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docx
-
资源ID:86405324
资源大小:346.08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3章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docx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1 .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学 素1.生命观念:比拟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建立普遍联系的2 .说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置一费 观点。3 .描述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标 求 2.科学思维:建立体温调节、水盐调节模型,培养建模能力。/ 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拟梳理教材知识夯实基础.体液调节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注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2)主要内容:激素调节。(3)其他化学物质:组织胺、某些气体分子(如NO、CO)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02)。(4)范围一些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1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比拟比拟工程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响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拟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拟长辨析易错易混练前清障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在紧张恐惧时,人体肾上腺素会在短时间内分泌增加,这一过程属于神经调节()(3)肾上腺素随体液运输作用于人体,人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这一过程属于体 液调节()当恐惧因素消除后,心率一般不会立马恢复至安静水平,原因是体液调节反响较缓慢() 答案*(2)7 (3)V (4)X突破重点难点强化素养血液中C02增多引起呼吸频率加快,请分析该过程的调节机制。提示 血液中C02增多,高浓度的C02随体液运输,可有效刺激呼吸中枢,呼吸中枢活动加 强,呼吸加深加快,肺的通气量增大,从而加快对C02的清除,此过程是由体液和神经共同 调节的。饥饿导致图中分泌增加,其主要生理功能是 O与炎热环境相比,寒冷环境中更容易集中精力的原因可能是 O答案(1)冷觉感觉器A(或大脑皮层)(2)分级调节负反响(3)胰高血糖素促进肝 糖原的分解;促进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寒冷环境中,甲状 腺激素分泌增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解析(1)人体处在低温环境中,寒冷会刺激皮肤的冷觉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引起人的体温 调节中枢兴奋,促进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并在大脑皮层产生冷觉。(2)下丘脑分泌促甲 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B垂体并促进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控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 素)的调节方式称为分级调节。当激素(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反响抑制下丘 脑和B垂体的分泌活动,表达了负反响调节机制。(3)饥饿时血糖浓度较低,会引起图中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一方面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另一方面促进脂肪等非糖物质 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提高神经系统的 兴奋性,故与炎热环境相比,寒冷环境中更容易集中精力。【B组综合强化练】1.如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D、E和F散热B.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B-C-G完成调节C. D途径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产热完成的D.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答案A解析 当在炎热环境中时,机体主要是依靠皮肤散热,A错误;在寒冷环境中,机体可通过 B-C-G这个反射弧来完成对体温的调节,B正确;D途径主要是通过骨骼肌的产热来完成 的,C正确;体温调节过程除神经调节外,还存在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体液调节,D正 确。2 . “冰桶挑战赛”是一项慈善活动,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 时也到达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会作出一系列的反响,以下有 关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B.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C.体温下降,代谢减弱D.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答案c解析 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作出一系列反响:寒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一下丘脑体 温调节中枢一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加 强),减少散热(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一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 也有体液调节。综上所述,C项错误。3 .(2016江苏,16)以下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L清水、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 透压的变化情况。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01二岛上 ESOE )«烟货盗=一A.曲线c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C.曲线d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D.饮用大量清水后抗利尿激素合成和分泌增多答案B解析 生理盐水与人体体液是等渗溶液,饮用1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没有明显变化, 应为曲线b,由于人体排出增多的钠盐,排尿量稍微增多,应为曲线d, A、C错误;饮用大 量生理盐水后,进入血浆,导致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B正确;饮用大量清水后,抗利 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D错误。4 .以下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饮水增加导致尿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答案B解析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A项正确;抗利尿激素能促 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但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被动运输,B项错误;摄盐过 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恒定,C项正确;饮水增加导致细胞外 液渗透压降低,尿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项正确。5 . (2020河南信阳月考)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释放的肾上腺素增 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答案C解析 根据题意“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可以看出,心脏是肾上腺素的靶器官, 故A项正确;根据题意可知,该实例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故B项正确;肾上腺素 是通过体液运输到达心脏的,故C项错误;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故D项正确。