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做帐疑难问题汇总教学教材.doc
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会计做帐疑难问题汇总-会计疑难问题汇总1.【问题】如何判断一项业务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影响?【解答】会计的基本业务类型有以下四类:(1)资产和权益同时增加;(2)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3)资产项目此增彼减;(4)权益项目此增彼减。考试时对于这样的内容主要是给出业务要求判断业务类型。这类题目关键要掌握两点:1.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和分类很明确2.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非常熟悉。看到一项业务,能很快反应出其账务处理应涉及到哪些科目(总账科目),进而判断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例题来掌握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例题:下列各项中,能够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发生变动的是()。A.摊销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B.董事会提出现金股利分配方案C.计提长期债券投资利息D.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解题思路:(1)写出账务处理;(2)判断科目类别;(3)选择正确答案。选项A:摊销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引起费用和资产的变化,分录:借:制造费用(成本类科目)贷:长期待摊费用(资产类科目)选项B:董事会提出现金股利分配方案,未分配利润减少,应付股利增加,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发生变动,分录:借: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所有者权益类科目)贷:应付股利(负债类科目)选项C:计提长期债券投资利息,增加资产和投资收益,分录: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或应收利息)(资产类科目)贷:投资收益(损益类科目)选项D: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减少盈余公积,增加未分配利润,分录:借:盈余公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贷:利润分配-其他转入(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属于所有者权益内部的一增一减。所以,答案应选B。用友、金碟、管家婆、速达、新中大等各种财务软件、进销存管理软件,改成“远程服务器”,异地办事处,异地分公司上网做帐,共享数据,还能防止税务突然查帐,保证查不到内帐。这种技术用友金碟的代理商都不会如果需要这方面的技术服务,加我的扣扣号(1三9四3一3零88)。我们的服务让您的企业没有税务风险!2.【问题】分配生产工人工资为什么会使资产、负债同时增加?【解答】分配生产工人工资,借记“生产成本”,贷记“应付工资”,生产成本核算的是在产品的成本,属于存货的核算范围,存货增加,资产也就增加。注意:分配生产工人工资不同于发放生产工人工资,发放生产工人工资借记“应付工资”,贷记“银行存款”,负债和资产同时减少。3.【问题】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入是否属于收入?【解答】会计的六要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大家疑问较多的集中在收入的概念上。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要十分注意是“日常活动”,所以处置固定资产净收入、补贴收入等这类非日常活动所产生的经济利益,不属于收入范畴。也就是说,收入和有关的费用相配比,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讲,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配比,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支出相配比,但营业外收入是一个净收益的概念,不需要与费用配比。相应的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自然灾害损失和投资损失等,也不是日常活动所产生的,不属于费用的范畴。例题:下列各项中,符合收入会计要素定义,可以确认为收入的是()。A.出售无形资产收取的价款B.出售固定资产收取的价款C.出售原材料收到的价款D.出售长期股权投资收取的价款解析: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要十分注意是“日常活动”。出售原材料属于日常活动,符合收入会计要素定义。选项ABD都不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不能选入。在保护内帐的安全隐蔽上,我的方法很给力。就是把你的财务软件改造成互联网版,然后把装有财务软件的电脑,放到家里或者放到外地。你在办公室也可以远程操作那台电脑做内帐,办公室的电脑没有任何做帐记录。有需要者加我的扣扣号(九三2三7二488)。我这个方法把你的内帐保护得很隐蔽很安全,相关部门一定查不到。4.【问题】“企业在一定期间发生亏损,则企业在这一会计期间的所有者权益一定减少。”该命题是否正确,为什么?【解答】企业在一定期间发生亏损,由此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但由于所有者权益中有些项目与盈亏无关,因此不能说企业在一定期间发生亏损,则所有者权益一定减少。比如企业在发生亏损的这一个会计年度,接受外单位一项固定资产的捐赠,会导致资本公积的增加,但与企业的盈亏无关,所以所有者权益不一定减少;又比如,企业在发生亏损的这一个会计年度,接受外单位现金捐赠,导致资本公积增加,但与企业的盈亏无关,所有者权益不一定减少,所以该命题不对。5.【问题】什么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应如何区分?【解答】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为日常的会计处理提供了依据。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讲,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在企业集团的情况下,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个子公司,企业集团在母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经营活动。