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音乐电子版全册教案培训讲学.doc
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四年级音乐电子版全册教案-初案+个案教案本姓名:时间:学年第一学期年级组:四年级科目:音乐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和探索创造的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对音乐律动表现的比较积极,兴趣很浓。通过上学期的了解与学习,我发现学生乐理知识很薄弱,对歌曲的欣赏能力,表现能力也很欠缺。但是学生对音乐兴趣比较浓,期末测试中A级学生占56以上,双语班学生走音严重,有待强化训练。本学期汉语班将重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双语班则以音准为主。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共有八个单元:(一)林中的鸟声(二)绿水江南(三)五十六朵花(四)学戏曲(五)环球采风(六)中国功夫(七)小小音乐剧(八)花的旋律。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结合。三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认识延音线的作用并能正确试唱,学习四拍子指挥图式。2.能背唱35首歌曲。3.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民族器乐。(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根据歌曲强弱规律演唱歌曲。2.练习音准,正确把握歌曲旋律。3.学习自然圆润的发音,咬字清晰,正确表达歌曲旋律及内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精神,培养学生感受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四教学重点1.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听记能力。2.鼓励学生对音乐的独立感受和理解。3.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舞蹈创编能力。五教学难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六教学要求及措施要求:1.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2. 能完整的演唱所学歌曲。3. 通过“拍拍敲敲”“听听想想”“唱一唱”等练习,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措施:1. 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2. 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七培优补差的措施1.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2.进一步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3.要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要适度而不夸张,对乐感较强的学生培养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4.对乐感不佳的学生培养学生音乐兴趣,鼓励学生独立的音乐理解和感受,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八对学生的总体发展要求(一)通过学习认识四二拍、四四拍的强弱规律,正确学习指挥图式。(二)要求学生演唱时不喊唱,认识到气息的作用。(三)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四)引导学生在音乐中寻找快乐,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进度表周次时间教学内容备注18.258.28撰写各项计划及学前准备28.319.4复习义勇军进行曲、太阳花之歌39.7-9.11学唱赶海的小姑娘49.14-9.18学唱小螺号59.21-9.25欣赏大海啊,故乡古尔邦节放假3天69.28-9.30欣赏丰收欢乐而归710.1-10.8国庆节放假810.9-10.10欣赏哪吒再生、歌表演老鼠和大象910.12-10.16学唱我们的田野1010.19-10.23活动田园随想、欣赏田野在召唤1110.26-10.30学唱牧童1211,2-11.6学唱村晚1311,9-11.13欣赏牧童短笛、牧羊姑娘1411.16-11.20学唱快乐的泼水节1511.23-11.27欣赏金蛇狂舞、活动欢腾的那达慕1611.30-12.4学唱愉快的梦1712.7-12.11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1812.14-12.18期末考试1912.21-12.252012.28-12.31课题赶海的小姑娘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以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甜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歌曲和表演,感受歌曲的情绪,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初步体验在音乐中“赶海”的情趣,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歌表演,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联想音乐所表达的境。教学重点通过演唱歌曲,更好的把握音乐情绪,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赶海”时的喜悦心情。教学难点1、第四乐句的八分休止符。