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
思考与练习一、名词解释水准面:假设某一个静止不动的水面延伸而穿过陆地,包围整个地球,形成一个闭合曲 面。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叫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 准面叫大地水准面。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投影就是设想将截面为椭圆的一个圆柱面横套在旋转椭球外 面,并与旋转椭球面上某一条子午线相切,同时使圆柱的轴位于赤道面内,并通过椭球中心, 相切的子午线称为中央子午线。然后将中央子午线附近的旋转椭球面上的点、线投影到横圆 柱面上。再顺着过极点的母线,将圆柱面剪开,展杨平面如图1-3所示,这个平面称为高 斯投影平面。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又称海拔相对高程:在局部地区,也可以假设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地面点到假设水准面 的铅垂距离,称为假设高程或相对高程。水平面:即静止的海洋面延伸通过大陆和岛屿所围成的闭合曲面参考椭球:参考椭球-形状、大小一定,且经过椭球定位的地球椭球称为参考椭球。坐标正算:假设点A的坐标xA,yA直线AB的水平距离SAB及坐标方位角,欲 求直线另一端点B的坐标Xb , %,这就是坐标正算问题。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直线定向:确定一条直线的方向称为直线定向。11.在检验校正水管管轴与视准轴是否平行时,将仪器安置在距A、B两点等距离处,得A尺读数al=1.573m , B尺读数bl=1.215m0将仪器搬至A尺附近,得A尺读数 a2=1.432m , B尺读数b2=1.066m,问:(1)视准轴是否平行于水准管轴? (2)当水准管气 泡居中时视线向上倾斜还是向下倾斜? (3)如何校正? (4)假设是自动安平水准仪如何较正?(1)仪器安置在距AB两点等距处高差Hl=al-bl=1.573-1.215=0385m将仪器搬至A点附近处高差H2 =a2-b2 = 1.432-1.066=0.366m,(jlijAH = Hl-H2=0.385-0.366=0.019m > 3mm ,说明该仪器存在i角,视准轴不平行于水 准管轴。(2)向下倾斜(3)校正方法:仪器置于距离B点2m左右位置,读取A尺读数a3,通过H1来算出B尺 应读数b3 ,然后拨动水准管的上下校正螺丝,直到B尺上度数为b3为止。12根据题表2-4中的观测数据完成四等水准测量各测站的计算及每页的计算校核。题表2-4四等水准测量观测记录表测站编点号后尺上丝前尺上丝方向及 尺号水准尺读数K+黑红平均 高差 (m)备注下丝下丝后视距前视距黑面红面视距差d(1)(2)(15)= (1)(2)(4)(5)(16)=(4)-(5)后前后一前(3)(6)(11)=(3)-(6)(8)(7)(12)= (8)-(10)(9)(13)=( 10)-(9)(14)=2()+( ±0.100K为尺常 数 冷=4.787 K6=4.6871BMi-ZDi2.6061.76184.5-1.11.0250.16985.6-1.1后5前6 后一前2.1840.5961.5886.9735.2821.691-2+ 1-31.58952ZDi-ZD22.6271.84478.3 +3.31.7811.03175.0+2.2后6前6 后一前2.2361.4070.8296.9226.1950.727+ 1-1+20.8283ZD2-ZD31.8680.90196.7 +3.11.9931.05793.6 +5.3后5前6 后一前1.3851.524-0.1396.1726.213-0.0410-2+2-0.1404ZD3-Zd41.8211.16166.0+3.32.1071.48062.7 +8.6后6 前5 后一前1.4871.793-0.3066.1726.578-0.406+2+20-0.306每页检核Z(15) = 325.5Z(3)+(8)= 33.531Z( 11)+( 12) = 3.943-)工(16) = 316.9工(6)+(7)= 29.588(14) = 1.9715= 8.6=3.94322(14) = 3.943总视距 Z( 15)+Z( 16) = 642.4思考与练习一、名词解解释水平角:水平角就是地面上两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倾斜视线方向和水平线视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盘左:当观测者进行角度观测时,竖直度盘在观测者的左侧。盘右:当观测者进行角度观测时,竖直度盘在观测者的右侧。视差:当眼睛上下移动时,目标与十字丝也发生相对移动,即十字丝交点与目标点发生 相对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视准轴:十字丝的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视准轴。竖盘指标差:竖角计算公式都是当视线水平时,其读数是90。的整倍数。但实际情况这 个条件有时是不满足的。