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母子公司分别也是会计主体),但为了全面的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这个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此处的企业集团不是一个法律主体)。又如,独立核算的生产车间、销售部门等也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来反映其财务状况,但它们都不是法律主体。例题:下列组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核算的有()。A.独资企业B.销售部门C.子公司D.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答案:ABCD解析: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为日常的会计处理提供了依据。此题四个选项均可作为会计主体。6.【问题】“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企业自己的资产管理”体现的是什么原则?【解答】体现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销售商品的售后回购等都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有关。7.【问题】一贯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不得随意变更,所以会计核算方法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变更,这句话对吗?【解答】不正确。一贯性原则并不意味着所选择的会计核算方法不能做任何变更,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企业也可以变更会计核算方法,并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的披露。比如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变更会计核算方法的,就不违背一贯性原则。例题:下列项目中,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要求的有()。A.鉴于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布实施,对原材料计提跌价准备B.鉴于利润计划完成情况不佳,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原来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改为平均年限法C.鉴于某项专有技术已经陈旧,将其账面价值一次性核销D.鉴于某被投资企业将发生亏损,将该投资由权益法核算改为成本法核算答案:BD解析:一贯性原则并不意味着所选择的会计政策不能作任何变更。一般来说,在两种情况下,可以变更会计政策,一是有关法规发生变化,要求企业改变会计政策,二是改变会计政策后能够更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选项A”属于有关法规发生变化,要求企业改变会计政策;“选项C”属于改变会计政策后能够更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选项“B和D”属于滥用会计政策,违背会计核算的一贯性原则。8.【问题】何为收益性支出?何为资本性支出?如何区分判断?【解答】所谓收益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即仅仅与本期收益的取得有关;所谓资本性支出是指该支出的发生不仅与本期收益的取得有关,而且与其他会计期间的收益有关,或者主要是为以后各会计期间的收益取得所发生的支出,也就是说,形成非流动资产的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形成非流动资产的,应作为资本性支出。对给定的支出,应能够判断是收益性支出还是资本性支出。简单地说,一项支出如果形成的是长期资产(非流动资产),那么该支出为资本性支出,否则就是收益性支出。例题:下列各项支出中,属于收益性支出的是()。A.购买固定资产发生的运杂费支出B.购买专利权支出C.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支出D.购买工程物资支出答案:C解析:购买固定资产发生的运杂费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属于资本性支出;购买专利权支出应计入无形资产价值,属于资本性支出;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支出应计入当期损益,原因是日常修理都属于中、小修理,发生的比较频繁,间隔期一般都在一年以内,属于收益性支出;购买工程物资的支出应计入工程物资,属于资本性支出。9.【问题】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遵循的是不是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应如何判断?【解答】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符合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的实质是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一般来说,企业计提各项准备都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有以下内容:(1)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借:管理费用贷:坏账准备(2)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借:管理费用贷:存货跌价准备(3)短期投资计提跌价准备借:投资收益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4)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借:投资收益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5)委托贷款计提减值准备借:投资收益贷:委托贷款减值准备(6)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借:营业外支出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在建工程计提减值准备借:营业外支出贷:在建工程减值准备(8)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借:营业外支出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保护内帐的安全隐蔽上,我的方法很给力。