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3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x
广东深圳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1年)【甲】初,权谓目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 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日: “土别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乙】初,权谓蒙及蒋钦日:“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日:“在军 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今涉猎见往事耳。卿 言多务,孰假设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 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 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 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励 邪? 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陈三策。 肃拊蒙背日:“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F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选自三国志吕蒙传表传【主释】六韬三略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著作。后泛指兵书、兵法,是反映中 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作7以下选项中,加点词解释系相同的一项()A蒙辞以军中多务停数日,辞去B见往事耳才美不外见C省三史吾日三省吾身D宜乎众矣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答案】I)【考点】文言文实词理解【解析】A辞:推辞、推托/告别。B.见:了解/同“现”,出现、显现。C知道,了 解/自我检查,反省。D.都为“应当”之意。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8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的是()A.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B.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C.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D.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答案】B三、阅读一30分)r(一)文言文阅读(7分)/7 3分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城实呢?"忠、"与"信是老师谆谆教诲、反复传授的修身之道,我是不是经常时照它来做呢?(如果直降三句话, 只给2分.围绕中心,意思连贯,有内在联系,给3分.),8 4分 解释兼爱:即“兼相爱二也就是“爱他人",博爱之意。非攻:不发动战争,不攻伐侵略.两词任意答对一个给1分。大意相近即可.,简答例如:既要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又要关爱他人(或不侵害他人).只有内外, 兼修,才能提高全民道德水准,才能消除对立,和睦共处.这两者对建设和谐社会, 都有积极意义.(答出儒家“修身区f现实的意义,给1分.答出墨家'兼爱嗡+"非攻"对现实的意义,给1分,两者结合,表达通顺,给总分值.)大意相近即可./【参考译文】【甲】曾子说:“我每天屡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 有诚信?传给别人的知识有没有亲身实践过? ”【乙】墨子先生起身,两次行拜礼,说:“请允许我解说这件事。我在北方听说你在制 造云梯,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富余却在人口方面不够。 损失缺乏的人民而去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叫明智的行为。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叫做 仁爱。明白道理却不向楚王进谏,不能叫做忠诚。i争谏却没有到达目的,不能叫做坚强。你 崇尚仁义不愿意帮我杀死一个人却愿意帮楚国攻打宋国杀死很多人,不能叫做明白事理。”(2009广东深圳)【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琼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 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俄,为屿,为蛾,为岩。青树翠蔓,蒙 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僧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 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6 .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1)潭中鱼田百许头大约(1分)(2)修号不动呆呆的样子(1分)7 .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4分)(1)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2分)(得分要点:整句翻译通顺给总分值,其中“尤”、“清冽”各占 0、5分,如学生把“尤”翻译成“尤其”也给分。)(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分)(得分 要点:整句翻译通顺给总分值;“选贤与能”翻译通顺给1分,“讲信修睦”翻译通顺 给1分)8.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那么描绘了大同 社会的人文美。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4分)此题答案多元化。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会的人文美(或“大同社会、天下为公”) 两者结合起来,表达通顺的给总分值。答出其中一方面的那么酌情给分。(2008广东深圳)三人成虎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曰:“不信。”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曰:“寡 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 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注释:质:做人质。 邯郸:赵国国都,在今河北邯郸市。11.解释以下加点词的意思。(2分)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庞恭从邯郸后,竟不得见。12.你从“三人成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3分)【参考答案】11去;距离(1分) 反:返回(1分)(如答到通假,不扣分;如只答通假, 扣0.5分)12、“谣言重登屡次就会使人信以为真“或“不要轻信谣言”等,意思接近即可.【参考译文】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庞葱对魏惠王说:“如果有一个人说 街市上有老虎,大王会相信这件事吗? ”魏惠王说:“我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有两 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惠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庞葱又 说:“如果有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了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只因三个人说街上有老虎,好像 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批评我的人 又不止有三个。