这是由于指标从正确位置偏移了的缘故,使视线水平时的读数大了 或小了一个数值引起的,所以称这个偏移值为指标差,通常用x表示。二、选择题1 .经纬仪观测某一点的水平方向值时,如果在该点竖立花杆作为观测标志,那么瞄准 部位尽可能选择花杆的(A XA .底部B .顶部C .中部2 .水平角观测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是为了消除(C XA.十字丝误差B.对中误差C.视准轴与横轴不垂直的误差3 .以下测量中不需要进行对中操作是(B XA水平角测量B水准测量C垂直角测量D三角高程测量5 .测量竖直角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其目的之一是可以消除(C )对竖直角的影响。6 .经纬仪观测某一点的水平方向值时,应该用(B )瞄准目标。A.十字丝交点B.横丝7 .用望远镜观测目标时,产生视差的原因是(B A.仪器校正不完善B.物像与十字丝面未重合C .目标太远8 .光学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竖直度盘(A 1A.与望远镜一起转动B.与望远镜相对运动C .不动9 .测量竖直角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其目的之一是可以消除(C )对竖直角的影响。三,简答与计算题1 .简述经纬仪测角的原理。(略)2 .试述经纬仪对中、整平的步骤。(略)3 .表达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程序。要测的水平角为nAOB (如图3-11)在0点安置经纬仪,分别照准A、B两点的目标 并进行读数,两读数之差即为要测的水平角值。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左盘右0图3-11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示意图(1 )盘左位置。瞄准左边的目标A(注意消除视差,凡瞄准目标都要如此),使标杆 或测钎准确地夹在双丝中间(或用单竖丝去平分);为了减低标杆或测钎竖立不直的影响, 应尽量瞄准标杆或测钎的下部;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左,记入观测手簿。(2 )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用同样方法瞄准右边的目标B ,读记水平度盘数b左。以上两步叫做盘左半测回或上半测回,测得角值为:0左=b 左一-a 左(3-1)(3)倒转望远镜,使盘左变为盘右,按上述方法先瞄准边的目标B,读记水平度读数 b右。(4)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左边的目标A,读记读数a右。以上两步叫做盘右半测回或下半测回,测得的角值为0右=b 右一-a右(3-2)盘左和盘右两个半测回合在一叫做一测回。两个半测回测得的角值的平均值就是一测回 的观测结果,即5=(0左邛右)/2(3-34.试述光学经纬仪观测竖直角的操作步骤。(1)在测站上安置仪器。(2 )观测前,使望远镜大致水平,观察指针读数在90。、270。附近,还是在0。、180° M寸近,以确定L水平及R水平。(3 )将望远镜视准轴向上倾斜,观察竖盘注记是增加还是减少,确定竖直角计算公式。(4)瞄准目标,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出竖盘读数,计算竖直角。(5 )根据盘左、盘右的读数值计算得出a左与a右,取平均值以提高精度。5 .经纬仪有哪些主要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怎样的几何关系?为什么必须满足这些几何关系?竖轴、横轴、望远镜视准轴、和照准水准管轴(1 )照准部水准管轴应垂直于竖轴,LL_LVV ;(2)十字丝竖丝应垂直于横轴;(3 )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CCJ_HH ;(4 )横轴应垂直于竖轴,HH_LVV ;6.观测水平角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方法,可以消除哪些误差对测角的影响?(1)消除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2)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3)竖盘指标差7 .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其观测数据如表3-1 ,试计算各测回角值。题表3-1测站盘 位目标水平度盘读数 o水平角(。,)备注半测回水 平角测回值0左A00 00 12304 40 18304 40 12B题图3-1B304 40 30右A180 00 48304 40 6B124 40 54M左C00 01 1060 39 1060 39 5D题图3-2D60 40 20右C18002 4060 39 0D240 41 408 .