就是把你的财务软件改造成互联网版,然后把装有财务软件的电脑,放到家里或者放到外地。你在办公室也可以远程操作那台电脑做内帐,办公室的电脑没有任何做帐记录。有需要者加我的扣扣号(九三2三7二488)。我这个方法把你的内帐保护得很隐蔽很安全,相关部门一定查不到。10.【问题】如何掌握应收票据的核算?【解答】应收票据核算的是商业汇票的内容。应收票据的核算包括:应收票据取得的会计处理、应收票据持有期间的会计处理、应收票据转让的会计处理、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一)取得应收票据,可以是销售时直接取得票据,会计处理为:借:应收票据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也可以是销售时先计入应收账款,然后购货方用商业汇票抵付产品货款。会计处理为:()销售时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收到商业汇票时借:应收票据贷:应收账款(二)应收票据持有期间的会计处理商业汇票分为带息商业汇票和不带息商业汇票。对于不带息商业汇票,持有期间不做任何处理。等票据到期收回时,按票据的面值:借:银行存款贷:应收票据对于带息商业汇票,持有期间应该在年末和中期期末计提利息。这里的中期可以是月末、季度末、也可以是半年末。从考试的角度来讲,没有特别说明,中期期末计息是指6月30日和12月31日计提利息;如果是上市公司,由于要提供季度报表,所以在季度末也应计提利息。(三)票据转让的会计处理借:物资采购(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收票据(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银行存款(四)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收到的贴现净额)财务费用贷:应收票据(贴现时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即面值加上至上期末止已经计提的利息)11.【问题】到期日如何确定,怎样运用“算头不算尾”和“算尾不算头”原则?【解答】票据到期日的确定,可按月或按日计算。如果是按月计算的,到期日和出票日为同一个日子。例如,7月1日出票,三个月到期,到期日为10月1日。12月8日出票,6个月到期,到期日为第二年的6月8日。如果是按日计算的,应该是按照实际天数计算到期日,同时,出票日和到期日只能计算其中的一天,也就是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例如:5月2日收到30天的票据,则到期日为6月1日。计算方法如下:1.算头不算尾:5月2日算第一天(算头),31日为第30天,则6月1日为到期日(不算尾);2.算尾不算头:5月2日不算第一天(不算头),5月3日算第一天,6月1日即为30天,则为到期日(算尾)。12.【问题】“到期不能收回的带息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科目核算后,期末不再计提利息,其所包含的利息,在有关备查簿中进行登记,待实际收到时再冲减收到当期的财务费用”这段话中到期不能收回带息票据的分录是否应是:借:应收账款贷:应收票据(到期值)?【解答】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以下原则核算:(一)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实际发生额记账,并按照往来户名等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二)带息的应收款项,应于期末按照本金(或票面价值)与确定的利率计算的金额,增加其账面余额,并确认为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三)到期不能收回的应收票据,应按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不再计提利息。所以,你的理解不完全正确,转入应收账款时应收票据的金额一般不是到期值。例题:一应收票据面值10000元,出票日是2003年5月1日,期限为6个月,到期日是2003年11月1日,票面利率12%。考点解析:5月1日收到票据时:借:应收票据10000贷:应收账款等100006月30日,计提利息10000×12%×2/12200元借:应收票据200贷:财务费用2006月30日,应收票据账面余额10200元11月1日到期时,如果对方单位未支付款项,则剩余的利息10000×12%×4/12400元不再计提,按照此时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借:应收账款10200贷:应收票据10200待到实际收到本息时:借:银行存款10600贷:应收账款10200财务费用40013.【问题】贴现的含义是什么?【解答】“贴现”指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在背书后送交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按银行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利息,然后将余额付给持票人,作为银行对企业的短期贷款。所以,票据贴现实质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简单地说,票据贴现就是企业以票据做抵押向银行借款,银行先按到期值的一定比例扣除一定的利息的一种融资行为。14.【问题】贴现期如何确定?【解答】根据现行制度规定,贴现期的计算一定要用天数计算,其计算原则是从贴现日至到期日按实际天数计算贴现期,同时遵循算头不算尾或者算尾不算头的原则。例如,3月5日出票的四个月到期的应收票据,到期日为7月5日,4月5日贴现,贴现期不能按3个月计算,而要按贴现的实际天数(25+30+560天)计算。15.【问题】请老师具体讲解票据贴现的原理、贴现期的计算以及账务处理?【解答】带息应收票据在贴现时,只要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票据”科目,然后按其差额,直接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科目即可,财务费用中,贴现利息与尚未计提的利息不需单独列示。1.带息应收票据贴现:例题:2003年7月2日,甲企业将一张带息应收票据到银行贴现。该票据面值为1000000元,2003年6月30日已计利息1000元,尚未计提利息1200元,银行贴现息为900元。该应收票据贴现时计入财务费用的金额为()元。A.-300B.-100C.-1300D.900答案:A解题思路:计入财务费用的金额贴现时票据的账面余额-贴现实际所得额;贴现实际所得额票据到期值-贴现息。