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章节练习题--1 齐桓晋文之事.docx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齐桓晋文之事一、基础知识积累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假设隐(yin)孝悌(di) 邹人(z6u)莅临(li)B.开辟(3)毂解(hU)忖度(dO)褊小(bian)C.挟嫌(xiC)畜养(xCj)庖厨(po)庠序(X论ng)D.鸡豚(tUn)便嬖(bi&n)商贾(gCi)胡跪:(h6)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就:走向超:超过度:丈量恒:固定不变的A.假设无罪而就死地 B.挟太山以超北海 C.度,然后知长短 D.无恒产而有恒心者2 .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我虽不敏,请尝试之不敏:愚钝。谦辞 B.俯缺乏以畜妻子 C.申之以孝悌之义 D.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B.俯缺乏以畜妻子 C.申之以孝悌之义 D.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妻子:妻子和儿女孝悌:善事父母,敬爱兄长 是故:就是这个缘故3 .以下对文中相关语句句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此惟救死而恐不赡。这样,只把父母、妻子、儿女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来不 及。B.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有仁爱的人在统治期间,陷害百姓却有所作为的 呢?C.奚暇治礼义哉?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D.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不遵守礼义法度,无所不为。二' 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孟子见梁惠王孟子见梁惠王。王日:“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日:“王何必日 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日:,何以利吾国?,大夫日:何以利吾家?' 土庶人日:何以 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 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展。未有仁而遗 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日仁义而已矣,何必日利V梁惠王日:“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 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那么可产孟子对日:“地方百里而 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公幺事其 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 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日:'仁者无敌。'王请勿疑!”(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孟轲,粕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那么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 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 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 尼之意,作孟子七篇。(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注梃:棍棒。骆(Z0U):同“邹”。5.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那么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B.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那么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C.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那么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D.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那么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6.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庶人”凋代统治者居住在国中(城内)及国郊称为国人,国人中的上层为卿、大夫、士, 下层为庶人。B. “晋国”,周朝的诸侯国,姬姓晋氐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后晋国分成韩、 赵、燕三国。C “三代”,我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D.诗书,指诗经和尚书,尚书是我国上古时流传下来的一部书,以 记言为主。7 .以下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孟子反对追求“利”,他认为人们之所以抛弃父母,弑杀君王,正是因为互相争夺利益,而 “仁义”那么是解决这些弊端的根本。B.孟子批评那些不施行“仁政”的君王使老百姓陷于痛苦之中,也直接批评了梁惠王不施 仁政造成“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的局面。C.孟子的思想主张并未被梁惠王等君王采纳,因为当时各国君王信奉的是“攻伐”之道,而 孟子对此是深恶痛绝的,因此退而跟弟子著书立说。D.孟子对孔子的学说不但有所继承,而且在此基础上开展为仁政学说,“仁政”成为其政治 思想的核心,孟子见梁惠王第1段所表达的就是这种思想主张。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0题。齐宣王问日:“交邻国有道乎?''孟子对日:“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为能以 小事大。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滕文公问日:“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日:“是谋非吾所能 及也。无已,那么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那么是可为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下)9 .孟子认为与邻国交往的原那么是什么?请根据选段简要概括。10 .请结合上面两个选段,简要分析小国如何保全自己。三、语言文字运用.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字。中国的儒者将孔子看成圣人,把孟子看成亚圣。历代帝王几乎都将孔子视为无可挑 剔的圣人,但对孟子,总觉得差点什么东西。既然如此,?这 也许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孟子的“性善论”,二是他的民本思想。