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重点达标名校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docx
-
资源ID:86428354
资源大小:118.3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重点达标名校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docx
中考语文期末测试卷必考(基础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我只是芸芸众生,但我仍固执地希望我的生命能开出光艳的花来,而不愿成为像蚂蚁一般的虫笏。 B,暑假要不要外出旅游,妈妈的态度莫衷一是,最后也没告诉大家她的决定。 C.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怀疑的? D.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 种状况。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B.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C.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D.近年来,我国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不仅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3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穿凿(zAo)B.狡黠(xia)C.罅漏(xia) A.穿凿(zAo)B.狡黠(xia)C.罅漏(xia) 滔滔不绝 *言简意骇豁然贯通D.下自成蹊(xT) 运筹 时时而间(jian)进要诀(ju£)歧(qi)途 焚膏继号(gui)*投机取巧不求甚解慷慨无私依葫芦画瓢4 .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很早就出现了月亮意象,可谓意蕴丰富。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更是妇孺皆知。与月 亮相关的诗词文学作品鳞次栉比。如:与月亮相关的诗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对联“仲秋赏月名泉畔,元 夜吟风古寺前”;谜语“画时圆,写时方,冬天短,夏天长”等数不胜数。 A.意蕴丰富B.妇孺皆知 C.鳞次栉比D.数不胜数5.5.默写。,道阻且右。(兼葭)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1) “及 鲁肃过寻阳”中的“及”是“等到”的意思;(2) “甚矣,汝之不惠”的“惠”通“慧”,聪明智慧;(3) “前人之 述备矣”中的“备”是古今异义词,“详尽”的意思;(4) “一鼓作气”中的“鼓”是名词如动词,“击鼓”的意思。10> 1. B. 示例:A波动上升(基本上升等)B扶摇直上(稳步上升、快速增长等)2 .要点:不拘一格招才引智,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和不断增长的国际影响力,对海外人才形成了强大的吸附力。使中国在重点项目的科研水平在世界上提高了 10年到15年。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快人才建设的诸多战略决策。【解析】.要求学生结合语境和词语的含义分析。突起:突然发生;突然兴起。崛起:意思是地势突起,隆起;相对高起或突 起。如:群山崛起,民族崛起。敏锐:它指的是反应灵敏,头脑灵活,目光尖锐。尖锐:指的是尖而锋利。形容物体 末端锋利,也形容声音尖厉或情况紧张激烈。尖锐也指对立激烈、十分明确,毫不含糊,不留情。结合语境第一空填 写“崛起”,第二空填写“敏锐”。应选B。1 .要求学生仔细分析图表。结合年份和回流率分析三个阶段的特点即第一阶段,回流率稳步上升,第二阶段增幅较大, 第三阶段保持在高位80%左右,进行说明即可。故A处填“稳步上升(波动上升、基本上升等)",B处填“增幅较大 (扶摇直上、稳步上升、快速增长等)。2 .要求学生结合材料的内容分析概括说明即可。原因结合”这些不拘一格招才引智的举措,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提供 了更广阔的舞台和空间。”概括得出:不拘一格招才引智,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空间;结合“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和不断增长的国际影响力,对海外人才形成了强大的吸附力。”概括得出:蓬 勃发展的新局面和不断增长的国际影响力,对海外人才形成了强大的吸附力。积极影响:结合“他们的回归使中国在 各自领域的科研水平在世界上提高了 10年到15年。”概括得出:使中国在重点项目的科研水平在世界上提高了 10 年到15年;结合“近8万名留学人才创建了一大批如环保、新能源、通信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中国经济注入了 新的活力。”概括得出: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结合“把握住中国的发展大势,适时做出了加快人才建设的诸 多战略决策。”