在0点架设经纬仪,观测M、N两点,其竖盘读数如表3-2 ,试计算各竖直角;(2)求竖盘指标差X ;题表3-2测站目标盘位竖盘读数指标差一测回竖直 角 (° , )备注0M左69 17 24-2120 42 15(180OH题图33右290 41 54N左98 35 48168 36 04右261 23 40思考与练习一、名词解解释直线定线:就是当两点间距较长或地势起伏较大时,要分成几段进行距离丈量,为了使 所量距离为直线距离,需要在两点连线方向上竖立一些标志,并把这些标志标定在直线 上。视距测量:视距测量是一种根据几何光学原理,用简便的操作方法即能迅速测出两点 间的距离的方法。电磁波测距仪:随着近代光学、电子学的开展和各种新颖光源(激光、红外光等)相继 出现,电磁波测距技术得到迅速的开展,出现了以激光、红外光和其他光源为载波的光电测 距仪和以微波为载波的微波测距仪。因为光波和微波均属于电磁波的范畴,故它们又统称为 电磁波测距仪。三角高程测量:(略)钢尺检验:钢尺由于材料原因、刻划误差、长期使用的变形以及丈量时温度和拉力不同 的影响,其实际长度往往不等于尺上标注的长度即名义长度,因此,量距前应对钢尺进行检 定。二、选择题1 .视距测量时,视线水平时,视距测量测得的是水平距离。如果视线是倾斜的,要求得水平距离,还应测出(A A .竖直角B .水平角C .指标差2 .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时,必须进行(B )改正。A.左右角的B.棱镜常数C.竖直角3 .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时(C 1A测量角度的秒位必须是6的倍数B只能测量水平角C角度读数可以直接显示5 .某钢尺名义长度为30m,检定时的实际长度为30.012 m ,用其丈量了一段23.586 m的距离,那么尺长改正数应为()A . -0.012B . 0.012 C . 0.0096 .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C XA.坐标增量B.倾斜距离C.水平距离7 .钢尺量距时,一般在进行的三项改正,分别是尺长改正、倾斜改正、(C XA .高差B .气压 C .温度8 .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B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系统误差9 .关于全站仪,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A.测量距离的误差与距离大小有关 B,不可以进行坐标测量C.不能测出两点间的倾斜距离三、简答与计算题1 .钢尺量距工具的哪些,各部件的用途是什么。标杆:用于显示目标和直线定线。测钎:在丈量时用它来标定尺端点位置和计算所量过的整尺段数。垂球:是对点的工具。2 .简述钢尺在平坦地区的量距过程。要丈量平坦地面上4 8两点间的距离,其做法是:先在标定好的4 8两点立标杆, 进行直线定线,如图4-8a)所示,然后进行丈量。丈量时后尺手拿尺的零端,前尺手拿尺的 末端,两尺手蹲下,后尺手把零点对准/点,喊"预备",前尺手把尺边近靠定线标志钎,两人同时拉紧尺子,当尺拉稳后,后尺手喊"好' 前尺手对准尺的终点刻划将一测钎竖直插在地面上,如图4-8b)所示。这样就量完了第一尺段。用同样的方法,继续向前量第二、第三第N尺段。量完每一尺段时,后尺手必须将 插在地面上的测钎拔出收好,用来计算量过的整尺段数。最后量缺乏一整尺段的距离,如图 4-9所示。当丈量到8点时,由前尺手用尺上某整刻划线对准终点B,后尺手在尺的零端读 数至mm ,量出零尺段长度/,上述过程称为往测,往测的距离用下式计算:D=n/+AI(4-2)式中,/为整尺段的长度;为丈量的整尺段数;为零尺段长度。接着再调转尺头用以上方法,从B至A进行返测,直至A点为止。然后再依据(4-1)式 计算出返测的距离。一般往返各丈量一次称为一测回,在符合精度要求时,取往返距离的平 均值作为丈量结果。3 .视距测量中视线水平与视线倾斜时计算过程有哪些不同进行视距测量,当视线水平时,计算水平距离的公式为。=K x / ;计算高差的公式为当视线倾斜时,计算水平距离的公式为D =&cos2 a ;计算高差的公式为1 .任意高度的平静水面(C )水准面。A都不是 B都是C有的是2 .不管处于何种位置的静止液体外表(A )水准面。A并不都是B都称为 C都不是3 .地球曲率对(B )的测量值影响最大。A距离 B高程 C水平角4 .在小范围内的一个平静湖面上有A、B两点,那么B点相对于A点的高差(C )A >0 B < C =05 .大地水准面(C )参考椭球面。A亦称为 B不同于 C特定情况下可以称为6 .平均海水面( B )参考椭球面。A是 B不是 C近似于三、简答与计算1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那么是什么?一切测量工作都必须随时检查,杜绝错误。没有对前阶段工作的检查,就不能进行下一 阶段的工作,这是测量工作中所必须坚持的原那么之一。为了不使误差积累,必须遵循在布局 上"由整体到局部";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在程序上"先控制后碎部",也就是先 进行控制测量,然后进行碎部测量。2 .某点所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 = 4345000m ,Y = 19483000m。 问该点位于高斯六度分带投影的第几带?