6 .(2018江苏,30)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 体温下降期。以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 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请回答以下问题: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激素乙通过 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o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 从而减少尿量。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 O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病症,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 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O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体液运输(2)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上升到38.5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3)等于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重吸收水量增加)(4)汗腺分泌增加, 皮肤血管舒张(5)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解析(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激素甲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乙 表示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其中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 促进甲状腺的发育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收缩有助于体温上升到 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3)高温 持续期,人体温度维持相对稳定,因此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进而减少尿量。(4)体温下降期,机体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以增加散热量,还可以通过汗腺分泌增加散热量。(5)体温上升期,由于心 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导致人体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病症,因此易 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7 .以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皮肤温度 感受器厂皮肤血管 一立毛肌 一汗腺-B )甲状腺物理方式调节代谢方式调节(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B、C 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 o当人体处在45 的外界环境中时,唯一的散热方式是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 o答案(1)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骨骼肌 肾上腺(2)皮肤 出汗(3)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 激素,促进新陈代谢解析 下丘脑是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体温调节的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 反射弧中感受器为分布于皮肤、黏膜及内脏器官的温度感受器,神经中枢为下丘脑,效应器 为皮肤血管、肾上腺、骨骼肌、立毛肌、汗腺等。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皮肤实现的,当环境 温度高于体温时,出汗将变成皮肤散热的唯一方式。8 .以下图所示为水盐平衡调节机制,据图回答有关问题: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一 细胞外液渗 / 透压升高/)和重 管管水 小合肥 肾集吸和重 管管水 小合肥 肾集吸量少尿减藕麋透a回本班囚上传导叵-口渴感觉(1)垂体释放的A物质是由 分泌的。(2)B结构的名称是 o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后,刺激感受器,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减少 的分泌。(4)如果肾功能出现问题,不能从肾脏排出多余的Na+,会出现全身浮肿病症,此时的全身浮 肿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有利于维持 的平衡。(5)从图示中可以看出,水盐平衡调节过程受 和 调节,二者是共同发挥作用的,这样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答案(1)下丘脑(2)大脑皮层(3)抗利尿激素(4)渗透压(5)神经体液相互协调解析(1)由图可知,A物质是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调节肾小管、集合管对 水的重吸收,由此可断定A为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分泌的。(2)图中B结构接受由下 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导来的兴奋刺激,产生口渴感觉,该结构为大脑皮层。(3)细胞外液渗透 压下降,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通过下丘脑调节,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 管重吸收水功能下降,尿量增加,以维持渗透压稳定。(4)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多余 的Na+不能排出,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全身浮肿可降低组织液渗透压,以免血浆和细 胞内液渗透压升高,可以维持渗透压的平衡。(5)由图示的调节过程看,水盐平衡调节过程既 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二者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维持内环境稳态。二、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协调梳理教材知识夯实基础9 .体温调节热量的主要来源:代谢产热。(2)热量平衡: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途径静息状态:肝、脑为主产热途径,、一 f山. 皿岫nnd、走动状态:骨骼肌为主皮肤散热途径V"辐射:以红外线等形式将热量传到外界 传导: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物体 对流:通过气体交换热量、蒸发:如汗液的蒸发寒冷调节过程炎热皮肤冷觉感受器-r传入神经皮肤热觉感受器-r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分泌量减遭腑 I皮肤血管收缩凝 立毛肌收缩 ) 4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热(产 厂肾上腺素分泌 加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增加散热(5)调节方式:神经一体液调节。10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渗透压调节)人体内水的来源:饮水、食物中所含有的水和代谢中产生的水。水的排出:量排尿、皮肤排汗、睡呼吸、大肠排便。(3)Na+的来源和排出Na+的主要来源是食盐,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主要经肾随尿排出,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4)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说明:“+”表示促进,“-”表示抑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一一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血钠的平衡血钠含 量升高水盐平衡的意义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于维持人体的稳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 行的必要条件。