概括得出:推动国家做出加快人才建设的战略决策。11、1. 同情 恼火 喜悦 愧疚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男孩由起初难为情而小心翼翼到因饥饿而大口吞饭的情形,侧面 表现了大川的善良和爱心。2. 承上启下,由上文写大川对男孩的同情,过渡到下文对男孩儿的怀疑,也推动了下文大川进一步了解男孩的情节,并且与下文大川发现男孩为乞丐送饭后内心感到羞愧形成对比,有力地表现了 “行善”的主题。3. 吃苦耐劳:到城里开饭馆,赚钱供儿子读书。善良,富有同情心:给男孩碗底添加荤菜,并决定继续帮男孩和流浪汉。宽容大度:听到男孩要吃米饭,虽有点不乐意,但还是答应了。尊重知识:当听说男孩是大学生, 非常高兴。(后两点选答)【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把握。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即可。“想当初自己从乡下刚来到城里时,也有吃了上顿没下 顿的时候,于是就动了恻隐之心,专门拿了一个大一点的碗,给男孩儿满满地盛了一碗。”可以得出是:同情;”可 是,都快两个月了,男孩儿还是雷打不动地来吃。大川也有点恼火了”可以得出是:恼火;“大川面露喜色,他对农 村考上大学争气的孩子,有种本能的喜欢。”可以得出是:喜欢;“大川为自己的猜测,有点脸红。”可以得出是: 脸红,愧疚。1 .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把握。结合划线句分析即可。首先结合句子指出是什么描写,然后分析作用。“男孩儿 接过碗坐在靠角落的一张桌子上,拿起筷子,先是小心翼翼,然后等店里的顾客都走完了,才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是 动作描写;“看上去像好几顿没吃饭的样子,因为吃得急,男孩儿被饭噎得满脸通红。”是神态描写。划线句运用动 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男孩由起初难为情而小心翼翼到因饥饿而大口吞饭的情形,侧面表现了大川的善良和爱 心。2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段落作用的把握。要求学生结合段落所在文本的位置分析作用即可。文章中结构的作用:开头: 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引起下文、总领全文、为下文做铺垫。中间:承上启下、照应开头、做铺垫、埋伏笔、对比 结尾:照应题目、首尾呼应、是文章结构更严谨完整、照应前文、总领全文。结合本文分析,第自然段起具有承上 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大川对男孩的同情,引出下文对男孩儿的怀疑,也推动了下文大川进一步了解男孩的情节,并 且与下文大川发现男孩为乞丐送饭后内心感到羞愧形成对比,有力地表现“行善”的主题。3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把握。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 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 征。比如,大川见男孩可怜,听到男孩要吃米饭,虽有点不乐意,但还是答应了。还和妻子在男孩的饭盒里放上肉和 卤蛋,说明他很善良。“大川面露喜色,他对农村考上大学争气的孩子,有种本能的喜欢”说明他尊重知识。为了赚 钱供儿子读书,大川进城开饭馆,说明他很勤劳。打出“米饭一元管够”的广告,说明大川有做生意的头脑。【点睛】常见的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1.外貌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姿态等):作用:交代了 人物身份、地位、处境、思想性格等情况。2.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 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 印象。3.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什么心理,并反映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或什么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 了情节的发展。4.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 人物的什么思想,揭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或什么品质。5.神态描写:指对人的脸部表情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 物性格,使读者对人物加深印象并产生进一步的了解。三、应用12、(1)全市初一到初三课外阅读整本书的学生,年级越高比例越少,没有时间阅读的学生比例占少数。(2)紧扣主题,运用修辞即可。(3)示例:晓华,你的句子中“诗歌”和“古典诗词”有重复的地方,可以删去“和古典诗词”,你明白了吗?【解析】试题分析:(1)解答表格试题,主要看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把数据的对比结果与标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用 “对象+特点(变化趋势)”方式进行概括作答。