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七下复习提纲讲解学习.doc

    • 资源ID:86445711       资源大小:245.50KB        全文页数:6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下复习提纲讲解学习.doc

    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七下复习提纲-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1.?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的感觉等感觉,分别由感官眼、耳、鼻、舌和皮肤感受。皮肤有触觉、痛觉、冷热觉等感觉功能。2.?手指的指尖部位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触觉最敏感(盲人阅读盲文),手背上热敏感神经较多,热觉最敏感(测试温度)。3.?嗅觉的形成: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气味传到大脑的嗅觉神经中枢(嗅觉中枢容易疲劳),从而形成嗅觉。听觉的形成:声波经过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声音)耳蜗(产生兴奋)听神经大脑听觉神经中枢,最后在脑部形成听觉。4、舌头表面布满味蕾(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构成),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味觉细胞味觉神经大脑味觉中枢味觉。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注意:不是辣)。如果它们同时出现,会产生混合的味道。麻、辣、涩等为多种刺激后的综合感觉。舌对甜味最敏感是舌尖,苦味最敏感是舌根,咸味、酸味最敏感是舌的两侧。5、?声音产生的条件:物体振动,固体、液体、气体均可发声;声音传播的条件: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6、?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速度由慢到快)中传播。15时,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无介质)。声音的传播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1,每秒传播距离增加0.6米。7、?耳可分为: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听小骨、鼓膜、鼓室、咽鼓管),内耳(前庭、耳蜗、半规管)。其中,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保持身体平衡;耳蜗为听觉感受器。8、?P12探究结论: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双耳效应)9、?频率: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10、声音的三要素:(音调不可以改变,响度可以改变)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响度:声音的强弱。响度与距离、振幅有关: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声音大小的单位:分贝dB)振幅越小、距离越远,响度越小。音色:分辨不同的声音。11、?防止噪音的途径:防止噪音的产生、阻断传播途径、防止进入耳朵。12、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13、光线(光通过的路线和方向):带箭头的直线表示14、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空气、水、玻璃里都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3105千米/秒。光年(距离单位)表示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15、太阳光(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可见光)等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还有红外线(遥控器)、紫外线(杀菌)为不可见光。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称光的色散。16、物体的颜色:由物体表面反射(不透明物质)或透射(透明物质)的色光来决定。判断依据:白色能够反射所有色光,物体反射与它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不相同的色光,若物体不反射任一色光,则物体呈黑色注意:物体的颜色在不同的光线下颜色不同!17、光的反射:一束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光会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反射回来的现象,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光发生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意: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所以,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反射角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光路是可逆的。18、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空气中角度最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19、光的直线传播:日食、月食、排直队、瞄准、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象(实象,形状与孔的形状、距离有关)等;光的反射事例:平面镜成象、看见不发光物体、物体反光等;光的折射事例:水中的物体、透过玻璃砖看物体、透镜成象等。20、平面镜成像特点:虚象(虚线表示);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方向相反。以镜面为对称。21、平面镜的应用:可以成虚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22、区别:凸面镜(发散)和凹面镜(会聚)。23、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及光路图(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有两个焦点(F1、F2),焦点到透镜中心距离叫焦距(f);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有两个虚焦点(F1、F2),焦点到透镜中心距离叫焦距(f)。24、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P24)倒立或正立实像或虚象放大或缩小U>2ff<V<2f倒立实像缩小照相机、眼睛U=2fV=2f倒立实像等大/f<U<2fV>2f倒立实像放大幻灯机、投影机U=f无无无无/U<f/正立虚象放大放大镜25、眼球由眼球壁(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和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P31。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构成眼的折光系统(相当于凸透镜)。虹膜中央的瞳孔可调节进入眼球光线的多少。26、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经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27、眼疾:近视(戴凹透镜)、远视(戴凸透镜)、色盲。