2、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甜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准备教本、教案、电钢琴、多媒体课件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初案)个性设计(个案)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生:喜欢师:今天有一位住在海边的小姑娘想邀请大家去美丽的大海边看看,你们想不想去?生:想.师:那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出发吧!(播放音乐先让学生聆听一遍。带领学生做律动,通过动作把乐句区分开来。)随音乐律动划分乐句(播放音乐2遍)生:模仿老师一起随音乐律动师:大家动作真美,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很大海边,咱们先看看小姑娘在海边的生活怎么样?(播放课件)生:好,观看二、学习歌曲1、聆听歌曲师:大家看的很认真,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在大海的图片中还藏着一首歌曲呢?仔细的听一听,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安静的仔细聆听师:你觉的这首歌曲(的情绪)怎么样,给你什么感受?生:很欢快、活泼师:小姑娘在海边都做了些什么呢?谁听清了?我们再来仔细的听一听,(播放音乐)生:仔细聆听,捡海螺和虾,跳舞、唱歌师:小姑娘在海边又捡海螺又抓对虾,那小姑娘的心情怎么样?生:简单说说,师: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曲就是住在大海边的小姑娘专门为迎接你们的到来演唱的,名字就叫做赶海的小姑娘,出示歌谱,小姑娘也特别的开心,她想邀请你们一起唱着歌去海滩捡贝壳、海螺,好不好?生:好2、发声练习师:嗯,咱们先来跟着录音用“哩”轻声的唱一唱,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小姑娘的快乐情绪,身体坐直,小胸脯抬起来,声音要柔和,用上气。(提示学生像吹螺号发出的声音一样,并出示图片”螺号”让学生观看)生:随音乐用“哩”轻声的唱一唱师:同学们的声音很美,好像让老师看到了大海一样,大家感情再投入一些,声音再轻柔一些,再用“哩”跟着老师的琴唱一唱,行不行?注意,我们一边唱还要一边听,你的声音要跟钢琴的声音一样高。小胸脯抬起来,小嘴要拢起来,气息均匀一些。生:用“哩”跟琴演唱3、朗读歌词师:同学们唱得真不错,我们用刚才歌唱的状态有感情地读一读歌词好吗?(要求学生咬字要清楚,声音要集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生:按要求有感情的朗读歌词。4、学唱歌曲师:同学们读得真是太感人了,老师也特想把这首歌曲给大家唱一唱,行吗?同学们可以跟着老师轻轻的唱一唱。(自弹自唱)生:行,仔细聆听,哼唱师:好听吗,特想唱了吧?下面跟着老师的琴我们轻声唱一唱,同学们要注意,我们一边唱还要一边听,你的声音要跟钢琴的声音一样高。(老师以稍慢的速度弹琴,请学生轻声跟唱。先让学生们完整的唱一遍第一段歌词,如果出现问题就及时解决,如果问题不是很大,就让他们把第一段完整唱完后再次唱时再提要求、纠正音准、节奏、咬字、吐字、情绪等。)生:好听,跟琴轻声演唱板书设计赶海的小姑娘1=F稍快,活泼地四分之二拍强弱规律:强弱教学反思课题赶海的小姑娘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以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甜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歌曲和表演,感受歌曲的情绪,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初步体验在音乐中“赶海”的情趣,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歌表演,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联想音乐所表达的境。教学重点通过演唱歌曲,更好的把握音乐情绪,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赶海”时的喜悦心情。教学难点1、第四乐句的八分休止符。2、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甜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准备教本、教案、电钢琴、多媒体课件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初案)个性设计(个案)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二解决难点师:这第三、第四乐句表现了小姑娘欢活泼、俏皮可爱的性格以及在海边赶海时高兴的情绪,我们在演唱时一定要用轻巧、活拨的声音来演唱,尤其这句“珊瑚礁上捡起了一枚海螺”你们听一听老师是怎么唱的?(用肢体语言把八分休止符表示出来)生:聆听、模仿,用轻巧、活拨的声音来演唱师:后三乐句节奏舒展,表现小姑娘从小就生活在大海边,对大海充满了热爱之情,因此演唱时要用很深情、优美的声音来演唱,你们听听老师这两句“找呀找呀找呀找呀找,挖呀挖呀挖呀挖呀挖。”是怎么唱的,(示范:力度上第一句强,第二句弱,用手势给学生们表现出来)生:聆听、模唱师:最后一句“哎啰啰哎”(激发学生联想,小姑娘越走越远,声音也越来越小,用手势或肢体引导学生去演唱)生:看老师手势用轻轻的的声音来演唱6、完整演唱师:大家唱的真不错,我们再完整的跟琴唱一唱,注意老师刚才提到的要求,弹琴伴奏。生:按照教师的不同要求来完整演唱赶海的小姑娘,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师:同学们进步真快,多好听的声音啊,我们用什么样的速度更能体现出小姑娘赶海时的快乐、高兴的心情呢?(提示学生稍快还是稍慢的速度)生:稍快的速度师:那我们再用稍快的速度由感情的把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吧(教师指导演唱)生:用稍快的速度有感情的演唱全曲。