11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联系和意义关系:神经系统关系:神经系统直接或间接调节影响发育和功能内分泌腺(2)意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保证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辨析易错易混练前清障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其产热量低于炎热环境()下丘脑是体温感觉中枢,调节机体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的功能,同时能够间接调节血糖的含量()(4)人在炎热环境中的调节过程:炎热环境一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一散热增加一体温稳 定()(5)抗利尿激素的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靶细胞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答案(1)X (2)X (3)V (4)X (5)X【关键点拨】(1)热觉或冷觉的产生不是在下丘脑中,而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机体调节温度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超过了机体的调节能力,体温不再维持稳定。 (3)只有恒温动物才有体温调节机制,变温动物的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突破重点难点强化素养.当人从25 的室内到5 的室外后,通过机体调节,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有什么变化?请 比拟人体25 时的产热量(a)、散热量(b)和5 c时的产热量(c)、散热量(d)的大小关系。提示 当人从25 °C的室内到5 c的室外后,人体的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人体25 c时的产 热量(a)、散热量(b)和5 时的产热量(c)、散热量(d)的大小关系是:人体25 c时产热量(a) = 25 时散热量(b)<5 时产热量(c)=5 时散热量(d)。1 .有人认为一个人持续发烧39 °C时,他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你认为对不对,为什么? 提示 不对。因为当一个人持续发烧39 c时,他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体温才能维持在39 °C 不变,如果他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那么他的体温会继续上升。这个人的体温由37 发烧到 39 的过程中是产热量大于散热量。2 .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会起鸡皮疙瘩,请写出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提示 皮肤冷觉感受器一传入神经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一传出神经一立毛肌收缩。3 .水盐平衡调节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分泌部位是下丘脑,而释放部位是垂体。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分泌激素),也是调节中枢。产生渴 觉的中枢是大脑皮层。(3)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中同样存在反响调节机制。梳理网络要语必备1 .参与体液调节的物质有激素、组织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等)及代谢产物(CO2)等, 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2 .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反响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局限,作用时间短暂。3 ,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等。4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由垂体释放的,其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 重吸收。5 .体温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实现的。6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 现的。随堂演练知识落实 1.以下不属于体液调节的是()A.生长激素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B.下丘脑调节胰岛B细胞的活动C.二氧化碳使人体呼吸中枢兴奋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调节尿量答案B解析体液调节是指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A、C、 D都属于体液调节。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直接调节胰岛B细胞的活动属于神经调节。2. (2020鞍山高二检测)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人体皮肤血流量变化曲线,以下相关表达不正 确的是()单位时间血流量。 时间A.假设为25 条件,那么可能为0环境B.在时间内,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C.在时间内,体内酶的活性比时间低D.在时间内,皮肤血管收缩是非条件反射答案c解析 一的过程中,血流量减少,说明人体进入寒冷环境中,A项正确;在寒冷环境中, 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B项正确;由于人是恒温动物,那么不同的环境温 度条件下,酶的活性基本不变,C项错误;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D 项正确。3.如图表示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以下相关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体温感觉中枢和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B.甲表示汗腺分泌减少,皮肤血管舒张C.如果乙表示激素的作用,那么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D.如果丙表示相关骨骼肌的活动,那么通过战栗增加无氧呼吸的强度答案c解析 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A项错误;甲可导致散热减 少,为汗腺分泌减少,皮肤血管收缩,B项错误;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 增加,从而增加产热,C项正确;骨骼肌战栗时增加有氧呼吸的强度,D项错误。4. 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质量分数为1.8%的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答案A解析 一次性过量饮水会使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降低,导致组织水肿,从而使细胞肿胀,功 能受损。治疗时可静脉滴注高浓度的NaCl溶液,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使离子浓度恢 复正常。5.(2020安徽合肥校级月考改编)以下关于人体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体液调节有分级调节的现象,神经调节也有B.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但作用范围比拟局限C.不少内分泌腺会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D.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答案D解析 有些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脑的发育,还能提高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项错误。6. (2019黔东南高二检测)在马拉松比赛中,运发动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回答以下 问题: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 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 O(2)机体大量失水,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继而促进肾小 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此时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o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 增加,最终使血糖得到补充。