28、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射线。29、人们获取、处理信息的途径:外界事物感觉器官(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第二章运动和力30、机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31、机械能:动能(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能)和势能(物体被举高或发生形变多具有的能)。32、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被选作标准的物体。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也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3、运动(按运动路线):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按速度是否改变):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34、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意义: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的物理量)35、V=S/tS=Vtt=S/V36、1m/s=3.6km/h1m/s意义: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距离为1米。37、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38、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秤),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越大,弹簧秤伸长越长)39、力的单位:牛顿(牛),符号:N一本科学书是2牛40、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改变一个要素,效果就改变)可以用力的图示(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来。(注意:不要忘记标出单位线段表示力的大小)41、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施力物体:地球;作用点: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水平仪),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mgm=G/gg=G/m)g=9.8牛/千克: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42、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物体会产生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固体、液体、气体都会产生摩擦力)43、增大有利摩擦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有害摩擦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加润滑剂44、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5、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的性质。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固体、液体、气体,运动或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大惯性大。46、二力平衡:一物体在两力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二力平衡。47、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同线、等大、反向48、结论:如果物体不受外力或二力平衡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则不受外力或二力平衡第三章代代相传的生命49、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的生长时期,这些周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50、变态发育:变态:两栖类(青蛙)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受精卵:蝴蝶、苍蝇、蚊子、蜜蜂不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成虫受精卵:蝗虫、螳螂、蟋蟀51、精子和卵子(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受精卵(新生命的起点)的过程,叫受精。52、男性生殖系统:睾丸(最主要生殖器官,产生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53、女性生殖系统:卵巢(最主要生殖器官,产生卵子)、输卵管(受精场所)、子宫(胚胎发育场所)、阴道。54、母体和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进行物质(营养物质和氧气)交换。55、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青春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标志: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以外的男女差异。男:声调较低、喉结突出、长胡须;女:声调较高、骨盆宽大、乳房发达。56、青春期特点:出现第二性征生殖器官发育并成熟内脏功能日渐健全57、有性生殖:通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58、受精方式:体内受精(昆虫、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体外受精(鱼类、两栖类)。59、胚胎发育方式:胎生(哺乳类);卵生(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假胎生(卵胎生)。60、无性生殖:无需经过精子和卵子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草履虫、变形虫)和出芽生殖(水螅)61、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和胚。胚又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62、种子(按有无胚乳):有胚乳种子(营养在胚乳内)和无胚乳种子(营养在子叶内);(按子叶数):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63、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充足的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同时具备,缺一不可)64、花的结构(P108)主要结构:雄蕊和雌蕊65、传粉(花药上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自花传粉;异花传粉(虫媒花、风媒花);人工授粉。66、无性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主要):分根、压条、扦插、嫁接。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67、地球自转(地球绕地轴转),特点:自西向东转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转;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转。周期:约24小时(1天)。