该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该点位于中央子 午线的东侧还是西侧?3 .表示地面点的坐标系有哪些?h = klsm 2a+ i-v o2式中:D为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h为两点之间的高差;K为视距测量乘常数一般为100 ;/为尺间隔;a为倾斜视线竖直角;,为仪器高;u为中丝读数。4 .简述全站仪的测量功能可以测量角度、距离、高程、坐标。6.用钢尺丈量一条直线,往测丈量的长度为117.30m ,返测为11738m ,规定其相对 误差不应大于1/2000,那么:(1)此测量结果是否满足精度要求?( 2 )假设丈量100m , 那么往返丈量最大可以允许相差多少毫米?D = -(Dn + D反)=-(117.30 + 117.38) = 117.34( m)2件 返 2AD = Dn -Di6 = 117.30 + 117.38 = -0.08(m)1 1 1Pl 2716 2000AD12000测量结果满足精度要求。x 100(m) = 0.05( zgp-0.05<A<+0.057 .上丝读数为1.865m ,下丝读数为1.227m ,竖直角为。=3。29,仪器高为1.586m ,中丝读数1.550m ,求测站点至待测点之间的高差h和水平距离soS = Z:/cos2 a =63.8x0.9963=63.564 ( m )h = Z:/sin2a + i-v =-3.833 ( m )2思考与练习一、名词解解释(略)二、选择题1 .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的影响属于(B ) o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都存在2 .以下误差中(B )为偶然误差。A.视准轴误差 B.照准误差和估读误差C.水准轴误差3 .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 ,其往返较差为±4加w,其相对误差为(A )oA. 1/25000 B. 1/250 C. 1/25004 .丈量一正方形的4条边长,其观测中误差均为±25,那么该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为 ± () cm oB.2C.45 .经纬仪对中误差属于(B )0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允许误差6 .一组测量值的中误差为机站,那么单程为个测站的支水准路线往返测高差平均值的中 误差为(C )0A.高B低C.无法确定三、简答与计算1 ,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有:仪器的原因人的原因外界环境的影响偶然误差具有特性:(1 )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2 )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可能性大;(3 )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与负误差,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4 )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多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近于零。2 .对某个水平角以等精度观测4个测回,观测值列于下表。计算其算术平均值元、-测回的中误差加及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加一次序观测值/AL(")、改正数伙")VV计算无,机,加丫155 40 4773. 2510. 56元=55° 40, 43.75255 40 400-3.7514. 06画=±3.30355 40 422-1.753.06n-455 40 4662. 255. 06r ibX=55° 40, 4015032.74mx = -= = ±1.653 .在一个平面三角形中,观测其中两个水平角(内角)。和尸,其测角中误差均为±20”。根据角。和,可以计算第三个水平角/ ,试计算7角的中误差机7 = 180-a-pmy =±2a2 +尸2 =±28.28 m4 .量得某一圆形地物直径为64 . 780m ,求其圆周的长度So设量测直径的中误差为土5mm ,求其周长的中误差也及其相对中误差叫. / s。S=7id=203.512 mms =7t md =zt 15.71 mmS=203.512m± 15.71 mm5 .对于某一矩形场地,量得其长度a =(56.34 ±0.10)m ,宽度 =(85.27 ±0.05)m , 计算该矩形场地的面积P及其中误差冽P。s二axb=56.34*85.27=4804.11 m2mp ±个b2m: + a2ml =±8.98 m2S=(4804.11±8.98) m2思考与练习一、名词解释导线:所谓导线就是由测区内选定的控制点组成的连续折线。导线点:导线的转折点称为导线点。导线边:导线的转折边称为导线边。转折角:导线的水平角称为转折角。附合导线路:自某一高级控制点出发最后附合到另一高级控制点上的导线。闭合导线路:由某一高级控制点出发最后又回到该点,组成一个闭合多边形。