7、歌表演师:同学们的声音又有进步了(及时表扬)。请大家想象一下在海边捡贝壳、见海螺的情景,能不能把我们赶海时高兴的心情表现出来。(跟录音演唱,老师用手势提醒学生们演唱)生:用高兴的心情、轻巧欢快的声音演唱师:大家唱的真不错!我们唱着歌和小姑娘一起去赶海喽。(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表演)生:随音乐边唱边表演。师:同学们做的真美,下面大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随着音乐动一动,去捡更多的海螺和贝壳吧。(播放音乐)生:随音乐自由表演演唱。三、课堂小结师:同学们做的真美,老师都被你们感动了,今天我们和海边的小姑娘玩开心吗?我们不光观看了大海边的美丽景色而且还学习了一首好听的什么歌曲?天色已晚,我们和在座的老师们说声再见一起坐着小火车回家吧!(播放歌曲)生:开心,赶海的小姑娘随音乐一边唱歌一边表演高兴的走出音乐教室。板书设计赶海的小姑娘1=F稍快,活泼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舞蹈歌唱载歌载舞教学反思课题小螺号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同学欢用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过程与方法学习和正确运用波音、上滑音,充沛发挥其在歌曲中的表示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教学重点感受和表示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教学难点多变的节奏和大跳音程教学准备教本、教案、电钢琴、多媒体课件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初案)个性设计(个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复习赶海的小姑娘三、引入新课1、出示海螺,启发同学说出它的名称和生长的环境,介绍海边的人们就地取材,将海螺加工制作成小螺号以和小螺号的用途。(传送信息)2、放映大海、沙滩、螺号等幻灯片。(接下来请同学们来看幻灯片,看了这些美丽的图画后,你们知道了这节音乐课和什么有关系了吧?)3、今天我们将要学唱一首新歌,歌名叫“小螺号”。播放动漫小螺号(同学们先欣赏歌曲小螺号),感受并说出歌中的“景”是怎样描绘的?歌中的“情”是怎样表达的?(我仿佛见到了宽阔的沙滩,辽阔的大海,海边还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吹小螺号)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轻声地模唱几遍。好,现在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轻轻地哼唱。5、讲解波音、上滑音,并要求同学找一找歌曲中有波音和上滑音的位置。6、难点练唱。(1)大跳音程。325666(2)切分音和长音。美吔!7、逐句教唱(偏重难点)板书设计小螺号1=F2/4欢快地反复记号FineD.C.教学反思课题小螺号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同学欢用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过程与方法学习和正确运用波音、上滑音,充沛发挥其在歌曲中的表示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教学重点感受和表示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教学难点多变的节奏和大跳音程教学准备教本、教案、电钢琴、多媒体课件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初案)个性设计(个案)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1. 学生跟琴声练唱2. 教师指导演唱方法3.歌曲处置:情感要求:第一乐段(116小节)欢快、跳跃有弹性,表达出螺号声声和小朋友们期盼的心情。第二乐段(1728小节)舒展优美、亲切自然。整体情绪:欢快、活泼、甜美地。二、 巩固练习1.分男女生演唱,点唱。2.同学试吹瓶罐,模仿螺号声,在歌曲合适处加入伴奏(将同学分成两大组,交换唱奏)3.分小组唱,奏练习。4.各组推荐两名同学作唱,奏扮演。三、 舞蹈编排1. 模仿吹海螺动作2. 用肢体表现歌曲情感三、课堂小结:这一课的学习,大家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进步很快,还希望你们多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一定要背熟歌词。板书设计小螺号1=F2/4欢快地甜美,欢快地表现歌曲教学反思课题大海啊故乡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力度,情绪的变化深情的演唱歌曲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对大海故乡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充分利用力度,情绪的变化深情的演唱曲。教学难点读谱,试唱练习 教学准备电钢琴多媒体课件教本教案 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初案)个性设计(个案)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画家说大海是一副画,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音乐家说大海是一首交响曲。你听这是什么声音?(生:海浪声)。师:是啊,是大海,是海鸥的声音,对海军来说大海就是故乡。 二、新歌教学 1.初听,感受歌曲的情绪。 2.复听,用身体感受三拍子,体会荡漾的感觉。 3.在听,请学生说出来自己所感受的节拍 4.教师指导听音乐读谱。 5.新歌学唱,教师伴奏,学生试唱谱 6.教师教唱。 7.完整唱,教师伴奏, 8.歌曲高潮处理 9.