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学设计(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docx
-
资源ID:86422608
资源大小:12.0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学语文—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学设计(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docx
长相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2 .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3、通过主题阅读,积累语言、丰富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对祖国语 言文字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难点: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作者身在军旅、心系故园的情感, 感悟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三、教学过程: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一)导入在李白的眼中,乡愁是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岸的春风;在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长 相思,一起去找寻答案。(二)简介词人。(三)读准长相思,读懂词意师:请学生读长相思,看看书中的插图,读读书中的注释, 想想这首词大概讲了怎样的意思。读后讨论:作者的“身”在哪里?你们是从哪儿读出来的?(指名多名学生回答)师:这里站着好多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这些站着的同学就 是作者的身经过的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 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 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板书:身在征途)师:作者的“心”又在哪里?(板书:心系故园)你们是从哪儿 读懂的?师:同学们,作者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的 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二、展开想象,读出词情课件播放一段音乐后,教师在音乐声中有感情朗读,学生想象画 面。(一)想象上阕的情境师:听完老师的朗读,你们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如下预想)你看到了翻山越岭的画面。你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你看到了眺望家乡的画面。你看到了风雪交加的画面。(二)自由朗读词的下阕师:如果身在故园,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请同学们选 择一个画面、一种场景,用手中的笔,更用心中的情把它们写下来。(播放音乐、画面)师: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 那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畅谈 着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唠 家常那还可能是(学生在音乐声中写话)(三)小结师:但是,这一切现在有吗?没有师:面对此情此境,纳兰情不自禁地在自己的词中大大地写下了 这个让人心碎的“碎”字。同学们,什么碎了?(学生自由发言)师:你们感受到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孤独、思念、期盼、破 碎、煎熬、痛苦、伤感)(全班学生齐读长相思)三、互文印证,读透词心(-)质疑问难师:词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如下预想)你为什么要远离家乡去从军呢?既然你这么思念家乡,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二)互文印证师:这次出行,纳兰性德写下了好几首诗词。在一首菩萨蛮 的词中,他留有这样的词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再读长相思,用心体会。(生自由谈体会,教师引导。)(三)小结师:这就是纳兰性德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原因所在。为了壮 志和理想,为了国家和人民,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交织在 一起,化作了长相思。(课件出示题目并播放音乐。)师引: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一生读:长相思。师引: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生读:长相思。师引: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作生读:长相思。板书设计:长相思纳兰性德身在征途心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