本表反映的是全市初中学生“整本书阅读”情况,从数据看,全市初 一到初三课外阅读整本书的学生,随着年级升高比例呈现的是递减,但幅度不大;而没有时间阅读的学生比例在一成 左右。结论可多个,注意题目要求。(2)考查学生的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宣传标语要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简洁: 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达准确。宣传标语要围绕主题“世界读书日”,从“课外阅读”活动的内容或意义方面拟写 作答。可以使用名人名言,最好使用对偶句的形式。如:畅游书海,品尝文化,陶冶情操,彰显智慧。答案是多元的。(3)语句“学校应多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去阅读大量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中的“诗歌”与“古典 诗词”重复累赘。所以,本题作答,首先要有称谓(晓华);其次写清句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第 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不可生硬强迫。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 得体。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范文:有温度的话语想起她很突然。当时我正在外地,每天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在闹哄哄的餐厅里慢悠悠地吃饭对我来说已是最 大的享受。那天我正独自吃着午饭,她仿佛就隔着一桌又一桌的人,隔着20年的时间走了过来。她是我的同学李伟的母亲,我们只有过一面之缘。那次开家长会,来了五六十位家长,我和几个女生负责接待。 十三四岁的女孩实在不懂得如何接待大人,只是把家长迎进来,让座,倒水,稍有空闲,我们便凑在一起交头接耳地 传递新闻。我记得其中一条是:“李伟的妈妈是北京人,说话和咱们不一样,特别好听。”我循着她们的指点看过去,那是一位身材高挑的女人,衣着和发式都很普通,容貌也算不上漂亮,不过坐在那里 就是显得与众不同,她偏偏没说话,正在认真地倾听另一位家长的高谈阔论。我们那时还知道有个词叫“鹤立鸡群”,我们用幼稚的眼光和自己掌握的词汇得出一致的结论一李伟的妈妈最有 风度。有一个女生倒水回来,脸颊红红的,她迫不及待地说:“我倒水时你们猜李伟的妈妈说什么? "不等我们猜,她就告诉我们:“李伟的妈妈说,谢谢。”我们几个人面面相o 20年前,在这个边远的小县城,我们当中有谁用过、听过“谢谢”?没有。有谁仅仅为倒水这么丁点儿小事说过“谢谢”?当然更没有.“谢谢”,是一个多么新鲜,多么温暖的词汇埃。醒过神儿来,女生 的倒水热情空前高涨。大家都争着抢着去拿壶。另一个女生回来报告:“是呀,我听见了,李伟的妈妈说谢谢。" 这是一个面色苍白的女生,因为激动面色红润起来,害羞的样子。轮到我了,我竟有点儿心跳,李伟妈妈面前的水杯已满,她轻轻地说了一句:“不用了。”但我还是坚持着倒了一点儿,我清晰地听见她说:“谢谢”。我脸红着摇摇头匆匆走开了,那时我还不会说:“不 客气”。家长会后,瘦瘦高高的李伟成了女生羡慕的对象,大家都在想,她的家庭应该多么幸福呀。20年过去了,曾经窃窃私语的女孩都已过了 30岁,不知道她们会不会像我这样,在异地他乡突然想起那位仅有 一面之缘的同学的母亲,但我知道,从那时开始,她们和我一样,学着使用那个词汇。词汇是有温度的。【解析】作文为命题作文,题目之前加入了一段提示语,这为学生在选材立意方面提供了思路,使得学生在紧张的考场上得到 引领与启发。该作文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挖掘的能力,题目难度不算很大。一要注意中心词“话语”,防 止将“话语”改写成眼神、举动或其他;二要理解“有温度”。“有温度”的话语是温暖人心的话语,它往往与歌颂、 表扬、鼓励、鞭策、提醒等有关,是令人欢欣鼓舞的激动人心的话语,理解这一层意思后,在写作的过程中,要特别 突出“有温度” 一词,多角度描述,反复渲染,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有温度”的内涵。桃花源记里交代了武陵人邂逅桃花源前见到的神秘古洞的三个特征,它们是“仿佛若有光” "” "”。6.下面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勃朗特三姐妹”中最著名的一位,这部作品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B.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五猖会范爱农故乡父亲的病狗猫鼠 等都是该散文集中的重要篇目。C.儒林外史是我国明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恶嘴脸和封建末 世衰颓的世风。D. “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的这位英雄是长篇小说水浒中的武松。E.老舍,原名舒庆春。人民艺术家。代表作品骆驼祥子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 运。二、阅读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宣宗初亦召供奉。