿此断裂带的新都曾于1971年发生过 3. 4级地宸。成都地区在大地构造体系上位于华夏系龙门山隆起褶皱带和新华夏系龙泉山褶断带之间。该体系 于印支运动早期以具雏形,印支晚期那么已基本定形,进入喜山期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剧其开展。老第三纪,青娥高原的上升,龙门山和龙泉山随着隆起,但地面高差不大。进入新第三纪差异运 动不明显。早更新世,龙门山急剧抬升,龙泉山随着抬升,平原西侧坳陷形成,粗碎屑之卵砾石堆积 其间。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龙门山、龙泉山继续抬升,整个平原那么普遍下沉。中更新世晚期, 新构造运动变得剧烈而复杂起来。龙门山、龙泉山加速抬升过程中,原有的一些主干断裂继续加强活 动,成都坳陷解体,东部边缘构造带和西部边税构造带上升,局部成为台地,中央坳陷和边缘构造带 的局部地段继续沉降,接受上更新统沉积。最终形成了成都地区现今的构造轮廓和地貌景观。总体来说,成都地区所处地壳为一稳定核块,东侧距龙泉山褶断带约10公里,西侧距龙门山褶断 带约7()公里。成都平原主体为岷江水系和沱江水系冲积而成,在构造上属第四纪坳陷盆地。成都市区 位于该平原的中部东侧,由近代河流冲积、洪枳而成的砂卵石层和粘性土所组成的I级、I【级河流堆 积阶地之匕下伏基岩为白垩系泥岩:白垩系基底西部较深,向东逐渐抬升变浅。其埋藏深度在成都 东郊约为1520m,市区2050m,至西郊茶店子附近陡增至100多m,南郊约1317m。2008年5 月,龙门山褶断带活动强烈,但成都市区地震活动较微弱,从地壳稳定性来看应属稳定区。场地属稳 定场地,适宜建筑。成都平原遥感和区域地质见图。成都平原遥感图成都工程地质分区图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在区域构造上属第四纪坳陷盆地,场地及邻近无大规模区域性断裂。3. 2地震依据国家地震单位及四川省相关地质、地震单位多年对构造地宸活动监测与研究证实:1933年迭 溪7. 5级强宸,1976年松(潘)平(武)7. 2级地震,1971年新都5级地震,2008年5. 12汶川8级 地震及2013年4. 20芦山7.0级地震,均囿于现今地震活动强烈的华夏系龙门山褶断带内的松(潘) 平(武)、青川、芦山、茂县、迭溪、北川、汶川一带地区发生,很明显极强烈地震涉及至川西成都 平原,所涉及的地震烈度一般均在5-6级以下,而对本区涉及影响的宸感均未超过3级,结合拟建场九江新城中小学工程地处于地形较平坦开阔,地貌单一,场地内未见不良地质现象发生。同时对拟建筑物采用按基本烈度 7度设防,地震波级强度对建构筑物影响较小。综上,场地建构筑体是基本平安可靠的。3.3气象概况3.3.1 气象场地所处成都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清楚、气候温和、雨量充分、夏无 酷暑、冬少冰雪。主导风向为NNE向,常年平均风速为1. 2米、秒,年平均风压140Pa,最大风压约250Pa, 年平均降雨量为9001000mm,七、八月份雨量集中,易形成暴雨。拟建场地眉山市彭山区的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5.9OC。一月最冷,为5.7OC", 七月最热,为24.80C。:极端最高气温40C° ,极端最低气温-4.6C。多年年平均降水量1054.00mm, 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9.9%。极端最大降雨量2620.70mm。多年年平均蒸发量985.2mm。多 年年平均相对湿度83%。风向以偏北风为主,最多风向为NNE,平均风速1.25m/s。常年3-6月和9月 有大风,多为NNE向,风力6-8级:瞬时极大风速30m/s。多年年平均雾日35天,冬季为多。3.3.2 水文拟建场地属于岷江水系流域,但其附近无地表河流通过。岷江水系河流主要有金马河、杨柳河、 江安河、清水河、府河、南河、沙河、鹿溪河等。本工程工程主要位于岷江水系范围内,岷江属长江上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川、甘两省交界的岷 山山脉南麓的弓杠岭和郎架岭,流经茂汶、汶川至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