希望大王明辨啊。”魏王道:“我自然不会听信谗言。”于是庞葱告辞而 去,而谗言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庞葱回国,果然没有再见到魏王了。(2007广东深圳)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那么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那么生而 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 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节选自鱼我所欲也)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了恐,搜于国中 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鹦鸨,子知之乎?夫鹦鸨发于南海,而飞 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鸣得腐鼠,鹘错过之,仰而视之曰: '吓!'今子以梁国而吓我邪?(节选自庄子故事两那么)8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表现他的人生追 求,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思想也表达了这种追求。(1分)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10.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三篇文 章中孟子的形象与庄子故事两那么(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 的形象有很大不同。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孟子与庄子形象的不同点。(3分) 【参考答案】8、舍生取义9、鱼,是我喜爱(想要)的;熊掌,也是我喜爱(想要)的。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 到,我愿意舍弃鱼而得到熊掌。(得分要点:整句翻译准确流畅得总分值,其中“所欲”、“得 兼”的准确翻译各占0.5分)10、孟子积极入世:庄子消极避世。答到“积极”、“消极”或“入世”、“避世”的 意思,均可得总分值;答到孟子“重义轻生”,庄子“不贪图富贵,幽默幽默”等也可给总分值。 【参考译文】【乙】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了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了说:“庄子梁国来,想(或就 要)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 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朋竭,你知道它吗?鹦姆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 栖息,不是竹子所结的子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鹑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 鼠,斜的从它面前飞过,仰头看着它,发出'吓的怒斥声。难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相 位)来威吓我吗? ”(2007广东深圳)伯乐一过冀北之野吗而马群遂空。夫翼北马多天下巴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 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马焉。 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注:野:郊野。马多天下:马比天下其它地方多。不为虚语矣:不算是虚夸之语 了。(节选自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7.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的大意。(2分) 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8. “解之者”认为“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联系实 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参考答案】7我所谓的空,不是没有马,是没有好马。8此题具有开放性,言之成理即可得分.例如:同意,没有好马即谓无马,“得人才者 得天下”,领导者要招揽人才,防止人才流失。/不同意,没有好马还有普通马,“三个臭 皮匠顶个诸葛亮”,人才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其他人的能力。【参考译文】伯乐一走过冀北的郊野,马群就空了。那冀北的马在天下是最多的,伯乐虽然擅于相马, 又怎么能够使马群为之一空呢?解释的人说:“我所说的空,不是没有马,是没有好马。伯 乐识马,遇到好马就把它挑了去,马群中没有留下好马了.假如没有好马了。即使说没有马, 也不是虚夸的话。”(2006年广东深圳中考试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 .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1分)念无与为乐者念:*相与步于中庭步:4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芍交横,盖竹柏影也。翻译:5.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 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泻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 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3分)【参考答案】3、念:考虑、想到 步:散步、漫步(每空0.5分)4、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存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 影子。5、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乂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存。(答将 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即可给分);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 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答出如何巧喻月色得1分,答出表现的心情,言之成理得2分)(2006广东深圳)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规,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问 其故,林宗日:“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注】汝南:地名。袁奉高:和后文的黄叔度都是郭林宗的朋友。鸾ludn:车; ffie:驾车时套在脖子上的曲木。弥Fl信宿:指住了几天。陂bOi:池塘。器:气量、 气度。1 .解释以下加点词的意思。(1)鸾不辍扼辍:停止(2)诣黄叔度诣:到、去、前往、拜访2 .你从这个故事中,领悟到做人应当具备哪些美好的品质。(答出一个方面均可) 例如:做人要有宽广的胸怀;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参考译文】郭林宗到了汝南郡,去拜访袁奉高,车子尚未停稳,车铃声还在响,就走了;去拜访黄 叔度,他竟然盘桓整天,还连续住了两夜。旁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叔度如同广阔深沉 的湖泊,既不会因澄清而清澈,也不会因搅扰而浑浊。他的气度之深广,难以测量啊!”