(4)比赛结束后,运发动可以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 引起的渴觉。答案(1)下丘脑(2)抗利尿激素(3)氧化分解ATP胰高血糖素(4)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解析(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 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尿液量,从而 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3)长跑比赛中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血糖的氧化分解, 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直接来自ATP的水解;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 会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最终使血糖得到补充。(4)由于运动丧失大量的水分,导致细胞外液渗 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进而将兴奋传递至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 渴觉。课时对点练【A组基础对点练】题组一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比拟.以下关于体液调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参与体液调节的物质不仅有激素B.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C.所有动物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只需要血液运输,不需要进入组织液答案A解析 参与体液调节的物质除了激素,还有组织胺、NO、CO、CO2等,A项正确;体液调 节主要指激素调节,除激素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NO等,B项错误;一些低等 动物只有体液调节,C项错误;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由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进入组织 液,作用于靶细胞,D项错误。1 .以下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D.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答案D解析 神经调节作用范围比拟局限,A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脑的发育,提高神经系 统的兴奋性,B正确;血液中CO2浓度高,可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C正确;下 丘脑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D错误。2 .以下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联系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大局部内分泌腺的活动不受神经系统的调控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C.高等动物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D.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答案A解析 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 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同时某些激素(如甲状腺激素)又影响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A项错误,B、D项正确;动物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C 项正确。题组二体温调节.以下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冬天走到室外后,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B.人体体温的恒定受神经、体液的共同调节C.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在炎热的夏天,正常人体的散热量大于产热量答案D解析 冬天进入室外后,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A项正确;人体体温的恒定受神经、 体液的共同调节,B项正确;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C项正确; 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人体在体温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散热量总是等于产热 量,D项错误。3 .以下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身体变化的是()皮肤血管收缩 皮肤血流量增多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汗液分泌增多 骨骼肌 不自主战栗代谢活动增强A.B.C.D.答案B解析 人在寒冷环境中,机体一方面增加产热,另一方面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增加产热的途径有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多、骨骼肌战栗、代谢活动增强等,减少 散热的途径有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汗液分泌减少等。4 .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A.大脑皮层、下丘脑B.下丘脑、大脑皮层C.下丘脑、脊髓D.脊髓、大脑皮层答案B解析 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题组三水盐平衡调节.(2020.抚顺高二检测)以下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接受起作用后即被灭活B.抗利尿激素由垂体细胞合成并由下丘脑释放C.调节水盐平衡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D.人体大量排汗会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答案B.以下有关水盐平衡调节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汗液的蒸发是调节水平衡的主要途径B.人体缺水时,下丘脑会产生渴觉,促进饮水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那么尿量增加D.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答案D解析 调节水平衡的主要途径是肾脏排尿,A错误;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但渴觉 的产生是在大脑皮层,主动饮水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B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那么尿 量减少,C错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作用的靶器官是肾小管和集合管, D正确。5 .如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局部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相关结构。 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细胞外液渗透而面伸卫抗利尿激素原基A.食物过咸时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B.结构甲中存在感受器且抗利尿激素在结构甲细胞中合成C.图中表达了激素的分级调节D.结构乙除了释放抗利尿激素外,还能够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答案C10. (2019湖北高二期末)以下图表示某人在饥寒交迫时体内发生的一些生理变化(图中为 激素,A、B、C表示器官、组织或细胞)。请回答以下问题(内填数字,横线上填名称):一神经传导 -体液运输肌肉、肝脏 /A "冷觉产热增多等 /;/控制A运动或添加衣物?受一下丘脑 A一.B-一甲状腺 A寒冷44;;IIII1J1-胰岛A细胞 A * CA血糖浓度上升寒冷刺激皮肤的,引起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并在 产生冷觉。(2)下丘脑通过B调控甲状腺分泌的调节方式称为 o当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又可以调控下丘脑和B的分泌活动,表达了 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