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活动策划1教学提纲.doc
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凝聚力活动策划1-深刻的思想蕴涵,隽永的艺术魅力鲁迅的风波赏析辫子,曾是清王朝统治建立和消亡的标志之一;在鲁迅眼里,又是传统文化和国民精神枷锁的一种象征,是国民革命与危机的一种征兆.这篇小说通过对江南水乡中一场辫子风波的描述,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和追求的"无特操"的国民性弱点.主题:小说描写1917所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某水乡所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的风波,以小见大,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封闭,愚昧,保守的沉重氛围,帝制余孽还在向农民肆虐,农民还处于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控制之下,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的追求而陷于自私,苟活,麻木,冷漠,盲从状态的"无特操"的国民性的弱点.说明辛亥革命并没有给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能唤醒民众,是难以成功的.人物:七斤:是当地著名的见过世面的"出场人物",甚至于受到众人尊敬,有"相当的待遇"的.然而他听到皇帝坐龙庭的消息后的垂头丧气,对妻子责骂时的隐忍,迁怒于女儿时的内心郁闷,实际上却显示着他是一个麻木胆怯,愚昧鄙俗,毫无民主主义觉悟的落后农民的典型.作品通过这样的人物形象地表明: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缺乏坚执信仰和殉道精神的民众,与革命仍然极其隔膜,离革命实在还很遥远;民众这样不觉悟,是辛亥革命及其他一切变革终将失败的根本原因,也是类似辫子风波的悲剧不断上演的现实基础.赵七爷:是一个不学无术,精神贫乏,空虚,善于韬晦且阴险凶狠,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他的咄咄逼人的言语,恫吓,欺骗的举动,说明封建复辟势力企图卷土重来的欲望与野心.他虽与七斤等人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但在一定意义上,他与七斤等人一样,同是专制统治下无信仰,无特操的子民,他的被人尊敬,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七斤嫂:泼辣粗俗,伶牙俐齿,"恨棒打人",出语刻毒;好胜压人,强词夺理,不为人后,并无一般农村妇女的诚厚.她与八一嫂,九斤老太等其它人物一样,依然自私,落后,愚昧,麻木,生活在浑浑噩噩的不觉悟状态之中.艺术:结构特色:作品以辫子事件为中心线索,描述了事件的起因,发展和消解.风波是由"皇帝坐了龙庭了","皇帝要辫子",可七斤没有辫子引起的.赵七爷的出场使风波骤然强化.赵七爷的盘在头顶上象道士一般的辫子放下来了,且幸灾乐祸地质问七斤的辫子哪里去了,使七斤,七斤嫂感到如同受了死刑似的,引起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事件骤变,发展.最后又以赵七爷的辫子又盘在顶上,"皇帝没有坐龙庭"而矛盾消解.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通过富有个性色彩和乡土气息的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展开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选择生动贴切且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揭示人物的内在心理,暗示深刻的主题内蕴;作品开头的环境描绘和场面描写,不仅是一幅充满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而且以其场景的恬静,与结尾相呼应,对辫子风波的波澜起伏起到了对比衬托作用.