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参考】.docx
-
资源ID:86416122
资源大小:53.3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参考】.docx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圆周运动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 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重点: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及它们的关系难点:向心力来源的判断,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 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 难点)L掌握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 .理解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公式并能应用;了解物体做离心运 动的条件.3 .熟练应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 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学生在学习直线运动的基础上学习圆周运动运动,感觉到 困难比拟大,如何才能做到化曲为直让问题简单化,是教学应 该注重的问题。复习中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圆周运动解题技巧, 学习的方法,灵活运用公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关键。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一)导入新课。视频:关于物理做圆周运动的事物:积极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大量阅读课外 读物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有阅读课外读物很 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没有阅读课外读物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 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 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 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 听进别人的意见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 程清楚,做事有计划 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条理性差些 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 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 题,会对学过知识进行迁移与应用,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 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差, 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七、布置作:布置作业:课时作业85页(及时反应学生情况做好调整针对复习)八、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圆周运动-各物理坦间的关系-各物理坦间的关系(1)皮带传动:匕产。(2)摩擦传动:Ki= vl.(3)同轴传动:叫=叫.醒目,容易理解与掌握。“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一教学设计【教学 参考】车轮在转动、摩天轮、转圆圈的小火车等;细线一端系一小球 让小球做圆周运动实验,让学生感受向心力作用。(创设情景,激发学习物理兴趣)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 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 息技术融合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物体做圆周运 动资料,制作多媒体 课件。展示,创设物 理情景,能体验的体 验。实验:细线一端系一小球让小 球做圆周运动实验,让学生感 受向心力作用。细线另端加上 塑料管系上弹簧秤。学生体验 小球做圆周运动线速度快与 慢向心力大小不同。让学生获 得体验从 而激发学 习物理兴趣,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与教学资 料。通过阅读 掌握要学 习的物理 知识,以备 用。1.描述圆周运动的 物理量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总结、归 纳制作思维导图)学生小结, 并理解描 述物理做 圆周运动 的物理量 及它们之 间的关系务物理珏间的关系一向心加速度Tw骐速度1cM二T归®4-1 也Hg21Tmi*|ft>=2irn|j角速如甯-周期7 三一转速n (颍均):2.对公式v= cor 的理解当r 一定时,p与3成 正比;当3 定时,v与r 成正比;当卜一定时,3与r 成反比.学生思考 小结。,V23.对 a = 3 r r的理解当。一定时,a与r成反比;当口 一定时,3与r成正比.理解公式 并学会应 用4.常见的三种传动 方式及特点(1)皮带传动:如图4甲、乙 所示,皮带与两轮之间无相对 滑动时,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 相等,即匕=%,但图甲中两 轮转动方向相同,图乙中两轮 转动方向相反.(2)摩擦传动:如图丙所示, 两轮边缘接触,接触点无打滑 现象时,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学习掌握 几种常传 动方式,并 能灵活运 用。相等,即vA=vB(3)同轴传动:如图丁所示,两轮固定在一起绕同一转轴常见的传动方式图转动,两轮转动的角速度大小图4相等,即3尸3b.甲乙丙丁(1)作用效果: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左囱,不改变速度的大小.(2)大小:V = 3厂 2-,; fjr = ®3 /-y = /(,?的单位,/s)领会本节Illi1 、,= 4rmn'rV24 7Fm mco rm / r rr的主要知识,清楚要5、对向心力的理解历31/= 4冗2mfr学习的物(3)方向:始终沿半径方向理规律,怎指向圆心,时刻在改变,即向样才能应心力是一个变力.用学到的(4)来源:向心力可以由一物理规律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几个力的 全力提供,还可以由一个力的 分力提供.(向心力是效果力, 受力分析时不能把向心力当 一个来进行受力分析)解决实际 问题。例1.(公式运用) (多项选择)一质点做匀 速圆周运动,其线速 度大小为4m/s,转 动周期为2 s,那么通过例题,()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回学生学会A.角速度为0.5答问题。模仿,学会rad/s思考分析B.转速为0. 5 r/s问题的方4C.轨迹半径为一 m ji法,尝试迁D.加速度大小为移知识应4 n m/s2用到解决学生思考后教师分实际问题析讲解归纳。中。针对训练L在光滑 的水平面上,用长为1的细线拴一质量 为m的小球,以角速 度3做匀速圆周运 动,以下说法中正确 的是()A. 1、3不变,m越 大线越易被拉断B. m、3不变,1越 小线越易被拉断C. m、1 不变,3 越大线越易被拉断D. m不变,1减半且 角速度加倍时,线的 拉力不变答案:AC小结归纳 方法学生训练,回答以下问题,小结提 高。应用物理 知识分析 问题解决 问题。例2.(圆锥摆问 题).如图,:SU.“旋转秋千”中的 两个座椅4、8质量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回通过例题,学生学会模仿,学会相等,通过相同长度 的缆绳悬挂在旋转 圆盘上.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当旋转 圆盘绕竖直的中心 轴匀速转动时,下 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0 A. A的速度比B的 大B.4与的向心加 速度大小相等C.悬挂4 8的缆绳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相等D,悬挂力的缆绳所 受的拉力比悬挂B 的小针对性训练如图所 示,两个质量相同的 小球用长度不等的答问题学生训练,回答以下问题,小结提高。思考分析 问题的方 法,尝试迁 移知识应 用到解决 实际问题 中。学生学会 模仿,学会 思考分析 问题的方细线拴在同一点,并 在同一水平面内做 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它 们()A.周期相同B.线速度的大小相 等C.向心力的大小相 等D.向心加速度的大 小相等法,尝试迁 移知识应 用到解决 实际问题 中。课堂小结:L向心力 的来源:向心力是按 力的作用效果命名 的,可以是重力、弹 力、摩擦力等各种 力,也可以是几个力 的合力或某个力的 分力,因此在受力分 析中要防止再另外 添加向心力.2.向心力确实定 (1)确定圆周运动小结、归纳、提高小结、提高的轨道所在的平面, 确定圆心的位置.(2)分析物体的受 力情况,找出所有的 力沿半径方向指向 圆心的合力,该力就 是向心力.2 V.公式:F= l = r3 72= mr r =/31/= 4打之mfr(设计意图:小结、 归纳、提高)六、教学评价设计(创立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立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工程A级B级C级 个人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认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参与讨论态度认真上 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上课无心听讲,经 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