(2005年广东深圳中考试题)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3 .陶渊明饮酒(其五)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一句描写了自己恬淡、 闲适的田园生活,选文中同样能表现桃花源中人这种生活的句子是:(2分)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翻译:5 .中华文学史上留下了许许多多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样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明清时代的四大古典名著更是不朽的丰碑。请你写出其中的一部作品和作者的名字。(2分)作品作者【参考答案】6 .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错1字扣1分7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8 .例如:红楼梦曹雪芹(每答对一处得1分。)(2005广东深圳)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事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3、诸葛亮“遂许先帝以驱驰”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5、回忆全文内容,从诸葛亮对刘禅“宜开张圣听"、"不宜偏私、“宜自谋"、"不宜妄自 菲薄”、“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导中,你悟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 (4分)【参考答案】3、(2分)。“先帝不以臣卑劣,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 是感激";或者为"先帝不以臣卑劣,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2分)。(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生命,不希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达。5、(4分)。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不自私,要自信、自立、自强,要审慎交友。(写 出一个要点得1分。除此四点外,有新的感悟也可。)(2004广东深圳)【考点】文言文断句【解析】此句翻译:我以前说老弟是一介武夫,只有勇力,但是到了现在,学识也如此 渊博己经不是以前吴的阿蒙啦。9请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答案】你现在当权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蒙始就学,笃志不倦【答案】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坚定志向,不知疲倦。【考点】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10.吕蒙为什么能为鲁肃“陈三策”?请结合乙文回答。【答案】因为吕蒙通过学习,专心致意,坚定志向,博览群书,不知疲倦,他所看的书, 连老儒生都比不了。因此,吕蒙能为鲁肃“陈三【考点】文言文理解题【参考译文】【乙】当初,孙权对吕蒙、蒋钦说:“你俩现在一起执政的指挥官,应当多学习,对自 己有好处。”吕蒙说:“在军中经常苦于军务繁忙,恐怕没有时间读书。”孙权说:“我难 道是想让你当个研究经书的博学之人吗?你只不过应该广泛浏阅,懂得过去的经验教训罢 了。你说军务繁忙,谁像我,再忙也不能比我忙呀。我小时侯读诗书礼记左 传国语,只是不读易。一直到统帅江东以后读三史(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 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各家的兵书,自己觉得大有益处。像你们两人,脑筋好用,学 了肯定有用,为什么不去做呢?应该赶快把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学习 了。”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当年光武帝统帅兵马的时 候还手不释卷,曹操也自称是老而好学,更何况是你们。”目蒙就开始学习,终日不倦,他 所看的书连老儒生都比不了后来鲁肃正式提升,代替周瑜。会见吕蒙,鲁肃和他讨伐天下大事,常常还会辩论不过 他。鲁肃摸着吕蒙的背说:“我以前说老弟是一介武夫,只有勇力,但是到了现在,学识也 如此渊博,己经不是以前吴的阿蒙啦。(2021广东深圳)【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缺乏,然后能白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兑 命日:,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 日:“念终始典仁于学。”其此之谓乎!【注】典:常。味美 困感,阻碍 道电.7 .解释以下加点的字。(2分)弗食,不知其肯也教然后知青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手者建国君民称王8 .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弗学,不知其善也。答案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注意“弗”的翻译)玉不琢,不成器。答案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变成器物。(注意“琢”的翻译) 9.根据内容,完善表格。(2分)【参考译文】核心观点(原文)讨论角度甲文教学相长教与学的关系乙文念终始典于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要以设学施教 为主”,就是谈的这个道理啊!(2020广东深圳)【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 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孙权劝学)【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领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 “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选自三国志王肃传)9 .解释以下加点字的意思。(2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2)及鲁肃过寻阳(3)即更刮目相待(40有人从学者10 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11 【甲X乙】两文中吕蒙和从学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孙权和 董遇是如何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的?【参考答案】7、【答案】(1)推辞(2)等到 (3)重新 (4)跟随,跟从【解析】考查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要求掌握课内外重点字词解释。8、【答案】(1)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啊!(2)读书一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会显现出来了。【解析】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要求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9、【答案】吕蒙和从学者都认为自己没有学习的时间。孙权通过举出自己的例子来给吕 蒙做典范,鼓励他抽出时间粗略浏览了解历史;董遇直接教导从学者在生活中挤出时间来 学习,例如冬天、晚上和阴雨天。【解析】考查对文言文内容和主旨的把握,要求读懂文章、归纳概括。【参考译文】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喜欢学习。有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 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 这是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无法干活,也是 一种空闲时间。”