作品在人物描写上,善于借助性格化的对话和特征性的动作描写,细节描写,揭示人物潜在的心理活动,勾勒人物的精神特征,展现复杂深微的人际关系.在环境描写上,空间环境,自然环境的描绘,为事件的发生和主题的实现起了对照,映衬的作用;社会环境的描写由借人物之间的矛盾,争斗作了成功的展现,具有很强的典型性. 31回答者:suizhou-七级 2006-5-1416:42信息员凝聚力提升团队活动先看鲁迅的风波。人物欣赏主要是抓住作者的创作宗旨,风波塑造的是一群人物形象。鲁迅从事文学创作是以“改造国民精神,唤起人们的觉醒”为创作的指导思想。他重视的是思想革命,因此他的作品更侧重于揭示人物精神上的创伤,刻画人物的灵魂极为深刻。鲁迅先生认为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因为中国国民的愚昧,他们的精神没有被唤醒。风波以张勋复辟为背景,写了江南小村里的人们是怎样表现出自己的精神状态的。用一群人物形象从不同的侧面来表现。赵七爷是一个乡村酒店里的主人,所谓的遗老,有学问的人。他总是靠假学问来骗人。塑造这个人物是为了表现长期以来封建势力对人民的统治之严酷,毒害之深,造成了国民的愚昧。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简单的写她不满的情绪,而是要揭示出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从中也能看出农民的狭隘性。作者把国粹家“一代不如一代”的论调折射九斤老太的身上,表现了对复古家、国粹家的一种讽刺。七斤嫂是一个欺善怕恶,不分是非,努力把自己打扮成一贯正确的人。从她的身上也可以看到国民的劣根性。七斤是风波中的主要人物,他的辫子在进城时被人剪掉了,因此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七斤没有头脑,不加分析的相信赵七爷的谎话,被赵七爷弄得神志恍惚。村里的人都躲着他,甚至有的幸灾乐祸。文章围绕着张勋复辟,描写了不同的人的反映,表现了人们的是非之心被私心和愚昧所吞没,人与人之间没有善良的沟通,感觉到国民的自私愚昧,革命要取得胜利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结尾救救孩子,实际上就是救救民生。这篇小说没有中心人物,而是通过一群人物表现作者的创作宗旨。 7策划书“融合与凝聚”感悟团队,超越自我主办:西南大学教务处承办:西南大学学生教学信息中心-目录封面1目录2活动背景.3活动宗旨3活动主题3活动平台3活动时间及地点4活动形式4可行性分析12活动流程安排12活动效果展望14活动总结15活动费用预算15附表一.15一、活动背景一个团队是否充满活力、富有激情,主要取决于这个团队凝聚力的大小。团队凝聚力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是衡量一个团队战斗力的标准。团队凝聚力是将一个团队的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发挥团队成员主观能动性的精神力量,是激励成员们主动为团队工作的强大动力。西南大学学生教学信息中心作为一个服务学生学习,服务教师教学,服务教学决策管理的大型学生组织,第四届中心全体共134位成员。为了使各个信息员之间高效沟通和有效协作以更好的完成中心各项工作,特举办本次信息员凝聚力提升团队活动。二、活动宗旨此次活动旨在增强团队协同意识,促进信息员之间的进一步交流与沟通,提升新信息员之间的团队凝聚力,从而把中心打造成一个高凝聚力的团队。我们要求:每个中心信息员都能有较强的责任感,能够自觉承担起团队的任务,维护好团体的利益和荣誉;全体信息员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营造出良好的团体气氛;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关系和谐,意见沟通迅速,信息交流频繁。从而使得我们全体凝聚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一个和谐的组织,一个优秀的组织,一个充满战斗力的组织!