票据到期值1000000(面值)+1000(至2003.6.30已经计提的利息)+1200(尚未计提的利息)1002200贴现实际所得额1002200(票据到期值)-900(贴现息)1001300计入财务费用的金额(10000001000)(贴现时票据的账面余额)-1001300-300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1001300贷:应收票据1001000财务费用300所以答案:A。2.不带息应收票据贴现: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即减去贴现息后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贴现息部分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按应收票据的票面余额,贷记“应收票据”科目。例题:A公司因急需资金,于2003年6月7日将一张2003年5月8日签发、120天期限、票面价值为60000元的不带息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年贴现率为10%。要求:计算贴现所得额并做出相关会计处理。【解析】(1)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因为是不带息票据)贴现息=60000×10%×90÷360=1500元。【采用算头不算尾原则:票据到期日为9月5日(5月份24天,6月份30天,7月份31天,8月份31天,9月份4天);票据持有天数30天(5月份24天,6月份6天);贴现期为90(120-30)天】贴现实际所得额=60000-1500=58500元。(2)有关账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58500(实际所得额)财务费用1500(贴现息)贷:应收票据60000(贴现时票据的账面余额)16.【问题】“按本期赊销金额一定比例计算的金额为本期坏账准备的计提数”该命题是否正确,为什么?【解答】正确。按照销货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下,不考虑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估算坏账损失的方法中,销货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是以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来估计坏账准备,不考虑坏账准备原有的余额,按本期赊销金额一定比例计算的金额,就是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额。而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都应该考虑坏账准备原有的余额。17.【问题】直接转销法冲销应收账款使应收账款减少,为何会虚增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的价值?【解答】直接转销法是指企业在实际发生坏账时才进行账务处理,直接将应收账款冲销。与备抵法相比:当企业的应收款项很可能已经成为坏账(比如企业十分有可能破产,在备抵法下,要计提坏账准备),而直接转销法由于没有获得实实在在的证据(比如企业已经破产的证据),所以不能进行账务处理,应收账款没有计提坏账准备,其账面价值没有减少,这样的话,就会高估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18.【问题】坏账准备如何计提?【解答】企业应当定期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准备,对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管理费用;一方面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待实际发生坏账时冲销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金额,使资产负债表上真实反映应收账款的价值。具体方法有: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个别认定法。下面通过例题的形式来系统的掌握坏账准备的业务核算:【例题】某企业采用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1999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00000元,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为4。2000年发生坏账损失4000元,该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980000元。2001年发生坏账损失3000元,上年已冲销的应收账款中有2000元本年度又收回。该年度末应收账款余额为600000元。假设坏账准备科目在1999年初余额为0。要求:计算各年提取的坏账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要求列出计算过程并作会计分录)。【解答】解题思路:根据题目的要求知道本题计算的是各年提取的坏账准备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首先应判断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本题中采用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应当立刻反应到采用这种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应当考虑坏账准备的期末余额。明确了解答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后,以年为顺序一步步计算每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1)1999年应提坏账准备=800000×4=3200(元)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3200贷:坏账准备32002000年发生坏账损失时,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借:坏账准备4000贷:应收账款4000(2)2000年年末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为:4000-3200800(元)(借方)而要使坏账准备的余额为贷方980000×43920(元)则2000年应提坏账准备=3920+800=4720(元)(贷方)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4720贷:坏账准备4720(3)2001年发生坏账损失时,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借:坏账准备3000贷:应收账款30002001年收回已冲销的应收账款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账款2000贷:坏账准备2000借:银行存款2000贷:应收账款20002001年年末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的余额为:-800+4720-3000+20002920(贷方)而要使坏账准备的余额为贷方600000×42400(元)(贷方)则应冲销坏账准备2920-2400520(元),即2001年应提坏账准备-520元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坏账准备520贷:管理费用52019.