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诸葛亮传》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9篇(含答案与翻译).docx

    • 资源ID:86438962       资源大小:39.36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诸葛亮传》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9篇(含答案与翻译).docx

    诸葛亮传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与翻译)诸葛亮字孔明,琅珊阳都人也。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 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 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日豆才士(O丕必 能安国终定大事假设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日:“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 贞之节,继之以死!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候,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 咸决于亮。九年,亮复出祁山,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群众 由斜谷出,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以是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初,亮自表后主日:“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 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假设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评日: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 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可谓识治 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屈致:(让他)屈意前来。病笃:病重。开府:设立臣相府。仪轨:礼 仪法规。A.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B.亮每患粮不继C.随身衣食,悉仰于官D.诸葛亮之为相国也7 .以下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8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假设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B.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假设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C.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假设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D.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假设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9.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诸葛亮临危受命,不负重托。先帝病危之时,托孤于他;他尽心辅佐后主,事必躬亲。B.诸葛亮忠君爱国,不忘己志。他屡次带兵北伐,以图大志,后病卒军中,大业未成。C.诸葛亮严于律己,为官清廉。他上表请求身后不优抚家人,及卒,后主成全了其遗 愿。D.诸葛亮治国有方,受人爱戴。他安抚百姓,提倡读书,为政十分苛刻,赏罚清楚。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3分) (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3分)12 .请概括甲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的两条建议,并写出乙文中分别与之对应的语 句。(2分)【参考答案】13 .刑法政令虽然严厉,但人们却没有怨恨,是因为他用心公平而劝诫明确清楚。(“以” “明”各1分,句意1分)14 . (1)广开言路;“开诚心,布公道”。(1分)(2)赏罚公正清楚;“尽忠益时 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善无微不赏,恶无纤不贬”(1分,两句任答一句均 可)。【参考译文】【乙】诸葛亮担任丞相期间,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他以诚待人, 做事公道。凡精忠为国、济世安民的人,即使是他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触犯国法、玩忽 职守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亲信也给予处分;坦白自首、勇于自新的人,即使罪行很重也要从 宽发落;巧言令色、文过饰非的人,即使罪行轻微也要加以严惩。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 褒奖,再微缺乏道的过错都予以严惩。他精通各项事务,善于找到问题的要害与关键。他讲 求名实相符、言行一致,对于那些虚伪狡诈之人决不录用。他因此在整个蜀国赢得了普遍的 敬畏和爱戴,施行的刑法政令虽然很严厉,却没有人怨恨他,这是因为他做事公正和劝勉告 诫明确的缘故。(2018四川宜宾)【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假设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 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 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那么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 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 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 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 之亚匹矣。注释仪轨:礼仪制度。约:省减,简约。权制:合乎适宜的制度。服罪输 情:认罪并表示悔改。物:指人,百姓。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25.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先帝称之日能诸葛亮之为相国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终于邦域之内 C.悉以咨之徒以有先生也 D.假设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26.解释以下加点词语。(4分)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抚百姓()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27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将以下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28 .【乙】文中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甲文加以说明。(2分)【参考答案】29 . D (2 分)30 .彰显(显示)痛心遗憾安抚,抚慰亲人(亲近的人)(4分)31 .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2分)32 . (4 分)全部来询问他们,就一定能使军队上下团结、和睦,才能高和才能差一点的人都能得 到妥善的安排。(2分)善的(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惩罚。(2分)33 .例如甲文中诸葛亮要求后主做到了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并举荐一批忠臣良将,这 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治国的雄才大概。【参考译文】【乙】诸葛亮担任丞相期间,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他以诚待人, 做事公道。