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表现歌曲 1、分组合作 第一段:男生视唱谱 第二段:第二段女生视唱谱 2、领(师或生)加齐(生)的演唱方式演唱歌曲 3、教师 四、总结 师:大海啊故乡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创作于1983年,三十多年过去了,这首个一直在传唱。还有人将它改编成器乐曲不管哪个版本都非常优秀地演绎出了这首歌曲的深情。 好:让我们用更加优美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吧!板书设计大海啊故乡童声合唱1=F3/4中速深情地教学反思课题丰收欢乐而归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感受乐曲的不同情绪,了解民乐特点。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欣赏中体会乐曲的不同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教学重点在听中分辨乐曲结构组成部分教学难点描述音乐表示的不同情感教学准备电钢琴多媒体课件教本教案 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初案)个性设计(个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演唱赶海的小姑娘进教室。二、导入新课(一)在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了大海,感受到了大海给我们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很多同学在上节课都对大海流露出了依依不舍得感情,今天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次到大海中去游玩吧。出示题目丰收欢乐而归(二)欣赏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整体形象。2、再听音乐,回答,音乐种有几种不同的情绪?三种3、教师讲解乐曲:这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丰收欢乐而归,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丰收欢乐而归的情景。乐曲由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情绪是不同的,接下来大家欣赏的时候注意听听每一乐段的情绪又什么变化?4、分段复听:欣赏第一乐段:(1) 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你想象到了什么?笛子,表现了人们在战胜惊涛骇浪之后的喜悦心情。(2) 出示主题,再次欣赏欣赏第二乐段:这个乐段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的(2)出示主题1 3|2| 21 21 |1 6·5|(3)你想到了什么:好似渔民战胜风浪之后,自豪地驾驶渔船,乘风破浪,满载丰收而归欣赏第三乐段:(1) 这一段的情绪怎样?速度有什么变化?速度为快板,节奏紧凑情绪欢快(2) 这一段是第几段的再现?第二乐段(3) 这段音乐给了什么感受?渐快、渐强、最后鼓乐齐鸣,在最热烈的气氛中结束5、完整欣赏全曲三、创编舞蹈动作1、 乐曲的情绪是欢乐的,那么我们用什么方式可以表达?2、 小组讨论创编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来表现情绪3、 教师巡回指导4、 再听音乐,学生随着音乐表演。5、 小组互评,改进动作6、 完整展示音乐于舞蹈的结合。课后小结: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音乐的感受中来,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在表演方面一班比二班主动,在对音乐得理解上,二班又比一班好一些。以后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调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板书设计丰收欢乐而归选自东海渔歌民乐合奏1=D2/4散板三部分:引子、A部分、B部分教学反思课题我们的田野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歌曲我们的田野的演唱。2.了解弱起小节的演唱。过程与方法认识弱起知识,并掌握其唱法。通过综合训练,认识前后两个乐句在节奏上的联系,以及节奏组合的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对美丽而伟大的祖国的热爱之情,感受歌曲所表现的不同情绪。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了解弱起小节的演唱。教学准备电钢琴多媒体课件教本教案 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初案)个性设计(个案)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2、师生问好。 生听音乐律动综合练习 学习用圆滑轻巧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发声练习曲。学习弱起小节的知识,并能初步掌握其唱法。 1、 发声练习(1)师弹奏发声练习曲并范唱。(2)师指出要求:唱准1、5,2、5五度,四度音程,吐字声音要圆滑,顿音要轻巧有弹性。(3)师弹奏练习曲。2弱起节奏练习出示节奏练习。 生聆听并感受其旋律。生听完要求后,随琴声自己练唱。生完整练唱。生用左右手敲击,熟练后边敲击边口随右手读节奏,最后只用口读右手的节奏。学唱歌曲的歌谱部分。学唱第一段歌词。进一步掌握弱起小节的唱法。指导学生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导入:出示图片,师问:描写了什么景色?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它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我们的田野。1、放歌曲录音。 师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2、学唱歌谱(1)师范唱歌谱。