【问题】有无一个简单的坏账准备计提的计算公式?【解答】有关计提准备的问题,除了销货百分比法不考虑坏账准备的原有余额外,其他方法计提坏账准备时都应该考虑坏账准备已有的余额。也就是说先确定坏账准备的余额,然后考虑已有的余额,最后倒挤出本期应该计提或冲减的坏账准备。例题:某企业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估计坏账准备。第一年年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为100万元,第二年发生坏账10万元,第二年年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为200万元,第三年确认的坏账收回万元,第三年年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为400万元。要求:计算每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额。具体思路如下:第一年计提坏账准备100×5%=5万元;第二年坏账准备的年末余额×%万元,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的余额为-万元。也就是说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借方余额为万元,要想使期末的坏账准备余额为万元,那么本期应该计提的坏账准备为万元;第三年坏账准备的余额×%万元,计提坏账准备前的余额万元,所以本期应该计提坏账准备-万元;所以,本期计提坏账准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以余额百分比法为例):期末坏账准备的余额(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期初坏账准备的余额本期确认的坏账-本期收回的坏账。20.【问题】所有的应收项目都应该计提坏账准备吗?【解答】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该计提坏账准备,但应收票据和预付账款不能计提坏账准备。对于超过承兑期收不回的应收票据应该转作应收账款,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对于收不回来的预付账款,则转作其他应收款,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21.【问题】坏账准备的计提基数如何确定?【解答】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的金额等于应收账款账户余额和坏账准备账户余额的差额。这里的应收账款账户余额应该等于应收账款所属明细账的借方余额和预收账款所属明细账的借方余额之和。而企业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就是对应收账款明细账的借方余额和预收账款明细账的借方余额之和计提坏账准备。从考试的角度来讲,如果题目中没有特别说明,那么可以认为题目中应收账款的余额就是应收账款明细账的借方余额和预收账款明细账的借方余额之和。同样,其他应收款的确定也是如此,其他应收款的余额等于其他应收款明细账的借方余额和其他应付款明细账的借方余额之和。1.【问题】教材P480页例22和教材P481页例23最后一笔抵销分录(5)应如何理解?【解答】关于教材P480页例22和教材P481页例23最后一笔抵销分录(5)的讲解:例题22分录(5):首先应明确在本期,子公司将上期购入的存货全部出售,该部分存货已经计提的跌价准备是800,在出售时关于存货跌价准备的分录时:借:存货跌价准备800贷:管理费用800对于该项业务,在编制抵销分录时,应是:借:管理费用800贷:存货跌价准备800(1)其次,在本期子公司将本期购入的存货的40出售,剩下的60形成期末的存货,子公司的取得成本为9000元,根据其他的已知条件,计算出该部分存货对于企业集团来讲,其成本应是:9000×12000/150007200,另外该部分存货在子公司期末可变现净值为8000元,子公司已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9000-80001000借:管理费用1000贷:存货跌价准备1000但站在集团的角度来讲,因为成本7200小于可变现净值,不用计提跌价准备,所以作抵销分录时,应是:借:存货跌价准备1000贷:管理费用1000(2)将分录(1)和(2)合并就应是:借:存货跌价准备200贷:管理费用200例题23的分录(5):对于本期将上期购入的存货出售的抵销分录是不变的,还是应作(1)的抵销分录;对于本题购入的期末库存的60部分,子公司的成本为9000,可变现净值为6500,子公司计提的跌价准备为9000-65002500借:管理费用2500贷:存货跌价准备2500但站在集团的角度来讲,该部分存货的成本为7200,应计提的跌价准备是:7200-6500700,所以作抵销分录时,应是将多计提的跌价准备2500-7001800抵销:借:存货跌价准备1800贷:管理费用1800(3)将两笔抵销分录(1)和(3)合并,就应是:借:存货跌价准备1000贷:管理费用10002.【问题】以非现金资产抵债时,抵债的资产涉及多项资产时,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如何确定?【解答】如果题目中明确说明每项资产的抵债金额,那么资产的抵债金额就是资产的入账价值。如果没有明确说明各项资产的抵债金额,就应该按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的比例计算确定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3.【问题】如何确定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解答】合并会计报表又称合并财务报表。它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具体如下:母公司拥有其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母公司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具体又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母公司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如A公司拥有B公司51%的股份,则A公司为B公司的母公司。