三、活动主题“融合与凝聚”感悟团队,超越自我。四、活动平台主办方:西南大学教务处承办方:西南大学学生教学信息中心活动参与人员:西南大学教学信息中心全体信息员五、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11月27日下午两点三十分(如遇下雨则顺延一周)活动地点:第三运动场活动持续时间:3个小时六、活动形式分组原则:1.部门分组法(加强部门协助):以部门为单位,自行选派代表队(核弹头游戏)。2.融合分组法(增进中心融合):以整个中心为单位,按丝带分组法分成规定组数。(将全体人员集合后,大家闭上眼睛,随机选取丝带,丝带颜色相同的组成一组。)游戏、协作游戏:核弹头主持人:由宣传部选派 工作人员:罗芳、朱柏洋、严鸿 、张亚男 游戏简介:假设这是一片埋设了核弹头的土地,任何接触到这一危险区域地面的人都将危及生命。但是所有人赖以生存的一杯水被遗留在了危险区(半径1.8米的圆)的中心。团队只有一条绳(长约20米)和两根竹竿,在不损伤人员的前提下,要毫不洒漏将水杯取出。游戏目的:激发团队成员创造性思维;培养团体间的信任;让他们学会思考如何有效的传达信息以及如何寻找解决方案的逻辑方式。游戏分组:四个部门各自选派出十名信息员,组成四个小组。游戏时间:各部门抽调人员用5分钟,四个小组同时比赛,时间为15分钟。共计约20分钟。 游戏规则:1、团队只有一条绳和两根竹竿,在不损伤人员且不能接触圆内任何区域的前提下,要毫不洒漏将水杯取出。2、手脚着地或水洒漏的团队需从头开始。3、用时最短者为优胜者。 游戏流程:1、准备工作:工作人员提前用粉笔和卷尺在地上画半径为1.8m的圆圈,并摆放砖头(用双面胶贴于地面)和水杯。2、主持人讲解游戏,宣读游戏规则和奖励规则,确保大家明白后开始游戏。3、主持人宣布游戏开始,计时人员开始计时。4、主持人公布结果并带领大家思考问题,然后奖励优胜组,宣布游戏结束。解决方案:1、每个团队推选一名队员担任领导者指挥完成整个游戏,八名队员在圆两边拉住绳子(绳子20米,可折叠使用),构成一条高于地面的绳路,一名队员趴在绳路上用手取出杯子,其他队员可以协助加油。(各个队员的角色分配由自己团队商议决定。)2、每个团队推选一名队员担任领导者指挥完成整个游戏,团队各队员协作用绳子和竹竿摆成井字,将水杯架出。3、各团队队员头脑风暴思考其他方法。有关讨论:1、全队中共出现多少个主意,为什么采纳了现在所使用的主意来执行?2、在全过程中你认为最佳表现在哪里,团队的合作精神体现在哪里?3、团队在解决问题时,采取什么步骤,这些步骤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游戏材料:4根拔河绳、8根竹竿、4块砖头、1个大水桶、8个纸杯、粉笔、一根计量绳。 游戏:怪兽主持人:林振行、罗芳工作人员:李浩、王田田、刘曾、黎海娜游戏简介:各组协力创造出一只怪兽,进行十米短途赛跑,用时最少组获胜。游戏目的:活跃气氛,发挥团队创意,让参与者学会计划,分工,交流与合作,以最快最优的方式完成任务并锻炼大家勇于尝试,大胆想象,并付诸于实践的能力,最终达到增进了解、提高团结协作精神,增强集体凝聚力的目的。游戏分组:按丝带分组,共分成四组,每组20人,其中16人参与造型,余下4人协助造型。游戏时间:主持人宣布游戏规则和大家提问三分钟,摆造型和赛跑共15分钟,共计18分钟。游戏规则:1、各组创造出一只怪兽,只有十三只脚着地,六只手腾空(不能抓住任何东西,也不能着地)而且全体人员必须连成一个整体,且能自由行动,参加赛跑。2、中途造型散架,必须回到原点重新开始。3、用时最少者获胜(若没到终点,按怪兽最后一人的脚距终点距离远近分胜负),并颁发奖品。游戏流程:1、主持人宣布游戏规则。2、主持人宣布游戏开始,计时员开始计时,各组开始摆造型,造型摆好即可赛跑。3、主持人公布结果并带领大家思考问题,然后奖励优胜组,宣布游戏结束。有关讨论:讨论大家用什么方法达成共识,你认为最有创意的地方在哪里?游戏材料:四种颜色不同、数量均等的丝带、(总数超过100条后续游戏可循环使用)、粉笔、卷尺。游戏:电网主持人:网络部安排工作人员:刘曾、黎海娜、蒲冠同、林振行游戏简介:电网密密麻麻排布,中间只有一个空隙,团队队员全部在电网的一面,此时为了安全全部队员必须依次从电网一面通过电网的空隙通往另一面且不能碰及电线。活动目的:体会计划的重要性及执行计划时的团队合作精神。游戏分组:按丝带分组,将大家分成4-6组,每组16人。游戏时间:共计约30分钟。