凡精忠为国、济世安民的人,即使是他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触犯国法、玩忽 职守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亲信也给予处分;坦白自首、勇于自新的人,即使罪行很重也要从 宽发落;巧言令色、文过饰非的人,即使罪行轻微也要加以严惩。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 褒奖,再微缺乏道的过错都予以严惩。他精通各项事务,善于找到问题的要害与关键。他讲 求名实相符、言行一致,对于那些虚伪狡诈之人决不录用。他因此在整个蜀国赢得了普遍的 敬畏和爱戴,施行的刑法政令虽然很严厉,却没有人怨恨他,这是因为他做事公正和劝勉告 诫明确的缘故。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精通治国之道的良材,堪和管仲、萧何这类杰出的政治 家相匹敌,然而他连年用兵,却未能最终获得成功,这大概是因为随机应变的军事谋略不是 他的专长的缘故吧!(2013湖北黄冈)【参考答案】7. A (3分)解析A项“属以后事”中“属”通“嘱”,嘱托;“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中“属”为“类” ;B项两个“患”为“担忧,担忧”之意;C项两个“悉”均为“全, 都”之意;D项两个“之”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8. C (3分)解析“必能安国”与“可自取”的主语应为“君”。9. D (3分)解析“提倡读书”为无中生有。“苛刻”与文意不符。10. (1)于是先主就去拜访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2)对竭尽忠心,有益于世的人,即使是仇人也必定奖赏他。评分意见:6分,每句3分。第(1)句关键词“诣”“凡”各1分,句子大意正确1 分;第(2)句关键词“尽” “虽”各1分,句子大意正确1分。【参考译文】诸葛亮,字孔明,琅王牙郡阳都县人,其时刘备正驻军新野县。徐庶谒见刘备,刘备对 他十分器重,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人,是卧龙啊!将军想不想见见他? ”刘备 说:“你陪他一道来吧! ”徐庶说:“此人只能拜访他,不可随便召他来。将军您应该屈尊 去看望他才好。”于是刘备亲自前往拜访诸葛亮,一连去了三次,才得以相见。章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于是)把诸葛亮召到成都,把后事 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要高于曹丕十倍,必能安定国家,最终成就大事。 如果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诸葛亮哭着说道: “我一定尽我所能,精忠卫国,死而后已!”建兴元年,册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始治理国 家的事务。后来,又加封诸葛亮为益州牧。政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决定。建兴九年,诸葛 亮再出祁山,粮尽退兵,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死张郃.建兴十二年春天,诸葛亮统率全部大军, 由斜谷开此与司马宣王在渭水之南对垒.诸葛亮经常担忧军粮供应不上,使自己的的大志不 能实现,因此分兵屯田,为长期驻兵打下基础,.就这样相持了一百多天.这年八月,诸葛亮病 重,死在军中,当时五十四岁.先前,诸葛亮自己向后主说明说:“成都有桑树八百株,有不是很肥沃的田15顷,儿子 兄弟的穿衣吃饭,他们都会有盈余。而我在外当官,没有其他的花费,全靠公家的俸禄过活, 没有做其他的兼职营生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如果我死的时候,不会出现那种有多余的绸布, 多余的钱财这样的状况来辜负陛下。”到了他死的时候,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评论说:诸葛亮担任相国,安抚民众,教他们礼仪,忠义的人,有利于国家的人即使有 私仇也会奖赏他们,犯法傲慢的人即使私交好也会惩罚他们,成认罪行,或者情有可原的人 犯罪即使很重也会减轻处分,花言巧语掩饰自己的人即使罪责很轻也会重罚。诸葛亮死在国 内,百姓都很敬畏而爱戴他。真是治世的良才,可与管仲,萧何相媲美。(2020四川眉山)【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劣,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一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盖,进尽 忠言,那么攸之、祎、允之任也。(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日君才十倍 曾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假设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者可自取。”亮涕泣日:“臣敢竭 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日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J (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病笃:病重。嗣子:指刘禅。嗣,继承。股肱:比喻辅佐之臣。敕: 告诫,嘱咐。7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2分)(1)先帝不以臣卑劣(2)属以后事8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9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君才十倍曹丕不能能安国终定大事10L甲X乙】两文都写出了诸葛亮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可用八字成语, 来概括诸葛亮这一高风亮节。请从【乙】文中找出能表达这一真挚情感的句子:o (2分)【参考答案】7 .(1)身份卑微、见识短浅。(2)通“嘱”,嘱咐,嘱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翻 译文言词语的能力。做此类题目一定要积极调动课内积累,首先思考课内学习时这个词语 有几个意思,然后再根据句意来推断、确定这个词语的准确意思。8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了。 (2)你和丞相一起 治理国事,对待他要像对待父亲一样。【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 言句子要遵循“卒享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那么,把文言句子换成符 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注意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 此题中的两句直译即可,注意“谨慎” “崩” “寄” “汝” “从事” “事”等词要翻译准确。9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句子断句的能力。 文言句子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就能准确断句。句子意思不太懂时也 可通过看虚词、查对话、据修辞、观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相同词语中间断、习 惯句式等断句。本句根据“必终”两个虚词可准确断句。10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概括人物品质和根据要求提取文章信息的能力。诸葛亮誓死效忠 刘氏父子的成语已成为他的代表性特点,也已成为常识,不难作答;第二空只要理解“真挚 情感”指的是誓死效忠,不难找出相关的句子。【参考译文】【乙】章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于是)把诸葛亮召到成都, 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要高于曹丕十倍,必能安定国家,最终 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诸葛 亮哭着说道:“我一定尽我所能,精忠卫国,死而后已! ”先主又传诏,命令后主说:“你 和丞相一起做事,侍奉他就如同侍奉我一样。”(2015辽宁阜新)【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劣,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那么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那么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假设无兴德之言,那么责 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取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假设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日:“臣 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日:“汝与丞相从事,事之 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注释】笃:(病)重。