效应:昼夜更替现象;日月东升西落。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转),特点:自西向东转动,地轴倾斜指向北极星。周期:约365.2422天(1年)。效应: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日食月食现象68、晨昏线:晨线,黑夜到白昼的界线(日出线);昏线,白昼到黑夜的界线(日落线)。69、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70、时区:把全球分为24个地区,每一时区为150经度宽。71、区时:一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并为全时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本初子午线为中时区,1800经线为东西十二区,区时相同,日期不同。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一天的开始。注意:现实生活中使用的一般都是区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1200E的地方时);“北京的时间”为1160E的地方时;东西十二区以1800经线为中央经线,区时相同,日期相差1天。区时的计算:东加西减日期的计算:东减西加7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直射纬度的太阳高度为900,并向两侧逐渐减小)日变化:正午最高,晨昏最低地球自转季节变化:夏季高,冬季低地球公转关系:杆影随太阳高度的改变而改变(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73、节气的划分依据(北半球):四季更替周期春分(3月21日):赤道00全球昼夜等长夏至(6月22日):北回归线23.50N,昼长夜短(白昼最长),北极圈及以北地区(66.50N以北地区)极昼秋分(9月23日):赤道00全球昼夜等长冬至(12月22日):南回归线23.50S,昼长夜短(黑夜最长),南极圈及以北地区(66.50S以南地区)极昼太阳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太阳直射在哪半球就白昼长)74、根据获得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从低纬到高纬逐渐减少),以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为界,分为五个热量带:北寒带:(66.50N900N)有极昼、极夜热量最少北温带:(23.50N66.50N)热带:(23.50N23.50S)太阳直射热量最多南温带:(23.50S66.50S)南寒带:(66.50S900S)有极昼、极夜热量最少75、历法:阴历: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阳历(最常用):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依据公历(年、月、日、星期):400年中插入97个闰年(366天,多2月29日)阴阳历: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并结合地球绕日公转周期。农历(年、月、日、节气):19年中插入7个闰月。71地球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地核(内地核、外地核);地幔(下地幔、上地幔);地壳。其中,软流层位于上地幔;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全部为海洋)。六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并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形成海沟、海岭、巨大的山脉(分界线),所以板块边界(地壳活动最频繁的地方)多火山、地震。火山、地震的分布:环太平洋地区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区。72陆地表面地形由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构成,是内力(火山、地震)和外力(风、流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起主要作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外力使地面变得平坦。人们用等高线把它们表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73火山:由火山锥、火山口、岩浆通道组成。火山喷发物:气体、火山灰、熔岩流组成。火山的坏处:毁坏交通、淹没农田、引发火灾、危及人类生命;火山的好处:火山灰能为农田提供有机肥料,火山口富集大量的矿产,提供温泉等。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第一节感觉世界1人的感觉。(1)人体具有多种感觉器官,可以感受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如温度、气味、颜色、声音,等等。(2)人的感觉器官包括:眼、耳、舌、鼻及皮肤等。人类具有不同的感觉器官,所以可以感受外界环境的不同刺激,并产生不同的感觉。各种生物也有自己的感觉器官,这对于生物的生存、繁衍具有重要的作用。(3)生物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不同刺激的原因在于:感觉器官中有不同的感激的原因在于:感觉器官中有不同的感受器。2皮肤的感觉功能。(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具有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多种感觉功能。(2)冷、热觉:感觉环境温度的变化。(3)触觉:感觉外界物体与人体的触碰以及强弱程度。(4)痛觉:是触觉的过强反应,痛觉能感受对身体损伤性的刺激,它对人的健康生活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3嗅觉的形成过程。环境中物质的气味刺激鼻腔中的嗅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嗅神经将物质的气味刺激传到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从而形成嗅觉。嗅觉特点:嗅疲劳;嗅适应;嗅觉敏感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4舌和味觉。(1)舌具有味觉功能,可以感知酸、甜、苦、咸等各种味道。舌感觉的过程是:舌乳头一味蕾一味觉细胞。(2)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等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对苦味最敏感的区域是舌根,甜味是舌尖,酸味在舌两侧的中间部位,咸味则在舌两侧的前部。(3)味觉感受器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麻、辣、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味觉、嗅觉等各种感觉密切相关。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因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声音的传播。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形式:声波。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传播介质有关。温度越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声音在固态物质中传播得最快,液态其次,气态最慢。在空气中(150C),传播速度为340m/s。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传播实质:把声源的振动传播出去。遇到障碍物,声波将发生反射,形成回声。