(2019广东深圳)【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那么无法家 拂土,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日:“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那么封汝,必 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 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 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选自吕氏春秋7 .解释以下加点的字舜发:于吠亩之中困于心,衡于虑王毅封我矣而子摩8 .翻译句子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9 .问答题:写乙文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甲文进行解释。 【参考答案】10 发:起,指被任用衡:通“横”,梗塞、不顺数:屡次辞:推辞,谢绝11 (1)这样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2)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12 【参考答案】接受肥沃的土地,一定会是兵家必争,没方法长期占有,而寝之丘是一 块不吉利的土地,楚人和越人都很忌讳,所以能够长期占有,孙叔敖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懂得甲文中的居安思危的精神,不仅在位之时不倨傲,屡次拒绝大王的封赏,在将死之时也 告诫儿子只能接受不吉利的土地。【乙文翻译参考】孙叔敖患了(重)病,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屡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 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和越国之间 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楚人畏惧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灾祥。 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数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 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 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 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智慧的人不同于世俗的人的原因。(2018广东深圳)【甲】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了云:何陋之有?(选自陋室铭)【乙】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 ”王啸咏良久,直指 竹日:“何可一日无此君?” (选自世说新语)13 解释以下加点词的意思。(2分)(1)即是陋室(2)惟吾德零(3)无案牍之劳亭 (4)谈笑有鸿债【答案】7.(1)这。(2)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3)形体,身体。(4)读书人。14 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孔子云:何陋之有?(2)何可一日无此君!【答案】8. (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怎么可以一天没有你呢!15 刘禹锡和王子猷的居住环境有什么相彳以之处?刘禹锡居陋室不觉其陋,王子猷寄居不 可无竹,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3分)【答案】共同点:从居住环境来看,刘禹锡的陋室和王子猷的空宅一样,都很简陋;但 由于居住的人品德高尚,因而使这屋子显得不简陋。看法:结合生活,言之成理。例如: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像刘禹锡和王子猷一样,拥有高尚的品德。在我们生活中,大 家的生活条件不一样,但我认为个人出身和家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具备优秀品格和良 好的修养。【参考译文】【乙】王子猷曾经暂时寄居别人的空房里,随即叫家人种竹子。有人问他:“你只是暂 时住在这里,何苦还要麻烦种竹子!”王子猷吹口哨并吟唱了好长时间,才指着竹子说:“哪 能一日没有这位竹先生啊!”(2017广东深圳)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一一韩愈马说13、解释词语年之不以其道食之而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财之14、翻译句子: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才美不外现。15、深圳市政府今年两会上提出“既要筑巢引凤,也要固巢养凤”的人才策略,请你结 合文章的人才观,谈谈你对深圳这一人才的认识。【参考答案】13 .兴奋(亢奋) 黯然14 .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推动情节的开展;在内容上,表现“我”对画是 老汉所画的并不完全相信的心理。15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将无形化为有形,写出了绿的浓厚,表 现了 “我”内心的恬淡与舒适。(2015广东深圳)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 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夹岸面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那么千转不穷,猿那么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6.解释以下加点的词。(2分)猛浪假设奔蝉那么千替不穷莺飞戾天者横柯上蔽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语句。(4分)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8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9 .吴均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萌生避世退隐之意;杜甫饱览泰山雄奇秀丽的景色立 下“会当凌绝顶,览众山小”的人生誓言。两种人生态度,你更欣赏哪种?请说说你的 理由。(3分)【参考答案】10 (1)奔马 (2)通噤,鸟叫声(3)至,到(4)树木的枝干11 (1)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向各个方向走。(2)治理世务的人,看到这样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12 内容上概括了沿途所见山水景物特色,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结构上从山水两方面 总起下文。13 我赞成杜甫的人生态度。江山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我们祖国山水美丽者甚多, 我们都去避世隐退,就把自己的社会责任丢了。为了祖国山水更美,为了保卫这样的山水, 我们必须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013广东深圳)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日:“天下苦 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 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J吴广以 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日:“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 喜,念鬼,日:“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日“陈胜王”,置人所曹鱼腹中。