股肱(gong):股,大腿;肱,手臂。比喻辅佐帝王的重 臣。敕:告诫。开府:指建立独立的办事机构。益州牧:总理益州的治安、民政、军 事的最高长官。新遭大丧:指刘备刚刚去世。与:结交。7 .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先帝不以臣卑劣 以彰其咎属以后事先帝不以臣卑劣 以彰其咎属以后事卑劣:彰:属: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咸: *)(2 分)8 .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苟全性命于乱世 *B.亮以新遭大丧C.故五月渡泸D.效忠贞之节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所欲有甚于生者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公问其故水陆草木之花(6 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10 .乙文中“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这一情节与甲文中的哪句话相对应?请找出来写 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11 .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说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至少说出三方面)(3分)【参考答案】(2)彰:说明、显扬7. (4 分)(1)卑劣:身份卑微,见识短浅(3)属:嘱托(4)咸:全、都8. (2 分)D9. (6分,每题2分)(1)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2)希望陛下责成我去讨伐奸贼并取得成效。或:希望陛下把讨伐逆贼兴复汉室的重 任交给我。(3)你和丞相一起管理国事,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他。10. (1分)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11. (3分)例如:他对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心存感激,可见他是一个知恩图报 的人;二十一年如一日,竭忠尽智,仍一如既往,可见其忠心耿耿;从平定南方后,意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中,看到他既有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又有军 事家的头脑,可见其雄才大概;向后主请求“讨贼兴复之效”时,可见其忠贞死节之心;向后主“进尽忠言”时,作为人臣下属的殷殷之心如现,作为“相父”谆谆告诫之情 尽袒;遣使聘吴,因结和亲,又见其审时度势、足智多谋。(能结合文意概括出人物形象特点,说出三点即可得3分)【参考译文】【乙】章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于是)把诸葛亮召到成都, 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要高于曹丕十倍,必能安定国家,最终 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诸葛 亮哭着说道:“我一定尽我所能,精忠卫国,死而后已! ”先主又传诏,命令后主说:“你 和丞相一起做事,侍奉他就如同侍奉我一样。”建兴元年,册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始治 理国家的事务。后来,又加封诸葛亮为益州牧。政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决定。南部和中部 的几个郡联合起来叛乱,诸葛亮因为刘备刚刚去世,没有轻易用兵作战,而是让使者去吴国 下聘礼,和他们结亲,成了友好邻国。(2014内蒙古呼伦贝尔)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 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 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 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 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仪轨:礼仪法度。约:省减,简约。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服罪输 情:认罪并表示悔改。物:指人,百姓。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17.判断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J ”,错误的打“ X ")(4分) (1)抚百姓,示仪轨抚:安抚,抚慰()(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益:利益()*(3)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亲:亲人()(4)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爱之爱:爱戴,拥戴()18.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2分)A.诸葛亮之为相国也B.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D.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9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20 .作者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2分)【参考答案】17 . (1) V (2) X (3) V (4) V18 . C19 .善的(或: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或:坏的)没有(因为)轻 微而不贬黜。20 .答案例如:出师表中诸葛亮请求后主做到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任人唯贤(亲贤 远佞),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治国的雄才大概。【参考译文】诸葛亮担任丞相期间,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他以诚待人,做事 公道。凡精忠为国、济世安民的人,即使是他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触犯国法、玩忽职守 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亲信也给予处分;坦白自首、勇于自新的人,即使罪行很重也要从宽发 落;巧言令色、文过饰非的人,即使罪行轻微也要加以严惩。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 再微缺乏道的过错都予以严惩。他精通各项事务,善于找到问题的要害与关键。他讲求名实 相符、言行一致,对于那些虚伪狡诈之人决不录用。他因此在整个蜀国赢得了普遍的敬畏和 爱戴,施行的刑法政令虽然很严厉,却没有人怨恨他,这是因为他做事公正和劝勉告诫明确 的缘故。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精通治国之道的良材,堪和管仲、萧何这类杰出的政治家相匹 敌,然而他连年用兵,却未能最终获得成功,这大概是因为随机应变的军事谋略不是他的专 长的缘故吧!(2011陕西)【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 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白帝城)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 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假设嗣子(指文U禅)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 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献出)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 丞相从事,事(侍奉)之如父。"(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21 选文【乙】具体说明了选文【甲】中的哪一句话(用原文回答)?并简要概括选文【乙】 的内容。(4分)22 解释以下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夙夜忧叹夙夜: 庶竭弩钝 属以后事 *假设嗣子可辅弩钝:属: 辅:7 .