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课程思政案例.docx
环境法课程思政案例一、课程内容在环境法的目的、环境管理体制、环境法基本原那么、环境法律制度、自然保 护地立法等环境法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专 业知识讲授置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法制水平提升的时代背景中提高学生 的生态环境意识增强学生的环境法制观念提高运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能力, 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提供必要的法制人才保障。二、课程育人目标课程以国家战略层面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为指导,通过环境法课程思政 教学的开展,旨在引导学生对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认同,引导学生将生 态文明理念内化,养成环境法律义务,引导学生将生态文明理念付诸实际行动。育人元素与专业知识结合局部本课程专业教学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将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保障为主线, 在深入系统阐述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把课程专业内容与 育人元素进行了有机结合:(-)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保障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课程思政建设的主线,在教学 过程中从以下两个方面提炼了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育人元素内容:其一,在环境法目的教学局部,对于我国环境保护法中对于环境法目的 有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定,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人类文明开展阶段划 分、生态文明理念在中国的提出、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立法的影响等问题, 进行系统讲解,加深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 同感。其二,在环境管理体制的教学局部增加有关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重点围绕2018年生态环境部的组建,对于生态环境部组建的背景、对生态环境 管理职能的整合、与相关行政监管部门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系统讲解,引导学生对 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保障形成完整认知。(二)公民环境法律义务养成公民环境法律义务养成,是当下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环 境法课程教学中思政育人元素的重要表达。针对该问题,在环境法基本原那么义务 性原那么教学局部,结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情况,对于公民垃圾 分类义务进行了个案研究和探讨,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垃圾 分类义务的相关法律规定、违反垃圾分类义务导致的法律责任等内容,引导垃圾 分类义务观念的养成和自觉履行垃圾分类义务的习惯,不仅积极响应和配合上海 市垃圾分类的整体部署和法律实施,也以点带面促进公民环境法律义务的养成, 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营造积极的社会气氛。(三)“放管服"改革对环境法律制度的影响“放管服"改革是近年来我国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的重点,对环境法律制度的 实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表达尤为直接,可将环境影响 评价制度近年来的立法变迁作为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放管服"改革的窗口。基于 上述考虑,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教学内容安排上,增加对"放管服"改革的相 关内容,对于“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主要要求以及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体 现进行全面的讲解。(四)政府环境质量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加强地方政府环境质量责任,是近年来我国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署之-,也是环境法课程中重要的思政育人要素。对该内容,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局部的教学内容安排上,针对性增加了政府环境质量目标责任制落实的相关内容, 引导学生对生态文明相关部署的深入理解。(五)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 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 族的珍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就该问题,在特殊区域保护法教学内容安 排上新增一节内容,就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时代背景、 基本原那么、自然保护地类型、管理体制的内容进行全面讲解,加深学生对美丽中 国建设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