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肌肉》教学设计 (2)电子版本.doc
-
资源ID:86471901
资源大小:138.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肌肉》教学设计 (2)电子版本.doc
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肌肉教学设计 (2)-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肌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单元第十八课【教学目标】1.能针对人体肌肉提出问题;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知道肌肉的作用,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2.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想知道,爱提问;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记五大肌肉名称;理解肌肉的作用。教学难点:理解肌肉影响骨运动的作用。【教具、学具】学生准备:每组实验记录表。教师准备:人体肌肉图.人体肌肉的相关电教资料片做成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上课前,先请大家和我一起活动一下。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做运动时,你知道是谁在起作用吗? 2.(课件放音乐,教师跟音乐做动作,学生进行模仿体验。如:头部运动,原地踏步运动,扩胸运动,腹部运动,腹背运动,伸臂曲臂运动等) (学生根据经验交流。如:骨骼、肌肉、关节等。)学生跟着音乐做动作,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新主题肌肉。板书:肌肉4.师:其实我们身上也有肌肉,请摸一摸,我们身上哪儿有肌肉?生边摸边回答:脸.手.脖子.胳膊上等都有肌肉。5.师:对,我们身上有很多肌肉。(出示人体肌肉图):大家看,这就是我们人体肌肉图,这些红色的都是肌肉。6.师:对于肌肉,你想知道什么?(人体的肌肉有哪些?一共有多少块?肌肉有什么作用?肌肉受伤了怎么办?怎样才能使肌肉更有力?)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一)研究身体五大肌肉1.提问: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你知道什么是肌肉了吗?我们身上哪些地方有肌肉呢?2.出示人体肌肉图,引导学生猜想:我们的身体有多少块肌肉?肌肉长在哪里?让学生结合图示进行猜想、交流,可以随意给肌肉命名。3.小组内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认识肌肉名称。4.小组展示交流。各个小组汇报探究结果。5.指导学生认识五大肌肉(1)人体的外部是皮肤,下面是一块一块的肌肉,其中长在骨骼上的肌肉约有639块,人体有五块较大的肌肉。它们分别是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胸大肌.腹肌和腓肠肌。(2)请大家屈臂,你会看到上臂前面有一块明显的鼓起来的肌肉就是肱二头肌。这块肌肉上面有两个头,都长在肩胛骨上,下面有一个头,长在前臂骨上,由于这块肌肉跨过上臂骨,上面又有两个头,所以给它取名肱二头肌。(3)当你伸开手臂时,在你上臂的后面有块肌肉,它上面有三个头,长在上臂骨(肱骨)上,人们给它取名肱三头肌。(4)在胸前,两边各有一块三角形的大肌肉,就是胸大肌。在腹前中线的两侧,有两排肌肉,叫做腹肌。(5)在小腿的后面,俗称“小腿肚子”的那块肌肉就是腓肠肌。6.深化认识(1)教师出示肌肉挂图,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五大肌肉的位置及名称。(2)找肌肉。各小组学生对着图,在身上找出并感知这五块肌肉。或两人一组指一指,摸一摸。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3)请每组各推荐一名同学到讲台上来,老师说出肌肉的名字,同学们快速地指,看谁指的又快又准!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探索活动:肌肉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 (1)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个晒衣服的弹性夹子,在2分钟内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来回夹紧、松开夹子。数一数在肌肉疲劳之前你能夹几下。 (2)休息一会儿,然后重复第1步的动作。 (3)思考.预测:如果你用另一只手重复第1步和第2步的动作,那么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呢?检验一下你的预测。 2.预测: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3.活动体验: (1)站直后向前弯腰。用手摸后背下部和肚子及大腿的前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 (2)左手掌心向上,用指敲桌面。用另外一只手摸手臂的前部和手臂的后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再把手翻过来使劲压,胳膊各部分有什么感觉?(3)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动作,做好活动记录。活动项目参与活动的肌肉肌肉的变化屈臂运动肱二头肌肌肉收缩肱三头肌肌肉舒张伸臂运动扩胸运动(扩张)仰卧起坐上提脚跟4.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手臂活动模型,并观察教学插图,讲解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5.学生阅读资料。屈臂时,肱二头肌变粗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臂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做扩胸运动时,胸大肌在起作用。上提脚跟时,腓肠肌就收缩。仰卧起坐,腹肌在起作用。 6.利用视频观察解剖好的鸡翅膀,模拟手臂肌肉的工作方式。 7.小结:手臂上的肌肉通过收缩或者变短变厚来完成它们的工作。当收到来自于神经系统的指令后,肌肉细胞会收缩。因为肌肉细胞只能够收缩而不能够伸展,所以骨骼肌必须成对地工作。当一块肌肉收缩时,与它成对工作的那一块肌肉会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8.学生交流。 (1)学生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回答肌肉是由一束一束的橡皮筋一样的肌束组成,可以收缩舒张。能牵动它附着的骨运动。 (2)学生交流。(让学生意识到经常运动的部位肌肉是比较多的) (3)学生交流体验。要想了解肌肉的分布和类型,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肌肉。 9.利用电教资料,和人体肌肉挂图的教学,是学生对各种肌肉的认识不再只停留于名字上。学生知道了肌肉长在人体的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谈话:肌肉具有帮助运动的功能,看来只有肌肉粗壮.有力,人才能有力气,有耐力。1.想一想,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肌肉变的粗壮.有力呢?(引导生回答:经常进行体育锻炼)2.根据你的经验,想一想,哪些项目可以锻炼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些肌肉呢?(生自由回答)3.师:看来只要运动就能锻炼肌肉。但是,大家在锻炼时一定不要用力过猛或剧烈运动,那样会造成肌肉拉伤。你知道肌肉拉伤怎么办吗?师:既然肌肉拉伤那么可怕,那么我们改如何去避免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锻炼前要做好准备活动;锻炼时要循序渐进,不要用力过猛或剧烈运动;锻炼后要注意对肌肉进行放松。4.怎样锻炼才科学呢?学生讨论交流。师:科学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是让肌肉更有力量的最根本的、最持久的方法。根据你的经验,想一想,哪些项目可以锻炼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些肌肉呢?(生自由回答)师:如今,许多人认识到了科学锻炼的重要性,比如社会上兴起的走班族.骑车族,在上下班过程中既锻炼了身体,又节约了能源,同时也保护了环境,真是一举三得。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请咨询校医或体育教师,了解学生在校内常发生的身体损伤事件的原因及预防,给同学们提出合理化建议。2.身体上找出与肌肉有关的有趣的现象。如:眼睛为什么会睁会闭?嘴巴为什么能张能合?等等。【板书设计】18.肌肉粗短收缩细长舒张【使用说明】1. 教学反思。一、充分的教学准备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在教学中运用教具能调动学生的手、眼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获得直接的感性知识,建立鲜明的表象,然后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讨论,师生的总结,学生的科学知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在课堂上运用了书中的彩图;人体骨骼模型;人体肌肉的教学挂图;人体肌肉的相关电教资料片;手臂活动模型等教学手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课堂上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相互讨论交流,学生的热情很高,参与度也较高。二、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科学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爱科学,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学生记牢某个知识点。学生是课堂的主题,老师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一些问题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智慧的火花经常在学生的相互交流讨论中迸发出来。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同时使学生明确骨骼、肌肉和运动的关系,重点放在摸一摸和活动体验上,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常运动部位的肌肉。在课堂上让学生做一些广播体操的动作,也可以使用一些其它的动作,如,弯曲手臂、提起脚跟、握紧拳头,让学生认识到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了人体的各种运动。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腰腹、臂膀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然后指引学生制作纸板、橡皮筋做的手臂活动模型,使学生认识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显得更直观、更生动。从而使学生形成一个肌肉和骨骼运动关系的整体认识。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的进行是否顺利,老师的指导是关键。如果老师不及时引导,学生的问题很容易偏离主题。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很自然地参与到各小组中去。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好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及时点拨,使学生在探索中感受到快乐,在快乐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学到科学知识。2.使用建议。我觉得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是科学课的最大教育价值,作为教师必须呵护学生对科学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乐于参与,积极参与,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从中体会到什么是科学。3.需破解的问题。细节决定精彩,由于个人基本功的限制,在课堂的执教中我还是不能很好的抓住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及时的给予引导与挖掘,课堂评价用语匮乏,不能及时准确评价学生。在课堂中没能及时的抓住与引导学生课堂中生成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相关链接】1.教参: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小资料: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师教学用书。-