结构功能外耳廓收集声波耳外耳道声波进入外耳道后撞击鼓膜结构功能鼓膜产生振动中鼓室与咽鼓管连通耳听小骨骨性传导、放大振动内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把振动转化为声音信号耳前庭内有位觉感受器半规管内有位觉感受器第三节耳和听觉1耳的结构和功能。2听觉的基本知识。(1)听觉的形成:声波通过耳廓一外耳道一鼓膜一听小骨一耳蜗一听神经一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2)听觉的减弱与丧失:人的听觉与人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听觉能力越弱,直到丧失。鼓膜、听小骨受到损伤或发生障碍会造成传导性耳聋;耳蜗、听觉中枢和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损伤会造成神经性耳聋。(3)人的听觉:人类的听觉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可以听到频率在20赫到20000赫之间的声音。据此,人们将低于20赫的声音称为次声,超过20000赫的声音称为超声。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其单位为赫兹。不同的动物,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同。3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我们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叫响度。距离声源越近,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响度用分贝来表示,分贝是声音大小的单位。音色:曾叫音品,是人们对声音质的感觉。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以及发声的方法等有关。4噪声。狭义上讲凡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均属于噪声;从声波对人的干扰讲,凡是环境中不需要的声音都可判定为噪声。预防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耳朵处减弱。第四节光和颜色1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2光传播的特点。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固体、液体、气体)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最快,空气中次之,水中最慢;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千米秒。3光的色散。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组成。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其他色光被吸收)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其他色光被吸收)白色物体可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则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4光线。在科学上,人们往往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路线与方向,称为光线,其中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第五节光的反射和折射1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的物质时,光会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发生传播方向的改变,从而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的现象。(2)特点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分类:根据反射面的情况不同,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漫反射使我们从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物体。光在反射时光路可逆。(4)应用平面镜成像规律:像和物等大,像和物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生活中的应用:一是成像,二是改变光路。2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透明介质射向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2)特点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形状作用生活中的应用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汇聚作用老花镜放大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镜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人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或减小。第六节眼和视觉1凸透镜和凹透镜。2焦点和焦距。(1)主光轴: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连线。(2)光心:位于透镜的中心,光通过它时传播方向不变。(3)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汇聚在一点,这个点叫焦点(F)。凸透镜有2个焦点。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2ff<u<2fu<_f像倒立或正立倒立倒立正立的情放大或缩小缩小放大放大况实像或虚像实像实像虚像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f<v<2fv>2f应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5)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3凸透镜成像规律。4眼的结构和功能。结构功能眼睑随时闭合,保护眼睛附睫毛遮挡雨水、灰尘属结构泪腺、鼻泪管分泌泪液,润滑,除尘杀菌;与鼻子相通眼肌使眼球灵活转动外角膜和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一起形成折光系统膜巩膜坚韧外壳,保护眼球眼眼球由虹膜中央是瞳孔,可根据光线强弱调节瞳孔的大小壁膜睫状体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改变眼球的焦距球脉络膜给眼球提供营养内膜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接受光刺激,产生兴奋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和角膜一起形成折光系统5视觉的形成。光线通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视网膜上成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光的刺激产生兴奋,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6人类的视觉限制。(1)近视: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或晶状体曲度过大,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前,需佩戴凹透镜矫正。(2)远视: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后,需佩戴凸透镜矫正。(3)色盲:人类不能辨别颜色的现象,它是由先天遗传决定的。根据不能辨别的颜色种类,色盲可以分为红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和全色盲。