程既审上晓音律,尤 自刻苦。往往令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他工辈 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幸苑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 日:“汝辈何为也? ”进日:“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无双,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上目: “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卒不赦程。.注审:明白,清楚。眦睚:怒目相视的样子。借指小的怨恨。高祖: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太宗:唐太宗 李世民。1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2 .文中的罗程、宣宗这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太宗讳世民,高祖第二子也,及高祖之守太原,太宗年十八。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 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及义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大军西上贾胡堡,隋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屯霍邑, 以拒义师。会久雨粮尽,高祖与裴寂议且还太原,以图后举。太宗日:“本兴大义,以救苍生,当须先入咸阳,号令 天下,遇小敌即班师,将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休。还守太原,一城之地,此为贼耳,何以自全? ”高祖不纳,促令引发。 太宗遂号泣于外,声闻帐中。高祖召问其故,对日:“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必克,退还则必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 死亡须臾而至,是以悲耳。“高祖乃悟而止。八月已卯,雨霁,高祖引师趣霍邑。太宗自南原率二骑驰下峻坂,冲断其军,引兵奋击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悬门发,老生引绳欲上,遂斩之,平霍邑。注释:折节:降低自己身份。屯:驻军防守。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会久雨粮尽(2)高祖与裴寂议且还太原(3)声闻帐中(4)高祖引师趣霍邑 2 .用给文中面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3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推财养客,群盛大侠,莫不愿效死力。及义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4 .结合选文,用自己话说说太宗在帐外大哭的原因,从中可见他是怎样的人?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前 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正在形成民族史上罕见的、最大规模的留学人才“归国潮”。这是一个执政党求贤若渴的宽广胸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目标, 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千人计划” “人才签证”“留学生创业”这些不拘一格招才引智的 举措,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空间。这是一个国家在世界迅速 的“磁场效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和不断增长的国际 影响力,对海外人才形成了强大的吸附力。拥抱“中国机遇”,投身“中国梦”,成为众多海外人才的共同选择。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在“大磁场”的强大引力下纷纷归国,投身到这场伟大的民族复兴洪流,弄潮其中,风光 无限。“归国潮”经历三段式发展期%(回流率)100第一阶段n 第阶段卷影第三阶段保持高位X5.460 793 78.1 79.4口20口31.3 30.6 38 5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年份)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超过七成是有留学背景的“海归”。国际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单分子酶学 的奠基人谢晓亮、高能物理王贻芳、人工智能甘中学、新药创制丁列明他们的回归使中国在各自领域的科研水平 在世界上提高了 10年到15年。