(2)母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如A公司拥有B公司60%的股份,B公司拥有C公司70%的股份,则A公司间接拥有C公司70%的股份(注意,A公司间接拥有C公司的股份不是42%)。(3)母公司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拥有、控制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如A公司拥有B公司60%的股份,B公司拥有C公司40%的股份,A公司拥有C公司11%的股份,则A公司直接和间接拥有C公司51%的股份。从上述合并范围可以看出,纳入合并范围的,必定是被投资企业,如果一个企业通过其他方式控制另一个企业,但没有投资关系,是不能纳入合并范围的。所以列入合并报表合并范围是能够被母公司控制的被投资企业,如果不存在投资关系,即使能够控制一个企业,也不能列入合并的范围。存在投资关系是合并的前提条件。不能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包括:(1)已准备关停并转的子公司。(2)按照破产程序,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子公司。(3)已宣告破产的子公司。(4)准备近期售出而短期持有其半数以上的权益性资本的子公司。(5)非持续经营的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注意:持续经营的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应纳入合并范围。(6)受所在国外汇管制及其他管制,资金调度受到限制的境外子公司。4.【问题】如何掌握内部商品销售业务的抵销?【解答】内部商品销售业务的抵销分录为: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期初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主营业务收入(本期内部商品销售产生的收入)贷: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上述抵销分录的原理为:本期发生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收入与本期发生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之差即为本期发生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成本。抵销分录中的"年初未分配利润"和"存货"两项之差即为本期发生的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针对考试,将上述抵销分录分为:(1)将期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借:年初未分配利润(期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2)将本期内部商品销售收入抵销借:主营业务收入(本期内部商品销售产生的收入)贷:主营业务成本(3)将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存货(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具体处理时,也可以这样处理:如果期初存货本期尚未出售,那么首先应该抵销期初存货中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其会计处理为:借:年初未分配利润贷:存货如果期初存货本期已经出售,抵销期初存货中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会计处理为:借:年初未分配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本期内部销售的抵销为:借:主营业务收入贷:主营业务成本抵销期末存货中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存货(该存货不包括期初未售出的内部存货)5.【问题】在判断关联方关系时,如何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解答】关联方关系往往存在于控制或被控制、共同控制或被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各方,即建立控制、共同控制和施加重大影响是关联方关系存在的主要特征,但是在具体应用关联方关系的判断标准时,应当遵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例如,两个企业有一位共同的董事,该董事能同时对两个企业施加重大影响,虽然它们之间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但是也应当将这两个企业视为关联方。从考试的角度来讲,一般来说,题目会进行详细的说明。否则无法判断是否存在关联关系。6.【问题】董事会宣告的利润分配方案和股东大会通过的分配方案中涉及到股利分配的,何时作为调整事项,何时作为非调整事项?如何处理?【解答】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由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所制定的利润分配方案中分配的股利(包括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下同),或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已由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制定并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均作为非调整事项,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企业发放的股利均作为实际发放年度的事项进行处理,企业利润分配表中的"应付优先股股利"、"应付普通股"和"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项目均反映上年度实际分配的股利。7.【问题】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生的会计政策变更应如何处理?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吗?