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可爱的吉大.docx
感谢你,可爱的吉大讲述人: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芦猛编者按“吉大加油!长春加油! “ 3月13日晚,一首我和我的 祖国响彻吉林大学。那歌声澎湃激昂,足以点亮早春寒夜里的 星星,点亮学子们的信念与希望。3月初,吉林省与疫情再次正面交锋。而此时,正值开学季, 学校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任务虽难,步履坚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教师 和学校后勤工作者化身“大白”、变身“家长”,无数青年学子 挺身而出,成为志愿者,众志成城拉起战疫防护线。他们,以为 人师者的责任,以当代青年的担当,共同守护母校和家乡。看,那是倒春寒天气里的暖阳!听,那是校园里冰雪消融的 滴答声!于白山松水之间,于沃野平原之上,那是吉林师生共同 抗疫的美丽剪影!“雪下得可真大,送来的饭居然还是热乎的” “还是三荤一 素”“早餐吃多了,现在还不饿”3月15日,瑞雪覆盖中 的吉林大学校园宁静又温暖。在和室友的讨论中,丰富的午餐再 次温暖了我的心。我叫芦猛,是吉大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究生,也可以说是吉 大千千万万学子中一个普通的代表。3月,吉林省再次与疫情正面交锋。3月13日7点左右,学 校公寓楼开始暂时实施封闭式管理。“青春吉大”微信公众号一 条只有一句文案、一张配图的推送,让大家感动得“破防”,“孩 子们,我们一定会把饭供上! ”配图里,食堂工作人员低头忙碌 着。要知道,我所在的中心校区有37000多名返校的同学,要把 饭供上,他们得多累多忙? !而我们要做的只是在寝室门外贴张 纸条,写上需要几份餐食。我们在纸条上写上各种感谢的话,整 个公寓楼都温暖起来。午饭准点,晚饭准点,午餐和晚餐都是三荤一素,第二天的 早饭随着晚饭一起送到。化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惟在短视频平台提供着学校提供的 三餐,“我粗略地算了一下,学校每天为我花费60元左右,我 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学校对我们的用心,也想告诉家长我们被学校 照顾得很好”。也有很多同学打趣说,“啥家庭啊,平时也不舍 得吃这么好的饭啊”“学校这是要把我喂胖”“解封日即是出栏 日”我们知道,这背后有太多默默无闻的付出。有同学在微博上 提供了一张照片,照片里,一位食堂阿姨打地铺睡着了。是啊, 为了我们,后勤服务人员都回不了家,忙了一天却只能在这样的 条件下休息。“需要我们做啥”“好想当志愿者”“有需要,随叫随到” 学校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志愿者征集群里报名很火热,同学 们都想加入疫情防控队伍。我的好朋友、商学与管理学院学生李 明泽就是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他说:“青年就要有青年的担当! 虽然这两天降雪降温,但风雪再大,志愿者也要踏出一条路。”志愿者们为我们服务,还不忘注意着每一个细节。封控管理 的第二天,志愿者就在群里通知:“我们怕屡次敲门打搅大家, 大家可以在门口放一把闲置的椅子,在分发完物资后会在群里告 知。”你瞧,这是多么可爱的同学呀!为了提升封寝期间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还特意联合体育学 院的同学安排了线上运动直播,带大家一起锻炼,提高免疫力、 缓解久坐的不适。“生活有什么问题,及时联系学院和导师,万勿自己扛着。” 楼长也就是驻点辅导员和我们同吃同住,不仅在群里强调着注意 事项,还安抚我们的情绪,嘱咐我们多向家里报平安。公共外交学院党委副书记、南苑八公寓楼长王力说:“虽然 不出楼,但是我每天的步数都在一万步以上,大概每天只休息四 五个小时。”王老师一日三餐都和我们在一起,可要等我们都吃 上饭以后,他才吃,等我们都睡了,他却还在忙。师兄惠少杰是吉大动物医学学院的毕业生,他专门为我们创 建了 “吉大互助文档”。互助文档里面登记的都是同学们自愿分 享的物资,甚至有许多提供物资还标注着“少量”。感动的瞬间就这样一个一个地涌来封寝第一天晚上十 点多,北苑三公寓传来响亮的歌声,一首我和我的祖国是同 学们战胜疫情的勇气和底气,就像大家在朋友圈转发唱歌视频时 写下的“吉林终有吉临时,长春定复往常春”。南苑四公寓的保洁员刘淑贤阿姨,拖着一个能装下3个她自 己的大编织袋,袋子里是100多斤的垃圾。从6楼到1楼,1个 台阶1个台阶地往下拖,一天要拖4次,而刘阿姨今年已经62 岁了!刘阿姨说:“特殊时期,我要对孩子们有特殊的好!他们就 像我的孙子孙女一样,像我的家人一样。孩子们的父母不在身边, 我得照顾好他们。”我的同学、广播电视专业研究生许靖文将封寝后的点点滴滴 录制成视频,笑中带泪地提供着早餐配送里“比脸还大的面包” O 她告诉大家,勇敢抗疫的母校就像校歌中唱的一样“人比山高, 脚比路长”!你看,雪虽未融,但春已至。等到长春解封后,请来我的母 校转转,看看校园里的杏花,看看我可爱的老师和同学们,看看“人比山高,脚比路长”的吉大!(记者任爽采访整理)(202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