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征稿简则官网认证.docx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征稿简那么官网认证本刊只刊登首发稿。投稿邮箱:。来稿应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要求立题新颖,资料真实,方法科学,统计合理, 结论推导合乎逻辑。数据应准确,有可重复性,应做统计学处理。诊断和疗效标准应注明出 处,使之具有权威性。词语准确,句子精练,使用标准简化字。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 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假设作者投稿2个月后未收到本刊编辑部的任何通知,可自行处理稿件,请勿一稿多投。 如不拟刊用,不退原稿,请自留底稿。来稿如涉及保密事项,概由作者本人负责。凡向本刊所投稿件,如被刊发,其复制权、发行权、优先数字出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 翻译权、汇编权等权利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稿酬均由本刊一次性支付。文稿的格式要求如下。1文稿的构成、首页注释、层次标题文稿的内容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以上5项建议均翻译 成英文)、中图分类号、首页注释、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及英文局部。当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和访问学者时,应当以作者中的导师为通讯作者。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凡取得国家或部、省、市级以上基金或相关工程,应予说明,并附基 金证书拍照图片或扫描件(本刊可优先录用)。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本刊,并将获 奖证书复印件寄至本刊。首页地脚注释按以下格式。收稿日期:yyyy-mm-dd基金工程:基金工程类别(工程编号)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生年一),性别(民族),籍贯(具体到市县),职称,学位, 研究方向。通讯 姓名,(生年一),性别(民族),籍贯(具体到市县),职称,学位,研究方 向。Tel: , E-mail: 。文稿的层次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左顶格书写,不同层次序号之间用下圆点相 隔,如:一级标题使用1、2、3、;二级标题使用1.1、1.2、1.3三级标题使用1.1.1.1.2> 层次标题以下,还可使用1)、2)、3)、;、a)、b)、c)等书写。文稿的引言局部不写编号和标题。图片、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全文统一 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例如:图1、表2、文3、式(4)、定理5。2文题、作者姓名、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和中图分类号中文文题应做到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一般不超过20字,不能使用笼统的、 泛指性很强的词语,防止使用简称、缩写、化学结构式、药品商品名等不规范名词。尽量不 设副标题。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署名顺序排列。各作者之间以“,”分隔。在编排过程中如需改动, 应由第一作者出具书面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作者机构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简称,后加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多个机构的情况下, 机构名称之前加编号,同时作者姓名右上角加相应编号。不同机构之间以“;”分隔。文章必须有中文摘要、关键词。摘要不少于200汉字。要求以第三人称撰写,其中的缩 略语应说明后再使用。摘要应包括4个层次: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独立成篇,不 分段,意义完整;信息具体:使用科学性文字和具体数据,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不使用图、 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关键词应有38个关键词。不同关键词之间用“;”分隔。缩略语应先写中文全称。中图分类号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查找。3英文局部英文文题的内容与中文标题相应。其长度一般不超过100个字符。第一个词不用冠词。 除第一字母及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一律小写。作者姓名 其内容和顺序均与中文相同。中国作者姓名应按汉语拼音:例如:WANG Da-zhongo作者机构的英文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缩写。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的内容相应,不少于100个英文单词,缩略语应加以说明。 英文摘要的文字要求:1)第一句话不应与文题重复;2)尽量使用简单句;3)尽量使动词 靠近主语;4)不用第一人称作主语;5)以重要的事实开头,而不以辅助从句开头;6)在 有动作主体的情况下,使用主动语态。英文关键词的内容、数量和顺序,均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应。缩略语应先写全称再写简称。 除专有名词大写以外,一律小写。4量名称、量符号与量单位文稿作者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正确地使用量的名称、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文 中所用量符号,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定义。同一个量的符号,应全文统一。量的符号、一般函数及其变数等,一般用单个斜体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量符号可 带有角标或带有括弧中的说明。量的数值与量的单位符号之间,留一英文空格。如“10毫 米”应为“10 mm”。每一个组合单位符号中,斜线不得多于1条,如体重每天每千克用药剂量应写成 mg-kg-bd-1 或 mg/(kgd)。5数字和字符的用法但凡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元世纪、年代、 年、月、日、时刻,物理量量值,非物理量的量词(计数单位)前面的数字,计数的数字, 文后参考文献(古籍除外)著录中的数字。应使用汉字数字的场合:固定词语中作语素的数 字,相邻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的概数,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的概数,中国及世界各国、 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特定含义词组中的数字,古籍参 考文献标注中的数字。单一字母量的符号、变量符号、从量的符号转化的角标、一般函数符号等使用斜体。多 个字母组成的量的符号:除特征量使用斜体以外,一般使用正体。矢量(向量)、矩阵、张量的符号使用黑斜体。使用正体的情况有:国际标准单位(SI) 词头和量单位、从文字转化的角标、阿拉伯数字、表达性文字、化学元素符号、缩略语、仪 器的规格型号、自然对数的底e、圆周率兀等。6数值的表示和有效位数数值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合理地选取数值的有效位数。合理地使用SI词头或10的暴, 使数值范围在0.100999之间。数值中的小数点后位数,全文应保持统一。7插图插图应当清晰,有自明性。插图应随有中文文字清晰明了表示,顺序为插图、图注、图 题。插图应放在引用该插图的文字自然段之后。8表格表格在文中的位置:应随文给出,表格内容不与文字、插图重复,顺序为:表题、表格、 表注。表格宜用“三线表”,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需注释处,用*、#等表示。9参考文献9.1参考文献表的著录原那么2) 文献。9.21)2)1)本刊所发表科技论文必须列出参考文献表,以便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详细出处, 提供论文论点的科学依据,反映科学技术的继承与开展的传承关系,表示作者的严肃科学态 度,尊重研究人员(不仅包括其他研究人员,也可以包括该文作者)的前期研究成果。所引用文献必须是作者本人直接阅读过的、正式出版的、最主要的、最新鲜的相关 参考文献著录表的一般要求参考文献表应放在论文的结论之后。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参考文献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进行编码,并在正文中 指明其标引处。3)研究型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得少于5条。4)建议:中文的参考文献,在原文参考文献之后,附加英文译文。文献译文与文献原 文共用一个引文编号。并在一文之后,加注“(in Chinese)9.3作者人名的表示方法1)作者人数不超过3人的,全体姓名都写;作者人数超过3人的,前3人的姓名都 写,余者不写,后面加“,等”或“,etal”。人名之间用“,”分隔。不用“和”或“and”。2)3)4)不管中国和外国的作者,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在前,名在后“。西方作者的姓名中,名字局部缩写,但是缩写后不加缩写点。拼音写法书写的中国作者姓名只分为“姓”、"名"两段。"姓”的全部字母都大写,“名 字”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中间加连字符。附: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如第1版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译著:序号原作者.译著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期刊:序号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一终止页码.文集析出: 终止页码.学位论文:专利文献: 技术标准: 科技报告:序号作者.文题C/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一序号序号序号序号作者,文题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发布年份.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号P.发布日期.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网.地名:责任单位,发布年份.作者.文题,报告代码及编号R.地名:责任单位,发布年份.报纸:序号作者,文题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