目前,全国共有留学人员创业园300多个,近8万名留学人才创建了一大批如环保、新能源、通信等领域的高新 技术企业,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与高徒陈宇翱、陆朝阳先后回国,他们组建了一支令世 人倾慕的中国物理界的“梦之队”,使国家在量子互联网方面遥遥领先。“打破体制壁垒,制定优惠政策,诚纳天下英才”,在“归国潮”风起云涌之际,国家有关部门 地把握 住中国的发展大势,适时做出了加快人才建设的诸多战略决策。1 .依据文意,在(材料一)和(材料三)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突起 敏锐B.崛起敏锐C.崛起 尖锐D.突起尖锐.阅读(材料二),请在图中A、B方框处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归国潮”前两个阶段“回流率”的特点。A处 B处.结合上面三则材料,说说近几年“归国潮”保持高位的原因以及带来的积极影响。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再添一碗白米饭王永光为了供儿子上大学,大川带着媳妇来到城里开了家小吃店,卖排骨米饭。为了更多地吸引客人,大川打出了 “米 饭一元管够”的广告。一时间顾客盈门。这天,快打洋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个穿得有些士气、但看上去文文弱弱的十七八岁的男孩儿,一看就知道是从农 村出来的。男孩儿拘谨地说:“请问这里的米饭真的是一元管够吗? ”大川笑了笑说:“当然!”男孩儿听了,面露 喜色地说:“那我要一元钱的米饭。”说着从手里递过一元钱给大川。大川一愣,心想敢情是想来占这个便宜呀,心 里正觉得不痛快,男孩儿突然低声说:“要不行,就算了。”大川仔细瞅了瞅,觉得男孩儿又不像是来捣乱吃霸王餐 的,说不定是刚从农村出来还找不到工作。想当初自己从乡下刚来到城里时,也有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候,于是就动 了恻隐之心,专门拿了一个大一点的碗,给男孩儿满满地盛了一碗。男孩儿接过碗坐在靠角落的一张桌子上,拿起筷 子,先是小心翼翼,然后等店里的顾客都走完了,才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看上去像好几顿没吃饭的样子,因为吃得急, 男孩儿被饭噎得满脸通红。大川给男孩儿舀了一勺菜汤浇到碗里。男孩儿惶恐地抬起头,大川忙笑着说:“不要钱! 今天剩下了的,这个不要你钱。”男孩儿的脸一红,说:“谢谢叔。”等男孩儿快吃完的时候,大川问:“吃饱了吗?够吗?不够再来点。” “够了叔,吃得很饱了。”男孩儿把碗 里的米吃得一粒不剩。男孩儿又掏出一块钱说:“叔,谢谢你,我能再带一份走吗?晚上吃。”大川苦笑,干脆好人 做到底吧。大川进了后厨,拿了一个一次性餐盒,在餐盒底下添了一勺菜、几片肉和一个卤蛋,装了满满一盒米饭递 给男孩儿。男孩儿连说“谢谢”,转身走出了饭馆。第二天,男孩儿又来了,照样是要一块钱的米饭,吃饱了,再交一块钱带走。第三天、第四天,都是这样来。大川寻思,谁还没个难处呢?没准儿过上10天半个月的,等他找到活儿干,发了工资,他就不这样了。可是,都快两个月了,男孩儿还是雷打不动地来吃。大川也有点恼火了,心想,我可怜你遇到难处,可你要总抱着这种占便宜的心态,就让人瞧不起了。这天,男孩儿又来了。大川照常把饭递过去说:“还没找到活儿干?还没发工资? ”男孩儿愣了一下,红着脸 说:“叔,我不是打工的,我是上学的。” “上学?上什么学? ”大川问。“XX理工大学。”男孩儿说。“哦,那 可是个重点大学呢。”大川面露喜色,他对农村考上大学争气的孩子,有种本能的喜欢。“那你怎么不在学校食堂里 吃? ”大川话出了 口就后悔了,大学食堂吃顿饭怎么也得10块8块的。男孩红着脸低下头说:“家里穷,我的学费都 是贷的款。“大川心一下子就软了,还有点莫名的心疼,想想自己为了给儿子挣学费受了那么多罪。大川又转身从菜 锅里给男孩儿往碗里添了点肉汤。临走的时候,大川照旧把一盒饭递给男孩儿。男孩儿走出门后,大川媳妇说:“他说的是真的吗?”大川迟疑了一下说:“我跟他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大 川迈步跟了出去。跟着跟着,大川心里没底了,因为男孩儿走的根本不是去学校的那条路。大川继续跟着,想探个究 竟。不一会儿,大川跟着男孩儿来到一个地铁口,一个流浪汉脏兮兮地坐在地上冲着来往的路人乞讨,路人都生厌地 躲闪着。男孩儿向流浪汉走过去,把那个饭盒递给了流浪汉,流浪汉欢喜地接过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男孩儿笑了笑 说:“你慢慢吃,我得赶紧去上课。”然后跑走了。大川愣在那里,看清了流浪汉坐在一块带轮子的木板上,没有双腿。原来男孩儿每天是定时把饭送到这儿来, 然后赶时间去上课,根本不知道米饭下面有肉和菜。大川为自己的猜测,有点脸红。.大川决定帮帮这个孩子,还有那个流浪汉。不就再添一碗白米饭嘛。1 .通读全文,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大川对男孩儿情感的变化。初次光临,一两个月后,一得悉身份,一了解真相,2 .文章第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3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4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中大川的形象特点。三、应用12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你所在学校开展了课外阅读的系列活动,你参与其中。