这里说孟子主张“性善 论二o孟子认为人性本是善的,因为后来的不良教育 及社会熏染而变坏了;荀子认为人性本是恶的,但通过教育和觉悟可以走向善。,其价值取向也都是让人培养和保持善、美,但切入点不 同。1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普通人只知道有利害不知有道德,所以孔子、孟子终身没有被君王重用。孔 子、孟子谈道德,战国的策士却谈利和害。张仪瓦解六国的联盟,也是从利害关系立 论,说得娓娓动听,六国的君主又是言听计从。策士一席游说便能立刻取得封侯拜相的 荣耀。苏秦游说六国结成联盟,是利害关系立论,说得娓娓动听,六国的君主言听计 丛二同样是就利害立论,为什么极端相反的两种游说,都能打动人?原来,苏秦的利害,是就 大而远的而言,张仪的利害是就小而近的而言。常人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利害,即使 关羽、周瑜、吕蒙和陆逊这样有才智的将领,尚且不免被眼前小的利害所迷惑,何况是六 国昏庸的国君?所以张仪的话,一说就见效。(1)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顺序已经打乱,请准确排序。(只写序号)(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的内容。(不超过15字)答案:1.C 解析A项,“悌”应读项,“度”应读“du6”;D项,“便”应读“p百n”。2.B 解析B项,“超”在文中是“跃过”的意思。3 .D 解析D项,“是故”,因此。4 .A 解析A项句意应为:这样,只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怕缺乏。5.B 解析“道既通”的意思是“通晓了儒家之术”,故排除A项和D项。“不果所言”的意 思是“不认同孟子的话”,故排除C项。6.B解析晋国分成韩、赵、魏三国。7.B 解析B项,“也直接批评了梁惠王”错误,并未直接批评。8 .(1)从来没有讲仁却抛弃自己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却轻慢自己君王的。(2)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在外侍奉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造木棒也可以抗击那些拥 有坚实盔甲和锋利兵器的秦楚军队了。参考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 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 样使我的国家获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获利?' 土人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 己获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 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 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拥有一千辆兵 车,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拥有一百辆兵车,不算不富有了。但如果把义放在后面而把利 摆在前面,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从来没有讲仁却抛弃自己父母的, 从来也没有讲义却轻慢自己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梁惠王说:“晋国,天下没有比它更强大的国家了,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到了我这 时候冻边被齐国打败,连大儿子都死掉了;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南边又受楚国 的侮辱。我为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希望替所有的死难者报仇雪恨,我要怎样做才行呢?” 孟子回答说:“有纵横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行仁政而使天下归服。大王如果对老百姓施 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时间修养孝顺父 母、敬爱兄长、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在外侍奉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 们制造木棒也可以抗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和锋利兵器的秦楚军队了。”“因为那些秦国、楚国的执政者剥夺了他们老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够深耕 细作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东离西散。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王 去征伐他们,有谁能抵抗您呢?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王请不要 怀疑!”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通晓了儒家之术,便去游说齐宣王,齐 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梁国,梁惠王不但不认同他的话,反而认为他迂腐,不符合实 际。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 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齐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 盛,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 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轲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 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尚书,阐述孔子 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9 .大国要仁,以大事小;小国要智似小事大。10 .小国的国君要有智慧,能够敬畏天命,与大国搞好外交关系;对内推行仁政,团结人民,使 人民齐心协力,誓死保卫国家。参考译文齐宣王问道:“和邻国交往有什么原那么吗?”孟子回答说:“有。只有有仁德的人 才能够以大国的身份侍奉小国,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够以小国的身份侍奉大国。以大国 身份侍奉小国的,是以天命为乐的人;以小国身份侍奉大国的,是敬畏天命的人。以天命 为乐的人安定天下,敬畏天命的人安定自己的国家。''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一个小国,处在齐国和楚国两个大国之间。是归服齐国好呢,还是 归服楚国好呢?”孟子回答说:“这种策略不是我能想出来的。非说不可的话,那倒是有一 个方法:把护城河挖深,把城墙筑坚固,与老百姓一起坚守它,宁可献出生命,老百姓也不退 去。做到了这样,那就可以有所作为了。“11 .何不索性将孟子排除在圣贤之外呢(为什么还要重视他呢)是和荀子的“人性本 恶”相对而言的两人都是从人性出发.策士以利害游说六国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