(4)保护眼睛:近视大多数是因为长期用眼不科学造成的。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的发育期,应该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第七节信息的获取和利用1信息的含义与重要性。信息反映的是事物的状态、特性和变化,人类总是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及行为方式。2信息获取、利用的途径与技术。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储存等都有许多办法。通过人类的感觉器官可以直接获得信息,借助各种工具可以获得更加准确、全面的间接信息。用于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3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电磁波。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y射线等,除了在信息传播中广泛应用外,还有许多其他用途。光也是电磁波中的一员。第二章运动和力第一节运动和能的形式1运动的多种形式。物质有许多不同的运动方式,如机械运动、声运动、光运动、电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等。2能的多种形式。动能: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称为动能。势能:物体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时所具有的能称为势能。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会判断各种形式的能,如动能、势能、化学能、电能、声能、光能等,并知道它们的应用。第二节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的特点是物体位置发生变化。2参照物。研究某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3机械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又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4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某物理量是否与某个因素有关时,控制其他因素,使其保持不变,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实验方法就叫控制变量法。5速度和平均速度。(1)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计算公式为V=S/t(2)平均速度。当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由公式V=(S1+S2+SN)/(t1+t2+tN)算出来的速度。第三节力的存在1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形状。(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和物体运动的方向。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有力的作用时,乙物体也会对甲物体产生力的作用。3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4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单位符号是N。5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第四节力的图示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2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第五节物体为什么会下落1重力。(1)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2)方向:竖直向下。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G=mg第六节摩擦的利和弊1摩擦力。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的阻碍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力。2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第七节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保持原有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第八节二力平衡的条件1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是平衡的。2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第三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一节动物的生命周期1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这些生长时期组成动物的生命周期。2动物的寿命。动物经历生命周期的时间长度。3动物延续种族的方法。包括人类、青蛙、蝗虫等动物,其延续种族的方法是生殖。生殖使动物的种族不随个体的死亡而灭绝。4人类、青蛙、蝗虫等的生长发育过程。(1)人类:精子+卵子一受精卵一胚胎期一胎儿期一婴儿期一幼儿期一儿童期一青春期一中年期一老年期。(2)青蛙:精子+卵子一受精卵一蝌蚪一幼蛙一成蛙。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上有很大变化的发育类型。(3)蝗虫:精子+卵子一受精卵一若虫一成虫。(不完全变态发育)若虫:除形体大小和生殖器官未成熟外,其余与成虫相似的幼虫。(4)蝴蝶:精子+卵子一受精卵一幼虫一蛹一成虫。(完全变态发育)第二节新生命的诞生1生命的起点。精子与卵子结合生成的受精卵。2受精。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场所:输卵管。3精子和卵子(卵细胞)的来源。都是由人类的生殖系统产生,其中男性的睾丸产生精子(睾丸也产生雄性激素),女性的卵巢产生卵子(卵巢也产生雌性激素)。4排卵。成熟的卵细胞从卵巢中释放出来,进入一侧的输卵管的过程。5妊娠期。从卵细胞受精到胎儿出生之间的一段时间。人类妊娠期约为280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受精卵沿输卵管下行阶段:约47天;所需营养来自于卵黄。(2)胚胎阶段:着床后开始的前8个星期;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3)胎儿阶段:从第九个星期到出生;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6分娩。胎儿从母体产出的过程。分临产阵缩、生产和胞衣(将胎盘和其他囊膜推出子宫)三个阶段。第三节走向成熟1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共分四个时期: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幼儿期:包括幼儿前期(13岁)和学前期(36或7岁)。儿童期:又叫小学年龄期,约6或711或12岁。青春期:约1020岁。2青春期。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1)主要特征: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2)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男遗精,女月经。3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1)第一性征:男女在生殖器官上的差异。(2)第二性征:男女除生殖器官外表现出的性别上的差异(进入青春期后出现,由性激素调节控制)。男性:长胡须,喉结突出,嗓音变粗,肩宽骨盆窄,长出腋毛和阴毛。