支导线:从一控制点出发,即不闭合也不附合于另一控制点上的单一导线。角度闭合差:角度闭合差为观测角值的和与和的理论值之差。由于角度观测中不可避 免地存在误差,使得观测角值的和理论值不等,即角度闭合差fPo二、选择题:1 .附合导线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主要差异是(B )的计算。A.坐标增量与坐标增量闭合差B.角度闭合差与坐标增量闭合差距C.坐标方位角与角 度闭合差2 .导线点属于(A A.平面控制点 B.高程控制点C.坐标控制点3 .附合导线观测右角时,导线角度闭合差分配的原那么是(B A.与角度闭合差同符号按实际观测角度数平均分配角度闭合差。B .与角度闭合差符号相反,按实际观测角度数平均分配角度闭合差。C.与角度闭合差符号相同,平均分配角度闭合差时,不考虑两个连接角。4 .控制测量分为高程控制测量和( A 1A.平面控制测量B.精密导线控制测量C.三角高程测量和水准测量5 .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BXA.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B.按导线边数平均分配C按导线成正比例分配6 .导线有布设形式有(C XA.一级导线、二级导线、三级导线B.单向导线、往返导线、多边形导线路C.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7 .导线测量外业包括踏勘选点埋设标志、连长丈量、转折角测量和(A )测量。A.定向B.连接边测量 C.定位8 .导线计算中所使用的距离应该是(B XA.任意距离均可 B.水平距离C.倾斜距离三、简答与计算1导线测量的目的是什么?通过测量计算出未知点的坐标。其外业工作如何进行?外业工作一般包括选点、测角和量边。2 .如何根据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确定坐标增量的正负号?根据公式:(6.15B=DAB-Sin«AB JB罕ABT-JX-AYA-4Y+ AY图6-9坐标增量计算示意图JXab、/Yab的正负号从图6-10中可6-10不同象限导线边坐标方位角示意图以看出,当导线边48位于不同的象限,其纵、横坐标增量的符号也不同。也就是当aab在 0。 90。(即第一象限)时,"、/丫的符号均为正,b在9。°180。(第二象限)时,Z1X为负, “为正;当。人8在180。 270。(第三象限)时,它们的符号均为负;当%b在270。 360。(第 四象限)时,Z1X为正,”为负。3 .何谓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根据推算路线求得的坐标增量总和与两端点坐标增量的差值。何谓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闭合差测量平差中常用的一个术语。它是指某个量的观测结果与其应有值之间的差值, 在某几个量构成几何或物理条件方程的情况下,由于这些量的观测值中包含有误差,它们不 能满足方程而产生一定的差值,称此差值为条件闭合差,简称闭合差。导线闭合差,就是测 量导线长度时的闭合差。坐标增量闭合差是根据什么原那么进行分配的?增量闭合差的调整原那么是将它们以相反的符号按与边长成正比例分配在各边的坐标增 量中。4,闭合导线与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有何异同点?A.角度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方法不同。B.角度闭合差和导线全长闭合差计算方法不同。C.坐标增量闭合差和导线全长闭合差计算方法不同。D.角度闭合差和坐标计算方法不同。5.如下表6-5 ,坐标方位角及边长,试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匕/xAB - 49.660yAB = 342.93541.702Ay” =522.142xcn = -24.255Ayrn = -526.466表6-5边 号坐标方位角(° /)边长(m)AB81 45 37346.512BC94 33 59523.805CD267 21 44527. 0246.如下表6-6 ,至夕4各点坐标,试计算P/2和P3P4的坐标方位角和边长。P/2长度为340.030坐标方位角227 24 16P3P4长度为313.442坐标方位角66 52 15表6-67.某闭合导线,其横坐标增量总和为-0.35m,纵坐标增量总和为+0.46m 如果导线总长点号/(m)y(m)点号/(m)K(m)Pi9 821.0714 293.387自9 187.4192 642.792P?9 590.9334 043.074月9 310.5412 931.040度为1216.39m 试计算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和边长每100m的坐标增量改正数。0.0488.图 6-17 为闭合导线,%2=143。07,15M点坐标 XP i = 0539.740m,YP i = 6484080m,观测数据如表6-8所列,求闭合导线各点坐标。尸5,图 6-17表6-7点号角值(。,)边长 (m)P160 33 15155. 55P1156 00 4525. 77P388 58 00123. 68P495 23 0076. 