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docx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培养方余一、专业说明专业代码:080401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开展需求,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 学基础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技能和外语水平,具有较强实践能力、 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能在材料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或企业从 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 等工作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材料制备、性能分析 与测试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的成分、制备方法和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 以及材料设计、制备与工艺控制的基本方法,从而具有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 材料设计、材料性能优化、新材料开发和材料生产管理的知识和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作所需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制图、机械、电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程 度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基础知识,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外语综合应用 能力;2 .掌握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常规的材料制备、材料性能与 结构分析检测方法和技术;3 .具有选用适当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和实验方法分析并解决材料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4 . 了解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的材料制备与加工生产方法,以及本专业的开展 现状和趋势;5 .具有高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熟悉所属行业的方针、政策及法规;6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承当对职'小、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四、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五、核心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材料现代研究方法、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现代外表技术等。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金工实习、工程制图训练、材料外表科学与工程综合训练、科学研究训 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七、主要专业实验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材料综合实验、材料成型与加工 综合训练、材料现代研究方法等。八、素质拓展社会实践、助研实践、学科竞赛、创新实践等(课外完成)。九、毕业学位要求及授予学位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学习任务,获得相应的学分(修满 184学分)及形势与政策2学分,至少获得素质拓展4分,符合各项要求者,准予毕业并发给 毕业证书。毕业生符合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工学学士 学位。十、种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学时分配(课内2480学时,集中实践620学时,共3100学时,其中必修课总学时2604)类别内容占课内学时比例通识教育必修课:“思政”课,数学,外语, 计算机等(1072学时)占课内学时43. 23%占课内学时49. 68%选修课:“人文”,“经管”等(160 学时)占课内学时6. 45%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及实验课程(624 学时)占课内学时25.16%占课内学时32. 26%选修课:(176学时)占课内学时7. 10%专业课程必修课:专业课程及实验课程(288 学时)占课内学时11.61%占课内学时 18.06%选修课:(160学时)占课内学时6. 45%实践类必修课课内实验、上机等(286学时)占必修课学时34. 79%集中实践教学环节(620学时)十一、 教学安排指导表(另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