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诗词阅读百分练.docx
-
资源ID:86417297
资源大小:19.8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专题02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诗词阅读百分练.docx
七下诗词百分练2课外古诗词诵读(一)【考点解析】:竹里馆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辆川时期创作的五绝。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 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 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起句写诗人活动的环境非常幽静。开头一个“独”字 贯穿了全篇。“幽篁”指幽深的竹林。次句承上写诗人悠然独处,借弹琴和长啸来抒发自己的 情感。三、四两句写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人能理解。起句写“人不知”,结句写“月相照”, 相互呼应。春夜洛城闻笛是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因闻笛声而感发写乡思、。题中“洛城”表 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 的第一句是猜想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 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 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 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 袅,令人回味无穷。逢入京使岑参这首名作之所以受到推崇,主要是写得自然、本色。这次西行的目的, 他自己曾作过这样的说明:“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因此 从道理上讲,他是自愿的,情绪的基调当是昂扬乐观的。首联塑造西行途中的旅人形象,描绘 的两个画面一远一近,一全景一局部。第二句夸张的特写镜头,在极力渲染对亲人思念之深的 同时,也为其后写“报平安”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后二句场面描写中,诗人的心理描摹可谓 曲折传神,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家人的眷恋之情。晚春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 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 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 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 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 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诗歌鉴赏的方法:关注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风格;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 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百分试题】一、理解性默写。(每空2分,共32分).王维竹里馆一诗中,以动衬静,写诗人独坐竹丛,表达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的 诗句是: ,.竹里馆中,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抒写诗人悠然自得,把明月视为 知音的两句 ,1 .春夜洛城闻笛中,以声传情,写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似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 引动其离愁别恨的的两句是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抒发闻笛感受,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 是: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用夸张手法借写眼前景色,点明路途遥远,不禁回首故乡,却愁 思萦怀的句子是: ,.逢入京使中描绘诗人偶遇老友万分喜悦,并托友人捎信向家人报平安,表达远涉边塞的 思想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2 .韩愈晚春中运用拟人的修辞写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 本色的句子是 ,.晚春中外表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点明珍惜光阴,不 失时机道理的句子是: , 二、诗词阅读。(第1题2分,其余每空3分,共50分)(一)阅读竹里馆,回答下面1-5题。1 .发挥想象和联想,说说诗中“幽篁”“深林” “明月”这些景物,描绘出了一幅什么图景 或画面?2 .诗人选择“独坐”人不知”的隐居生活却不觉得孤独的原因是什么?说说此时传达出的诗 人有怎样的心境?3 . “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 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诗文首句中“独”字好在哪里?4 .有人评价这首诗艺术特色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你怎么认为的?请简述理由。5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 隐者形象。B.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气氛与淡泊的心态, 到达“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C. “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示出 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D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舒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 情(二)阅读春夜洛城闻笛,回答下面6-9题。6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7 .古人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请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8 .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抒发了什么感情?9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 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C.此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D.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乡思之切。(三)阅读逢入京使,回答下面10-14题。10 .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两句所展现的画面。11 ,分析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是否矛盾,为什么?12 .说说“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种”的含义?13 .品味本诗,说说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4 .任选一个角度,赏析“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J两句。(四)阅读晚春,回答下面15-L7题。15 .赏析“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字妙处。16 .赏析“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的意蕴。17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比照阅读。(每题3分,共18分)(一)阅读下面两文,回答2题。【甲】竹(梁刘孝先)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乙】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注】篁:竹子。湘妃:舜的二妃,娥皇和女英。传说湘妃泪洒竹上,成为斑竹。上宫: 宫殿名1.赏析【甲】文里的“竹”的意象的含义?2说说【乙】文是怎样利用“竹”这一形象来表情达意的?(二)阅读下面两文,回答3-4题。【甲】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乙】春夜闻笛(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3 .请在写作的角度上,分析两首诗的“闻笛”有什么异同?4 .请分析【乙】文借“雁”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三)阅读下面两文,回答5-6题。【甲】晚春(韩愈唐)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乙】柳(郑谷唐)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5 .杨花即,【甲】【乙】两诗都运用了这一意象,运用 (修辞手法)写 出杨花随风飞舞的景象。6 .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对“有我之境”有这样的解释:“以我观物,故物皆 著我之色彩”,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根据王国维的论述分别找出两首诗 表达“有我之境”的诗句,并作简要批注。参考答案:一、1._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7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8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9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0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11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二、(一)1.描绘出一幅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静、寂图景,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 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提示:该诗写诗人在竹林里单独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 景。2 .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一轮明月当成心 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有他陪伴,向他倾述,所以就不觉得孤独。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3 . “独”是“单独”的意思,诗人单独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 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 情。4 .例如:赞同。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弹琴”“长啸”,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 即“以声写静”;以动态的景物“弹琴”“长啸”来渲染、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 宁静的环境,即“以动衬静”。(答出一个方面即可,联系“弹琴”“长啸”作分析2分;答出“烘托”或“反衬” 1分;仅答“赞同”或“不赞同”不得分). D.(诗中没有表达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二)6.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退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 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7.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 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 后的孤寂心情。8. 本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方法:抓物象:折柳曲+诗眼“故园情”)C(三)10.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 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11 .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 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 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12 . “龙钟”在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它形象的描绘了诗人对亲人无限眷念而情不自禁流泪的 神态。13 .表达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14 .这两句诗好在诗人提炼出特定环境下的典型环节,别出心裁,表达浓厚的边塞生活气息。 “马上相逢”情节很有军旅的特色,人和使者在路上匆匆相逢,因五纸笔没法家人捎书信,而 用口信替代,既合理又新鲜,还可以感受到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四)15.运用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 景象。16 .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 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17 .感叹时光易逝,劝喻人们珍惜时光。五、(一)1.在张诗中,作者托物言志,将竹拟人化,借竹表达持守清高气节、不慕权贵的心 志,表现寻觅同道知音的意愿。(答及手法“托物言志”或“拟人化”或“借物言情”意1分。 效果方面能答出作者“清高气节、不慕权贵”意即得3分,答出作者“寻觅知音”意得1分。 意思对即可)2.在王诗中,竹形成一种幽深宁静的环境气氛,烘托了主人公特立独行、清高脱俗、醉心自 然的形象。(答及手法“烘托”意1分,答及环境特征1分,能较准确具体地答出主人公形象 特征3分。假设“主人公形象”不具体,扣2分。意思对即可。)(二)3.相同:两首诗都写到了因为听到笛声引起的的情感变化(引发诗人的思之之情)。不同: 春夜洛城闻笛写到了笛子吹奏的具体曲调是折柳曲,并由此曲而引发的对家乡的思念 之情;春夜闻笛只写到听笛后迁客的感情变化,没有写具体的笛曲。4.借“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思乡思归的情感。(迁客士卒的乡愁)(2分)春天来了大雁北飞, 而自己只能孤单在江南作客,以雁能北归来反衬自己不能归,更看见其思乡情感之浓烈。(三)5.柳絮 (2).拟人6.【甲】文“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英也不甘示弱,而化 作雪花随风飘动,加入了留春的队伍。诗人融情于自然,我惜春那么我眼中的杨榆也惜春,表达 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借此启示珍惜春光,不失时机。【乙文】“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无语的柳树都深受感动,居然体悟出离人之 情,柳絮飘荡,风情万种,惹动着彼此缭乱的高绪。诗人的主观情感融入景物中,把索绕心头、 挥之不去的离愁别绪借“千丝万絮”表现出来,使景物也具有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