5705139 05 00111. 09Pl点号XyPi0539.7406484. 080Pi0415.3156577. 40023402. 7696599.905凡511.8696658. 13605554. 1126594.258Py539. 7406484.089. A 点坐标 XA=8865.810m =5055.33001 ,B 点坐标 XB=9846.690m ,%=5354 .037m ,方位角A =290。200,%d =351。4/02,观测数据如表6-8所列J ,试求如图6-18 所示的附合导线各点坐标。图 6-18表6-8点号角值(。,)边长(m)CA291 07 50Pl174 45 20388. 06283 38P3143 47 40P4128 53 00359.89161.93B222 5330D点号XyA8865.8105055.330Pi9156. 5205312. 339P39385.0735479. 837乙9744. 9565480. 034B9846. 6905354. 037D思考与练习一、名词解释地形: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分为:高原、山地、平原、丘 陵、裂谷系、盆地六大基本地形(地貌形态)等。地貌:地貌是指地球外表的各种起伏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大比例尺地形测图:通常称比例尺在1:5001:5000最小不小于1:10000的地形图为大 比例尺地形图。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差称为等高距等高线:用不同高程而间隔相等的一组水平面P ,巳,P3与地外表相截,在各平面 上得到相应的截取线,将这些截取线沿着垂直方向正射投影到水平投影面P上,便得到表 示该地外表的一些闭合曲线,即等高线。比例尺:所谓地形图的比例尺就是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距离D 之比,通常以分子等于1的分数形式表示,即:1/M , M称为比例尺分母。二、选择题1 .一组闭合的等高线可表示山头,又可表示盆地,正确区分的方法是(B A.等高线的形状B .等高线的注记或示坡线 C .等高线的疏密程度2 .比例尺的精度是(C A.图上0.1m的长度代表实地距离B.图上0.1mm的长度代表实地距离C.图上0.1cm 的长度代表实地距离D.实地0.1 m的距离代表图上的距离3 .等高距是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A A.高程之差 B.平距C.间距D.斜距地理坐标系地心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4 .测量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区别?X、Y轴的表示方向不同;象限的划分方式不同;坐标系正负的划分方式也不同;应用 范围不同。5 .某地的大地经度是1°9°20',试计算其在6。带的带号以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略)19 , 111求:aMN与aNM的值。(略)aMN= 0。00'00" aNM=lSOWOO04 .按基本等高距绘出的等高线为(C XA.计曲线 B.间曲线 C.首曲线 D.助曲线5 .在地形图中,地貌通常用(D )表示。A.特征点坐标B.等高线 C非比例尺符号D.比例尺符号6 .在地形图中,表示测量控制点的符号属于(C XA.比例尺符号B.半依比例尺符号 C.非比例尺符号D.地貌符号7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坡度(A XA.越陡B.越缓C.不变D.以上都不对8 .以下地物符号中非比例尺符号是(C IA.房屋 B.窑洞C.三角点 D.公路9 . ( D )不是地形图上的地物。A.道路 B.河流C.平原 D.房屋10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 A )必定相等。A.地面高程B.平距 C.水平角度三、简答与计算1 .简述等高线有几种?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助曲线。等高线有什么特性?(1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2 )每条等高线必为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幅图内闭合,也在相邻的图幅内闭合。(3 )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当等高线重迭时,表示陡坎或绝壁。(4 )山脊线(分水线山谷线(集水线)均与等高线垂直相交。(5)等高线平距与坡度成正比。在同一幅图上,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表示坡度缓, 平距相等表示坡度相同。换句话说,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就密,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就稀。