女性:乳房隆起,皮下脂肪较多,嗓音变尖,肩窄骨盆宽,长出腋毛和阴毛。第四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1动物的两种主要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1)有性生殖:通过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产生新个体。(2)无性生殖:不需两性生殖细胞,母体能够直接产生新个体。2动物有性生殖的受精类型和胚胎发育方式。(1)受精类型:体外受精;体内受精。(2)胚胎发育方式:卵生、胎生、卵胎生。3动物无性生殖的类型。分裂生殖;出芽生殖。4人的衰老。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退化的过程。(1)衰老表现:视力衰退,心跳减慢,听力减退,反应变慢,体力下降,呼吸增重,肌肉萎缩干瘪,骨骼退化等。(2)延缓衰老的方法:心情愉快,适当运动锻炼,合理饮食与营养等。5人的死亡。(1)特征:心脏、肺、大脑停止活动。(2)标志:大脑停止活动(脑死亡)。第五节植物的一生1种子。(1)种子结构:种皮、胚(含胚根、胚芽、胚轴、子叶)、胚乳(某些种子在形成过程中消失)。(2)种子分类:依据有无胚乳可分为有胚乳或无胚乳种子;依据子叶数目可分单子叶或双子叶植物种子。(3)种子萌发:条件:外部条件:充足的水和氧气、适宜的温度。内在条件:饱满的活种子,完整胚,去休眠。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的变化: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2芽。未发育的茎叶或花称为芽。(1)芽的分类:依据将来发育成的结构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依据着生部位可分为顶芽和侧芽(腋芽)。(2)叶芽的结构:生长点、叶原基(幼叶的雏形)、幼芽(幼叶)、芽轴、芽原基(芽的雏形)。(3)顶芽发育和侧芽发育的关系:顶芽在生长上占有优势,顶芽的存在抑制侧芽的生长(顶端优势)。顶端优势从顶芽开始,沿茎下行而逐渐减小,终至全部消失,两侧枝也随着顶端优势的逐渐消失而次第发展起来。侧枝上的顶芽也存在着对侧枝上侧芽的优势。切去顶芽,侧芽不受抑制,于是侧芽就发展起来了。3花、果实、种子的关系。(1)花的结构: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构成。花的主要结构:雌蕊和雄蕊,它们分别产生卵细胞和精子。(2)传粉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4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一幼苗生长发育一成株开花结果一死亡第六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1植物的有性生殖。(1)开花:萼片花瓣张开,雄蕊伸长花药裂开,雌蕊伸长柱头分泌黏液的过程。(2)传粉。定义: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类型:自花传粉(接受同一朵花的花粉),异花传粉。异花传粉:按媒介(风、昆虫、水等)的不同可将花分类:虫媒花:花冠芳香鲜艳(香气比颜色对昆虫有更大吸引力)、甘甜花蜜。风媒花:花被小或退化,无香味和蜜腺;花粉多轻而干燥,柱头呈羽毛状或具分叉。(3)双受精:两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两个极核融合,分别形成受精卵和受精极核。这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现象。2植物的无性生殖。(1)类型:孢子繁殖、营养繁殖、组织培养。(2)营养繁殖:定义: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举例:马铃薯块茎、番薯块根、秋海棠的叶等。优点:可保持优良性状且繁殖快。常用方法:分根、压条、扦插、嫁接。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自转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太阳东升西落: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太阳相对于地球自东向西运动,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阳是东升西落。(2)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1)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第二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1地方时。世界上不同的地区(不同经度)在同一时间时刻不同的现象,它是人为规定的。例如:杭州是中午12时,英国伦敦才4时。2时区的划分。(1)时区:分区计时制把全球划分成24个150经度宽的地区,每个地区就叫做一个时区。(2)划分法:以中时区为标准向东、向西各划分12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与西十二区重合,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中时区(零时区):以O。经线作为中央经线的15。经度宽的地区。东时区:中时区的东边分成12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等。西时区:中时区的西边分成12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等。东、西十二区:都以1800经线作为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跨750。3区时。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即区时,又叫标准时。例如:伦敦所在的O0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所以伦敦的地方时就是中时区的区时;北京在东八区,东八区的区时就是该区的中央经线即东经1200的地方时。(1)区时的计算原则:东加西减: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东边时,则所求地时间应加上时差;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西边时,则所求地时间应减去时差(因为东边时区的区时总是要比西边时区的区时早)。(2)时差的计算原则:同区相减,异区相加:所求地点均为东时区或均为西时区时,时差为两地所在时区的区号之差;所求地点一个为东时区,另一个为西时区时,时差为两地所在时区的区号之和(因为相邻两个时区间的区时相差1小时。不同时区的两地,间隔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4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1)北京的时间:北京位于东经1160,北京的时间是指东经1160处的地方时。(2)北京时间:中国把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全国除新疆外统一使用的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实际上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0经线的地方时。5日界线。以1800经线为基线,有几处转折的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1)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2)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3)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就要减去一天。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1

    注意事项

    本文(七下复习提纲讲解学习.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