(2)分句学唱歌谱,师弹一句。(3)师弹奏歌曲旋律。3、学唱第一段歌词。(1)师问:谁来把第一段歌词读一读?(2)放歌曲录音伴奏。(3)师弹奏歌曲旋律。(4)纠正弱起小节的唱法。(5)师问:你觉得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这首歌?(6)引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第一段歌词。(7)师问:谁愿意来唱给大家听?(8)师:能把第一段歌词背出来吗?(9)师问:你觉得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这首歌?(10)引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第一段歌词。个别学生按节奏读第一段歌词。生边看图边感受田野的景象,用“母”轻哼出柔和的旋律。生齐唱第一段歌词。生重点练唱弱起小节处。生:优美。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齐唱第一段歌词。个别学生演唱。生背唱第一段歌词。生:优美、柔和。生有感情地齐唱第一段歌词。 小结 :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理解?板书设计我们的田野2/40X |0 X|0X |0 X|X0 |X 0|X0 | X 0|演唱形式: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教学反思课题我们的田野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歌曲我们的田野的演唱。2.了解弱起小节的演唱。过程与方法认识弱起知识,并掌握其唱法。通过综合训练,认识前后两个乐句在节奏上的联系,以及节奏组合的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对美丽而伟大的祖国的热爱之情,感受歌曲所表现的不同情绪。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了解弱起小节的演唱。教学准备电钢琴多媒体课件教本教案 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初案)个性设计(个案)第二课时 1、发声练习2、听音练习师弹奏:12|23|34|45|56|67| 生练唱。歌曲教学 指导学生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对美丽而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1、复习歌曲第一段歌词。2、学习第二、三、四、五段歌词。(1)按节奏朗读第二段歌词。(2)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歌词。(3)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第一、二段歌词。师问:这两段歌词描写了怎样的景色?(4)请学生自学第三、四、五三段歌词。(5)师弹奏歌曲旋律。师结:旋律很美,歌词描绘的意境更美。(6)师弹奏歌曲旋律。(7)分段请学生演唱。全体学生随琴唱。生随琴演唱三至五段歌词。全体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全曲。请个别学生唱。复习巩固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做到优美的、柔和的演唱全曲。1、师弹奏全曲。2、分“领”、“合”两种角色演唱。3、师问:谁愿意唱给大家听?4、男、女同学分角色唱。 小结: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我们的田野2/40X |0 X|0X |0 X|X0 |X 0|X0 | X 0|演唱形式: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教学反思课题田园随想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去鉴别、感受、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过程与方法搭建一个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平台,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鉴别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表现田野的艺术作品,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教学难点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去鉴别、感受、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 。教学准备电钢琴多媒体课件教本教案 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初案)个性设计(个案)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好吗?(播放多媒体课件,在比才小步舞曲的伴奏下欣赏田野风光) 师:从这些声音中你们听到了田野的召唤吗? 师:下面就让我们用优美的歌声一起来演唱田野在召唤好吗? (伴奏起,同学们齐唱歌曲)激情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欣赏间奏曲小步舞曲 1、师:你们的歌声非常优美、动听,老师也被感染了。不过我今天没有带礼物给你们,但是我带来了一首由法国著名作曲家比才创作的管弦乐曲间奏曲小步舞曲你们想听吗? (完整欣赏一遍) 2、师:音乐听完了,在这里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块小黑板,请你们根据黑板上的问题,小组讨论,最后写出答案,看哪个小组写得又快又好。 (同学们分小组展开热烈讨论,并将各自答案写好) 师:答案已经写好了,谁能总结一下,你听了乐曲后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一幅景色。 