(调查发现)晓华同学对全市初 中学生“整本书阅读”情况调查统计如下,请你用简洁的文字帮他归纳出其中的发现。统类别计选项初一初二初三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经常阅读724164, 9%650162. 8%637960.9%没时间阅读121910. 9%115611.1%122110. 7%(2)(才华展示)学校文学社准备为此次活动拟写一则会标,悬挂在阅读推进会的活动现场,请你帮助拟写。(至少运 用一种修辞手法)(口语交际)为倡导阅读,晓华向学校提交了建议,下面的一句话中有语病,请你告诉他如何修改。 学校应多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去阅读大量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 .生活中,有温度的话语可以暖人心扉,让我们如沐春风;有温度的话语可以鼓舞斗志,让我们扬帆启航;有温度 的话语可以启迪心灵,让我们豁然开朗;有温度的话语可以陶冶性情,让我们受益终生成长中,无数有温度的话语,伴随我们一路走来。请以“有温度的话语”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一、积累1、C【解析】A芸芸众生: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我”是一个人,自然不能说是“芸芸众生”。B莫 衷一是:指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D以邻为壑:拿 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使用语境明显 错误。2、C【解析】此题考查修改病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A.动宾搭配不当,改为“加快了校 园环境改造的速度,扩大了校园环境改造的规模”;B.缺少宾语中心语,句末加“问题”。C.正确。D.此句是递进 关系的复句,后一句程度加深,改为“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故选C。3、B【解析】B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改为:言简意赅。4、C【解析】A项,意蕴丰富:即事物的内容或含义十分多。使用恰当。B项,妇孺皆知:意思就是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 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使用恰当;C项,鳞次栉比: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 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使用不恰当;D项,数不胜数:意思是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使用 恰当。【点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 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词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 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5、(1)溯涧从之(2)锦帽貂裘 (3)初极狭(才通人/山有小口)(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解析】(1) (2)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下句即可,要注意“溯涧”“貂裘”等字的书写;(3)属理 解型默写题。此类题,要求根据语境联想诗文名句,其难度较大,要注意“狭” “豁”等字的书写。6、BC【解析】试题分析: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不是明代。据此,答案为BCo二、阅读7、1.乐工们排好了队走上前来,连连叩拜并且哭泣。你们所珍惜的不过是罗程的技艺罢了,我所看重的是唐高祖和太宗时代制定的法律啊!2.罗程:恃宠而骄,残暴狭隘;宣宗:秉公执法不偏私。【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 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 到位。(1)句中的“罗列(排列)、上前(走上前)、泣(哭泣)”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汝(你)、惜(珍惜)、 耳(罢了)、重(看重、重视)”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 .试题分析:考查对人物形象地分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叙写的事件及具体的描写来分析作答。从“乐 工罗程者,善弹琵琶” “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 “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可以看出,罗程是一个善弹琵琶、技艺精 湛,但又恃宠而骄,残暴狭隘之人。