【解答】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公司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决定对某些会计政策进行重大改变,这将会影响其后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处理,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账务处理时作为报告年度下一年度的会计政策变更事项来进行处理。8.【问题】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涉及的所得税应如何调整?【解答】首先,要看题目的说明,按题目的说明进行处理。如果题目中说明"假定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均可调整应交纳的所得税",则处理中涉及到损益的,都调整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其次,如果题目中没有说明,那么要看调整的内容是否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如果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且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的,调整所得税和应交税金,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的,则作为时间性差异处理,调整所得税和递延税款,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的则不作处理;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不调整应交税金。属于时间性差异的,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调整所得税和递延税款,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的则不作处理。第三贴1.【问题】年度终了,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够可靠的估计,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入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加以确认,合同成本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如何进行账务处理?【解答】企业在实际发生合同成本时,借记“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工资”、“累计折旧”等科目。年度终了,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够可靠地估计,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根据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根据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与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的差额,贷记“工程施工-毛利”科目。2.【问题】教材有关特殊劳务收入的确认原则中指出,“特许权使用费”提供后续服务的在提供服务时确认为收入,而在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和计量中,“因他人使用本企业的无形资产等而形成的使用费收入”,“如提供后续服务的,应在合同、协议规定的有效期内分期确认收入”这两个内容是否矛盾?【解答】教材中有关“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确认的原则与“因他人使用本企业的无形资产等而形成的使用费收入”的描述以及例子并不矛盾。“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确认的原则说明了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确认的原则,即如果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包括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设备和其他有形资产及专门技术等方面的收入,其中属于提供设备和其他有形资产的部分,应在这些资产的所有权转移时确认为收入;属于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的部分,在提供服务时确认为收入。而属于提供后续服务的部分,通常应当在合同、协议规定的有效期内于提供服务时确认收入。而例题中的后续服务收入是指在后续一次性提供服务,因此,在后续提供服务时将收到的金额全部确认为当期收入。如果在后续2年内分2次提供服务,则应将收到的金额在2年内按照每次提供服务的程度,在每次提供服务时分别确认收入。3.【问题】受托代销商品计入“资产负债表”吗?【解答】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受托方对于接受委托方委托,受托代销的商品列示在“存货”项目下,其金额等于“受托代销商品”科目余额减去“代销商品款”科目余额后的金额,即为零,即实质上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不反映受托代销商品的价值。4.【问题】如何判断一项业务是否影响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解答】近年的考试中,对于该内容主要有两种考试形式,一是给出业务,然后要求指出影响利润表中的哪个项目;另外一种形式就是给出业务,要求指出影响营业利润等业务的是哪一项。举例如下:例题1:企业发生的原材料盘亏或毁损损失中,不应作为管理费用列支的是()。A.自然灾害造成的毁损净损失B.保管中发生的定额内自然损耗C.收发计量造成的盘亏损失D.管理不善造成的盘亏损失答案:A解析:自然灾害造成的毁损净损失应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不计入管理费用。例题2:甲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度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下列事项中,不影响其2002年度利润表中营业利润的是()A.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B.期末计提带息应收票据的利息C.外币应收账款发生汇兑损失D.有确凿证据表明存在某金融机构的款项无法收回答案:D解析: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所以只要是计入主营业务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