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三)语文版九年级下册.docx
-
资源ID:86448796
资源大小:15.64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三)语文版九年级下册.docx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三)语文版九年级下册"八年级下册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三)整理者清远市阳山中学邓文娣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一战国策精要笔记1战国策又叫国策,是记载战国历史的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而成。2本文采用“三叠结构”,从头至尾一直使用三层排比的手法写 作三问:妻、妾、友三答:妻、妾、友三比:妻私我一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妾畏我一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客有求一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三赏:上赏、中赏、下赏三时: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3人物形象邹忌:关心国事,具有远见卓识实事求是足智 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进谏成功的原因:用自己亲身经历 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 使人易于接受。)齐威王(纳谏者):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闻过那么喜, 勇于改革。练习一注音联丽朝服衣冠朝于齐期年间进二解词A群臣吏民能而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修()八尺有余。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皆以() 美于()徐公。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 无可进()者。王之蔽()甚矣。B多音多义朝朝服衣冠皆朝于齐于是入朝见威王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自以为不如OC词类活用a吾妻之美我者b朝服衣冠c闻寡人之耳者D通假字孰视之()E而”作连词用时,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并列B表修饰C 表承接D表转折E表因果F表假设,请对以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 判断,并将结果依次填入后面的括号中()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曰()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于: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F古今异义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今: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今:3、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今:4、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古:今:三翻译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2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3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四理解课文内容填写句子。(1)文中写邹忌相貌美的句子是(2)文中写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3)文中写齐王纳谏而到达国内大治的句子是(4)文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是五课文内容理解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 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2、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3、威王一 “善二政局迥异,初时“门庭假设市”,后来“无可进 者”,请根据“无可进者”写出“门庭假设市”的反义成语()。“门庭 假设市”表达了威王的“广开言路”,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也提到 了 “广开言路”的问题?4、“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说明了什么问题?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 “战胜于朝廷” 的意思是什么? 6、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二 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请问那句俗语 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7、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 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8、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9、请简要分析文中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邹忌齐威王细柳营史记一.知识积累1 .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毂弓弩曩者霸上天子之诏介胄之士2 .填空题。司马迁()时期,伟大的()家()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被鲁迅誉为O3 .解释以下加点的词。(1)居无何(2)军中闻将军令(3)将军约(4)天子为动(5)使人称谢(6)曩者霸上匈奴大入边。4 .翻译句子。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毂弓弩,持满。其将固可袭而虏也。5 .阅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6 .文章主要是写“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 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7 .试着概括一下周亚夫和汉文帝的人物形象。桃花源记一一陶渊明精要笔记:(1)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 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2)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3)采用虚虚实实的写法,开头、结尾的神秘的文字,暗示桃花 源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世界。一古今异义词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5、缺乏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够。二、解释以下加点的字: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2、落英缤纷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具答之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7、来此绝境8、便扶向路9、寻向所志10、遂迷11、寻病终12、无问津者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1、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四、简答填空题1 “豁然开朗”,意思是()“世外桃源”意思是()本文出现的成语还有2 .写桃花源自然美景的句子是。写桃花源人安居乐业的句子是。3 .这段文字写了桃花源中的景色,用"”一句总写渔人的感受。 桃花源自然环境的美好图景与当时形成鲜明的对照。4 .这段文字表现了人们对的厌恶和对社会的追求。5渔人离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 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6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 目的何在?7作者在二千多年前就为我们规划出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成 为后人羡慕、追求的目标,由此,你能够看出作者追求怎样的人生理 想?2岳阳楼记一一范仲淹【宋】精要笔记:1中心思想本文借助对洞庭湖的景色和迁客骚人登楼 观景所触发的感情的描写,发表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 负。2理清文脉:第一段:(记叙)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二段:(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 同的“览物之情:引出下文。第三段:(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 “以己悲”的心情二第四段:写“迁客骚人” “以物喜”的心情。第五段(抒情、议论)抒发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揭示全文 中心一 (一)注音谪守()浩浩汤汤()薄雾冥冥()岸芷()汀兰皓()月千里宠辱偕()忘橘()倾楫摧虎啸猿啼()二)解析加点字词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百废具兴3属予作文以记之4予观夫巴陵胜状5横无际涯6朝晖夕阴7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9然那么北通巫峡,南极潇湘10迁客骚人,多会于此11假设夫霆雨霏霏,连月不开1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13日星隐耀,山岳潜形14薄暮冥冥15那么有去国怀乡16至假设春和景明17而或长烟一空18此乐何极哪有穷尽19宠辱偕忘20把酒临风21以物喜,不以己悲2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a或或异二者之为()而或长烟一空()b归吾谁与归()朝而往 暮而归()c极南极潇湘()感极而悲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