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制度.docx
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制度为保证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开展,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 知,制定本工作制度。一、明确学生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到达10 小时,初中生应到达9小时,高中生应到达8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二、明确学校作息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 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 门、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有条件 的地方和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寄宿制学校正式 上课之前可组织早操等体育锻炼,不得组织集体上课。三、合理安排就寝时间。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o 寄宿制学校上午起床时间规定不得早于7:00;晚自习结束时 间小学不晚于21 :00,初中不晚于21 :30,高中不晚于22:00o 非寄宿制初中学校(学生)晚自习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 确保学生到达规定睡眠时间要求。四、各校要规范制作学校作息时间,并在校园、校门醒 目处、班级、宿舍等进行公示。学校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必 须符合国家、省要求,学校相关规定要能确保学生睡眠时间 要求。加强学生午间休息管理,原那么上应保障学生中午不少 于1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实行静校行动。不得把上课期间学 生午休时间用来开展集体教育教学活动。五、学校要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在 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 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 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 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催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 教师应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 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六、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中小学校要提升课堂 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 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后 服务时间,使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中学生在校 内完成大局部书面作业,防止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 占正常睡眠时间。七、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各校 要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 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 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 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 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关注学生上课精 神状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 好孩子睡眠管理,对睡眠缺乏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 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 锻炼,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 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八、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导。学校要将学生睡眠状况纳 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提高学生睡 眠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各校要把学生睡眠管理 工作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内容,加强自我检查和改 进,尤其是民办学校,不得盲目加课加时,压榨师生精力。 学校要设立监督举报 或网络平台,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 意见渠道,及时改进相关工作,确保要求落实到位,切实保 障学生良好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