3、师:说的非常好,这是一副美丽、恬静的田园风光。同学们不知道你们刚才注意到没有,有一种乐器在间奏曲中始终是主奏乐器,知道它的名字吗? 4、师:非常正确,长笛清脆、柔美的音色,经常被作曲家用来表现田园的景色。让我们再来听一遍间奏曲小步舞曲好吗?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大屏幕上的画面是表现哪个季节的田园风光。(教师播放课件) 师:对,每个季节的田园都有它不同的美,令人神往。 二、欣赏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 1、这么美的田园景色不仅吸引了作曲家,古往今来许多画家也为之倾倒,留下了不朽的名作。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英国风景画的代表人物之一康斯泰勃尔的一幅名画埃塞克斯的微合花园,请同学们静静地体会画中的意境,并将你的所看所想告诉大家好吗?(教师出示油画) 2、师:你们说的都非常好。我们刚才看到了,美丽的图画有感而发,那么在欣赏乐曲时,我们又是怎样有感而发的呢? 3、师:对。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艺术家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抒发他们内心丰富的情感。同学们,那我们刚才在小黑板上用什么形式来表达你的思想感情的? 三、诗朗诵我所知道的康桥 师:你们真聪明,我们还可以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达感情。我国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徐志摩先生在英国剑桥大学读书时,就被康桥那自然生动、意境悠远的景色所陶醉,留下了我所知道的康桥这篇美文,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朗读好吗?(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师:你们读得真好,这么美的散文我也喜欢,我读一遍好吗?老师配乐朗诵。 编创活动请你们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田园景色?(跳舞、唱歌、画画、在电脑上做漫画、图片) 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 1、分组准备用各自的艺术形式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2、分组展示,师生评价。小结:同学们,在艺术的宝库里有许多的艺术瑰宝,而我们今天只撷取其中的几个来欣赏。我真诚地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多学习、多积累,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好吗? 板书设计田园随想间奏曲小步舞曲法国比才管弦乐曲 埃塞克斯的微合花园英国康斯泰勃尔 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国徐志摩 教学反思课题田野在召唤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欣赏歌曲田野在召唤,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歌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演唱表现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田园歌曲的另一种风格欢快、活泼。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合唱的学习,体验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的弱起、休止符、二声部合唱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教本教案 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初案)个性设计(个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听田野在召唤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课件点击)二、创设情境1、模仿“春风”连贯、柔和的声音师:春天阳光明媚,春和景明、春风拂面,非常的舒服!说到这里,老师想到了一句诗:“春风吹面薄于纱”。意思是说,春风吹到脸上,就像柔软的纱巾轻轻拂过一样,特别的舒服。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柔和的春风啊?看谁模仿的最像。(生自由模仿)师:看老师是怎么来模仿的,(课件点击)师:同学们,春风是强的,还是弱的?师:(中强的力度)我们大家一起用中强的力度来模仿春风的声音。再来试试师:现在老师把风吹的声音加上好听的旋律,你听(课件点击出示曲谱) 师:请同学们随老师的范唱用动作来表现春风。(左右摇老师手指到那哪边,同学们身体就摇向哪边,唱时要注意唱出热烈的感觉)师:哎呀,你们的声音真的像春风一样非常柔和,吹得老师太舒畅了。你们听,春风把谁给引来了。(课件点击)生答师:是啊,雨滴落在树叶上,落在草地上,声音是短促的,有弹性的。同学们唱的时候要注意声音唱得短促、有弹性。学生随琴完整地演唱。师:大家唱得真好,我听到了小雨滴欢快的声音。 整体感知师:同学们,每到春暖花开、桃红柳绿的时候,那是大自然向我们发出的热切召唤,召唤我们去郊游、去远足、去踏青,走进田野,亲近大自然。聆听歌曲范唱(课件点击出示原唱)师:你感受到歌曲的情绪怎样?生答师: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旋律欢快活泼,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郊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歌曲当中的“梯里通巴”是“快快来吧”的意思,仿佛是美丽的大自然在热情地召唤着小伙伴们快快来游玩。分段学习 前半部分师:这首歌曲分为几个部分?师:前半部分到哪里?后半部分到哪里?