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4分)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8 .读了这两段文字,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价。 只谈一点即可)(3分)【参考答案】.答案: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受遗诏。 评分:此题4分,每一问答对得2分。第二问意思对即可。9 答案:早晚: 比喻才能平庸。 委托,交付。 辅助,协助。 评分:此题4分,每题解释准确得1分。10 答案: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 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评分:此题4分,每题译对得2分。意思对即可。8、答案举例:忠心耿耿。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足智多谋,运筹帷幄。 古代忠良的代表,人臣的楷模。等等。评分:此题3分,只答其中一个方面符合要求即可。【参考译文】【乙】章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于是)把诸葛亮召到成都, 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要高于曹丕十倍,必能安定国家,最终 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J诸葛 亮哭着说道:“我一定尽我所能,精忠卫国,死而后已! ”先主又传诏,命令后主说:“你 和丞相一起做事,侍奉他就如同侍奉我一样。”(2005山东济宁)【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劣,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 能安国,终定大事。假设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 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 事之如父。”(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永安即白帝城。曹丕曹操之子。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 中国。嗣子此子刘禅。嗣:继承。自取自己取而代之。敢谦词。有冒昧 的意思。股肱gong比喻辅佐之臣。效献出,呈献。继之以死即一直到 死。事侍奉。16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先帝不以臣卑劣()由是感激()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假设嗣子可辅()17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18 .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属”字的几种解释, 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属以后事”中的“属”字。(只需填序号)(2分)属z htio连接。z hi委托,交付。隶属,归属。亲属。类。19 .简要回答下面问题:(4分)(1)课外阅读能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加深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乙段具 体说明了 甲段中的哪一句?请把该句子抄下来。(1分)(2)你最欣赏诸葛亮哪一个特点?结合课内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说说理由。 (3分)【参考答案】20 .解释加点词:(4分)卑劣(身份卑微,出身鄙野。或:卑贱低下,见识短浅。)由是(因此,由于这 样)顾(探望,拜访)辅(辅助,协助)根据答题的正确程度,酌情给分。(每个 解释1分)21 .翻译句子:(4分)只求在乱世之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那里扬名显贵。 或:只求在乱世间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 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根据答题的正确程度,酌情给分。(每句2分)。22 .()(2 分)23 .简要回答下面问题:(4分)(1)答: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或:先帝知臣谨慎,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1分)(2)开放题。答案略。答题关键在于有自己的观点,且 能结合课内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加以评说,答题能自圆其说。根据答题情况,酌情给 分。(3分)自己的观点1分;能结合课内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1分;说理由较清 楚,能自圆其说1分。【参考译文】【乙】章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于是)把诸葛亮召到成都, 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要高于曹丕十倍,必能安定国家,最终 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诸葛 亮哭着说道:“我一定尽我所能,精忠卫国,死而后已! ”先主又传诏,命令后主说:“你 和丞相一起做事,侍奉他就如同侍奉我一样。”(2004福建厦门)【甲】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乙】诸葛亮,言家事初,亮自表后主日:“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 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假设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 *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1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2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布衣 (2)卑劣(3)驱驰(4)悉22 .解释以下句子中“以”字的含义。(2分)(1)咨臣以当世之事()(2)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23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及卒,如其所言。24 .【甲】文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一成语是 (1分)25 .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 是如何评价的吗?说出其中一点即可。(4分)26 .你对诸葛亮不留遗产给儿孙(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有什么评论?(4分)【参考译文】【乙】先前,诸葛亮自己向后主说明说:“成都有桑树八百株,有不是很肥沃的田15 顷,儿子兄弟的穿衣吃饭,他们都会有盈余。而我在外当官,没有其他的花费,全靠公家的 俸禄过活,没有做其他的兼职营生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如果我死的时候,不会出现那种有多 余的绸布,多余的钱财这样的状况来辜负陛下。”到了他死的时候,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2013甘肃平凉)【甲】出师表(节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假设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乙】诸葛亮传(节选)陈寿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 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 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 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选自三国志)【注释】仪轨:礼仪法度。约:省减。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服罪输情: 认罪并表示悔改。戮:这里指“处分”。庶事精练:精通各类政事。物理其本:治理 百姓从根本上入手。峻:严厉。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注意事项

    本文(《诸葛亮传》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9篇(含答案与翻译).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