(6)等高线跨河时,不能直穿河流,须绕经上游正交于河岸线,中断后再从此岸折向下 游。2 .简述全站仪测绘法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2 )测站的定向与检查。(3 )数据采集(4 )数据通信。3 .传统测绘方法有哪些缺点?仪器老化、成图效率低,不便于测绘的开展。为什么要采用数字测绘:数字化测图具有点位精度高、实现了测图绘图的自动化、便于 图件成果的更新、防止图纸变形带来的地形图误差、成果的输出形式多种多样、便于成果深 加工、.可作为GIS的重要数据源等特点。4 . RTK测地形图的操作步骤。安置基准站设置移动站手簿设置数据采集5 .某点的经度为东经34。101纬度为北纬108。50"试求该地区划1 : 1000000 , 1 : 100000 , 1 : 10000这三种图幅的图号。分别所在的图幅号是:I -49 , I -49 -62 , 1-49 -62 -( 30)思考与练习一、名词解释变形观测:变形观测又称为变形监测或变形测量,就是利用高精度的测量与专用仪器, 采用专业的测量方法对被监测的对象或物体(简称变形体)进行测量确定其空间位置及 内部形态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就是定期地测量观测点的相对于水准点的高差以求得观测点的高 程,并将不同时期所得的高程加以比拟,得出建筑物的垂直位移情况的资料。倾斜观测:测量建筑物、构筑物倾斜率随时间而变化的工作叫倾斜观测。位移观测:水平位移观测指的是建筑物平面位置随时间而发生的移动,水平位移产生的 原因主要是建筑物及其基础受到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影响而产生水平位移。二、选择题1 .垂线分(A )和倒垂线两种。A,正垂线 B.铅垂线C.法线2 .变形监测网应由(C )构成。A.工作基点 B.黄海高程点C.变形观测点3 .高程控制测量宜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当不便使用几何水准测量或需要进行自动观 测时,可采用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方法。当测量点间的高差较大且精度要求低时,亦可采 用短视线()方法。A.三角高程测量B.四等水准测量C.气压计测量高程4 .变形观测时,必须以稳定不动的点为依据,这些稳定点称为(B )oA.变形点B.基准点C.标志点D.工作基点5 .工程变形观测网应至少有(B )基准点。A.2B.3C.4三、简答题1 .简述变形网有布设方法?变形观测网一般分为绝对网和相对网。绝对网指的是有一局部位于变形体上(变形观测点),而另外一局部位于变形体外(基 准点和工作基点)形成的监测网.相对网指的是网的全部点位都位于变形体上形成的监测网。 在绝对网中,由于基准点在变形体外,故而由变形体上的观测点测定的位移就是绝对位移, 当变形体范围较小时采用绝对网的形式;而变区域过大或者变形范围难以确定时,采用相对 网形式。在相对网中,由于无法确定变形区域,所以如果某些点相对于其他点位发生位移, 就能确定该点发生了变形,进而推倒出整个变形区域。2 .静态观测的方法有几种?光电监测技术(光学测量方法、电子测量方法)机械法变形测量(机械准直线、静力水 准测量)高精度GPS变形测量(地球板块运动测量、)3 .动态观测的方法有几种?实摄影测量方法时动态GPS法3D扫描技术4 .每项变形观测结束后,应提交哪些资料。(1 )变形观测技术设计书及施测方案;(2 )变形观测控制网及控制点平面布置图;(3 )观测点埋设位置图;(4 )仪器的检校资料;(5 )原始观测记录;(6)变形观测成果表;(7 )各种变形关系曲线图;(8 )编写变形观测分析报告及质量评定资料。思考与练习一、名词解释交点:将直线段上的点位放样到现场,连接放样出来的各点,延长相交即得到交点。转折角:所谓转折角,是指路线有一个方向偏转至另一个方向时,偏转方向与原方向间 的夹角,用a来表示。圆曲线:是道路平面走向改变方向或竖向改变坡度时所设置的连接两相邻直线段的圆弧 形曲线。由一个圆曲线组成的曲线称为单曲线;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同向圆曲线组成的曲线称 为复曲线。道路中线测量:中线测量是沿设计线路在实地测设中线的测量工作。缓和曲线:缓和曲线是曲率半径随着曲线的增大而成反比地均匀减小的曲线,即在回 旋线上任一点的曲率半径夕与曲线的长度的/成反比。中平测量:中平测量一般是以两相邻水准点为一测段,从一个水准点开始,逐个测定中 桩的地面高程,直至闭合于下一个水准点上。基平测量竖曲线:在路线纵坡变更处,为了行车的平稳和视距的要求,在竖直面内,应以曲线衔 接,这种曲线称为竖曲线。二、选择题1 .偏角法是用(D )测设圆曲线细部点。A.转折角B.弧线C切线 D.偏角2 .公路中线测量中,设置转点的作用是(A A.传递高程B.传递方向C.加快观测速度3 .偏角法测设缓和曲线,一般是在(A )点上安置仪器。A.ZH , HZ B.HY , HZ C.YH , ZH D.YZ , ZH4 .以下各点中(C)不是圆曲线的主点。AJD 点 B.ZY 点 C.QZ 点 D.YZ 点5 .路线中平测量是测定路线(C)的高程。A.水准点 B.转点 C.各中桩点6 .路线纵断面测量分为(D )和中平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