游戏规则:1、工作人员把三根平行的竹竿分别固定在三个椅子上,三根竹竿两两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视现场情况而定),绳子平行于地面绑定在竹竿上(下端的绳子距离地面1米,绳子间距离0.5米),并用细绳杂乱的排布,保留一个空隙刚好够一个人过去。(事先搭好)2、参赛队员身体不得触碰到电网,如果队员触碰到了空隙上的电线,此队员必须退回重新开始。3、如果参赛队队员在8分钟内全部穿过电网,可以再次重复穿过电网。4、在8分钟内通过电网人数最多的参赛队获胜。5、优胜组各队员获取便签本一本。活动流程:1、主持人介绍游戏规则和评分标准。2、开始游戏,工作人员记录并统计成绩。3、主持人公布结果并带领大家思考问题,然后奖励优胜组,宣布游戏结束。有关讨论:1、在你们接到任务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2、整个游戏中最困难的部分又是什么?3、整个小组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得最好的一面在哪里?游戏材料:细(塑料)绳、3根竹竿、3把椅子。游戏:解手链主持人:朱柏洋、刘曾工作人员:黄海双、李杰、李浩、黎海娜(兼计时员)游戏简介:每组站成一个圆,按主持人提示规则用手交错成一张网,在一定时间内把网解开。游戏目的:让学员体会在解决团队问题方面都有什么步骤,聆听的重要性,以及团队的合作精神。游戏分组:丝带分组法,共分为8组,每组12名队员。游戏时间:主持人讲解及大家提问4分钟,分组2分钟,每次4组同时进行,每组分别用时8分钟,总计约22分钟。游戏规则:各自用右手抓住对面人的右手,左手从上面抓住右边人的手,各成员之间手不能松开,若松开每队暂停20秒,其余组照常进行。游戏流程:1、每十二人一组,站成一个圆,按主持人宣布规则牵手。2、主持人宣布开始。3、每四组为一轮进行解手链竞赛,计时员计时并记录时间,最快一组为优胜组。4、主持人公布结果并带领大家思考问题,然后奖励优胜组,宣布游戏结束。5、优胜组各队员获得精美签字笔一支。有关讨论:1、你在开始的感觉是怎样,是否感觉思路很混乱?2、当解开了一点以后,你的想法是否发生了变化?3、最后问题得到了解决,你是不是很开心?在这个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游戏材料:4个计时器。游戏:风中劲草主持人:李杰、黄海双工作人员:李浩、王田田、黎海娜、朱柏洋游戏简介:各组选出部分队员围成一个圆圈,用手搭建一个平台,其他成员每人轮流站在中间去倒下,八名队员接住该成员并旋转180°。游戏目的:建立信息员相互间的信任,增强各信息员的团队精神。游戏规则:1、各组选出八名队员围成一个圆圈,用手搭建一个平台,其他成员每人轮流站在中间去倒下,八名队员接住该成员并旋转180°将其放下。2、每轮2组同时进行。3、工作人员计时至最后一名成员完成任务为止,按完成时间快慢评定优胜,进行奖励。游戏流程:1、主持人介绍游戏规则和评分标准。2、按丝带分组法将游戏参与人员分成6组,每组16人(依据现场人数可灵活调节,但必须保证每组人数相同)。3、开始游戏,工作人员计时并记录成绩。4、主持人公布结果并带领大家思考问题,然后奖励优胜组,宣布游戏结束。游戏时间:约30分钟。游戏材料:2把椅子(高1米)、2个哨子。有关讨论:1.该游戏最难的地方是那里,下次你会怎样改进?2.在活动过程中,你感觉团队的合作精神怎样,是否有信任感?预留游戏:拔河友谊赛主持人:施星仁、魏丽辉工作人员:李杰、朱柏洋活动程序:1、主持人介绍游戏规则和评分标准。2、分组:由工作人员随机把上一个游戏(风中劲草)的8组参赛队两两合并,分成4组并编为1、2、3、4队,每组24人。3、开始游戏,工作人员记录成绩。4、游戏结束,统计成绩,颁发友谊奖。(给第一组颁发奖励,第二组组员果冻或糖)游戏简介:1、比赛开始时,参赛队伍按照比赛场次安排(第一局:1vs2,3vs4)。2、每一拔河队上场比赛队员15人,其余人员不得参加。3、每组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一局后双方交换场地。4、当两局即可分出胜负时,比赛宣告结束。每组获胜者晋级决赛,最终胜利一支队伍成为冠军。4、必须听从裁判员的裁判及工作人员的指挥,遵守比赛规则,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游戏目的: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集体荣誉感及凝聚力。