从“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卒不赦程”可以看出,宣 宗是一个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的人。据此理解概括作答。【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 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 尽量达到完美。参考译文:乐师罗程,擅长弹奏荒琶,技艺天下第一,能够变换创作出新颖的乐曲。他在唐武宗时得到了皇上的宠爱,凭仗 着皇上的恩宠,自己还骄横放肆。唐宣宗初年又召他到宫廷演奏。罗程知道皇上通晓音乐的曲调韵律,自己研习音乐 尤其刻苦。时常皇上命令罗程依照格律为妃嫔作歌伴奏,罗程必定演奏出新奇巧妙的乐曲使皇上动情,因此罗程得到 了宣宗皇帝的宠幸。一天,罗程竟然因小事杀死了人,皇上大为震怒,立即将他驱逐,押赴他给京城地方长官处理。 其他乐工们因罗程的技艺天下无人能比,想要以此打动皇上的心意。适逢皇上到花园中去,将要演奏,乐工们便安设 了一个空座,把琵琶放置在座位的上面。乐工们排列成队,走上前来,环绕在皇上跟前连连叩拜并痛哭流涕。皇上说: “你们这些人干什么呀? ”众乐工向前来说道:“罗程对不起皇上您,他犯的罪无论怎样都不能赦免。但是我们这些 臣民们都怜惜罗程天下无双的技艺,(他)不能得以永远侍奉给皇上,因此把这件事,当成为内心的遗憾。”皇上说: “你们这些人,怜惜的不过是罗程的技艺罢了,我所注重的是唐高祖、唐太宗时代所制定的法律啊。”最终,没有赦 免罗程的罪。8、X. (1)恰逢(2)暂时(暂且)(3)被听到(4)同“驱",向进发.引兵奋击/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2 . (1)散发财物来给养门客,(因此)无论是盗贼还是侠士,没有不愿意为他效死力的。(2)等到举义时,太宗就率领军队攻占了西河,攻克城池。3 .现在我们凭正义的名义起兵,如果向前作战就一定能胜利,如果后退回去就一定解体。我们的军队解体了,又有敌 人在后追击,死亡很快就到了,因此“在帐外大哭”。从中可见他是一个有卓越领导才能、目光远大、有明锐的洞察 力、善于分析敌情的人。【解析】.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 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会”,适逢;“且”, 暂时(暂且);“趣”,通假字,通“驱”,向进发。1 .要求学生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 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翻译为:率兵奋勇拼杀,敌人大败,各自丢下兵器逃跑。故可断句为:引兵奋击/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2 .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 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 意义为辅。重点字词:“客”门客;“莫”,没有;“及”,等到;“乃”,就。3 .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结合“'本兴大义,以救苍生,当须先入咸阳,号令天下,遇小敌即班师,将 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休。还守太原,一城之地,此为贼耳,何以自全?'高祖不纳,促令引发。”分析即可。从中可见 他是一个有卓越领导才能、目光远大、有明锐的洞察力、善于分析敌情的人。【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 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 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参考译文:太宗文武大圣广孝皇帝,名讳世民,是高祖的第二个儿子,她的母亲是太穆顺圣皇后窦氏。高祖守太原时, 太宗十八岁。当时隋朝的气数已尽,太宗暗中谋划举义起事。经常纤尊礼贤下士,散发财物来给养门客,(因此)无论 是盗贼还是侠士,没有不愿意为他效死力的。等到举义时,太宗就率领军队攻占了西河,攻克城池。大军又向西进发 到贾胡堡,隋朝的将领宋老生率领两万精兵驻扎在霍邑,来抵抗举义的军队。恰逢连日大雨,唐军的粮食断绝,高祖 和裴寂商量暂且撤军回太原,再作谋划。太宗说:“本来我们举义兴兵,是要拯救苍生百姓的,因此应当先进入咸阳, 号令天下。现在遇到一些敌人就要撤退,恐怕跟从我们举义的人很快将解体。回去守住太原区区一个城,这也只是当 强盗而已,又凭什么能保全自己? ”高祖不采纳他的意见,急忙命令军队撤退。太宗于是在军帐外放声大哭,哭声让 军帐内的高祖也听到了。高祖召他进帐询问原因。太宗回答说:“现在我们凭正义的名义起兵,如果向前作战就一定 能胜利,如果后退回去就一定解体。我们的军队解体了,又有敌人在后追击,死亡很快就到了,因此悲伤。”太祖这 才醒悟,不再要求退兵。八月己卯,雨停了,高祖率领军队向霍邑进发。太宗从南原率领两骑兵从险峻的山坡上冲下 来,从中间冲击斩断隋朝的军队,率兵奋勇拼杀,敌人大败,各自丢下兵器逃跑。隋军放下吊桥(准备投降),老生却 拉着绳子想把吊桥拉上去,被太宗军队斩杀,于是平定了霍邑。9、(1)至IJ,等到 (2)同“慧”,聪明 (3)详尽 (4)击鼓【解析】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