卒买鱼烹 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日:“大楚兴, 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R,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日:“公等遇雨,皆 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己,死即举大名耳,王6.解释以下加点的词为天下审楚人僮之置人所,鱼腹中6.解释以下加点的词为天下审楚人僮之置人所,鱼腹中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日:“敬受命。”(节选自司马迁陈涉世家) 通假字,同“倡”,首发。爱戴。鱼网,这里是名词用为动词,用网捕。7.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士卒中到处都在谈论,都指指点点看、互相用眼睛示意注意陈胜。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即使免于斩刑,但戍边而死的本来就有十分之六七。8 .选段再现了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的英雄壮举,上古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那么 曲折反映了原始部落间的激烈斗争。请比拟陈胜和共工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答案】都是不畏牺牲,不怕强权,勇敢对抗,威武不屈挑战旧制度旧秩序的英雄形象。 但对抗的目的不同,共工是为了争夺帝位,而陈胜是为了求生存,是为了对抗暴政:共工形 象暴烈鲁莽,而陈胜智慧沉着;共工孤独对抗,而陈胜带着被压迫的群众斗争。(2012广东深圳)庆历四年春,滕子京遒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号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那么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假设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左;口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橘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那么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悲者矣。至假设春和谈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那么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那么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那么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9 .解释以下加点的词。(2分)(1)唧守:(2)展予作文以记之:(3)胜状:(4)春和裁明: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语句。(4分)(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1 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2 分)9.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 “与 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 看法。(3分)(2011广东深圳)【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亳,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 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那么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 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 怡然称快。节选自沈复童趣【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履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 中?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统,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悻 然假设神人;余那么袍蔽衣处其间,略无慕艳盖。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盖余 之勤且艰假设此。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4分)(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7、甲文“故时有物外之趣”中的“趣”和乙文“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乐”分别具体 指什么?结合选文,就如何在生活中获得乐趣谈谈你得到的启示(回答两点即可)。(4分) 【参考答案】6、(4 分)(1)(我)抬头看它们(或蚊子),脖子因此(变得)僵硬了。(2)(我)背着箱子,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巨谷中。7、(4分)第1问例如:“趣”:把叫声如雷的蚊子看作在空中飞舞的群鹤(或: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把冲烟飞鸣的蚊子看作青云白鹤的景象(或:使之冲 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1分)“乐”指读书(或“从师求学”)。(1分)第2问例如:学会观察,在生活中发现乐趣。保持一颗好奇心,善于从平淡的生活 中寻找乐趣。展开联想、想象,让平凡的事物变得神奇、有趣。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 精神境界。能以乐观的心态对待艰苦的生活。【参考译文】甲我回想小的时候,能够张大眼睛对着太阳,能看清最细微的东西。我看见细小的 东西,一定会去仔细地观察它的纹理,因此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夏天蚊子的叫声像打雷一样,我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想,那成千成百 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仙鹤了;我抬着头看它们,脖颈都为此而变得僵硬了。我又将几只蚊了留 在素帐中,用烟慢慢地喷过去,让它们在烟雾中飞着叫着,我把它当做一幅青云白鹤的景观, 果然就像鹤唳云端一样,我为这景象高兴地拍手叫好。(2010广东深圳)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子?传不习乎? ”(节选自论语十那么)【乙】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缺乏于民,杀所缺乏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 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节选自墨子公输)7 .论语虽是语录体,但每那么都有一个中心,各句联系紧密。请把甲文中画线句子 翻译成意思连贯的一段话,注意其中前两句与第三句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8 .甲文表达了儒家重视“修身”,乙文反映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请你先简 要解释“兼爱”或“非攻”的意思,然后简答:重视“修身”和主张“兼爱” “非攻”对建 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4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