游戏时间:20-25分钟。游戏材料:2个口哨、2条拔河绳、2面小红旗、粉笔。七、可行性分析:该策划方案所选游戏均由策划组与审查组成员认真商讨、试行后敲定,游戏不简单但可操作较强,主要目的是激发信息员的团队创意,让他们勇于尝试,大胆想象,学会计划,分工,交流与合作,最终达到增进了解、提高团结协作精神,增强集体凝聚力的目的,而不是简单让其进行体力的比赛。八、活动流程安排1、活动宣传前期准备-展板、横幅等(1)负责部门:宣传部(2)时间:横幅于活动前二天悬挂于南北樟树林,展板为活动现场宣传使用。(3)具体要求:a、横幅两幅(预祝西南大学学生教学信息中心凝聚力提升团队活动圆满成功)。b、1块展板(内容为介绍中心此次凝聚力活动的简单内容和重要意义)。(4)网络部负责网络宣传。2、活动所需物资准备(1)负责部门:根据分工由各个部门配合(2)具体准备:a、安排人员申请活动场地及展板放置。(活动部)b、展板租借。(活动部)c、手提电脑(或p3)、音响一个、话筒二个、长线插电板的租借。(网络部)d、活动场地布置物资、相关器材、礼品等物资购买(详见附表一)。(活动部)e、所有准备物品,务必保证准时拿到指定地点。3、活动人员安排(1)负责部门:活动部(各个部门配合)(2)具体准备:a、活动3天前,通过自主报名和部长筛选的方式,根据活动安排从各个部门选出两名游戏主持人,一男一女。(3天为主持人准备时间)b、活动当天由活动部策划组和审查组组成2个工作小组,负责活动计时、颁奖及次序控制和应急工作,提前安排各自任务。c、活动现场秩序维护(活动部4人,秘书部4人)d、活动时间地点通知(各部门部长负责)e、所有工作人员提前一小时三十分钟到场。各部部长提前一周通知各部成员,将本次活动列为考勤,部长、副部长提前一小时三十分钟到场。f、活动部成立起4人的物资准备组。4、活动当天(具体准备由各负责部门决定)(1)、活动当天的影像资料采集及新闻采写工作负责部门:宣传部活动结束后24小时内将资料传给活动部一份。(2)、现场音乐播放和音响维护负责部门:网络部(3)、现场流程控制负责部门:活动部(主要由策划小组与审查组成员构成工作人员负责现场组织安排,确保活动有序进行)(4)、活动结束,全体信息员留下打扫活动场地,搬运物资。九、突发情况应对根据中央气象台11月18日发布的未来10天天气趋势预报,27在西南地区东部有较弱的降水。活动部将在最晚2点半通知各部部长是否当天如期举行活动。十、活动效果展望本次以“融合与凝聚”为主题的团队活动,有利于中心新信息员之间加深认识,促进融合,增强中心凝聚力。希望通过活动调动信息员们参与团队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信息员之间的协同意识,使新信息员快速的融入团队,与团队共成长,见证团队成长的点点滴滴。继而把我们中心建设成一个具有超强凝聚力的集体,使我们能如兄弟姐妹一样和谐融洽相处,能齐心协力做好信息服务工作,使得我们这个组织能高效的运转。十一、活动总结 1、活动部与秘书部各组织写一份活动总结书,活动部总结经验,秘书部备案。2、活动部凝聚力策划小组开会总结策划经验与教训。3日之内将总结完成,集体学习。3、每位成员可将自己的活动感受以邮件形式与大家进行分享。准备用于信息简报刊登。同时在活动后策划中心内部的征文大赛,以一个月的信息员生活为题。十二、活动费用预算所需项目经费预算展板30元*1=30元横幅60元*2=120元运送车费60元纸、笔、便签15元矿泉水75元活动物资80元活动游戏奖品。400元场地租金100元总计880元附表一、活动所需物品、游戏器材1、拔河绳4根(体委处借)、竹竿11根(长约2米)(张文钊负责)、砖头4块(建筑施工地取得)。2、纸杯8个、椅子3把(高约1米)。(办公室)3、细(塑料)绳15根(不得短于4米)、大水桶1个、卷尺1个、口哨10个、小红旗2面、6种颜色的丝带,每段长约30,每种颜色不少于20段(活动部负责分段)。(购买)4、计量绳(画图用)、粉笔2盒。(自备)、活动准备物资1、音响、话筒(2个)、电脑(或mp3)、长线插电板。(网络部负责)2、纸、便签、笔、矿泉水、剪刀、双面胶、透明胶、创可贴(备用)。(秘书部负责)3、现场装饰物资、奖品。(根据游戏由物资准备组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