师:歌曲的前半部分情绪是欢快活泼的,后半部分旋律是舒展、情绪热烈的师:(课件点击出示两乐句)请同学们听老师弹前半部分的旋律,想一想前半部分有什么特点?生自由回答(由两个乐句组成,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同音反复,只是在乐句的尾音上稍作变化)师:那我们把前半部分的歌谱来唱唱,注意情绪要活泼欢快的,老师要从你们的脸上看到你们欢快的表情哦,生唱谱,师:加歌词3、 师生接唱师:我们一起来合作唱吧,前半部分同学们唱,后半部老师来唱低声部用固定节奏音型及“啦”的伴唱,形象生动第表现了一队郊游、旅行的儿童们在充满生机盎然的田野中边走边唱、欢声笑语的欢乐神情。板书设计田野在召唤1.意大利民歌2.x|xhu教学反思课题牧童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掌握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教本教案 图片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初案)个性设计(个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牧童 一、激情导入: 1、教师放一段录音,学生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 2、师:今天老师带着同学们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玩一玩,现在马上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小眼睛仔细的听一听、想一想,我们到底要去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放音乐,歌曲的旋律) (师在有感情的旁白: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远处,一个手拿羊鞭、身背着小笛的小孩子,赶着小黄牛和一群雪白可爱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清澈的水,高兴的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津津有味的喝了起来,小孩儿也高兴的取出小笛吹起来,听,悠扬的笛声传来了。) 3、学生回答 师: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你们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们仿佛来到了大草原,看见许多羊和牛。 4、请学生贴出画面 A、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出来吧。 B、学生选择背景画到黑板进行贴画。 C、点题,师:“猜猜看,牛羊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 D、生:“牛羊是牧童赶来的”,“牧童就是放牧的儿童”。 E、贴出牧童课题。 二、学唱歌曲 (一)、掌握节奏 1、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一首歌,你听。” 2、全班听录音范唱,(出示歌谱) 3、师:歌曲演唱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4、生:“非常高兴,热烈欢快的。” 5、师:歌曲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6、生:二声部合唱。 7、学生慢速按节奏读第一段节奏。 8、出示切分节奏XX. 9、师:“切分节奏在歌曲里什么地方出现了?共出现了几次?”(让学生指出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运用) 10、学生小组讨论。 11、师:“说说切分节奏为歌曲增添了哪些音乐色彩?” 12、生:“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显得活泼,跳跃。” 13、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活泼、欢快的情绪朗读歌词好吗?” 14、生:“好”。 15、随音乐伴奏按节奏读歌词。(用欢快的情绪来读歌词) 16、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分三组,每组一段,按节奏读歌词,比一比哪组节奏准确并能表达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17、小组比赛。(老师进行评价) (二)、视唱曲谱 1、出示高声部旋律。 2、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谱学习。比一比,看一看哪组学得最认真速度最快。” 3、小组进行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4、师:“老师检查一下,看看大家学得怎么样,在老师电钢琴的伴奏下,演唱高声部旋律。” 5、学生采用拍手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切分的节奏,体会乐曲快乐的情绪。小结:说说你对切分节奏的理解?板书设计牧童 4/4x xx x - |x xx x -|xx x - -| xx xx x -|教学反思课题牧童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掌握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教本教案 图片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初案)个性设计(个案)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复习高声部旋律学唱二声部旋律。 (1)、再听歌曲(完整播放歌曲) (2)、师:“你觉得这次播放的旋律和我们刚才演唱的旋律有什么不同?哪句有和声?”学生回答,并指出歌曲的和声处。 (3)、教师出示二声部旋律。 (4)、分小组学唱第二、三句旋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